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班科学《大家一起玩》教案范本(三篇).docx
-
资源ID:85864659
资源大小:31.68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小班科学《大家一起玩》教案范本(三篇).docx
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2023年小班科学大家一起玩教案范本(三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3年小班科学大家一起玩教案范本一 小鸡出生的秘密中班科学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鸡出生的秘密中班科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了解小鸡出生的过程。 2、发展观察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对小动物产生爱心。 活动准备: 1、幻灯片:小鸡是怎么出生的2、声音:公鸡,母鸡,小鸡 活动过程: 一、听听什么声音播放声音:鸡叫声音提问:请小朋友听听这是什么声音? 小朋友知道小鸡是从哪儿来的呢? (幼儿互说) 二、听故事:可爱的.小鸡 1、教师:刚才小朋友讲了很多,那么小鸡究竟是从哪儿来的呢,请小朋友听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 2、教师讲故事提问:瞧,这是一群多么可爱的小鸡啊!毛茸茸的,他们,究竟是从哪儿来的呢? (鸡妈妈生的。)教师:鸡妈妈是怎么生的呢? (鸡妈妈蹲在鸡蛋上,生出来的。)教师:那么,蛋是从哪儿来的呢(母鸡生的) 三、了解鸡的成长 1、课件:鸡的成长母鸡生蛋母鸡孵蛋小鸡啄破壳出来了变成毛茸茸的小鸡小鸡长成公鸡、母鸡(环形圈) 2、提问 (1)鸡蛋怎样才能变成小鸡呢?(鸡要蹲在上面)对了,鸡妈妈用自己的身体来暖和这些鸡蛋,鸡蛋在妈妈身体下面很暖和很暖和,鸡妈妈要化好长的时间,这些鸡蛋里才能长出小鸡。 (2)鸡妈妈蹲在上面这叫什么呢?(这叫孵蛋)谁会用完整的话来讲一遍?(鸡妈妈蹲在鸡蛋上这叫孵蛋)小朋友都来学鸡妈妈孵蛋(动作) 3、教师:鸡蛋里长出了小鸡,小鸡看到外面很热闹,它们可想出来了,可是小鸡它怎么出来呢? (它用嘴巴把鸡蛋壳啄破,就出来了。)哪个小朋友会说,小鸡是怎么出来的?(小鸡啄破壳。)请小朋友一边学习鸡啄破壳,一边说(动作,语言)教师:小鸡啄破壳出来了,变得毛茸茸的,可爱极了。 4、教师:小鸡每天要吃很多东西,你知道小鸡它吃些什么东西吗?(米、虫、菜) 5、教师:小鸡一天天长大了,变成什么了?(公、母鸡)公鸡怎样叫?母鸣怎样叫? 四、请幼儿看图书说一说鸡的成长 1、这是谁?它在干什么? 2、小鸡是怎么出来的? 3、小鸡变得怎么样? 4、小鸡长大变成什么啦? 五、教师总结 小朋友都知道小鸡是从哪里来的了,请小朋轻轻跟着老师说,母鸡生蛋鸡妈妈孵蛋小鸣啄破壳出来了变成毛茸茸的小鸡小鸡吃很多东西又长成大公鸡和大母鸡大母鸡又能生蛋了。 小鸡出生的秘密中班科学教案如果还不能满足你的要求,请在大文斗搜索更多其他小鸡出生的秘密中班科学教案范文。 小班科学教案:小鸭和小鸡 中班科学教案 精选20篇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三篇 中班科学教案模板六篇 中班科学教案6篇 2023年小班科学大家一起玩教案范本二 草长莺飞,春意盎然,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学期。回顾上学期我们幼儿园的教研活动开展得比较有条理,教师参与的氛围也较积极。在短短的一学期中教师们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客观存在的不足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本学期为了使我们全体教师的教研及业务水平能上更高一个层次,更好的提高园所教育教学水平、解决客观存在的一些不足,我们制订了本学期的教研计划。 深入贯彻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结合蒙特梭利教育理念及园本特色理念,进一步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数学教育观,加强对教学过程的深层理解。为数学组教师专业成长和风采展示提供平台,形成教学研究共同体。 