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1.pdf
-
资源ID:85891885
资源大小:837.10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1.pdf
2022-2023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1.3 运动的快慢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共15 道)1、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并返回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05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第一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70m B汽车第二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36m C汽车两次碰到信号的时间间隔为1s D汽车行驶的速度为34m/s 2、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为3:1,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那么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是()A.2:9 B.2:1 C.9:2 D.1:2 3、对以下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学校运动会 100 米冠军的速度大约是B正常洗澡水的温度大约 C人的正常脉搏是 70 次/sD教室内的课桌高度约为 4、甲、乙两车在公路上,分别从 P、Q 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 st 图象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经过 4s 甲、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别为 v甲、v乙,P、Q 间的距离为 s,则()Av甲v乙,s=16m Bv甲v乙,s=8m Cv甲v乙,s=16m Dv甲v乙,s=8m 5、在公路上行驶的大货车与小轿车的速度之比是 3:5,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 1:3,大货车与小轿车所用的时间之比是()A9:5 B3:2 C2:3 D5:9 6、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 2s 内,小华跑的快 D全程中,小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 7、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 a 图线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a Bb Cc Dd 8、如图是某物体运动的 st 图象,则下列图中能相应表示出该物体运动的 vt 图象的是()ABCD 9、某同学平常走路步行 40 m,需 40 s 的时间,现在这个同学用 6 min 30 s 的时间沿操场跑道走完一圈,那么跑道的周长最接近于()A.400 m B.300 m C.200 m D.150 m 10、小明在学校运动会 100m 赛跑中以 16s 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他在 50m 处的速度是 6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6m/s B6.25m/s C12m/s D7.5m/s 11、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了大觉.它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后悔莫及.在整个赛跑过程中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快 C、乌龟的平均速度大D、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12、近来共享电动汽车成为人们低碳出行的交通工具,某共享汽车30min 行驶20km,则该车的平均速度为()A40km/h B1.5km/min C15m/s D40m/s 13、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 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ABCD 14、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作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上右图)。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上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 2s 内,小明跑得较快 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15、一人看到闪电 12.3s 后又听到雷声已知空气中的声速约为 330m/s340m/s,光速为3108m/s,于是他用 12.3s 乘以声速,很快估算出闪电发生的位置到他的距离为 4.1km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可以判断()A这种估算方法是错误的,不可采用 B这种估算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与观察者间的距离 C这种估算方法没有考虑光的传播时间,结果误差很大 D即使声速增大 3 倍以上,本题的估算结果依然正确 二、填空题(共 6 道)16、在建国 70 周年阅兵仪式上,当飞机队形不变时,以其中一架飞机为参照物,其他飞机是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歼20 战机飞行速度最大可达 900m/s,则 30min 内歼20 最大飞行距离可达_km。17、物理学中,把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叫速度,定义公式是 v=s/t,又把单位时间速度的变化量叫加速度,加速度用字母 a 表示,假设一个物体初速度是 v0,经过 t 时间后的速度变为 vt.请你依照速度的定义式,用 v0、vt和 t 表示出加速度的定义式:_。18、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 ,我们引入了速度这个物理量,一人步行速度约为 0.8m/s,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19、甲乙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乙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2:3,所用时间之比为:1:2,则他们的速度之比为:_。20、一著名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起跑时的速度是 9 m/s,中途的速度是 8 m/s,最后冲刺的速度是 12 m/s如果他的成绩是 10 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m/s_km/h 21、如图中所示:木块的长度是_cm;小聪跑 800m 时停表从 0 走到如图所示位置,他 800m 跑的成绩是_。