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历史试题(答案+解析).pdf
-
资源ID:85885674
资源大小:1.01M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9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历史试题(答案+解析).pdf
中考真题(历史试题)1 2019 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历史试题 第卷(选择题共 20 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1 李鸿章说:“中国之积弱不振,皆因贫穷之故。”为此,洋务派从 19 世纪 70 年代起()A 发展近代军事工业 B兴办新式学校 C开办近代民用企业 D筹建新式海军【解答】据题干“李鸿章说:中国之积弱不振,皆因贫穷之故”并结合所学可知,从 19世纪 60-90年代,洋务运动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19 世纪 70 年代,洋务派又提出了求富的口号,创办民用工业。李鸿章先后创办开平矿物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故洋务派从 19 世纪 70 年代起开办近代民用企业。故选:C。2 他从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就开始从事武装反清斗争,屡败屡起,百折不挠,使民族民主革命成为波涛汹涌的时代潮流。他是()A 秋瑾 B章炳麟 C陈天华 D孙中山【解答】他从甲午中日战争时期(1894年-1895年)就开始从事武装反清斗争,屡败屡起,百折不挠,使民族民主革命成为波涛汹涌的时代潮流。他是孙中山。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 8月,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大会在日本东京召开,大会选举孙中山为总理。还通过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的革命纲领。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发刊词中把其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它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选:D。3 下列人物中被称为“新文化运动领袖、五四运动总司令、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的是()中考真题(历史试题)2 A蔡元培 B胡适 C鲁迅 D陈独秀【解答】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五四运动爆发后,陈独秀亲自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勇敢地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 7月,中国共产党第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陈独秀为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书记。陈独秀被称为“新文化运动领袖、五四运动总司令、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选项 D 符合题意。故选:D。4 图 1 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内容节选。图 1 上述内容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A 奋斗目标 B中心工作 C组织机构 D最低纲领【解答】1921年 7 月 23 日,中共一大在上海举行,后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选举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所以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内容节选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故选:A。5 1519年 5 月 2 日,一位欧洲文艺复兴巨匠去世。他用绘画作品歌颂女性的自然美和生命的活力,抗拒教会对人性的束缚。这位文艺复兴巨匠是()A 但丁 B达芬奇 C彼特拉克 D莎士比亚 中考真题(历史试题)3【解答】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歌颂世俗人生,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表现人性的美,是一部伟大的人文作品,这也体现了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1519年 5月 2日,一位欧洲文艺复兴巨匠去世。他用绘画作品歌颂女性的自然美和生命的活力,抗拒教会对人性的束缚。这位文艺复兴巨匠是达芬奇。故选:B。6 有学者指出:“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 18、19 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该学者肯定英国()A 革命中没有出现暴力斗争 B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C 革命确立了“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D革命对于推动工业革命的作用【解答】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 18、19 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说明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君主立宪资产阶级政体的确立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的发展。D 符合题意。故选:D。7 某部文献以启蒙运动中的学说为理论来源,否定神权和君权,宣扬自由平等思想,反映了 18 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原则。这部文献是()A 独立宣言 B 拿破仑法典 C 人权宣言 D 权利法案【解答】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颁布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人权宣言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体现了要求摧毁封建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的进步思想,因此,它有“旧制度的死亡证书,新制度的出生证”之称。法国的人权宣言以启蒙运动中的学说为理论来源,否定神权和君权,宣扬自由平等思想,反映了 18 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原则。故选:C。8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1776年)中以别针生产过程说明新的生产制度:“个人抽出金属丝,另一个人拉直,第三个人切断,第四个人削尖,第五个人打磨顶部做出头用这种方法,做一枚别针的过程被分为 18 个单独的操作工序。”这种新生产制度是()A 手工工场制度 B工厂制度 C手工作坊制度 D家庭生产制度【解答】工业革命中,蒸汽机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许多机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所以“个人抽出金属丝,另一个人拉直,第三个人切断,第四个人削尖,第五个人打磨顶部做出头用这种方法,做一枚别针的过程被分为 18 个单独的操作工序”反映的是工业革命所创造的新的工业制度-工厂制度获得了较大的发展,B 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中考真题(历史试题)4 9 他推行的改革,既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又使农奴制进步强化。