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X年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17成语故事两则教案设计湘教版.pdf
-
资源ID:85883846
资源大小:249.63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4.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X年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17成语故事两则教案设计湘教版.pdf
精选范本.成语故事两则 课题:成语故事两则 第 1 课时 亡羊补牢 课型:编写时间:年 月 日 执行时间:年 月 日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本课 18 个生字,会写 6 个生字。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反复朗读,形近字组词。批注:教学重点:正确书写本课应掌握的 2 个生字。教学难点:联系实际生活,理解成语的意思 教学用具: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再轻声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想想课题是什么意思,想好了,同桌互说互听。3检查学习情况。(1)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读音,注意正音。(2)自由读,开火车读,找出句子测读。4指导书写。(1)出示会写的字生字卡片。(2)生书写,师巡视指导。三、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题目的意思(1)提问:“亡”是什么意思?“牢”指什么?(2)说说题目的意思。四、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精选范本.学生自由回答,能提到课文中的内容即可。2再读课文,思考。(1)课文写了养羊人几次丢养?(两次)(2)什么原因丢羊?(羊圈破了个窟窿)(3)邻居怎么劝他的?指名读邻居的话。指导朗读:要怎么读才能体现邻居劝他的诚意呢?(要用关心的语气读)全班齐读。(4)养羊人是怎么说的?要怎么读?(不以为然的口气,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全班齐读。(5)读第四自然段。指名说,为什么用“又”字?他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结果怎样?全班齐读。五、总结全文 1为了不丢羊,你认为最正确的态度是什么?2如果你是养羊人,应从这件事中吸取什么教训?(一个人做了错事,只要认真改,还不算晚。)3你想跟那个养羊人说什么?六、作业 将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教学反思:课 时 教 案 课题:成语故事两则第 2 课时守株待兔 课型:编写时间:年 月 日 执行时间:年 月 日 教学目标:批注:精选范本.1知识与能力:认识本课 18 个生字,会写 6 个生字。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反复朗读,形近字组词。教学重点:正确书写本课应掌握的 4 个生字。教学难点:联系实际生活,理解成语的意思 教学用具: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则寓言守株待兔。(板书课题。“株”“待”二字带拼音)“株”指什么?“待”又指什么?这则寓言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老师相信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学习能解决这些问题。二、根据上节课的学习,确立学习目标(或出示上节课学习目标投影、由学生自己订本节课学习目标。)三、课堂自学,整体感知全文 1提出自学要求,布置自学。(投影出示自学要求。)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勾出生字词,多读几遍。在不懂的字词或句子后面做上记号。思考题目“守株待兔”的意思。完成学习任务后同小组交流。2检查自学情况。出示字词投影片检查字词的读音及词语理解。指读课文。(正音通句)指名说出题目的意思。(株:树根或树桩。待:等待。题目的意思是说:守在树桩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3激发学生情趣。让学生看守株待兔动画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四、理解课文内容 1第一二自然段。(1)过渡:那只兔子是怎样死的?(抓住“不知怎么的”“一头撞在”,理解兔子撞桩而死完全是偶然的。)能读出这个意思来吗?(学生试读)他为什么这精选范本.样乐滋滋的?(“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他还会想什么?(启发想象)能读出这个种田人此时的心情吗?(试读)2第三自然段。(1)如果你碰到这种事该怎样想,怎样做?(事情完全偶然,不必专门等这件事再发生,该做什么事做什么事。)(2)这个人是怎么做的?(“整天坐在”“等着”)当时他会怎么想?(着急、盼望、失意。)学生想象。如果你看见了,会怎样劝他?3 事情的结果是怎样的呢?对事情的这个结果你感到怎样?(可笑)能读出这个意思来吗?(学生读)五、揭示寓意,总结扩展 1讨论:守株待兔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不能存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要主动地努力去做。)2“守株待兔”是一个成语,就是从我们所学的这个寓言故事中来的,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3 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现象发生过?你是怎么做的?以后应怎么做?六、布置作业 1熟记生字词。2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探究活动 学生自由组合,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拓展,再次体会寓意。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