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课题研究论文(五篇)教育学课堂教学的文化性、公共教育学有效教学路径.pdf
-
资源ID:85878143
资源大小:2.69MB
全文页数:5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2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教育学课题研究论文(五篇)教育学课堂教学的文化性、公共教育学有效教学路径.pdf
教育学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教育学课堂教学的文化性 2、公共教育学有效教学路径 3、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评述 4、构建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的思考 5、建立老年教育学的思考建议 全文总字数:34885 字 篇一:教育学课堂教学的文化性 教育学课堂教学的文化性【摘要】教育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教育理想及个性化的重要途径,重视民族文化元素的教学融入,有利于增强教育学课堂教学的生命力、创造力,不断增强教学的文化底蕴,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教学工作中,课程的设置不仅要注意科学性,文化性也应纳入思考中,如何凸显其文化性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关键词】教育学 课堂教学 文化性 一、教育学课程文化性的研究背景 教育学是师范类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自进入到近现代社会之后,教育学研究方向体现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融合,因此教育学教学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综合知识的讲述,由于这一学科与自然科学及实证科学不同,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教育学 研究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教育学研究的方向、层次也发生了改变,与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密切契合,更体现了教育学历史文化变迁的继承性和创新性。由此可见,在教育学融入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仅仅将教育学当成是基础教育知识构成的静态系统,在课程中讲授不变的基本原理、原则,不仅难以适应日益更新的教育学理论知识体系,而且导致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脱节,不能正确运用教学理论处理教育问题等现象。为进一步完善教育理论体系及解决这一冲突性教育问题,应当将教育学的文化性作用凸显出来,将教育学理解成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知识体系,把教育学更多地和教育实践相互联系起来,着力文化内涵建设与学习,丰富教育学文化底蕴,加强逻辑思维的辩证性1。二、教育学教学需要凸显文化性的原因 (一)能够让学生养成正确的教育理想 从教育学教学目标的角度上进行分析,教育学文化融入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业务水平,教育学文化不仅承载静态教育学逻辑体系的综合、归纳、传授,还承担历史背景分析的植入、理性分析。鉴于此,教育学的教学工作体现了综合性和特殊性特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仅仅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讲授教育学理论知识体系,没有有的放矢开展实践活动与原理的融合,难以满足新时期的教育要求。教师应在教育学教学中凸显文化性,并以教育学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为基础内容,推动教育学教学的横向联系和纵向发展2。纵观教育 学事业的发展进程,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对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有着全面的掌握,并对完善教育理论、运用教育理论解决教育实践问题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对教育事业有着由衷的热爱之情。兼具有文化性教学的优秀教师对学生教育理想的形成及塑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二)推动学生形成健康的教育个性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榜样的示范者。教师的一言一行将在无形中传递给学生,影响学生,塑造学生的行为习惯。教师良好的品格,对学生品格及个性的养成具有深远的意义。在这里所说的教育个性,从知识结构的角度上分析,其实就是哲学、心理学以及历史学等知识的融合体,知识结构的多样性及知识面的广度、宽度是成为优秀教育工作者必备的条件。为此在教育学教学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应采取多种举措、多管齐下、融通多个学科,完善教师教育学理论知识体系,为学生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出更强的竞争力、综合力、创造力,奠定稳固的教育学理论知识体系及文化内涵。三、教育学教学中凸显文化性的方法 (一)大力弘扬人文精神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弘扬人文精神,让学生正确理解教育学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提升学生分析、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陶冶爱国情操,促使学生更好地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于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学生难以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在遇到教育问题时,生搬硬套教学原理,不能科学地运用发展的教育理论解决问题,人文精神更是无处体现。(二)有效整合各种课程资源 从教育学的角度上进行分析,课程资源应以多元化的形式展现出来。作为从事教师工作的教育工作者来说,应当正确认识课程资源的作用及价值,为日后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出调整。如果想要在教育教学中将文化性充分展现出来,教师可以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作为出发点,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将科学、艺术以及人文等领域中的课程资源有效整合起来,为各个课程之间的融合做出保证,有效弥补现行教育制度当中的缺陷,解决以往分科教学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将教育学课堂教学转变为学生获取灵感的场所,让教育学的人文性及个性大幅增强3。(三)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做改变 人文精神培养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注重的是理解与感悟,并不是单纯的向学生传授知识,需要深入把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逐渐融入人文精神,使其可以在学生的理想信念中渗透。