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外国语学校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pdf
第 1 页,共 15 页 2020-2021 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外国语学校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1.根据拼音,把正确的汉字写在对应的横线上。xing _嵌 静 m _ jin _赏 分 q _ 吝 s _ 2.找出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花团锦簇 喜出忘外 人迹罕至 人生鼎沸 呼朋引伴 劫然不同 咄咄逼人 花枝召展 油然而生 千锤百练 错别字 _ _ _ _ _ 正确字 _ _ _ _ _ 3.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1)子在川上曰:“_,_。”(子罕)(2)_,_,仁在其中矣。(子张)(3)水何澹澹,_。(_ 观沧海)(4)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5)回乐烽前沙似雪,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6)杨花落尽子规啼,_。(李白 _)(7)_,思而不学则殆。(为政)(8)夕阳西下,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B.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 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等。C.印度作家、诗人泰戈尔在他的散文诗金色花一文中,通过写一个儿童把自己想象成一朵金色花,表现了家庭之爱、母子之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和圣洁。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像陈太丘与友期中的“尊君”与“家君”,前者尊称对 方的父亲,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古代还有一些常见的谦辞如“家严”“见谅”等。第 2 页,共 15 页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使他对写作的信心增强了。B.从小学升入初中,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C.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需要多方面、多部门齐心协力共同完成。D.我们深信,爱读书、会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能使人受益终生。6.下列有关文学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湘行散记是沈从文构建“文学湘西”世界的一块重要拼图。湘西的现实与历史,作者的见闻与回忆,美丽纯净的牧歌情感与包含着深切忧患的思索,都被精心编织在这部作品中,共同构成了一首深沉奇丽的乐曲。B.荷花淀芦花荡是极负盛名的“姊妹篇”,收入在孙犁的白洋淀纪事中,这两篇小说以白洋淀为背景,没有正面表现战争的激烈残酷,而是着力写出了民族的正气和抗日军民坚毅不屈的精神。C.朝花夕拾中的妇女形象不多,除了阿长,还有一个衍太太,她的形象出现在父亲的病和五猖会中,小时候鲁迅认为她是一个和蔼的人,长大后才逐渐发现她的虚伪和自私。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的散文,讲述了鲁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过程,表现了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7.名著阅读简答题。(1)从朝花夕拾的阅读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童年鲁迅?结合内容简要作答。(2)父亲的病一文最后,作看说“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8.综合性学习。如何认识和选择朋友,是十分重要的人生课题。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班级正举行“有朋自远方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为激发同学们参与的热情,请你为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9.阅读下面关于交友的名言名句,谈谈你对交友之道的理解。【材料一】匹夫(平民,一般人)不可以不慎取友。【材料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材料三】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正直)、友谅(诚信)、友多闻,益矣;友便辟(走邪门歪道)、友善柔(谄媚奉迎)、友便佞(花言巧语),损矣。10.互联网,尤其是 QQ 和微信的使用改变了很多人的交友方式。对于其利弊,众说纷坛,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第 3 页,共 15 页 1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各题。