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17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答案.doc

    • 资源ID:858903       资源大小:6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7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答案.doc

    1 / 8浙江省 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试卷语文答案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答案】D【解析】A.风靡(mí)风靡(m) ;B.密决秘诀;C.装钉装订,不禁(jìn)不禁(jn) 。2.【答案】B【解析】B 项,付与:交给。一般指交给别人某具体事物。这里应用“赋予” , “赋予”也是交给的意思,但一般是指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A 项,开启:打开;开创。用于此处正确。C 项,不管:连词,不论。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结果都不会改变,后面常有副词“都” “总” “也”等与之呼应。用于此处正确。D 项,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用于此处正确。3 【答案】B【解析】 “想象与思考”和“理性与善良”之间的逗号应改成顿号,因为二者是并列的关系,同作“升华”的宾语。4.【答案】C【解析】A 项,搭配不当。 “大型客机”与“工程”不搭配,应将“工程”改成“运输工具”。B 项,不合逻辑。 “留学生吟诵社”不是朗读爱好者,可在“留学生吟诵社”后加“的学生” 。D 项,成分残缺。 “按照”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生态乡”后加“的构想” 。5.【答案】如果语言是生产工具,能够生产出物质资料,那么夸夸其谈的人就可以是百万富翁了。【解析】题干要求非常明确,即用归谬法仿照示例写一句话来反驳生活中的错误看法或观点。解答时需先假设生活中人们常提到的某一错误观点,然后依据此观点推导出一个荒谬的结论即可。句式上可采用“如果那么”的模式。6.【答案】沿着小路,他拾级而上。坐在十八级台阶上,四顾茫然,未来的路在哪里?成人仪式后,他的心空荡荡的,没了着落。月色溶溶,树影婆娑。他瞥见一排蚂蚁慢慢往上爬,俯下身,细细数着这些负重前行的“勇士” ,久违的感奋漫过全身,他仿佛又回到了多梦的童年。【解析】本题用一首小诗设置了一个情境,要求按此情境用第三人称的方式描写一个不少于 100 字的场景,并且要有人物“他”的心理描写。小诗中提到的场景要素:小路、十八2 / 8台阶、月光、蚂蚁;人物是“我” ,但在描写场景的时候需要转换成“他” ;人物的活动是:坐在台阶上数蚂蚁;人物的心理主要是“数回一个童年” 。从人物的心理可以推断出人物此时有些迷惘等。结合以上几点,写成一段连贯的话即可。二、现代文阅读7.【答案】A【解析】根据文意可知,A 类传播行为是参与者编制信息代码发送给对方;B 类传播行为是参与者接受对方发送符号接受符号加工符号。BCD 三项表述都不完整,题目要求选择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故选择 A 项。8.【答案】D【解析】 “不需要加工讯息”的表述错误。原文中的表述是“即使这些快速反应也要经过一些中间步骤” “外来符号到达时,如果接受者决定利用其中的讯息,他首先要加工这一讯息”。9.【答案】社会传播行为类型(A 类传播行为与 B 类传播行为)。社会传播过程特点(传播至少两人,角色可以转换,循环往复)。【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先对选文的每一段内容进行一个简单的概括,然后再把各段的内容按“合并相同内容,保留不同内容”的方法整合归纳起来即可。选文的第一段讲的是社会传播过程的基本要求以及“A 类传播行为”这一概念相关的问题;选文的第二段讲的是 B 类传播行为以及 A 类传播行为与 B 类传播行为相互之间可以转换的问题;选文的第三段说明了任何讯息都不能直接引起外显行为,必须经过一些中间步骤,即两类传播行为。把这三段的内容进行归纳整合,分点作答即可。10.【答案】 (1)与平时的不满和责备不同。表达了母亲的惊奇、赞赏与欣慰。(2)与平时家庭气氛苦涩沉闷不同。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想象。【解析】 (1)理解文中的重要语句,要注意三层意义:一是表层意义,即语句的字面意义;二是句内意义,即语境意义;三是句外意义,即言外之意。 “陌生”指生疏,不熟悉。解答此题时需结合上下文内容来分析。 (1) “陌生的光”是母亲眼里发出的,是“第一次”出现的, “他有些受宠若惊”说明这目光与平常的目光不同。平常是怎么样的呢?下文说“都要先挨上父亲或母亲的一顿打才能挨着饭碗的边儿” ,说明平时是不满和责备,而现在因“他把一条巴掌大的草鱼捧到母亲面前”而发生改变,他在母亲眼里“突然有了地位” ,抓住母亲此时的心理和态度回答即可。3 / 8(2) “陌生的气息”是他捉来的那条鱼产生的,是在父母与平时不同的态度下生发出的,由上下文可知,这种气息是美好的,是对家庭氛围的新感觉,与平时一家人少言寡语的苦涩沉闷的氛围不同,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想象。