传统教学理念认为:知识来源于书籍,教学来源于教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是基本职责,仅仅依靠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整合教育学与边缘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时俱进,用运动、变化、发展 的思维正确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是反思教学的重要方式,促进教学相长。(四)积极构建学科内部知识体系 在分科教学体系的影响之下,大部分学生仅重视学科自身的知识逻辑体系,不会对学科的相关知识进行整合。从系统的角度上来看,各个学科内容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科的逻辑体系,而且须将各个学科间的联系凸显出来,逐渐推动课堂教学内容向着系统化的方向发展。教师应将教材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课堂教学作为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内容,在向学生传授各个知识点的过程中,致力于发展德育,从而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协调发展,为学生人文素养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将教育学教学中的文化性充分展现出来。(五)凸显教育学的民族特色 以往教育民俗被认为是不成熟的教育理论知识,常常被排除在教育学理论知识体系之外,但是,广大劳动人民日常生产生活中创造并使用的教育方式、制度以及故事等等,都是重要的教育文化内容。教育民间文化也是教育理论的重要来源。各国教育历史、民族文化的特征各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体现民族特色。作为一名教师,应当详细对民族文化教育知识进行分析,才可以为日后更好完成教育工作做出保证4。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学教学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更多的向学生展现民族文化教育知识,使学生对民族教育领域中各个优秀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形成清晰的认识,并向学生展现民族教育中优秀传统及优秀成果,让学生对民族教育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分析,使学生可以对中华民族的教育历史形成清晰的认识,让学生深入地对教育的未来进行分析、预测。参考文献 1徐丹红.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实施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2吉霞.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中案例应用现状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3张璐.师范生自身因素对教育学课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4杨建艳.BOPPPS 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以公共教育学课程中“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知识点为例J.中国轻工教育,2019(03):63-66.本文字数:3327 篇二:公共教育学有效教学路径 公共教育学有效教学路径 摘要:公共教育学课程对于师范生培养专业意识、掌握专业知识和发展专业技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不高,其制约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公共教育学教学内容和教学实施方面的,也有教师个人素质方面的。据此,可以通过增强公共教育学教师与中小学的联系,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和开展研究性学习,以及加强师范生的实践实训环节等措施,提高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关键词:公共教育学;有效教学;主体性;案例教 一、问题提出 从 2015 年开始,教师资格认证考试统一由教育部组织,不再由各省份自行组织考试。改革后的教师资格认证考试实行了“国考”,并对考试科目进行了调整,把教育学和心理学合并为教育知识与能力,增设了综合素质和学科教学能力,考题中涉及了较多的教学活动设计和案例分析的题目,加强了对学生运用所学教育教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这些都意味着教师职业的入职门槛在逐步提高。但就“国考”的结果来看,考试的通过率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有多方面,其中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有待提升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公共教育学课程是为培养师范生的教师职业素养而开设的一门 公共必修课程,它以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对象,对于师范生培养专业意识、掌握专业知识和发展专业技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对公共教育学课程改革的力度在不断的加大,而对公共教育学课程的不断改革已被认为是提高未来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举措,该课程对教师职前培养的重要性也体现得越来越明显。但是,目前公共教育学课程的实施现状却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这门必修课几乎变成了“逼”修课,面临着课程地位“边缘化”、课程知识“悬置”及课程实施“单一”等现实困境1,这种境遇与它在教师职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极不相称,也使它很难满足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不愿意学,教师不乐意教”的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走向教师岗位的许多师范生深感所学的有关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很难有效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因此,普遍认为理论和实践是两码事。在对师范生见习、实习的中小学和师范生就业的中小学做调查的过程中,部分中小学老师反映学生所掌握的教育观念有些陈旧,教育专业技能有待提升,专业知识结构不够合理,专业思想不够坚定等问题。反馈的信息显示,师范生的师范性在实际教学中没能得到凸显,造成此状况的原因有多方面的,但公共教育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没能很好地与中小学的教学实践接轨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以上种种要求公共教育学课程的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寻求一条能使师范生跟上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成为优秀的中小学教师的改革之路。