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1)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12.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问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元方入门不顾。【乙】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陈太丘与友期行 _ 相委而去 _ 元方入门不顾 _ 尊君在不 _ 宁读如故 _ 又尝同席读书 _ (2)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友人惭,下车引之。(4)通过阅读甲、乙两文,可以看出陈元方和管宁分别是怎样的人?第 4 页,共 15 页 13.阅读名著朝花夕拾,完成问题。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鱼思力他去寻找,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1)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2)选文中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3)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作者从最初对长妈妈的讨厌、不耐烦写起,到后来的敬佩,这是什么写法?14.阅读下面散文,完成问题。迎着风,一顶草帽 李丹崖 ,尤其是在夜晚露天的打麦场上,我们一家人吃过了饭,聚集到这里,一边看守麦子,一边聊天,望着满天眨眼的星光,一盏茶工夫,我就进入了梦乡。一觉醒来,天光大亮,口水溢湿了父亲的草帽,抖一抖,像荷叶上的水珠。白天的草帽多半属于父亲,父亲要么用它来遮挡毒辣的阳光,要么用它来遮挡被风吹散的麦糠。所以,在我的印象里,父亲的草帽里总有淡淡的麦香,那是收获的气息。一场活忙下来,那草帽,就属于我了,我把它连同叔叔的那一顶扣在一起,“砰哐哐,砰哐哐”两顶草帽,像乐器中的铙儿一样碰在一起,草帽相撞哪里会有声音?那声音,是农场上闲下来的父亲的杰作,父亲,成了我童年记忆里最优秀的配乐大师。第 5 页,共 15 页 清楚地记得,父亲帮我“配乐”时,还会禁不住手舞足蹈,那舞蹈,像极了蒙古的摔跤。当然了,蒙古摔跤是我后来才知道的。那是在电视上,早已忘记了那是一档什么综艺节目,只记得我拉着厨房里忙碌的妈妈,“妈妈快看,那两个人在学爸爸”妈妈扑哧一声笑了,抚摸着我的头说:“孩子,那是蒙古摔跤!”我哪里信妈妈的话,因为,在我童年的印象里,只有爸爸才会把舞蹈跳成那样夸张。记得有一两次,我也抢过毛巾给爸爸擦过汗,当时的爸爸突然变得好安静,高兴地让我擦,不知为什么,每次还都闭上眼睛,可能是也想起了他的童年吧,要不然,为什么每当爸爸睁开眼睛,总会眼眶湿润呢?爸爸的草帽,不止能在夏天发挥作用。到了来年春天也一样。到了春天,爸爸用一种最简单的办法就让草帽飞上天。他先用两片细长的竹篾撑在帽肚里,然后,随便在帽檐上系上一根长长的布条,再绑上一条长线,一顶草帽做成的风筝就这样飞上天了!春天的旷野里,我和父亲奔跑着,翻越一个又一个田垄,直跑到村口的妈妈唤起我的名字,那是要吃饭了。光阴荏苒,记不得这样的场景过了多少个年头。现在,我定居城市,父母依然留在乡下。前几天,母亲从乡下打来电话,结束时,母亲突然说:“你们要个孩子吧,你爸爸整天念叨着重操旧业呢!”我明白爸爸“重操旧业”的意思,眼泪簌簌地流了下来,脑海里重现多年前的场景:一样热闹的打麦场,一样的旷野,一顶草帽,迎着风!(摘自意林)(1)作者围绕“一顶草帽”回忆了父亲哪几件事?(2)分析第段中画线句的作用。(3)草帽相撞怎会发出“哐哐”的声音?请结合第段内容,谈谈你的理解。(4)请用简洁的语言赏析第段的画线句。(5)分析题目“迎着风,一顶草帽”的作用。15.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十三四岁的你,刚刚走过童年最快乐的时光。因为走过,也许你收获了可贵的亲情;因为走过,也许你收获了难得的友情;因为走过,也许你还收获了来之不易的成功;因为走过,也许你还收获了 请以收获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事例要典型;要表达出真实情感;500 字左右,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第 6 页,共 15 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镶,谧,鉴,歧,啬【解析】答案:镶 谧 鉴 歧 啬 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2.【答案】忘,生,劫,召,练,望,声,截,招,炼【解析】答案:忘望 生声 劫截 召招 练炼 本题考查易错的字形。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形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3.【答案】【小题 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小题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小题 3】山岛竦峙,杜甫【小题 4】海日生残夜【小题 5】受降城外月如霜【小题 6】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小题 7】学而不思则罔【小题 8】断肠人在天涯 第 7 页,共 15 页 【解析】答案:(1)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注意“夫”的书写)(2)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3)山岛竦峙 杜甫(注意“竦”的书写)(4)海日生残夜 (5)受降城外月如霜 (6)闻道龙标过五溪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7)学而不思则罔(注意“罔”的书写)(8)断肠人在天涯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4.