蒙特梭利的幼儿数学教育中的“数学”,并不是一般人所指的综合的数学,而是算术中的一小部分。透过幼儿期的生活经验,让孩子熟悉数量,认识逻辑性的数量概念并有系统地进行学习。培养幼儿对整体文化的吸收、学习,以及形成人格时所需要的抽象力、想像力、理解力和判断力。本班幼儿在已有一年的蒙氏工作基础上主张数学教育应从感官训练着手,养成观察、分析的能力,以及专心和秩序的习性后,再籍着数学教具和教学活动,并应用g、p、r(序列、配对、分类)的教学方法,自然循序地将抽象的符号,透过教具的重复操作,让幼儿获得数和量的概念,再进入四则运算中,培养其逻辑思维的意识。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需求,有目标的把比较抽象、枯燥的数学活动设计成幼儿喜欢的生活游戏型学具,使他们在操作形象、具体,趣味性较强的学具过程中,自发的去吸收新知,并建构其数学心智。 课题目标: 大班级: 1、通过自主操作,探索乘除法的意义,初步学习简单的计算方法(乘数、除数为一位数) 2、建立等量替换概念,会进行三位数以内的等量替换。 3、通过纸张工作逐步培养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 中班级: 1、对周围环境中的事物数量、形状、时间和空间等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参加数学活动和游戏; 2、能从生活中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获得有关数、形、量、时间和空间等感性经验,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3、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操作和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会正确使用数学活动材料,能按规则进行活动,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班级: 内容及方法: 1、“银行游戏”、“邮票游戏”的工作中,建立等量替换概念,提高加减运算能力。日常的时侯“无意识”的教给孩子一些东西,例如:在大街上,可以带孩子读广告语,读常坐的车尾号,在去超市时,带孩子认识价签,读她喜欢的食品的名字。平时在家中,带她认识钱币,知道钱币的面额,告诉她一块钱都可以在商场买到什么东西,十块钱可以买到什么,一百元钱可以买到什么,然后去超市真正带孩子去“实地演习”。这本身就是和蒙氏数学区的“银行游戏、邮票游戏”是一致的,达到真正认识“数字、数名、数量”的目的。一切从儿童出发”是个空洞的口号。蒙台梭利的理念有着比这个更丰富的内涵,蒙台梭利的教法、教具因为是在其教育实践中发明制作的,有很强的趣味和可操作性。蒙氏数学工作从总体上遵循着这样一个原则:从实物操作到象形符号的记录再到数字层面的分解组合等。这同个体的思维发展历程息息相关。幼儿的思维就是由行动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再到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只有适合这种思维特点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只有符合这种特点的教具才能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所以孩子都可以做5142+425这样的加法题甚至更难的。因为选择对了适合孩子这个年龄的思维方式,选择了具体形象性的教具,让孩子从根本上了解加法的意义,“加法就是同质的事物组合在一起”。在操作邮票游戏时可以以应用题的口吻“爸爸有2135张邮票,妈妈有3462张邮票,我们一共有多少张呢?”更贴近幼儿生活进行工作。具体内容:银行游戏:不进位的加法、有进位的加法、不借位的减法、有借位的减法。邮票游戏:不进位的加法、有进位的加法、带书写的加法游戏、不借位的减法、有借位的减法。 2、在操作“乘法板”、“除法板”等学具的基础上,拓展多种材料,帮助幼儿感知、理解乘除法的意义,能进行乘数、除数为一位数的运算。数学领域的每一种学具都可以设计许多的延伸工作,但这需要教师设计和恰当的投放。