11.【答案】“示意” “卸”等神态细节描写,包含对照意味,细致刻画出母亲嗔怪、不安、沉重等微妙的心理变化。“出神”两次出现,强调了母亲沉浸在茫然、忧心和无奈的心理状态中。“黑糊糊的夜空” ,是实景的描写,也是母亲心境的形象写照为未来生活负担加重而忧虑,因儿子不能均享读书机会而愧疚。【解析】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指出画线句子使用的描写手法,然后分析其表达效果。如“示意” “卸去了笑容”是神态细节描写,写出母亲不安而沉重的心理变化。 “出神”重复出现,具有强调的作用,强调了母亲茫然、忧心和无奈的心理状态。 “黑糊糊的夜空”既是景色描写,也是母亲心境的写照,村托出母亲内心的沉重与忧虑。12.【答案】在物质匮乏的年代, “鱼汤” ,或仅仅是对“鱼汤”的渴望,便成了满足口腹之欲的一种“美味” 。围绕“鱼汤”的烹制,是一家人快乐、亲情和希望的酝酿,这种处于生活重负下的情感“美味”弥足珍贵。在此过程中, “他”由天真懵懂到初通人事,是自我的一次重要发现与成长,更是能够滋养一生的特殊“美味” 。【解析】解题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思考。首先,文章围绕“鱼汤”展开, “一种美味”首先是指鱼汤本身,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鱼汤是满足人口腹之欲的一种“美味” ;其次,从情感的角度来讲, “鱼汤”带给“他”一种家庭的温暖,在熬制鱼汤的过程中“他”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这是处于生活重负之中的“一种美味” ;最后,从“一种美味”对人物的影响来说, “他”这一人物由以前的“满村子蹿,上树掏鸟窝,扒房檐摘桃偷瓜”到背着书包走进学校大门,人物获得了成长和成熟,是滋养“他”成长的“一种美味” 。13.【答案】情节在结尾处突然逆转,在出人意料的戏剧性效果上,与“欧·亨利式”的结尾有暗合相通之处。因前文设置的伏笔若有若无(“掀锅盖” “不记得细节” “忘了味道”等) ,让结尾呈现出某种魔幻色彩。结尾情节安排表明“鱼未入汤” ,诡异之处有深意,引发读者对美味意蕴作深度的思考与探究。结尾提示了“美味”的含义有表里两层,与标题“一种美味”构成呼应。【解析】题目要求分析“意外的结尾”的好处,解题时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思考。从情节方面来看,前面写“他”与家人津津有味地喝鱼汤,结尾处又“诡异”地出现了本该已入汤的鱼,意外的情节有出人意料之感,增强了文章的戏剧性;从结构上来看,结尾又“诡异”地出现本该已入汤的鱼,这个情节不是凭空出现的,前文中“他忘了鱼汤是什么味道,他忘了那个晚上的一切细节”等处已留下伏笔,意外的结尾与前文留下的伏笔照应,使文章4 / 8结构完整、构思巧妙;从表达效果上来看, “鱼未入汤”的情节安排,充满魔幻色彩,结尾处鱼“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 ,诡异之处有深意,易引发读者思考。三、古代诗文阅读14.【答案】B【解析】根据文中语境,作者是感佩赞叹对方的才华和时机,所以认为“像您这样的才华、这样的时机,真是值得珍惜。 ”因此,这个“可惜”的意思不是“令人惋惜” ,而应该是“值得珍惜” 。15.【答案】B【解析】要能够根据具体的文言语境正确理解有关虚词的意义及用法。A 项中的两个“以” ,第一个是介词, “用、拿” ;第二个是连词,表示“目的” ,译为“来” 。B 项中的两个“之” ,都是助词,表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 项中的两个“其” ,第一个是指示代词,表示“那些” ,第二个用在选择句中表示选择,译为“(是)还是” 。D 项中的两个“而” ,第一个表转折,可译为“却” ;第二个表修饰,可不译。16.【答案】C【解析】做题时要结合原文进行辨别分析,寻找与原文不符之处。从文中可以看出,C 项中所说的“拘泥于所见而不知适应变化的弊病”是对诸葛孔明说的那类人的评价,原文中信息在第四段结尾。17.【答案】仆自知顽滞/不能苦心为学/假使能学之/亦不能出而施之/恳恳欲成足下之美/异日既受足下之教/于一官一局而无过失而已【解析】做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理解关键词语,判断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了解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识;掌握文中对话、转述、引用的规律。 “假使”一般应放在句首, “不能”“亦不能”构成并列关系, “成足下之美” “受足下之教”句式相似,然后再结合语意可以准确判断。18.【答案】 (1)我认为上天给予您有将来的名誉声望,业绩光耀于身前身后, (时机)恰好在现在,岂可不努力啊!(2)我看郑玄等人的分析说明,清楚完备,即使圣人复活,也定会提携他们,让他们坐在子游、子夏的位置上。【解析】 (1)句中的关键词为“资” “迹业” “光”等。(2)句中的关键词为“明白” “完具” “挈置”等。19.【答案】采地黄卖地黄5 / 8【解析】理解诗歌全文内容即可得知。20.【答案】叙述:以采地黄者的口吻叙述,虽无一字怨语,读来却愈觉辛酸。