二、制约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原因分析 当前,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不高,其制约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师个人素质方面的因素,也有公共教育学教学内容和教学实施方面的因 1.教师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目前担任公共教育学课程授课任务的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令人堪忧。“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经验和能力的 双师型 教师”2,然而目前高校许多担任公共教育学授课任务的教师大多是从高校一毕业就直接进入到高校从事教学工作,缺乏在中小学任教的经历,对中小学的教学现状了解不深;即使是在从教以后,与中小学校的沟通和交流也是少之又少,有的甚至根本无任何交集,他们对中小学教育的理解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在教授理论知识为主的公共教育学知识时,教学更多的是从理论到理论。再加上公共教育学这门课程的开设涵盖了不同的专业,而授课教师如果对不同专业的相关知识缺乏相应的了解,教学时就很难联系学生的专业进行针对性的系统讲解,势必会使学生普遍感到教育学知识空洞乏味,缺少吸引力,学生学习的目的具有很强的功利性,更多的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也就很难有效地运用所学的教育科学知识指导今后的教学实践。此外,长期以来,因学校为师范生开设的公共教育学课程一直被界定为公共必修课,与外语、计算机、体育等课程一起被认为是非专业课程;而许多学校在安排教学任务时,无论是人员的选择还是时间的分配,一般 是先安排专业课程,然后才是公共课。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大多安排优先承担专业课程的教学;那些教学水平相对弱些的教师则被安排担任公共课的教学。在“公共课程”这一“外衣”的掩盖下,该课程独有的师范特色的重要性被一步步的淡化,师范生对该课程学习的重视度和精力的投入度在逐步地降低,教师对该课程施教的自我价值的评价度在不断的削减,这也导致部分公共教育学的任课教师降低了对自身的要求,对教学缺乏深入的研究,加上课堂教学任务繁重,忙于应付,课堂教学照本宣科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沦为了理论知识的“传声筒”。这些都严重影响到了该课程教学的有效性。2.教学内容繁琐、陈旧,过于理论化 一门课程,其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既要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又要能引起教师和学生的共鸣。现有的公共教育学的课程内容体系多是从研究者的角度出发,对教育学知识的学科逻辑脉络的反映,缺乏对现实教育问题与实践智慧的观照。虽然目前我国公共教育学教材的版本已达两百多种,但大多数公共教育学教材的内容体系都沿用了凯洛夫的教育学体系,内容通常涵盖了教育基本原理(如教育与教育学的概述、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目的、教育制度等)、课程论、教学论、德育论、学校管理、班主任工作等方面。内容涉及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方面面,结构体系可谓是恢弘庞大。鉴于教材内容的庞杂,力求面面俱到,对许多问题的分析就会缺乏深入,教育知识的选取只是为满足教材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此外,教学内容对当 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注度不够,许多新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和教育技术的新成果不能很好地融入教材3,导致教材内容缺乏相应的针对性和时代感,也使公共教育学这门学科失去了其应有的生命力。与此同时,大多数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普遍以传授结论性的概念和规律为主,教学内容抽象枯燥;而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分析则更多地停留在宏观层面,很难深入。教学中对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理论性的过分追求,致使公共教育学的教学至始至终都是围绕着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大量的理论知识展开,而这些理论知识空洞乏味,又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难以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理解起来也有较大的难度,学生通常是采用机械记忆的方式掌握知识;因此,也就很难灵活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学生在公共教育学课堂上学到的更多的是书斋里的而不是田野里的,是僵死的而不是鲜活的,是外挂的而不是内化的理论。这是公共教育学面临的最大的尴尬,也是在公共教育学改革中需要解决的最根本的问题。”4 3.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难以凸显 关于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和地位的争论由来已久,目前人们已经普遍达成共识,认为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的客体,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的价值就在于充分运用自身的知识、能力和品德等因素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为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提供给学生自由发展的 时间和空间,充分尊重他们的选择权和话语权;教师用民主、开放的心态包容学生,师生共同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然而,长期以来,在公共教育学教材内容的规范下,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存在一个共同点:就是以教师为出发点,教师主宰课堂教学,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是被动者和静默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授受”是被广为采用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规范下,教学中的众多的事项,如目标的确定、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教学节奏的把握等,几乎都是由教师来决定。因此,常常是教师的主体作用在实践教学中得到了充分发挥和体现,而学生只能是被动接受,主体性根本无从谈起。即使是一些教师意识到了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心选用一些能让学生独立思考、自由讨论,以培养学生教学技能等为目标的实践性教学方法,但因目前在许多院校公共教育学普遍采用的是大班授课,学生人数少则几十,多则上百,许多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想法很难落实,只能是纸上谈兵,想想而已。