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抄济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pdf
-
资源ID:85887423
资源大小:283.21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4.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抄济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pdf
第十课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生产,缩小人民收入差距,使人民达到同等富裕 努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让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坚持科技创新,把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树立并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A B C D 解析:选 D。共同富裕不是同等富裕,错误;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选;符合题意,入选。2 58.8%,一个寻常数据,却因在 2017年中国经济“成绩单”上出现两次,意义不同寻常。第三产业增加值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贡献率达 58.8%,最终消费支出对 GDP增长的贡献率同样达到 58.8%。2017年两个 58.8%是个可喜的信号,这两个数据共同表明了()A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B 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C 我国居民消费不断增加,加快促进新旧动能转换 D 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解析:选 D。题目中,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 58.8%,最终消费支出对 GDP增长的贡献率同样达到 58.8%,这表明了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D入选;A中“新兴产业”的表述与题意不符;B中“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表述与题意无关;C 中“居民消费不断增加”的表述在题目中没有体现,不选。3 长期以来,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品牌、质量竞争力薄弱使我国一些产业处于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但近年来,我国在载人航天、量子通信、天文观测、深海潜水等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些成就的取得表明我国()A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 B 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实现经济中高速发展 C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高 D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解析:选 A。我国载人航天等领域近年来发展迅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说明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A 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4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五年来,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正在加快形成,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有力地推动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推动了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生活方式已经形成 A B C D 解析:选 B。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说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新发展理念的指导,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经济发展对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作用,不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生活方式正逐渐形成,不选。5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这要求()坚持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坚持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企业转变发展理念,以社会效益为经营目标 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绿色消费 A B C D 解析:选 C。材料强调绿色发展,正确且符合题意;说法错误,企业以利润为经营目标。6 面对日趋复杂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落实到大力推进绿色化的新行动上,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树立新发展理念,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A 发挥了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B贯彻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C 弥补了市场调节的弊端,防止经济波动 D 坚持了开放发展,解决发展内外联动的问题 解析:选 B。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A错误;C夸大了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作用,不选;D 不符合题意,不选;B 正确。7 总体上看,我国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雾霾天气多发、城市河道水体黑臭、“垃圾围城”、土壤污染、危废处置以及农村环境污染等问题突出,污染治理任重道远。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十九大明确的重要任务。为此,各级政府应当()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发挥市场在生态保护中的决定性作用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运用经济手段对企业严重违规违法排放污染物的行为严格司法 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 A B C D 解析:选 B。题干中“总体上看,我国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等,为此必须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入选,排除;中“严格司法”不是政府的职责,不选;符合题意,入选。8 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 2018年 8 月 30 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今年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汇报,决定再推新举措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抓实体经济一定要抓好()制造业 商业服务业 证券业 金融业 A B C D 解析:选 A。实体经济是指人通过思想使用工具在地球上创造的经济,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文化产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正确;属于虚拟经济的范畴,不选。9 某省积极探索四化同步、产城一体的新路径,确立了以强化产业支撑保障就业、以完善公共服务保障安居、以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保障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这说明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新发展理念 扩大城市规模,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加大统筹力度,协调城乡发展 坚持速度优先,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A B C D 解析:选 A。材料强调保障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说明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新发展理念,同时加大统筹力度,协调城乡发展,正确且符合题意。城镇化健康发展并不是简单地扩大城市规模,也不是坚持速度优先,与题意不符。102018年国务院批复山东为全国第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试验省份,这是党的十九大之后首个区域性国家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有助于推动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下列传导路径表述正确的是()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 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扩大新能源消费增加新能源企业利润新能源产业发展 实施区域国家发展战略补齐发展要素短板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实施区域国家发展战略加快科技体制变革增加科技人员收入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A B C D 解析:选 B。本题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为背景,考查推动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传导路径,正确。新能源产业发展是扩大新能源消费的前提,传导错误;增加科技人员收入,有利于提高效率,而不是实现收入分配公平,错误。11 江苏省“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实施方案发布,要求到 2020年,江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 2015年下降 17%,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 11%。要实现这一减排目标,政府必须()A 树立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消费观 B促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同步发展 C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D 积极提供各种绿色节能产品和服务 解析:选 C。题干中行为主体是政府,A是对消费者的要求,D是对企业的要求,都不选;B 属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选;C 正确。12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实施2018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指出,继续落实 1 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落地步伐,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新生代农民工、在城镇就业居住 5 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人口在城市举家落户。这将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共享发展,促进公平正义 扩大就业,解决就业压力 稳定物价,提高生活质量 A B C D 解析:选 A。题中举措能够推动城镇化发展,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公平正义,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正确;中“解决就业压力”表述不准确;材料不涉及物价,不选。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52 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是,经济社会发展依然面临不少难题,主要表现为: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结构性供求失衡,新产业和新动能成长还不够快;生态环境保护依然任重道远,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发展不平衡问题和一些领域的发展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这些问题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结合材料并运用“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知识,谈谈如何化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难题。(26分)解析:本题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为情景,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时,可依据“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知识要求,结合材料中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难题,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等方面加以分析说明。答案:(1)继续深化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清除体制机制障碍,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6 分)(2)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和共享发展,着力解决发展动力、资源趋紧、环境污染、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10分)(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10分)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18年 9 月 26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年规划,是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据。规划中肯定了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指出,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明显的短板仍然在“三农”,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农业农村。主要表现在: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度不够,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亟待提高;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农村人才匮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乡村发展整体水平亟待提升;农村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和收入水平差距仍然较大,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国家支农体系相对薄弱,农村金融改革任务繁重,城乡之间要素合理流动机制亟待健全。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中的问题说明我国政府在推进乡村振兴第一个五年规划中如何大有作为。(26分)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政府在推进乡村振兴第一个五年规划中,应坚持正确道路,加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对“三农”的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等。可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从政府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加快推行乡村绿色发展方式、积极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等方面,说明我国政府的作为。答案:政府应该做到: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4 分)坚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加快提高农业供给质量;(4 分)推动农村产业深度融合(优化农村产业结构)。(4 分)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充分发挥市场对农村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加大对“三农”的财政、金融支持力度。(5 分)加快推行乡村绿色发展方式,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5 分)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积极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