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部编版六下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漫步世界名著花园学案.pdf
1 漫步世界名著花园 教学 要求 1.阅读世界文学名著,了解作品内容,感知人物形象。2.通过交流,学习阅读文学名著的方法。重点 难点 1.阅读世界文学名著,了解作品内容,感知人物形象。2.通过交流,学习阅读文学名著的方法 教学 课时 1 课时 1.阅读世界文学名著,了解作品内容,感知人物形象。2.通过交流,学习阅读文学名著的方法。多媒体。一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每一本名著都是独一无二的花朵。当你漫步在世界名著花园中,与心仪的书籍不期而遇,一定会惊喜地停下脚步。鲁滨逊漂流记就是这样一本令人无限惊讶的书。同学们,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一定深深地打动了你。鲁滨逊在荒岛上战胜了各种困难,顽强地生存下来,他的这种勇往直前的精神,使他成为一个英雄的象征。二 了解作品内容,感知人物形象 1.鲁滨逊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自己的话,结合故事内容,简要说说鲁滨逊的主要性格特点。2.鲁滨逊漂流记 这本书自面世后,不少学者都曾对其进行评论,评论的方向大不相同,这是为什么?阅读往往能唤起读者独特的感受,即使读同一本书,不同的读者,心得体会也会不同。三 交流阅读方法 1.了解课外阅读情况。(1)你还阅读过哪些外国文学作品,哪些作品中的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2)说说你是在什么时间、怎样进行阅读的。2.交流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1)交流自己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时遇到的困难。有些名著读起来有些难,不像流行读物那样通俗易懂。不熟悉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不了解人物思想和行动的原因。对外国民族文化知之甚少。时空跨度大,对内容感到生疏。作品太长,需要较多时间来阅读。(2)讨论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激发持续的阅读兴趣。经典的外国文学作品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之一。经典的外国文学作品就是一本生动形象的教科书,是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社会风貌、风土人情等的综合反映,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阅读经典的外国作品能够使我们与文学大师对话,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有哪些好的阅读方法,能够让我们走近经典的外国文学作品。小组讨论。a.划分小组,推选小组长组织讨论,汇总大家的意见,参与班级交流。b.明确讨论要求:小组成员要结合课内外阅读经验,探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全班交流。各小组代表发言,全班共同总结阅读方法。a.对于有些难懂的名著,要意识到能成为经典的书不简单,这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让自己沉下心来,仔细阅读。b.在开始阅读一部作品前,大致了解写作背景,这样能帮助我们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价值。c.阅读中可以在书上页面空白处作一些批注,随时写下自己的感触;阅读后通过写阅读卡或读书笔记,留下读书思考的轨迹。还可以与读过这本书的同学、家长、老师进行交流。d.看到特别喜欢的段落或精彩的语句,可以摘抄在笔记本上,并把页码标注出来。e.如果遇到人物关系比较复杂的名著,可以画一个人物图谱,以便在后面的阅读中随时查阅。f.读完整本书以后,可以写下全书的结构,以及作者在书中想要表达的一些想法。(板书:学习阅读方法了解写作背景、作批注笔记、摘抄精彩语段、画人物图谱、了解全书结构)四 拓展延伸 在这个单元里,我们接触了几本世界名著,它们不仅情节引人入胜,更有复杂的内涵,正因为如此,阅读才更有乐趣。鲁滨逊漂流记背后鲜明的时代烙印,骑鹅旅行记字里行间的怀乡之情,汤姆索亚历险记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社会的讽刺,都需要我们慢慢去发现,去品味。3(出示 爱丽丝漫游奇境 的精彩段落)介绍 爱丽丝漫游奇境 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五 课外阅读 推荐课外阅读书目:夏洛的网爱的教育窗边的小豆豆王子与贫儿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课题 习作:写作品梗概 课型 习作 授课 时间 2 课时 教学 目标 1.能理清书籍内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点,学会对书的内容进行概括。2.能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3.能适当补充内容,自然过渡,使语意清楚连贯。教学 重点 1.能理清书籍内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点。2.能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教学 难点 适当补充内容,自然过渡,使语意清楚连贯。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能理清书籍内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点,学会对书的内容进行概括。2.能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5)分钟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出示课件 2】1.提问:当我们遇到以下情况时,需要我们怎么办?(1)学校征集最受欢迎的少儿读物,要求高年级每位同学推荐一本最喜爱的书。(2)班里每周请一位同学简要介绍一本书。(3)你的好伙伴看到你最近读一本书很入迷,很想知道你读的这本书讲了什么。2.学生自由选择情境,说说自己将如何向他人介绍书的内容。3.这个单元让我们接触了一些外国文学作品,那些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在这些长篇小说或短篇小说中,篇幅都比较长,要想简要说说 以提问谈话方式导入,设置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4 主要内容,就需要学会概括内容。