三、提高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增强教师与中小学的联系,使教学更接“地气”教师素质乃是教育之本,一门课程的授课效果和教育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教师的素质。因此,提高公共教育学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完善教师素质,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平。不仅要对师资队伍进行合理的配置,使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逐步合理化,还要从观念上扭转对专业课和公共课在重视度上存在的厚此薄彼的倾向。每个教师 不仅要上专业课,还要承担部分公共教育学的教学任务。那些熟知教育规律、精通教育理论,并且具有丰富的中小学教学经验的教师应被挑选出来承担任教育学的教学工作,对那些与中小学教育联系不密切、中小学教学实践经验比较缺乏的教师则实施针对性的补课措施,加强与中小学的联系,完善知识结构。大量优秀教师的培养不仅是高校的责任,也应是政府和中小学校共同的责任。针对当前从事公共教育学授课任务的教师对中小学的教学缺乏了解的现状,应建立地方政府、高校、中小学校“三位一体”的互动机制,为公共教育学教师搭建参与到中小学教学实践的平台,解决公共教育学教师认为“中小学不一定欢迎高校教师常去指导教学实践”的担忧,帮助他们加强与中小学的联系,更好地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教育学教师与中小学联系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到中小学挂职锻炼,对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也可以鼓励公共教育学的任课教师采取专项课题研究的形式深入到地方基础教育,安排他们到中小学教育教学一线体验教学,走进中小学真实的教学情境,增加对基础教育的理解;还可以通过交流、学习等形式到中小学进行实践,把真实的教育教学的案例带入大学课堂中,使公共教育学的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贴近实际。2.实施案例教学,增强教学的吸引力 现有公共教育学的课程内容力图容纳教育教学所涉及到的所有知识,试图培养出即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又能熟练运用教学技能的未 来教师,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师范生对教育理论一知半解,教学技能难以满足实际教学的需求。如何让师范生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念、拥有一定的理论素养、掌握必需的教学技能?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对公共教育学的课程内容进行变革,对课程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也需要适当改造。因此,可以对浅显易懂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压缩,对陈旧的内容做一些删减,对新的教育理论与教育思想注意吸收,从整体上体现教育理论的先进性和教学内容的时代感。与此同时,积极实施案例教学,把师范生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案例中体现,“借鉴中小学课程内容编制的做法,增设想一想 说一说 议一议 演一演做一做练一练等内容,使师范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案例教学要求教师依据教学目标的要求,精选出典型的教学案例。对于典型案例的选择,既要有大量的成功教学案例,也要有部分失败的典型教学个案。教学案例展现的目的不是为了给师范生提供范例,让他们去模仿优秀教师的做法,更不是为了让师范生牢记那些现成的方式方法。正反案例的选择,是为了从正反两个角度呈现问题情境,提供较多的思考的机会,加深师范生对教学实践的熟悉度。此外,鉴于案例材料有多种载体形式,案例的呈现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既可以是传统的教师的口头描述和文字叙述,也可以是借助现代科技的视频影像。实施案例教学,以案例为切入点,师范生在了解案例的基础上,做出相应的思考和必要的分析,并进行积极讨论和交流,通过这一系列的行为,师范生逐步透过纷繁复杂的教学案例加深对枯燥而又抽象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案例 教学的实施,不仅能有效地拉近理论与现实的距离,增加教学内容的吸引力,进而唤醒学生积极的情感回应;还能使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增长他们的实践智慧。6 3.开展研究性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现代教育提倡“以生为本”,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自身的各种潜能得到充分的展现。杜威曾言:“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以往长期的灌输式学习使学生变得内向、被动、缺少自信、恭顺自然也就窒息了人的创造性。”8研究性学习即体现了杜威的这种观点,也很好地满足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它也是一种集自主、探究和合作于一体的学习模式,强调以探究为特征、以学生为主体,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或是储存知识的“容器”;对于教师,研究性学习要求他们以指导者的身份出现,不能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研究性学习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与教育学新的发展需要相契合,在实际教学中正被逐步接受。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中 有针对性的开展研究性学习,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亲身经历研究的过程,培养学生建构知识的能力和一定的研究能力;学生通过亲自研究获取的知识经验是他们主动建构的,印象更深刻,掌握的更牢固。关于研究性学习的研究主题,可以由教师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些要求进行设计,也可以由作为研究性学习实施主体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和确定。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开展课题的研究,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的探究问题的解决途径。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既是研究课题的提出者,又是课题研究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其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总之,通过讲授、讨论和练习等多种形式的有机结合,形成立体有深度的教育学课堂。9 4.加强实践实训环节,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 公共教育学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结合紧密的综合性学科,它的教学离不开教育实践环节,如果远离了基础教育的现实状况,公共教育学就很难起到其应有的指导和引领作用。