丰富多彩的延伸工作,不但可以使幼儿更好的掌握和理解教育目标,还可以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例如:乘法板工作,对于这项工作我在展示时也是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及接受能力要将工作细致地展示给幼儿,那么每次展示后我为了给幼儿充分练习、巩固的机会就设计了相应的延伸工作,为幼儿提供按数字穿线板的工作,因为穿的工作在生活领域中幼儿就比较喜欢,将它乔装打扮,在线板上贴上数字,幼儿在穿线的时候要按题卡的要求进行穿线板,趣味性较强,同时还可为幼儿提供数字对应连线小动物的工作及吃豆子的工作,针对这一项工作我打算由易到难设计不同的材料,使幼儿对乘法板的工作进行了巩固,很好的完成了它的教育目标,进一步激发幼儿对抽象的数字的兴趣。 蒙氏数学教育的学具与学具之间目标密不可分,可以设计一些教具便于幼儿更轻松的进入下一项工作,并能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例如: (1)在进行乘法板板之前我为幼儿提供了小青蛙吃果子的工作,可提供两只青蛙玩具,每只青蛙配一个小碟,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数量如给一只青蛙4个果子,另一只给2个果子,拿来小碗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果子,幼儿在此经验的基础上再利用乘法心算板练习就比较轻松了; (2)在进行除法板之前可进行小狗分糖果的工作,可提供4只小狗玩具,各配4个小碟,碗里装上8块玩具糖果,平均的分给4只小狗?分完之后数一数每只小狗得到多少块糖,同时教师还可为幼儿提供题卡,因为在此之前幼儿在银行游戏中已接触到÷号,所以在此不要顾虑幼儿不理解÷号的意义,在这里为了便于幼儿理解糖和小狗谁是除数、被除数的关系,可以在题卡中可加入形象的图,8的后面画上糖,4的后面画上小狗,幼儿拿到题卡后就会明白8块糖要平均分给4只小狗,使孩子们很容易的理解了题意,这样形象的操作材料幼儿会百玩不厌?、这些教具的设计,为幼儿提供了更形象具体的活动材料,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了使幼儿更好的理解乘算与除算,在幼儿进行完乘、除法板后教师也可仿制制作乘、除法板延伸工作板,并加入应用题,让幼儿自己读题理解题意进行计算,提高了幼儿阅读、理解、分析、判断的能力,也为幼儿入小学打下了基础。 3、通过多种操作活动,研发丰富的纸张工作,培养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纸张工作是幼儿比较感兴趣的内容,那么为幼儿提供什么样的纸张工作是我教研活动中比较关注的问题。数学领域中纸张工作恰当的投放,为幼儿很好的理解与掌握相应的教具的教育目标起到了辅助及桥梁的作用。例如: (1)可以结合砂纸数字工作,在幼儿对10以内数的数字、数词已掌握并已进入书写后为幼儿提供了火箭发射倒记时的纸张工作,还可以学习掌握了倒数。 (2)结合纺锤棒与纺锤棒箱的工作设计印小花的纸张工作,在花盆上印有010的数字,幼儿用印章或在上面画出相应的数量的花来,使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对数量对应及零的概念又进行了复习及巩固。 (3)幼儿在进行完塞根板及邮票游戏后为了让幼儿更好的理解定位概念,同时能与小学更好的衔接,结合彩色串珠设计了练习定位的纸张工作,幼儿随意取出一个数字如29,并将数字记录在纸张工作上,并根据数字从金色串珠和彩色串珠中取出相应的量摆在数字下面,同时让幼儿看看有几个十,有几个一,并记录在个位、十位上,这种记位方式幼儿不会感到枯燥,他通过具体的量的操作帮助他更好的记忆及理解定位的含义; (4)幼儿接触分数以后如何让他们更好的理解分数含义,可以制作了贴近幼儿生活的小动物吃饼干的纸张工作,纸张工作中上面一排是小动物,每只小动物旁写上1/4、1/2等的分数作为吃掉的部分,每一只小动物下面都有与它对应的被平均分成几份的圆形作为饼干,如吃掉1/2就把吃掉的1/2用笔涂掉?孩子在掌握了已圆为整体的平均分后还可以结合构成三角形中的三角形盒设计了三角形饼干让幼儿练习,这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纸张工作大大增加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同时使孩子在涂涂画画中更进一步理解了分数的含义。 (5)有效的提问,幼儿操作材料时,教师自然而然地亲近孩子,交流有关数量方面的问题,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关注思考事物中数量有关的特征。