他是()A 彼得一世 B亚历山大二世 C伊凡四世 D查理一世【解答】18 世纪初,沙皇彼得一世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彼得一世在位期间,顺应历史潮流,进行改革,政治上,设立参政院;经济上,鼓励兴办手工工场,鼓励出口;军事上,开办炮兵学校、海军学校培养专门军事人才,彼得一世改革引进西方成果,摆脱封闭落后局面,仿照西欧实行军事和经济改革,增强了国家实力,跻身于欧洲强国行列,为俄国的近代化创造了条件,18 世纪初,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为后来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条件,奠定了近现代俄国强大的基础。A 符合题意。故选:A。10美国史学家帕尔默认为,内战后,美国形成了一种观念:美国不是由各成员州组成的,而是由一个不可改变地团结在起的人民组成的民族国家。此材料意在说明美国内战()A 废除了奴隶制度 B解决了社会的根本矛盾 C 巩固了国家统一 D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解答】美国史学家帕尔默认为,内战后,美国形成了一种观念:美国不是由各成员州组成的,而是由一个不可改变地团结在起的人民组成的民族国家。此材料意在说明美国内战巩固了国家统一。1861年南方挑起了内战。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1865年,美国内战的结束,经过内战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实现南北方政治体制的统一,维护了国家统一,为以后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故选:C。111889年之后,在日本社会生活中时常能见到这些情景: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材料表明明治维新()A 加强了中央集权 B保留了日本传统文化 C 实现了富国强兵 D加深了日本民族危机【解答】1889年之后,在日本社会生活中时常能见到这些情景: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材料表明明治维新保留了日本传统文化。题干材料强调了“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这些都属于日本传统文化。故选:B。12表 1 为 18741890年美、德、英、法、日五国工业年均增长率表。国家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工业年均增长率 5.2%3.5%1.7%2.1%12.1%表 1 中考真题(历史试题)5 对表中数据分析正确的有()英、法发展速度相对缓慢日本经济总量已都越德国 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美国已成为世界霸主 A B C D 解答】题干给出的表格反映了 18741890年美、德、英、法、日五国工业年均增长率,它不能体现各国的经济总量,故日本经济总量已都越德国和美国已成为世界霸主,这两个认识是错误的,据此可排除 ABD三个选项。故选:C。13战争中新式武器装备的出现使战争规模更大、破坏力更强。下列武器最早出现在()化学武器(毒气)、坦克、飞机、潜艇 A 拿破仑战争期间 B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 伊拉克战争期间 D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解答】据所学知,化学武器(毒气)、坦克、飞机、潜艇等新式武器都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新式武器装备的出现使战争规模更大、破坏力更强。故选:B。14“阿芙乐尔”在俄文中的意思是“曙光”或“朝霞”,在古罗马神话里,“阿芙乐尔”是司晨的女神,她唤醒人们,送走黑暗,迎来光明。1917年 11 月 7 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迎来的“光明”是()A 第一国际成立 B二月革命的胜利 C 巴黎公社革命 D十月革命胜利【解答】1917年 11 月 6 日晚,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起义。起义者迅速占领彼得格勒火车站、中央发电站、电话总局和国家银行等战略要点,7 日晚,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为信号,工人、士兵向冬宫发起了猛烈进攻。次日凌晨,起义者攻克临时政府盘踞的最大据点-冬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后,列宁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它把社会主义的理论变为了现实,使俄国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之路,为世界上落后国家的发展树立了榜样,对 20 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17年 11 月 7 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迎来的“光明”是十月革命胜利。故选:D。15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认为,德国不可能长期忍受条约的压制与束缚,一旦恢复过来,它必然会摆脱条约对它的种种束缚。“束缚”德国的条约是()A 凡尔赛条约 B国际联盟盟约 C九国公约 D北大西洋公约 中考真题(历史试题)6【解答】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认为,德国不可能长期忍受条约的压制与束缚,一旦恢复过来,它必然会摆脱条约对它的种种束缚。“束缚”德国的条约是凡尔赛条约。1918年 11 月,德国投降,双方签订停战协定,标志着历史四年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失败告终。历时 4 年零 3 个月,1919年 1 月到 6 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在巴黎召开了会议,这就是巴黎和会。参加会议的有 27 个国家。会议被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美国的威尔逊操纵。会议签订了对德的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问题做出了规定,对德国加以限制。故选:A。16美国在农业调整法(1933年 5 月通过)生效的第一年,屠宰了二千三百万头牛,六百四十万头猪,减少了三百万公顷小麦和四百万公顷棉花播种面积。美国实施此政策主要目的是()A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B维护工人的合法权益 C 稳定农产品的价格 D增加失业者就业机会【解答】为了稳定农产品的价格,罗斯福实行新政,农业方面,美国在 农业调整法(1933年 5 月通过)生效的第一年,屠宰了二千三百万头牛,六百四十万头猪,减少了三百万公顷小麦和四百万公顷棉花播种面积。C 符合题意。故选:C。171949年 9 月和 10 月,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分别成立。这标志着()A 冷战序幕揭开 B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 C 冷战正式开始 D美苏全面冷战对峙格局形成【解答】二战后德国的分裂与美苏争霸有关,民主德国属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联邦德国属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阵营,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的建立标志着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故 1949年 9 月,联邦德国建立,10 月民主德国建立,从此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故选:B。18图 2 为欧洲联合进程示意图。图 2 中考真题(历史试题)7 从上图可以看出()欧盟成员国不断增加 欧洲联合从经济领域开始 欧洲一体化程度加深 欧洲实现用一个声音说话 A B C D【解答】题干给出的示意图反映了欧洲国家的联合过程,该示意图中不能体现欧洲实现用一个声音说话,据此可排除 BCD 三个选项。1951年德法等六国签署 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2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7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将三个组织合并,成立欧洲共同体。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本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欧盟各国将逐步使用单一货币欧元。故选:A。19图 3 为某国际组织的部分宗旨内容。