针对当前师范生存在的对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理解不够透彻、教育教学技能有待提升的现状,可以通过多途径、多形式,有针对性地强化实践实训,解决现存问题。首先,各高校应积极与中小学建立实习基地的关系,为师范生走出“象牙塔”,走进中小学校园提供条件。高校可以定期安排师范生到中小学进行见习和实习,通过有计划的组织师范生深入到中小学课堂,依托听课、观摩、试讲等系列活动,使师范生对基础教育的现状有了较为感性的认识,对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全面、更深入。其 次,各高校可以聘请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中小学教师为高校的兼职教师,给师范生提供较多的向一线教师学习的机会;也可以采用讲座的形式使中小学教师与师范生展开近距离交流,这些措施有利于增强职业训练的针对性。此外,鉴于大量师范生进入中小学校可能带来一些管理上的不便,以及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教学任务重、没有较多闲暇时间指导师范生等客观现实的存在,在物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校可以在中小学建远程观摩互动教室,师范生可以远程观摩教学,大大缩短与中小学实际课堂的距离。最后,实施模拟课堂教学。各项教学技能的形成,除了看、听,还要多练。为打破传统的教师上课一言堂的局面,可以尝试教师精讲和学生试讲相结合,采取模拟教学,使师范生提前走上讲台。教师在公共教育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把一些理论性不太强,实用性较强、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程内容挑选出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该部分进行备课,并进行讲授;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试讲内容也可以是学生结合自身的学科专业从中小学教材中选取的知识点。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通过微格教室为学生的试讲提供便利,学生可以通过反复观看讲课视频,反思自己的教学。对于学生的试讲,教师要认真听,并指出学生讲课中体现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安排学生试讲,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组织教学和驾驭课堂的能力,也能使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为今后的努力指明方向。四、结语 总之,在教师资格证全国统一考试的新形势下,高校公共教育学的教学要针对现实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制约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做出相应的改革和创新。依据国家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准确定位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以新的考试要求为内容模板,在不断提高任课教师素质的基础上,改革教学方式,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加强对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构建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师范教育理论体系。参考文献:1刘远碧.高师院校公共教育学课程改革的实践转向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93-97.2贺永平.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与应对J.继续教育研究,2016(4):121-123.3姚小燕,文娟.新课改背景下公共教育学教学的困境审视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12):67-71.本文字数:7438 篇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评述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评述 摘要: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科技竞争力。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科研能力构成要素 研究、科研能力影响因素研究、科研能力现状研究和科研能力培养方法研究几个方面。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能力构成研究,以及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研究方面。经过综合分析,提出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需要加强导师指导,增加学术训练,促进学风教育等培养策略。关键词:科研能力;教育学;研究生;培养述评;培养策略 一、背景 研究生教育是继本科教育之后为更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而实施的精英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中最高层次的教育,研究生教育质量直接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科技竞争力的教育,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以及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任。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快速扩大,有调查显示,2014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达 56 万人,2014 年较 2013 年扩招 21 万人,2014 年普通高校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在校人数达 79 万人,占全国在校研究生人数的43%。在硕士研究生中,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占据相当大的比例。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积极参与人文社科课题研究,甚至与理工学科开展交叉研究,许多科研成果的获取他们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1。社会在发展,对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教育领域的相关知识和相关理论,更需要侧重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研究生培养条件得到了改善,研究生培养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可从总 体来看,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差强人意,分析原因并提出可行性培养策略具有研究价值2。