如:鼓励幼儿探索事物,并起个名字;鼓励幼儿把手上的东西,进行一对一的对应活动;利用户外活动的机会帮助幼儿探索和描述事物的特征,为幼儿提供很多相似的材料或差别很大的材料,从而易于使孩子体验到教师提出的问题。 结合幼儿的发展需求,可以有目标的把比较抽象、枯燥的数学活动设计成幼儿喜欢的生活游戏型学具,使他们在操作形象、具体,趣味性较强的学具过程中,自发的去吸收新知,并建构其数学心智。 还可以在自制工作中投入纸张工作,在动物坐火车这项自制学具中小朋友在找与车厢相同数字的小动物,并请它坐到相应的车厢内的过程中,加深对数字与数名的认识,同时渗透着相邻数与连续数的概念,也为砂纸数字做了前期铺垫。 本着将蒙氏数学教育与生活数学相结合的原则,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材料、教育评价等方面作研究。将蒙特梭利数学教育与传统数学教育进行优势互补,开发幼儿的数学智能。 本学期,我们会明确教研目标,缩小落脚点,从小、具体做起,使我们的教研工作能够真正的落到实处。 要求:教师方面: 1、立足实际,把纲要精神转化为教育实践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2、通过教研活动更深一步理解蒙台梭利教育理念,提高对活动开展的指导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研究交流规范撰写教案及提高观察记录的能力; 4、更加灵活运用蒙氏教具,把五大领域与蒙氏有机结合,使活动更有深度,让教师更加主动的去学习,去运用。 5、在教育实践中,在老带新的促使下,使新老师尽快掌握幼儿园课程模式和幼儿一日生活的要点。 6、继续完善以蒙氏数学教材的使用,突显我园数学教育特色。 7、探讨区域活动设计与指导,发挥区域活动的功能及教师的作用。 幼儿方面: 1、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探索环境与活动区; 2、促进幼儿在不同区域的发展,体验成功; 3、使幼儿主动探索、学习、发散思维。 4、培养幼儿良好常规,突显常规在一日活动中的重要性。 1、根据课改精神,蒙特梭利教育理念、整合课程理念、及幼儿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以挖掘幼儿潜能为教育模式的基本框架,以幼儿的经验、能力、兴趣、需要为出发点,将幼儿各领域的学习关联起来。 2、定期交流各班数学区的构建、内容的选择、实施效果,听取同伴的经验与建议。 3、组内开展数学、音乐教学研讨后,老师就在组内进行研讨,通过交流、讨论共同寻找新的策略。 4、通过相互观摩、经验交流,使教师对蒙氏数学的研究更深层次的理解,更好的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5、每月定期定人收集相关的资料,在教研组内定期发言,使老师们对整合课程下,怎样组织幼儿进行数学及音乐教学活动有比较清晰的思路。 二、三月: 1、学习教研组计划大家进行探讨并做修整。 2、学习本学期各年级数学教育目标。 3、组内研讨活动并点评。(一研) 四月: 1、明确本学期教研的重点工作。 2、梳理工作中的困惑点。 3、教具研讨及实操。 4、参加本园园本培训。 五月: 1、向组员征询数学区域活动开展的困惑点。 2、各班自选一个挖掘数学区域内容作重点研究,定期在组内进行交流汇报。 3、结合园本培训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 4、组内研讨活动并点评。(二研) 六月: 1、教学案例交流。 2、教研组工作小结交流。 3、班级工作小结交流。 4、通过数学及音乐活动研讨,提高数学及音乐活动中老师提问语的质量 5、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学期事项,提出下阶段工作目标。 2023年小班科学大家一起玩教案范本三 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教案模板 孩子的天性就是玩,特别是中小班的幼儿,他们的年龄小,相对来说自控力也要差些,他们对新鲜有趣的事物最感兴趣。职场我准备了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教案模板,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 1.学习通过预测、实验的方法探索磁铁的基本特性。 2.初步了解“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磁性原理。 