【答案】B【解析】ACD.正确;B.有误,野草是散文诗集。故选:B。本题考查文学与文化常识表述正误的辨析能力。根据平时的积累作答。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及传统文化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5.【答案】D【解析】A.有误,成分残缺,去掉“通过”或“使”;B.有误,一名对两面,去掉“是否”;C.有误,否定不当,去掉“不”;D.正确。故选:D。本题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病因有搭配不当,用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句式杂糅、前后矛盾不合事理、重复多余等。如果在考试中凭语感一眼找不出来答案,就要静下 第 8 页,共 15 页 心来,多读几遍,对照着病因一一分析,相信一定能找到正确答案的。做好本题需要了解常见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是最基本的策略。平时要注意正确表述,避免病句的发生;还要与同学多交流,尤其是在作文互评中,要按照以上病因来衡量句子,避免病句的出现。这样长期坚持下去,语感会逐渐增强,对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也会提高。6.【答案】C【解析】ABD正确;C有误,衍太太在琐记和父亲的病两篇文章中出现,五猖会中没有衍太太;故选:C。本题考查名著情节。对名著情节的考查,或给出一个人物,要求写出与其相关的情节;或给出一段人物缺失的情节,要求学生指明情节中的人物;或直接给出一个情节,要求学生指明出自哪部名著,并对其中的人物或主旨进行分析。根据平时积累,依据题目要求作答即可。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7.【答案】【小题 1】(1)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结合具体篇目分析,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拔何首乌、摘覆盆子,表现了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阿长与山海经中,因为长妈妈“谋死”了隐鼠而十分恨她,体现了鲁迅先生爱憎分明的特点;在“三味书屋”里喂蚂蚁,折腊梅,在五猖会中背鉴略觉得很无奈,表现了鲁迅先生爱自由,顽皮的特点。根据以上内容分析即可。(2)本题考查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一方面需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另一方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名著的主要内容。本题要结合朝花夕拾来理解。父亲的病选自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作者用讽刺的笔调写了庸医误人,以两个“名医”的药引一个比一个独特,表现了某些中医的故作高深,通过他们的相继借故辞去,体现出父亲的病一步步恶化,通过家庭的变故表达了对庸医误人的深切的痛恨,在感叹中让人体会人生的伤悲。答案:(1)童年的鲁迅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想得到神奇的山海经,体现他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有丰富的想象力;为了隐鼠,和阿长闹意见,体现他爱憎分明,充满同情心;在私塾里捉了苍蝇喂蚂蚁,折腊梅,寻蝉蜕,画绣像,为了看五猖会无奈背书,体现他天性自由,活泼好动,有点顽皮。(2)懊悔并自责于没有让父亲安静地离去,作者每念及此,内心就深感不安、痛苦,心中充满对父亲的爱和痛惜。第 9 页,共 15 页 【小题 2】【解析】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 1926 年创作的 10 篇回忆性散文。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8.【答案】结合题目要求以“有朋自远方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拟写要体现这一主题。示例:播下真心,让友谊之花开遍校园。答案:播下真心,让友谊之花开遍校园。【解析】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解答此题,要仔细阅读题干要求,扣住活动的主题“交友之道”来拟写宣传标语,还要注意使用恰当的修辞方法。拟写宣传标语的技巧:(1)多用修辞,用比喻、对偶、排比、反复、双关等修辞手法,可使标语生动形象,增强宣传效果。(2)注重押韵,读来上口,易记易诵。(3)力求简洁,结构简洁醒目,语言简练通俗,既给人以视觉的整齐美,又便于记忆,加深印象。9.【答案】答案:示例:交友要慎重,要交益友,勿交损友。【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概括能力。由“匹夫(平民,一般人)不可以不慎取友”可得出:交友要慎重。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可得出:要交益友,勿交损友。