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978 年我国的研究生招生制度开始恢复,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教育阶段,研究生招生规模随之扩大,研究生培养中的一些问题逐步显现,其中研究生科研能力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之一。梳理文献发现国内学者主要从科学研究能力构成要素、科学研究能力影响因素、科学研究能力现状,以及科学研究能力培养方法等几个主要方面对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进行了研究3。(一)科学研究能力构成要素 专家学者对研究生科研能力构成要素的研究较为深入,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能力构成要件。李吉霞(2006)认为,研究生的科研能力除了包括搜集整理资料、团队合作与交流等,还应该包括论文的写作能力、对计算机和外语的掌握及熟练使用的能力4。中国人民大学宋继文(2010)认为,就人文社会科学而言,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搜集文献的能力、实施研究的能力和展示研究成果的能力,这四个方面可以涵盖研究生的科研能力5。巩亮、张万红等人(2015)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提出研究生科研能力包括问题的产生、问题的形成、进行试验、数据分析和结果的汇报五个维度6。(二)科学研究能力影响因素 研究者们将影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因素大多数归结为研究生培养过程。周晓丽(2011)分析认为,研究生扩招影响到研究生生源质量7。由于生源质量下降,研究生的基本能力与水平整体处于下降态势。再者,高等院校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而导师的指导力度不够,研究生院校学术氛围不浓也是影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重要因素。巩亮、张万红(2015)采用多元分析法开展研究,发现对科研能力的影响达到了统计学显著水平的因素包括导师的学术地位、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边志华(2015)则从另一角度说明,学生学科理论知识缺乏、学生创新意识淡薄、高校科研环境的制约和学术氛围不浓等是影响教育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重要原因8。(三)科学研究能力现状 学者们普遍认为目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有待提高。赵瑞瑞(2010)以苏州大学为例,通过调查发现,导师的指导力度匮乏,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欠佳,资料搜集能力不足,资料处理能力薄弱9。于巍、张立军(2013)分析研究生培养现状,认为目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着学生没有明确的科学研究目的、缺乏坚定的科学研究精神,以及科学研究素质不均衡等主要问题。(四)科学研究能力培养方法 由于研究生科研能力欠佳的归因不同,因此提出的对策是多方面的。边志华(2015)认为,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导师指导作用、改善高校科研环境和营造良好学术氛围是提高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李吉霞(2006)主要从加强导师科研指导方面提出建议;宋志航(2008)则提出了教育方法应与科研能力的培养相适应、导师采取正确的方法指导和增加培养经费等措施10;郭学渊(2010)则从学校、导师和学生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11。三、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从时间上来说,国外开展研究生科研能力研究比国内早,著作也更丰富,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能力的构成和能力的培养等方面。(一)能力构成的研究不同学者从不同维度对能力构成做出了界定。斯皮尔曼提出能力构成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的“二因素论”。其中一般能力是人的基本智力水平,特殊能力表现在人某方面的特长。美国学者瑟斯顿认为,能力是由人的原始能力和因素构成,并且他们是彼此无关的;吉尔福则提出了能力由操作、材料、产品构成的三维模型;从教育维度,MeGrew(1990)把能力分成三部分,即智力、情感、身体;从管理维度,Devisch(1998)把能力分为三部分,即职能能力、核心能力、特殊能力;戚鲁(2003)把能力归为德能、体能、智能、技能四类12。(二)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研究德莱门特、皮纳德等论证了集体指导能够有效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蓝森(LanserE G)提出导师与学生不仅仅是教与学的关系,还是一种合作关系,主要目 的是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努力创新;美国著名教育专家伯顿克拉克(ClarkB)对美、英、德、日、法五个国家的研究生教育制度进行了对比分析13;葛芝金(1996)认为,国外非常重视科学研究方法和课程设置对科研能力的影响14;布威尔(1999)针对研究生生源质量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学习成绩、研究计划、考试资格等。四、研究现状评述 梳理国内外研究生科研能力方面的相关研究发现,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在现在的研究生教育中也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且为今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不难发现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在相关的研究中,关于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概念的界定仍然没有取得一致的共识,对于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能力结构要素并没有深入准确的描述。现有的研究中,定性研究多于定量研究,没有针对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开展有效研究,没有厘清相关变量的关系,没有开展变量对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在现有的研究中虽然有提高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措施与办法,但大多数是从经验层面分析的培养办法,并没有实例证明提高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有效措施。五、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策略 (一)加强导师指导 研究生在入学第一学期三周内,采取双向选择方式确定导师,由导师根据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共同制订培养计划。导师根据专业培养方案及研究方向,制订研究上的课程学习计划,并填写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书。