图 3 该国际组织是()A 联合国 B二十国集团 C世界贸易组织 D七十七国集团【解答】根据题干给出的图片材料中的宗旨内容可知该国际组织是联合国。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在协调国际经济关系,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科学、文化的合作与交流方面,都发挥着相当积极的作用。1945年 10 月 24 日,经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大多数签署国的批准,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最重要、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国际组织。故选:A。20图 4 为 19302000年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图。中考真题(历史试题)8 图 4 上图中的人口发展趋势导致()环境压力越来越大贫富分化日益加剧 社会保障面临挑战世界粮食问题日益凸显 A B C D【解答】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为 19302000年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图。图中的人口发展趋势导致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社会保障面临挑战世界粮食问题日益凸显。贫富分化日益加剧在图片中体现不出来。故选:B。第卷(非选择题共 30 分)21(10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邦联条例于 1777年由大陆会议通过,1781年开始实施。按照这部宪法,美国俨然是由 13 个独立国家组成的松散的国际同盟。中央权力极小,以致国内贸易受到阻碍,无力在国外保护美国商人的利益。当时美国是一个新生国家,处在欧洲大国虎视眈眈之下。统治集团不约而同地认识到强化中央权力的必要性及迫切性。1787年,制宪会议在费城召开,会议最后通过了联邦宪法。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 1787年美国宪法产生的背景。(2 分)1787年美国宪法怎样修正了邦联条例的不足?(2 分)材料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计划和市场问题及其相互头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党的十二大时,讲的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党的十三大时,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 14%,这种经济增长的速度,不仅大大超过世界各国增长的平均数,而且连续位居第一。中国经济的繁荣,已成为带动国际经济增长的新热点,充分显示出通过改革以自我完善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2)依据材料二。归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计划和市场关系问题的认识发展过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意义。(5 分)(3)综合材料一、二你从中美两国的制度变革中得到什么启示?(1 分)中考真题(历史试题)9【解答】(1)依据材料“邦联条例于 1777年由大陆会议通过,1781年开始实施。按照这部宪法,美国俨然是由 13 个独立国家组成的松散的国际同盟。中央权力极小,以致国内贸易受到阻碍,无力在国外保护美国商人的利益。当时美国是一个新生国家,处在欧洲大国虎视眈眈之下。统治集团不约而同地认识到强化中央权力的必要性及迫切性。1787年,制宪会议在费城召开,会议最后通过了联邦宪法。”和所学知识,可知 1787年美国宪法产生的背景是 1777年美国制定邦联条例,邦联条例下中央权力小,影响国内贸易发展,无力保护国外商业利益和国家主权;统治集团的共识;独立战争结束,美国实现独立。1787年美国宪法修正邦联条例的不足体现在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由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2)依据材料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计划和市场问题及其相互头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党的十二大时,讲的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党的十三大时,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 14%,这种经济增长的速度,不仅大大超过世界各国增长的平均数,而且连续位居第一。中国经济的繁荣,已成为带动国际经济增长的新热点,充分显示出通过改革以自我完善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计划和市场关系问题的认识发展过程是从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发展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意义体现在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带动国际经济增长,体现了社会主义巨大的优越性。(3)综合材料一、二你从中美两国的制度变革中得到的启示,言之有理即可,如制度变革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制度变革要依据国情等。故答案为:(1)背景:1777年美国制定邦联条例,邦联条例下中央权力小,影响国内贸易发展,无力保护国外商业利益和国家主权;统治集团的共识;独立战争结束,美国实现独立。修正: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由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2)认识:从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发展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意义: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带动国际经济增长,体现了社会主义巨大的优越性。(3)制度变革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制度变革要依据国情。(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22(10 分)人类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的时代,实现共赢共享,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的发展共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中考真题(历史试题)10 材料一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中,尽管彼此也有这样那样的矛盾和磨擦,但反抗侵略,维护民族独立和领土完整,使主权和利益不受侵犯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各当事国的领导者顺应时势的发展。积极促成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使得所有联合国家在人口、资源、生产能力、人心向背和团结互助方面协调合作,从而远远压倒法西斯轴心集团,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各个战场的形势发生了有利于同盟国的根本转析。它的建立和发展。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摘编自何素华孙瑛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因素,并分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影响。(6 分)材料二冷战结束以来局部战争没有停止过,先后发生的重大地区战争就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等,反映国际关系出现了无序和混乱情况,向国际社会提出了新的安全挑战。冷战后,中国已加入了 1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 300多部国际条约或国际公约,在很大程度上参与和融入国际体系。