综合读写题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10.【答案】答案:示例 1:我认为网络交友弊大于利。其“弊”表现在:沉迷其中,浪费时间;虚拟世界,容易上当受骗;形成网络孤独症,引发人际关系障碍等。示例 2:我认为网络交友利大于弊。主要表现在:不受时空限制,虚拟世界,可以向对方敞开心扉,有助于派遣自己的孤寂心情,网上人员众多,有利于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第 10 页,共 15 页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针对“网络交友的利弊”,谈谈自己的认识、看法。观点明确,言简意赅,表达清晰,言之有理。谈看法、认识之类试题,作答时要观点明确,言简意赅,表达清晰,理由充分。11.【答案】【小题 1】(1)本题考查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根据注释,可以知道“平羌”是“青衣江”的意思。在围绕“影、江水、流”等词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即可,完成时,可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分析,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熟知每个要点及每种题型的答题模式。此题由注释和诗句中的“思”字即可分析出诗人的情感。从“夜发”“下”等词中,可见诗人的意气风发,从“思”可见诗人对家乡及友人的依依惜别情怀。答案:(1)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倒映在平羌江水之中,随着江流,伴我到远方。(2)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依恋思念之情。参考译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扬州。【小题 2】【解析】这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时写的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诗人是乘船从水路走的,在船上看到峨眉山间吐出的半轮秋月,山月的影子映在平羌江水中,月影总是随江流。夜里船从清溪驿出发,要向三峡驶去,船转入渝州以后,月亮被高山遮住看不见了。全诗用了五个地名,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构思精巧,意境清朗秀美。这是一篇古诗词鉴赏阅读,本题考查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想象的能力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难度较大。鉴赏古诗词,一般从作者的人生背景、从当时的社会环境、从诗词所表达的意境、别人的评价、翻看诗词的注释等几方面鉴赏。12.【答案】【小题 1】约定,丢下,舍弃,回头看,同“否”,原来,曾经【小题 2】略【小题 3】略【小题 4】略 第 11 页,共 15 页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句意为: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期:约定。句意为: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委:丢下,舍弃。句意为: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顾:回头看。句意为:你的父亲在吗?不:同“否”。句意为: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故:原来。句意为:曾经在同一个席子上读书。尝:曾经。(2)本题考查句子的断句。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句意为:有个穿着礼服的人坐着有围棚的车刚好从门前经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故正确断句为: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中重点词语有:过中,过了正午;去,离开;舍,舍弃,抛弃;乃,才。句意为: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中重点词语有:惭,感到惭愧;引,拉,要和元方握手。句意为: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重点语句进行概括。从元方与友人的对话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聪明机智的孩子,从元方入门不顾,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正直的孩子。从管宁“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的行为,可以看出他不慕名利;从“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可以看出他专注读书(热爱学习);从“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等语句可以看出管宁爱憎分明。答案:约定;丢下,舍弃;回头看;同“否”;原来;曾经。