3.通过游戏活动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探索磁铁的穿透性。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各种各样的磁铁ppt 玩赛车游戏的道具:长1米,宽50厘米的kt板一块,上面有用即时贴装饰好的赛车跑道。用纸制作的赛车,底部粘有方形铁片。 学具准备: 1.条形磁铁,人手各1块。 2.动手试一试环节所需材料:积木、回形针、积塑饮料瓶、树叶、小剪刀、钥匙、铁夹子、铁盒子、小铁环、镙丝钉、茶杯、木板、纸、布、硬币等。 3.探索并验证环节所需材料:纽扣、电池、石头、螺丝、回形针、铃铛。 4.探索并验证环节所需的记录卡,人手一张。 5.玩赛车游戏所需材料:长50厘米,宽25厘米的kt板7块,上面有用即时贴装饰好的赛车跑道。用纸制作的赛车7部,底部粘有方形铁片。 教学过程: 一、认识磁铁不拘一格的外形 教师指着吸在黑板上红红绿绿的圆形的塑料片,问:小朋友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些圆形的塑料片能粘在黑板上吗? 幼儿交流,教师出示塑料片后藏着的圆形吸铁石。 师:磁铁又叫吸铁石,它们经过人们的加工,长得也不一样哦!小朋友们想不想和它们见见面呢? 出示ppt展示各种各样的磁铁。 二、通过尝试,了解磁铁的“吸铁性” 1.师引导幼儿复习旧知: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利用磁铁可以()。 2.引导幼儿探索新知:磁铁究竟能吸住哪些东西呢? (1)幼儿取出老师课前分发的实验材料盒。 (2)幼儿尝试用磁铁去吸盒内的小物件,把能吸住的放在一起,不能吸住的放在一起。 (3)引导幼儿找规律。 说说用磁铁吸住了什么物体。 投影显示这些实物,引导幼儿归类: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4)教师小结,过渡:磁铁可以吸住铁制成的物体,也就是铁制品,以及铁以外的一些金属,比如硬币。根据这个特点我们来猜一猜磁铁可以吸住哪些物品。 (教师出示ppt,幼儿打开记录表) 引导幼儿先进行预测,猜想磁铁能吸住什么,认为能的在记录表里打“”。 引导幼儿进行验证,用磁铁一一试一试,验证刚才预测的结果。 (5)指名幼儿汇报验证的结果。 三、认识磁铁的“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特性。 1.小朋友们,磁铁可以吸住铁制品以及铁以外的一些金属,那么用磁铁吸磁铁会怎样呢? 2.教师先介绍磁铁的两极:南极s,北极n,并引导幼儿强化这个知识点。 两名幼儿合作完成实验,教师引导幼儿交流结果。 第一步:n极碰n极怎样?教师引导幼儿交流结果。 第二步:s极碰s极怎样?教师引导幼儿交流结果。 第三步:n极碰s极怎样?教师引导幼儿交流结果。 3.教师和幼儿一起小结:磁铁有(两极),(南极)和(北极),相同的极会(互相推开),不同的极会(互相吸引)。 四、在游戏中探索磁铁的磁性穿透力。 师:原来磁铁还有两极性,磁铁里的奥妙真不少,下面我们来玩一个磁铁的游戏,继续去寻找磁铁的神奇。 教师演示玩赛车游戏。 取出用kt板和即时贴做好的弯曲的赛车跑道,将板子搁在两张椅子中间,将板子上放置一辆底座粘贴了铁片的纸赛车,将磁铁放在kt板下沿着跑道向前移动。 幼儿分组玩赛车游戏。 幼儿取出课前老师分发的道具,各小组幼儿轮流玩赛车游戏,教师提醒幼儿磁铁尽量不离开板子,紧贴板子向前移动,否则赛车就会停下来。 师在幼儿玩好后,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赛车可以向前移动? 幼儿回答,师告诉幼儿:原来磁铁的磁性有穿透力,隔着东西也有吸引力,磁铁越大,吸力越大。 五、师幼共同总结磁铁的特性。 师:今天我们玩了这么多好玩的游戏,很开心,也有很大的发现,先是发现了磁铁能吸东西,吸什么东西呢?(引导幼儿说出磁铁能吸铁的东西) 师:后来又发现了一个秘密。(引导幼儿说出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磁性原理。) 师:在玩赛车时我们还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磁铁能隔着物体吸东西。) 师:磁铁的奥妙真不少,它还隐藏着很多奥妙等着我们去发现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来玩磁铁的游戏! 