培养计划包括培养方向、课程名称、学分、论文方向等,明确导师职责,制订学生研究计划。(二)增加学术训练 1.加强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学习,完善课程体系针对研究生设计一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术教育课程体系,完善课程教学大纲,对研究生进行学术知识、研究方法、研究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在课程设置的时候将研究生课程学习与学术训练及研究能力的培养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互支持,从而达到提升学术素养和学术能力的目的。并鼓励研究生从理论学习走到实践中,实践强化理论价值,并反作用指导实践。通过社会实习或实地调研,促进基础理论与实践目标的有机结合,对此展开实践数据和案例收集工作,进而完善或强化教育学术理论研究。2.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强化导师在学术训练中的主导作用制定一系列激励导师和研究生开展科研活动的制度和措施,强调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加强研究生师资队伍建设。聘请政府部门、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成为研究生导师。与此同时,重视导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导作用。课堂教学是展开研究生培养的关键阵地,导师队伍应重点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并将其教学目标深化到课堂教学的每项细则中。彻底改革传统科研教学方 式,积极探索创新型、自主性教育探究模式,例如,学术成果汇报或展示、小组研讨报告、学术探究总结、科研实践报告等。同时,重视实践教学的应用价值,让研究生通过实践反指导作用于理论性的科研创新中。3.进一步拓展研究生学术训练平台研究生院校通过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相关部门合作,联合建设研究生学术训练平台,搭建研究生实习基地。构建包括研究生部、招生就业处、国际合作交流处、校友总会、实习实践基地等在内的管理协调平台与工作机制,使学术训练及创新实践走向社会,走向实践。通过与不同院校合作交流,强化各院校学术力量的优势互补性,打造各院校相同或相似学术力量的优化合作机制。对此,高校间切实强化交流培养和访学计划,为学术交流提供专门场所,定期开展科研教育论坛或研讨,各高校应予以重视和支持。4.加大创新训练经费投入,建立学术创新激励机制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在教师培训、场地环境、教学设施和实践环节上都需要一定的资金保障,学院应积极争取外部资金,多渠道、多层面地解决学术培养经费的保障问题,为研究生创新训练提供资金支持。(三)促进学风教育 1.营造氛围,倡导学术诚信一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专题讲座、学术沙龙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面向研究生开展以加强学风建设为主题的专题论坛。二是发挥导师作用,形成师生良好互动。通过定期的教学抽查、座谈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各类督察工作,强化和落实导师责任。三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2.以人为本,构建长效机制一是规范落实,注重监督,建章立制保障优良学风。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条例,规范科研经费使用、论文及成果署名规范等规则,倡导优良学风。二是科学评价,强化激励,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提高研究生生活待遇,使其专心学业与科研工作。三是典型示范,构建有力的监控保障体系。对所有论文进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杜绝学位论文中抄袭、剽窃、篡改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3.形成合力,注重监督实效学术委员会加强学术道德建设,营造浓厚的学术环境;研究生辅导员在工作中突出学术道德教育,组织开展学术道德规范等主题活动,做好研究生管理部门、专业导师与研究生的协调沟通工作。4.实行动态化考评机制研究生学术考核标准单一和僵化问题的解决,也是研究生学术培养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结合现有研究生教育评估趋势,建立学科化的立体动态考评标准。制定的标准要切实结合学术研究进展、社会实践和学术论文发表情况,融学术科研训练与导师评价为一体,采用动态化、多元化的研究生考核形式,在研究生考评人员的选定上,应严格按照学术建设成就和考核标准执行。本文字数:5068 篇四:构建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的思考 构建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的思考 摘要: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对社区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我国现代社区教育,应从概念、性质、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任务与研究方法等六个方面构建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构建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必须依据社区健康素养教育活动和过程所包含的特殊矛盾性,即一般性的施教主体与独特的社区施教主体、审美客体的艺术性与社区审美客体的娱乐性、社区审美价值观的差异性与统一性等。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和中介性学科,在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基础上,还要借鉴健康管理学、现代社会学和现代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文章对此展开研究,以期对相关研究有所帮助。关键词:健康素养;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社会学;健康管理学;社区教育 1 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的概念与性质 1.1 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的概念 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的概念与社区教育学和健康管理学具有内在的联系。要明晰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概念内涵和性质,首先应明晰社区教育学与健康管理学概念内涵,以及两者之间的本质联系。从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应用的范围来看,它是专门研究社区教育过程中社区居民健康情况和规律的科学。因此,要探讨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就离不开探讨社区教育学和健康管理学的概念内涵及本质,以及探讨二 者之间的本质性联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