“中国坚定地维护世界和平,是国际体系的参与者、维护者和建设者。中国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摘编自倪世雄赵曙光国际形势的变化与世界秩序的重建(2)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冷战结束以来局部战争”不断的主要原因。(2 分)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为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做出了哪些努力?(2 分)【解答】(1)据材料“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中,尽管彼此也有这样那样的矛盾和磨擦,但反抗侵略,维护民族独立和领土完整,使主权和利益不受侵犯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各当事国的领导者顺应时势的发展。积极促成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使得所有联合国家在人口、资源、生产能力、人心向背和团结互助方面协调合作,从而远远压倒法西斯轴心集团,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各个战场的形势发生了有利于同盟国的根本转析。它的建立和发展。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因素有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激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愤怒;反抗侵略,维护民族独立和领土完整,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各国领导者的推动。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促进了各国协调合作,壮大了反法西斯力量;扭转了战争形势;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后胜利。(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冷战结束以来局部战争”不断的主要原因有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加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军事干预;一些国家和地区内部矛盾爆发。据材料“中国坚定地维护世界和平,是国际体系的参与者、维护者和建设者。中考真题(历史试题)11 中国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为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加入国际组织,签署国际条约或国际公约,参与和维护国际体系,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故答案为:(1)因素: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激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愤怒;反抗侵略,维护民族独立和领土完整,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各国领导者的推动。影响:促进各国协调合作,壮大反法西斯力量;扭转战争形势;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后胜利。(2)原因: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加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军事干预;一些国家和地区内部矛盾爆发。努力:加入国际组织,签署国际条约或国际公约,参与和维护国际体系,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23(10 分)“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新文化运动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宣传西方的什么思想,起到什么作用?(3 分)(2)马克思主义在五四运动后是如何推动中国近代社会进步的?(2 分)(3)“中华文明有力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请结合世界近代史有关史实说明。(2 分)(4)“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请从图 5 中提取一个有关“对外开放”的信息并分析其意义。(要求:提取信息明确,分析具体,表述清楚)(3 分)图 5 中考真题(历史试题)12【解答】(1)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这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授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2)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成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向前发展。(3)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指南针传到欧洲,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条件,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贡献,这说明了“中华文明有力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4)据题干图片中“对外开放”的信息可知,1984年,中国开放大连等 14 个沿海开放城市,中国开放进一步扩大。我国设立沿海开放城市,有助于当地的发挥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与经济优势,进一步开展对外经济合作与经济交流,引进外资与技术,扩大出口和吸收外汇的能力,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说明了“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据题干图片中“对外开放”的信息可知,中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这使我国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外开放,有利于我国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全面振兴我国经济,提升我国综合国力。说明了“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故答案为:(1)思想:民主与科学。作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授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2)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成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向前发展。(3)中国的指南针传到欧洲,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条件,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贡献。(4)示例一:信息:1984年,中国开放大连等 14 个沿海开放城市,中国开放进一步扩大。分析:设立沿海开放城市,有助于当地的发挥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与经济优势,进一步开展对外经济合作与经济交流,引进外资与技术,扩大出口和吸收外汇的能力,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示例二:信息:中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分析:我国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外开放,有利于我国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全面振兴我国经济,提升我国综合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