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教案模板 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在瓶中吹气球与瓶中空气压力之间的关系。 2、能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并大胆地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 3、关注身边的科学,体验科学发现的乐趣。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通过动手实验与记录,得出瓶子上有洞就可以将瓶中的气球吹大。 活动难点: 理解在瓶中吹气球与瓶中空气压力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大小不一瓶口套好气球的瓶子若干(包括无洞、少洞和多洞)。 2、幼儿记录纸、记号笔人手一份。 3、课件瓶中吹气球(其中包含教师的记录表和原理动画)。 4、气球,底托,差气球工具。 活动过程: 一、出示气球,帮助幼儿掌握吹气球的正确方法。 1、(出示吹好的气球)师:看看,张老师带来了(气球),你们都吹过气球的吧! 2、请2名幼儿在集体面前吹气球。 师:说说你是怎么吹的?你看到他是怎么吹的? 3、小结:吹气球时要嘴巴贴住气球口,然后用力,还要连续不断地往气球里吹气,才能把气球吹大。 (分析:兴趣是的老师,气球的出现让幼儿有将它吹大的欲望。而且这个环节以这种形式调动起幼儿已知经验,这样幼儿就能更好地掌握吹气球的方法,为下面的活动做好铺垫。) 二、分批投放材料,让幼儿探索得出气球在有洞的瓶子里能吹大。 师:如果把气球套在(瓶子)上,还能吹大吗?(记录下幼儿的猜测)去试一试就知道了。(第一次投放材料:小瓶无洞) 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幼:吹不起来。可能瓶子太小了,瓶口太小了,没有空气等等。 师:我们试下来发现瓶子里的气球都没有吹大。讨论:那为什么气球在这些瓶子里吹不大呢? 师:是不是瓶子不够大呢,张老师也不知道,这样吧,我再给你们些大点的瓶子去试一试。(第二次投放材料:中、大瓶有洞无洞均有) 师:有的气球吹大了,有的还是没有吹大,怎么会这样呢?这里一定有秘密,你们再去比一比、看一看、找一找。 师:秘密是什么? 幼:瓶子底下有洞洞。 小结:原来,瓶中的气球能吹大,秘密就是瓶子上有洞洞。(点出洞洞) (分析:从“吹气球”到“瓶中吹气球”,难度逐渐加深,激发了幼儿在瓶中吹气球的兴趣,从而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去。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预设幼儿的需要,以幼儿为主体,提供大小不一的瓶子,让他们在亲自试验中建构认识:在小瓶子里吹不大气球;能不能在瓶中吹大气球与瓶子的大小没有关系,瓶上有洞洞的气球才能被吹大,解决本次活动的重点。) 三、借助课件,揭示“瓶中吹气球”的科学原理。 1、引导幼儿自由说说其中的原因。 师:为什么有洞洞的瓶子气球能吹大,没有洞洞的瓶子气球吹不大呢? 2、播放课件,总结科学原理。 师: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听听电脑小博士是怎么说的。 (分析:此环节通过幼儿自由说说原因、“电脑小博士来告诉你”,发挥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作用,借助形象生动的课件,帮助幼儿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让幼儿体验了发现的乐趣。能更好地向幼小的幼儿揭示“瓶中吹气球”的科学原理,便于理解和内化。还起到了动静交替的作用,使科学活动不再枯燥。) 四、引导幼儿再次探索,通过比较得出瓶上洞洞的多少与吹气用的力度成反比关系。 师:我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两个瓶子,一个套红气球,一个套绿气球,哪只颜色的气球吹大更容易些呢?为什么?去试吧!(第三次材料:红绿气球,洞多洞少) 师:谁愿意把你的记录和发现来分享一下! 小结:哦,原来红气球更容易吹大,因为瓶子上的洞洞(多)(点出很多的洞洞),绿气球的瓶子上洞洞(少),吹大气球就吃力些。 (分析:第二环节中只有少部分幼儿吹到了有洞洞的瓶子,成功将气球吹大。为了给每一位幼儿成功吹大气球的体验,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赋予幼儿探索的空间,给两个大小一样的瓶子进行一次吹气球比赛。