也就是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梗概了。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写作品梗概。板书课题。新课 教学(33 )分钟 二、打开思路,畅所欲言【出示课件 3】1你最喜欢的是哪一本书?你想介绍它哪些方面的内容?你喜欢的这本书最难忘的内容是什么?通过这本书,你最想告诉大家什么?引导学生回忆那些令自己印象深刻或受益匪浅的书籍,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以及想要推荐它哪方面的内容。鼓励学生畅所欲言。2 谁来告诉大家,你喜欢的这本书最难忘的内容是什么?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草稿上写出题目,用几句简练的话列出提纲。3通过这本书,你最想告诉大家什么?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题,说出自己的感受。三、总结写作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梗概的写作方法:小组讨论:怎么样才能写好一本书的梗概?2.小组交流,并派代表进行汇报。【出示课件 4】3.怎么样才能写好一本书的梗概?师生总结学写作品梗概的方法:(1)读懂内容,把握脉络。理清书籍内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点。(2)筛选概括,合并成段。保留“主干”,去除“枝叶”。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3)锤炼语言,连贯表达。适当补充内容,自然过渡,使语意清楚连贯。(板书:1.读懂内容,把握脉络。2.筛选概括,合并成段。3.锤炼语言,连贯表达。)2谈谈你准备用哪些写作方法。3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你最喜欢的作品梗概,相信大家都能够写得很精彩。此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自由选择问题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此环节的设计是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进行交流,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增强自我探究的能力。教师帮助学生找到写梗概的方法,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学习写梗概的写作方法。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2)分钟 四、指导学生自由习作 1.选择你最近读的一本书写梗概。学会对书的内容进行概括,以梗概的形式,与同学交流讨论,并进行修改。2.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学生练笔,学以致用。5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学会对书的内容进行概括,以梗概的形式,与同学交流讨论,并进行修改。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10)分钟 一、评改作文 1自我修改:写完后,自己通过轻声朗读的方法来进行修改,注意字、词、句和标点等,同时对自己不满意的段落也可以在旁边重新写。2【出示课件 5】同学互改:与同桌或自己的好朋友交换,互相用修改符号改一改细节地方,对文章整体可以在后面写一写修改建议或简单的评价。此环节设计是先自我修改,再同学互改,可以进行简单的修改评价,提高学生的修改能力。新课 教学(28)分钟 二、全班评议 1教师选择自己在巡视中发现的典型作文或由学生推荐,作为讲评作文。可以请学生把整篇作文读完,也可以读到关键地方停下来,就某一点请同学们评议。【出示课件 6】2.评议的重点(1)书籍内容的基本框架是否理清,要点是否把握。(2)是否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3)语言是否简练,语意是否清晰,表达是否清楚连贯。(4)书的大意是否清楚明白。(5)哪些部分写得最精彩。3根据同学们的反馈,接受同学们的合理化建议,适当补充内容,自然过渡,再次修改完善习作。4范文展示。寻找典型作文,进行讲评,在全班进行评议,引导评议的重点,让学生更加清楚写作方法。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2)分钟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如何写作品梗概,学习了写书梗概的几个要点,当我们以后再遇见长篇的作品时,也能清晰地说出文章的大致内容了。6 板书 内容 习作:写作品梗概【出示课件 7】1读懂内容,把握脉络。2筛选概括,合并成段。3锤炼语言,连贯表达。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在读懂原作的基础上,写出作品的梗概。需课前准备阅读完整本书及相关资料。首先让学生读懂作品,梳理情节发展,了解剧本中人物的性格特点;训练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整体把握和基本概括能力,提高写作能力。一、教学效果:读懂原作,先列提纲,理清起因、经过、结果,了解人物性格。二、指导写作:首先了解什么是梗概。然后指导具体的写作方法:1.读懂内容,把握脉络。理清书籍内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点。2.筛选概括,合并成段。保留“主干”,去除“枝叶”。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3.锤炼语言,连贯表达。适当补充内容,自然过渡,使语意清楚连贯。4.学会对书的内容进行概括,以梗概的形式,与同学交流讨论,并进行修改。最后,学生自由习作,多种形式进行评议。通过对作品的整体把握,发挥学生的概括力、创造力,培养文字表达能力。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通过观察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三、不足之处:有些学生对于作品内容的整体把握不够,有些情节梳理不够清晰。同时,语言不够简练,过于啰嗦冗长。正是年级低练笔缺乏的原因,影响成文效果。四、改进措施:1.阅读教学不能把理解课文内容作为唯一的目标,应与习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使阅读与写作不脱节,激发学生的阅读主动性。2.多注意引导学生锤炼语言,简化语言,平时强加训练。3.学生在阅读作品的同时,多思考,多交流,整体把握作品的文学性,人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