(2)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3)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4)从元方对友人的回话中,可以看出元方是一个聪明、机智、正直的人;从管宁与华歆发现金 第 12 页,共 15 页 子和豪车经过门前时两个人的态度,可以看出管宁是一个淡泊名利、热爱学习、爱憎分明的人。参考译文:【甲】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乙】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菜,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仍依旧挥动着锄头不停,和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拾起金片而后又扔了它。他们又曾经同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坐着华贵车辆的官员从门前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管宁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再是我的朋友了。”句子划分停顿:1主谓之间要停顿。2动宾(动补)之间要停顿。3发语词和句首关联词、语气词之后要停顿。4语句倒装处要停顿。5承前指示代词之后要停顿。6句中转折连词“而”前要停顿。7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确定朗读节奏。13.【答案】【小题 1】(1)本题考查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通读选文,可知只要讲了阿长给“我”买来“我”心心念念的山海经。(2)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从文中“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可知,说她有伟大的神力是因为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我”对“她”的怨恨从此消失,产生了新的敬意。(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长妈妈给“我”买来山海经时高兴的心情。(4)本题考查写作手法。作者从最初对长妈妈的讨厌、不耐烦写起,到后来的敬佩,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答案:(1)阿长给“我”买来“我”心心念念的山海经。(2)因为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我”对“她”的怨恨从此消失,产生 第 13 页,共 15 页 了新的敬意。(3)运用了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长妈妈给“我”买来山海经时高兴的心情。(4)欲扬先抑。【小题 2】【小题 3】【小题 4】【解析】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 1926 年创作的 10 篇回忆性散文。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14.【答案】【小题 1】(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通读全文可知,根据段的“那声音,是农场上闲下来的父亲的杰作,父亲,成了我童年记忆里最优秀的配乐大师”“清楚地记得,父亲帮我配乐时,还会禁不住手舞足蹈,那舞蹈,像极了蒙古的摔跤”可得:父亲帮“我”“配乐”时,还会禁不住手舞足蹈。根据“记得有一两次,我也抢过毛巾给爸爸擦过汗,当时的爸爸突然变得好安静,高兴地让我擦,不知为什么,每次还都闭上眼睛,可能是也想起了他的童年吧,要不然,为什么每当爸爸睁开眼睛,总会眼眶湿润呢”可概括出:“我”抢过毛巾给父亲擦汗,父亲变得安静,眼眶湿润。根据第段的“到了春天,爸爸用一种最简单的办法就让草帽飞上天。他先用两片细长的竹篾撑在帽肚里,然后,随便在帽檐上系上一根长长的布条,再绑上一条长线,一顶草帽做成的风筝就这样飞上天了”可得:爸爸把一顶草帽做成的风筝飞上天了。(2)本题考查语句的作用。此题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在内容上,“小时候的我,总喜欢在夏天枕着父亲的草帽酣眠”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围绕“一顶草帽”回忆了父亲的内容。在结构上,一方面照应标题“迎着风,一顶草帽”,一方面与文章末尾形成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3)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在理解文章主旨的基础上,结合语句进行分析。从文章中“那声音,是农场上闲下来的父亲的杰作,父亲,成了我童年记忆里最优秀的配乐大师”这句话可以看出,这”哐哐”的声音并不是草帽“撞击”发出的,而是父亲为了逗“我”开心而伴着儿子的动作发出的。通过这一描写,写出了父亲疼爱儿子,希望儿子高兴的心理。据此理解作答。(4)本题考查语句赏析。从“像一面细长的旗帜在空中飘扬,又多像一只金黄色的鸟”看出是把 第 14 页,共 15 页 草帽帽檐上的红色布条比成了旗帜、金黄色的鸟的尾巴。判断是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写出了草帽在天上飞的形态,从喻体“旗帜”和“金黄色鸟的尾巴”,以及“遨游”等词中,可以发现作者的心情是非常愉快的,多年不褪色,记忆深刻。