鲁教版地理必修3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同步测试.pdf
-
资源ID:85788404
资源大小:143.1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鲁教版地理必修3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同步测试.pdf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1 第一节人地关系的思想演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理环境决定论也就是自然环境决定论B地理环境决定论产生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时代C地理环境决定论特别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D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人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2、下列有关人类中心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中心论诞生于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的现代B人类中心论以通过农业生产破坏自然环境为其主要影响C人类中心论以通过工业活动造成环境污染为其主要影响D 人类中心论的后果是造成人地关系的全面不协调3、下列做法或说法符合人类中心论的思想的是()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B退耕还林,退耕还牧C竭泽而渔,焚薮而田D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听天由命”反映我国古代某些人的思想,据此回答4-5 题。4、这句话反应的人地关系思想是()A地理环境决定论B人类中心论C人地相关论D人地伙伴论5、该思想最初形成于()A农业社会时期B工业社会时期C人类社会早期D后工业化时期我国古代道教就有“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庄子齐物论)。据此回答6-9 题。6、“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体现了()A环境决定论思想B人类中心论思想C人地相关论思想D人地伙伴论思想7这种人地关系作为一种理论得到大家的公认,始于()A古希腊时代B我国春秋战国时期C18 世纪 60 年代D 20 世纪 60 年代8、下列叙述符合该人地关系思想的有()A倡导人类应当与地理环境互惠共生、和谐互进B是一种崇拜自然、畏惧自然的认识论C强调人类从自身需求出发,追求征服自然D产生于土地荒漠化、盐碱化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农业社会鼎盛时期9、下列做法符合该人地关系思想的是()A在我国西南林区大量采伐林木B在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植树造林C在我国主要河湖或海域严禁捕渔D在东北大面积开垦沼泽地10、下列有关人地关系思想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中心论、地理环境决定论和人地伙伴论是按时间顺序诞生的B人类中心论的广泛流行,导致了对地理环境的大肆破坏C人类 中心论主要应用于农业生产,对工业生产影响较小D人地伙伴论诞生后,地理环境就已经向良好的方向发展二、综合题11、图 2-1-2 中,内圆表示占有一定空间的人类社会,内、外圆之间的空间表示人类社会的周围环境,读图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2(1)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是用4 组箭头表示的,这4 组箭头分别表示什么含义?箭头代表人类从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箭头指人类将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产物,以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去。箭头是人类通过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箭头是指受到人类活动影响了的环境把它受到的影响又反过来作用于。(2)在过程中,引起环境问题的人类活动主要是;在过程中,引起环境问题的人类活动主要是。(3)根据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 人地关系思想12、读“洞庭湖的变迁图”(图 2-1-3),回答:(1)300 年来洞庭湖的面积变化趋势是。(2)洞 庭 湖 面 积 发 生 变 化 的 主 要 原 因 是_ _ _ _ _。(3)史载南宋时期“沅湘间多山,农家惟种粟,且多在岗埠,每欲播种时,则先伐其林,纵火焚之,地遇雨,浮沙随水下江,故江底沙淤日积,水势年增。”请用地理学原理分析长江流域“水势年增”的原因。(4)上题所述的人地关系思想的核心是什么?从人地伙伴论的角度考虑,长江流域应该采取的措施是什么?13、(2004 年天津文综卷)读“人类社会演进和人地关系两幅示意图”,回答问题:(1)甲图所示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乙图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3)列举中国古代不利于生态平衡的农业生产活动并分析原因。(4)影响人地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3 1、C2、D3、C4、A5、C6、D7、D8、A9、B10、B11、(1)环境废弃物生活、生产人类社会(2)滥采滥用自然资源任意排放有害废弃物质(3)我们应该树立人地伙伴论思想,即人类应当与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互进的伙伴关系。12、(1)逐渐减小(2)为增产粮食而围湖造田,植被破坏引起水土流失加剧导致泥沙淤积,水量减少导致水位下降等。(3)山区植被破坏引起水土流失加剧,导致河湖泥沙淤积,河(湖)床变浅,排水和储水能力下降,洪涝灾害加剧(4)核心思想: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和任意开发利用的对象,忽略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措施: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平原地区退田还湖,兴修水利工程,加固堤坝等。13、(1)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2)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系统变得脆弱。(3)放火烧山、围湖造田等。古人对生态环境认识的局限性,如魏晋以来,大量人口南迁,隋唐时期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因过度开垦土地,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4)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或生产工具,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人口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