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试卷(含答案).pdf
-
资源ID:85885081
资源大小:521.65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4.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试卷(含答案).pdf
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过凸透镜的光线必定是会聚的 B.任何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都能会聚于一点 C.通过凸透镜的光线可能是发散的 D.通过凹透镜的光线一定是发散的 2、如图,是小明同学画的一条通过凸透镜或凹透镜后折射的光线光路图,错误的是()3.把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另一侧 12cm 处得到缩小的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10cm B.12cm C.24cm D.6cm 4.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2厘米处,在透镜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当物体距凸透镜8厘米,所成的像 ()A 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 可能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D 可能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5.放电影时,电影胶片上的图案经凸透镜在银幕上成的是()A.倒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6、贝贝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发现从目镜中看细胞,其位置在视野的右上方,现在想要使看到的物体在视野的中心,则他应该向什么方向移动物体()A.左上方 B.右上方 C.左下方 D.右下方 7.关于远视眼的成因分析正确的是()A.来自近处的物体成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 B.一般是由于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减弱 C.晶状体太厚,或是晶状体的前后径太长 D.需要戴发散透镜进行矫正 8.小希对下列光学成像实例进行了分析,判断正确的是()实例: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幻灯机屏幕上所成的像;照相机中所成的像 A.反射成像的有 B.折射成像的有 C.属于实像的是 D.属于虚像的是 9.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字如图甲所示,怎么样使图像变成图乙()A将载玻片顺时针转动 90 B将载玻片逆时针转动 90 C将载玻片向左上角移动 D将载玻片向右下角移动 10.探究烛焰通过焦距是 10cm 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此时()A.a 为物距 B.b 为焦距 C.凸透镜成放大的烛焰像 D.若蜡烛,透镜不动,仅移动光屏,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1、点光源 S 放在焦距为 8cm 的凸透镜的焦点上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 16cm 处的垂直于主轴的光屏看到一个圆形光斑,若使屏上光斑面积缩小,可采用的办法是()A.光屏远离透镜一段距离 B.光屏向透镜移近一段距离 C.点光源远离透镜一段距离 D.点光源向透镜移近一段距离 12.高老师戴着眼镜正在批作业,听到远处有学生叫她,为了看清该学生的容貌,高老师立即摘下眼镜跟这位学生打招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老师所戴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B.高老师是近视眼 C.高老师不戴眼镜看近物时,物体的像会成在视网膜前方 D.高老师的眼球前后径可能过长或晶状体曲度可能过大 13、如图所示,小雨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在下列表示视力矫正的光路图中,与上述实验情形一致的是()A.B.C.D.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聪选用了焦距为 10 cm 的凸透镜。他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 50 cm 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 35 cm 刻度线处,当光屏移动到如图所示刻度线处时,在光屏上恰好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如果将蜡烛从图中位置移动,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蜡烛向左移动 2 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B.蜡烛向右移动 10 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C.蜡烛向右移动 2 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D.蜡烛移到 20 cm 刻度线处,光屏应移动到 70 cm 刻度线处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15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u 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v 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20cm B当 u15cm 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 u25cm 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 10cm 处移动到 30cm 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二、填空题 16.摄影师在给某班照集体像后,又给一名同学照半身像。那么,应使照相机镜头和这个同学的距离_。(选填“减小”或“增大”)17.我市群力体育公园里的湖面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此时光在水面发生了_反射;太阳岛极地馆里的小鱼在球形鱼缸中供游客观赏,我们看到的小鱼是它通过球形鱼缸形成的正立、放大的_(选填“实像”或“虚像”)18、为了丰富市民业余文化生活,我市开展了露天电影走进社区活动。准备放映时,画面超出了整个屏幕,如果你是放映员应将放映机_(选填“远离”或“靠近”)屏幕,同时要_(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观众能够从各个角度看到电影画面是因为画面投射到屏幕上后发生了_(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19.小刚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其实验装置如图 10 所示。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图中的光屏向_调整(选填“上”或“下”)。实验时,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 10 cm,当烛焰距凸透镜 15 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清晰的像。20.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物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_(“放大”、“缩小”)的_(“实”、“虚”)像,而目镜的作用也是一个_镜,通过这种望远镜所看到的物体是_的(“倒立”、“正立”)。三、作图题 21.如图所示,物体 AB 竖立于凸透镜前,F 为透镜焦点,P 为透镜的二倍焦距处。请你在图中画出物体 AB 通过透镜成像 AB的大致情况。四、实验题 22.在利用光具座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1)小明同学调整好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同一高度后,保持烛焰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的像,其原因是 .(2)小明将烛焰、凸透镜、光屏如图甲所示放置时,在光屏上恰成一清晰的像,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 (填“放大镜”或“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3)随着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将向 (填“上”或“下”)移,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若蜡烛、光屏不动,应将凸透镜向 (填“上”或“下”)移.(4)若保持凸透镜、光屏的位置不变,再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置一凹透镜(图中未画出),这时需要将蜡烛向 (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5)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像距,但从各小组汇报数据中发现,物距均为 12.00cm 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 23.00cm、24.00cm、26.00cm 若他们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 .(6)小红同学做“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进行了两次实验,如图乙所示,在实验 1 中,她能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倒立、放大的“烛焰”;在实验 2 中,她通过凸透镜能观察到正立、放大的“烛焰”.则该同学在实验 1 中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 实验 2 中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23、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制成凹、凸形状可改变的液体透镜,如图所示。(1)在探究“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时,首先在两个透明玻璃长璃容器方体容器中充入蚊香烟雾,然后将水注入橡皮膜,制成液体透镜。再将液体透镜放置在两个玻璃容器之间,如图所示。让光线沿图示方向射入玻璃容器,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将_(选填“偏离”或“偏向”)主光轴。在玻璃容器中充入蚊香烟雾的目的是_。(2)为了探究“影响液体透镜折光能力强弱的因素”,物理兴趣小组人员做了如下实验:在图所示的装置中,保持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即形状不变,先后在橡皮膜中注入酒精和煤油,观察光线经不同液体透镜折射后的偏折程度,此时,他们是在探究_,在此探究过程中保持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不变,即形状不变的具体原因是_ 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1-5、CCACD 6-10、BBCBC 11-15、CACCD 二、填空题 16、减小 17、镜面 虚像 18、靠近 增大 漫反射 19、下 放大 20、缩小 实 凸透 倒立 三、作图题 略 四、实验题 22、(1)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 (2)投影仪 (3)上 下 (4)左(5)成像不是很清晰时就记录了像距 (6)小于 23、(1)偏向 显示出光路 (2)液体透镜折光能力与液体种类是否有关 控制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