以时间顺序来叙述事情发展过程,层层深入,脉络分明,给人以清晰而深刻的印象。从头到尾都是客观叙述。诗人寓情于事,貌似不动声色却渗透自己的爱憎之情。对比:朱门与农家、白面郎与采地黄者、肥马食地黄与采地黄者饥肠无食等对比,揭露了贫富差距。着重突出“人不如马” ,加强了对比效果,揭露深刻,批判的锋芒更加犀利。【解析】这首诗作于元和年间,此时诗人退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县内) 。农民遭遇春旱秋霜之灾,无法维持生计,只得去田间采地黄,而富贵人家却用粮食喂马,诗人对此深有感触,写下了这首反映贫民疾苦的诗。开篇六句,诗人介绍为什么会有采地黄这一行为。前两句交代了全诗的背景:辛苦劳作的农民遭遇天灾,春日没雨,夏粮绝收,秋天又降早霜、秋粮减收。第三至六句,交代了农民生活的境况。农民到了年底没有粮食,只好去采地黄,拿地黄换粮食。第七、八句写农民采地黄的艰辛,再次说明农民生活的不易。以上八句叙写的中心是农民采地黄。诗人虽然是以一种平淡的口吻和语言叙述的,却能够激起读者对贫苦农民不幸遭遇的同情。后六句叙写卖地黄的情形。第九、十句写把采来的地黄卖给富贵公子。而富贵公子买地黄是为了给马匹进补。 “肥马” “照地光”说明即便庄稼遭遇了灾害,但富贵人家的马匹依然有粮食吃,而且是膘肥体壮,毛色发亮。由此可见,在这样的灾年里,富人过的仍是一种奢靡的生活。结尾两句着重突出“人不如马” ,加强了对比效果,将批判豪门奢侈、同情贫民的主题揭露得更加深刻。21.【答案】德行言语 【解析】这道题可以在选读第十一课诲人不倦中找到依据。原文写道: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 子游,子夏。 ”所以颜渊属于德行科,子贡属于言语科。22.【答案】平等待人。孔子常常以自己与弟子同列,来说明同具某种修养,或同有某种不足,体现出平等待人的教育家风度。善于勉励。孔子自称与颜回同样具有“用舍行藏”的修养,意在勉励颜回更加精进。孔子对子贡的一番话,意在安慰子贡,并勉励他取法乎上,再加深造。【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语段的原有意思, “与”在这里一般理解为动词,即“赞同、同意”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同意你的看法,你是不如他” 。而将“与”理解为连词之后,句意变为“我和你,都不如他” ,即两个人都不如颜回。这样,孔子把自己和学生子贡相并举,显示了他的谦逊,体现了他平等待人的教育家风度。孔子对子贡说的一番话,明显是在安慰子贡,并勉励他继续努力,再加深造。第二则材料中,孔子说自己与颜回都具有6 / 8“用舍行藏”的修养,是在勉励他更加精进。这两则材料充分体现了孔子善于勉励学生的教育品质。23.【答案】 (1)曲肱而枕之不义而富且贵(2)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3)士贰其行士也罔极(4)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5)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解析】易错字(1)肱。(2)钩,愤。(3)贰,罔。(4)萦,扪。四、作文24.【答案】读书三境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 ,一本是“无字之书” ,一本是“心灵之书” 。对此,我深以为然。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说:“书让我们彻底成为人。 ”生命就是一门阅读世界、阅读自我的课程。禅宗修行,有“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三种境界之说。我认为读书也有三种境界。读书第一境,阅读“有字之书” 。书中每一个字符都是一个精灵,她们穿越千年,跨过万水,从遥远的历史中迤逦而来,与我们的精神结缘,与我们的灵魂共振。我们在一片圣洁的星辉之下,进行人类文化的精神沐浴,进行灵魂的洗礼。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呀!“腹有诗书气自华” ,这些“有字之书” ,特别是千古流传的名著,是造就灵魂的工具,它们可以打破我们自身的局限,让我们从尘俗中突围,一步步拥有高贵的灵魂,同时,能够让我们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所以,我们必须多读一些关乎个人幸福和民族未来的“有字之书”!7 / 8读书第二境,阅读“无字之书” 。所谓读“无字之书” ,就是读社会,读生活,读自然。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里的“躬行” ,就是读社会这本“无字之书” 。曹雪芹也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社会就是一本大书,阅读它就要把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相互补充,相互印证,进而提升我们的综合素养。学校、家庭是小社会,社会、国家是大家庭,我们要从“无”中读出“有” ,从“有”中读出“我” ,从“我”中读出对于家庭的责任,读出对于民族的担当和使命。清代文学家张潮说:“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 ”除了读社会生活之书,我们也要阅读大自然之书。