通过实验和记录发现红色气球的瓶子吹起来更省力。最后通过观察瓶子身上的秘密来培养幼儿良好的探究习惯。) 五、活动延伸。 师:今天我们小朋友通过做实验发现了瓶上有洞洞可以将瓶中的气球吹得大大的。那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也可以可以将瓶中的气球吹大呢?回家后和爸爸妈妈想一想,也去试一试,如果成功了也可以把你们成功的秘密告诉大家哦! (分析:最后教师抛出的问题: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也可以可以将瓶中的气球吹大呢?通过这个问题与活动延伸自然衔接,让此次活动有了很好的扩展。同时又提供了一次亲子之间、家园共育的机会。) 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 1、了解动物是如何利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的,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5、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动物是如何利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的。 难点:理解保护色的作用。 教学准备: 1、艾玛图片一张。背景图片三张。 2、ppt:动物的保护色,ppt:特种兵。 3、视频:动物的保护色。 教学过程: 一、介绍艾玛,埋下伏笔。师:“今天可真高兴,认识了这么多的朋友,你瞧,我也带来一位新朋友。”(出示艾玛图片)“大家好!我叫艾玛。我是一头快乐的小象,是一头与众不同的象。你瞧,我身上有很多漂亮的颜色,你最喜欢哪种颜色呢?”(幼儿回答)“你喜欢我,我也喜欢你。” 二、寻找艾玛,陈述理由。 1、师:“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你愿意参加吗?(愿意)我要藏了,快把眼睛闭起来,我数到五的时候你才可以挣开哦。”(教师拿黑板,边数1-5)“快找找艾玛藏哪了?” 2、幼儿根据图片寻找,并说出理由。 3、找到艾玛:真的是艾玛,它藏得可真好!提问:它为什么会藏到花格子被子的后面呢?师:艾玛不光是一头与众不同的象,还是一头特别聪明的象,会利用自己身体的颜色来隐藏自己,保护自己。快给它鼓鼓掌吧! 三、拓展知识,了解动物的保护色。 1、师:“在自然界中,还有很多像艾玛一样聪明的小动物,会选择和自己身体颜色相近的环境来隐藏自己,不被敌人发现,这就是动物的保护色。” 2、师:“你知道哪些动物是利用保护色来进行自我保护的呢?” 3、幼儿回答,并说出理由。 4、看ppt:动物的保护色。 1)出示蚂蚱图片。提问:这是谁?它会隐藏在哪里?出示草地和黄花。幼儿讲述,并说出理由。 2)出示四幅图片。变色龙、青蛙、枯叶蝶、毛毛虫。请幼儿找出它们分别隐藏在哪里?并说出理由。 3)教师小结:小动物可真聪明,都有自己不同的保护色。 5、看视频:动物的保护色。 师:“让我们更多的了解一下吧。” 四、经验延伸,了解人类的保护色。 看ppt:特种兵。 师:“小动物真聪明,但我们人类更聪明,也会利用保护色。我们一起来看看。”请幼儿说说特种兵为什么要穿迷彩服,戴草帽,脸上涂迷彩油。 五、结束活动,激发探索。 师:“多彩的颜色背后原来有这么多的学问,大自然可真奇妙!拉拉告诉大家一个秘密,人类、动植物除了用保护色,还有很多的保护方法。只有你善于探索,一定会有惊奇的发现。现在,我们一起到外面找找看。” 活动反思: 1、本次活动从幼儿学科学、幼儿认知的特点出发,教学结构严谨,各环节衔接自然,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投入,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活动中利用ppt解决难点,既符合幼儿游戏的特点,又达到教学目标,并且充分利用了电教手段,易于幼儿理解和记忆。 2、有个别孩子参与不是很积极,原因可能孩子对动物的保护色,了解不多,使他们在活动中兴趣不高。但教师要注意到这些孩子,主动发问,积极互动,效果会好些。 教案模板幼儿园中班 科学实验教案。张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育教案模板 落下来幼儿园中班教案 幼儿园诗歌中班教案 第 26 页 共 2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