作者印象深刻的原因是快乐,而快乐的原因不仅是因为游戏,更是因为这里面有父亲,有快乐的回忆,表达了对父亲爱和那段有父亲陪伴快乐时光的怀念、留恋。(5)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分析能力。第一点:考查对标题含义的理解。从文章内容来看,表面上写的是生活中遮风挡雨的草帽;实际上是父亲的这顶草帽给我带来快乐的童年生活。第二点:考查标题的作用。题目中的“一顶草帽”贯穿全文,爸爸“给草帽配音”放飞系着红绸的草帽都与草帽相关,题目既交代了中心内容,也构成了文章的叙事线索;同时“迎着风,一顶草帽这个题目还运用诗化的语言,与文章的结尾相照应,给读者留下遐想的空间。综上,归纳整理作答。答案:(1)父亲帮“我”“配乐”时,还会禁不住手舞足蹈;“我”抢过毛巾给父亲擦汗,父亲变得安静,眼眶湿润;爸爸把一顶草帽做成的风筝飞上天了。(2)总领全文,照应标题,使文章结构严谨。(3)草帽相撞的“声音“是父亲用自己的声音给儿子配的“音”,表明父亲疼爱儿子,希望儿子高兴。愿意放下身份,和儿子一起天真快乐。(4)此句用两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的草帽带给自己的快乐时光,留给自己的难以抹灭的印象。是父亲这样的陪伴,使自己快乐成长,飞向远方。(5)题目充满画面感和动感,像一幅素描展示了一个父亲在那贫困的年代,用自己唯一的身外之物,极力给儿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题目既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内容,也是文章展开情节的线索,还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小题 2】【小题 3】【小题 4】【小题 5】【解析】一顶草帽,一顶农民用来遮拦毒辣阳光、遮挡麦糠的草帽,在忙时,它也许无暇顾及其他,但等闲下来,却成为孩子的玩具。用它可以为父亲的“蒙古摔跤”舞配乐,或者摇身变成一只风筝,被主人放到天上。于是,父亲的草帽成了一面旗帜,宣扬一个农民父亲隐匿很深的爱,这种爱感人肺腑,使人终生难以忘怀。赏析词句要依据词句本身的特点去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分析。首先要看词句是否使用修辞手法,如果使用了修辞手法就要依据各个修辞手法的作用进行具体的分析;第二如果没有使用修辞方法,就要看看是否使用了特殊的表现手法,比如对比,象征等,有就依据各个表现手法的作用进行分析;第三如果都没有,我们就要从词句里面有特色的词语去分析,比如一系列动词的使 第 15 页,共 15 页 用,一系列四字短语的使用等方面去分析。这三点是最常见的,要能够掌握住。15.【答案】收获 一分实践,一分收获,没想到“五一”假期的第一天,我便得到了一份意外的收获。它不是游山玩水的感受,也不是尽情狂欢的结果,而是陪爸爸送货的体验。清晨起来,精神饱满,心情舒畅,可一个电话催爸爸送货到大云。看来爸爸是没有节假日的。那边的生意红红火火,“五一”节都在忙着赶工。我想,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要求跟爸爸一起去,就算是散散心也好。出发了,先向自家的厂房取货,虽说这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可没想到,出师不利,一大早就碰了一鼻子灰厂里“铁将军”把门,爸爸急着送货,竟忘了带钥匙。哎!我长叹一声,爸爸真是健忘啊!怎么办,就爸爸这性子,肯定是火气冲天了,这不,吹胡子瞪眼的。幸亏他急中生智,从隔壁搬来了“救兵”。这“救兵”馊主意还真多,竟和我爸爸两人把铁门卸了下来,我不由得暗笑,笑这“馊主意”还是挺有用的。这“救兵”干脆帮人帮到底,帮我爸爸装货。而我,爸爸只是叫我远远地站着等他们。你不知道,这一桶桶的胶水,看起来小,搬起来重。事情往往是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瞧他们才搬了几桶,早已累得满头大汗,两人吃力地搬运着。看着爸爸,牙齿一咬,眼睛一瞪,双手捧起一个又一个胶水桶用力地装上车。过了好长一段时间,终于大功告成了。开始向目的地出发。一路上,风景秀丽,还没饱眼福,我坐在车上就忍不住叫起来:“啊,好难受,怎么这么刺眼呀!”我捂着眼睛说。爸爸关心地说:“胶水是有毒的,对眼睛的刺激很大,你先闭会儿眼睛,爸爸很快就把货卸下。”“嗯!”我使劲地点了点头。不知这十几分钟怎么熬?我发现眼前模糊了,这泪水不知是被熏出来的,还是不由自主地流出来的。想到爸爸整天要接触胶水,忍受着异味在工作。顿时我觉得爸爸是那样的可亲可敬。我终于明白了,平时总以为爸爸的工作很轻松,赚钱挺容易。今天,就仅仅是今天,我才真正意识到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是爸爸辛苦操劳的结果。而我若不珍惜,真的是对不起父母。这就是我这次实践的最大收获。【解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以“收获”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审题可知,“收获”意味着获得。选择立意的时候要力求新颖,比如在大家都选择“物质”获得的时候,有同学另辟蹊径,选择“精神”获得,回避了撞车现象。围绕“为什么”要“收获”展开情节,或者写自己“收获”之后是“怎么做”的,这一部分要详写。最后再适当地点一下题。我们应该重点写“为什么收获”以及“怎样的惊喜”,而不能只强调了“收获什么”,把写作的对象确定错了。文章透过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文中的真情流露。看到了孩子懂事、能体谅父母的辛苦、能珍惜自己的学习时机。现在的孩子,大都“身在福中不知福”,而本文的作者,虽也过着安逸的生活,但通过一次生活实践,顿悟到父亲的辛苦,对父亲油然而生敬意,这种情愫是难能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