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境界;苏东坡阅读赤壁,因水月而悟理;柳宗元宴游西山,借山川而寄情。他们都在大自然中读出了另一个超凡脱俗的自我。诗云:“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这首诗告诉我们真正的佛国乐土不在外面,而在人的心中。是啊,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就是一部奇妙的书。所以,阅读的至高境界,即读书第三境,就是阅读自己的“心灵之书” 。阅读“心灵之书” ,要经常反省自己的心灵是贫瘠的还是富饶的,是单薄的还是厚重的,是心为物役,还是我心有主。要从自己的“心灵之书”中找出生命的关键词、主旨句,要不忘初心,褪去外界的浮华和物欲的诱惑,认清自己为什么而活,怎么去活。在阅读心灵的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自己心灵的篇章,守望那片“心灵的麦田” 。于丹说:“我们每一个人的眼睛都有向外发现和向内观看的两种能力。向外可以发现一个无比辽阔的世界,向内可以发现一个无比深邃的内心。 ”是呀,用一只眼睛阅读外面的世界,寻找自我的位置、使命和担当;用另一只眼睛阅读心灵的世界,寻找生命的本源、价值和意义,进而达到超凡入圣、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正是阅读和生命的秘诀。【解析】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给出的材料具有丰富的内涵,具有时代性、人文性和哲理性,可以让不同经历、不同修养、不同见识的考生都可以谈出自己的感悟来。命题材料只有一句话,告诉我们“人要读三本大书” ,并请考生根据自己的思考“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 。 “有字之书” “无字之书” “心灵之书”分别指代什么。 “有字之书”指的是书籍;“无字之书”指生活、自然与社会;“心灵之书”指对自我的修身养性,自省反思,促进内心成长,培养良善品德等。总而言之, “人要读三本大书” ,就是告诉我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修千次身,告诉我们把读书、实践和修身很好地结合起来。作文立意:具体写作时,可以对材料进行拆分,着力就某一种书谈透彻,可立意为:“有字之书”是基础之书;中学生必须读好“有字之书” ;在实践中读好“无字之书” ;修身养性,读好“心灵之书” 。当然,也可以将材料中的三本大书融合在一起来写,立意为“读好8 / 8三本书,走好人生路” ,从“什么是三本大书?” “为什么要读好三本大书?” “怎样才能读好三本大书?”三个角度展开,最后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表达自己走好人生路的坚定信念。参考素材:(1)屠呦呦:读好“有字之书” ,更读“无字之书”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1969 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接受抗疟药研究任务,屠呦呦担任科技组组长。屠呦呦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入手,对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进行研读,最终编写了包含 640 多种药物的抗疟单验方集。她将理论联系实践,在进行无数次实验研究后,最终发现并提取了青蒿素。青蒿素问世 40 多年来,共使超过 600 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2)鲍勃·迪伦;写好“有字之书”,读懂“无字之书”,创音乐奇迹美国摇滚、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是 2016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是美国 20 世纪 60年代的风云人物,也是当时青年精神的象征。作为 20 世纪 60 年代潮头浪尖上的人物,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评语:“猫王”和“甲壳虫”创造了据滚乐的形式,而鲍勃·迪伦为摇滚乐注入了灵魂,鲍物·迪伦用左手写着象征主义的诗歌,将时代的事件、场景、心态统统化作富有艺术魅力的隐喻;右手则写出动人心旌的音乐和歌曲,这为他的诗歌注入更强大的灵魂、更高扬的力量、更激荡人心的激情,即便那些表面浅近的两性情话,在他的笔下,往往也成了充满播示性的时代的暗语。鲍勃·迪伦歌曲中随口而出、自然粗朴同时却又完美无比的文字,证明朴素的内心激情有时比虚伪的艺术修饰更重要,他为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带来了全新的诗意表达方式。

    注意事项

    本文(2017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答案.doc)为本站会员(无痕)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