三、试验题(共 5 道)22、如图所示,为研究小物块在足够长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小物块每次均从斜面上 A 点由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利用秒表和刻度尺测出其运动时间和通过的路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从 A 点开始计时的时间 t/s 0 1 2 3 4 5 从 A 点开始的路程 s/cm 0 4 00 16 00 36 00 64 00 100 00 相应的平均速度 v/(cms-1)0 4 8 12 16 (1)本实验所测得的速度的实验原理是_;(2)物块 05s 内的平均速度为_cm/s;第 2s 内的平均速度为_cm/s(3)物块做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4)实验前,小明对物块的运动情况作了以下可能猜想: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平方成正比;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上述猜想中正确的是_(选填或),并推测:物块自 A 点开始计时的 6s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_cm。23、同学们在观看 800m 比赛时发现:同学甲开始阶段的速度很快,后面阶段的跑步速度逐渐减慢;同学乙一直保持比较平稳的速度;同学丙在开始和冲刺阶段时的速度很快,中间阶段速度较慢。一同观看比赛的物理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1)三位同学在 800m 比赛中所做的运动属于 (匀速直线或变速曲线)运动。(2)如果上面三位同学的比赛情况如下表所示:路程(m)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甲的时间(s)0 15 35 60 90 125 165 210 260 乙的时间(s)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丙的时间(s)0 15 35 60 95 130 165 200 225 则:同学的平均速度最大。下面 A、B、C、D 四个图象中能表示甲同学的运动情况的是 ,能表示乙同学的运动情况的是_。24、小明看到医生在给病人输液时,手指轻弹输液管,有气泡向上运动,但他发现气泡在不同位置上升的决慢是不同的,气泡上升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为了探究气泡运动速度与倾斜角的关系,小明使用如图 8 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测出玻璃管在不同倾斜角下气泡运动的速度,情况如下表:液体:自来水液柱长度:30cm 气泡长度:4.1mm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度 85 75 65 55 45 35 25 15 5 0 运动时间t/s 32.3 20.0 15.3 12.5 11.6 11.8 12.5 14.5 19.5 25 平均速度v/(cms-1)0.93 1.50 1.96 2.40 2.59 2.54 2.40 2.07 1.54 根据上述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角为 0 度时,气泡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cm/s(2)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 9 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速度随倾斜角的图像.(3)随角的减小气泡运动速度是先变_后变_(选填大或小);在角为_度时气泡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25、两位同学做测平均速度实验,图是小车滑下过程的示意图。下表是他们未完成的实验记录。(1)请你将表补填完整。(2)由表中数据可知:小车沿斜面下滑过程中的速度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路程(厘米)运动时间(秒)平均速度(厘米/秒)S180.00 t12.8 v128.6 S240.00 t22.0 v2 S3S1-S240.00 t3t1-t20.8 v3 图 8 26、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 A 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 10 时 15 分;到达 B 地时,钟表显示为 10 时 45 分则:(1)轿车从 A 地到 B 地所用时间是多少小时?(2)轿车从 A 地到 B 地的速度为多少千米/小时?(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匀速行驶,从 B 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5 道)1、解:A、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所以第一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 0.25s,由 v 可得: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s1v声t1340m/s0.25s85m,故 A 错误;B、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所以第二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 0.2s,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s2v声t2340m/s0.2s68m,故 B 错误;C、汽车在两次信号的间隔过程中,行驶了:s s1s285m68m17m;这 17m 共用了:ttt1+t21.05s0.25s+0.2s1s,故 C 正确;D、汽车的车速为:v17m/s,故 D 错误。故选:C。【分析】求汽车的速度必须知道行驶的距离和相应的时间:(1)测速仪第一次发出超声波时,经过了 0.25s 到达了汽车处,而信号从汽车处返回测速仪,也行驶了 0.25s 的时间;(2)在第二次发出的信号,在与汽车相遇返回到测速仪时,超声波行驶了0.2s;这两次汽车与测速仪的距离差就是汽车行驶的距离,再找出行驶这段时间所用的时间(汽车运动的时间为从第一次与超声波相遇开始,到第二次与超声波相遇结束。求出这个时间,就是汽车运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即可得解。【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应用,如何确定汽车运动的时间,是此题的难点。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虽然是 1.05s,但汽车在接收到两次信号时其其通过的路程所对应的时间不是 1.05s。要从起第一次接收到超声波的信号开始计时,到第二次接收到超声波的信号结束,由此来确定其运动时间。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对应上是解决此题关键。2、A 3、D 【详解】A学校运动会 100 米冠军所用的时间在 10s 以上,所以速度小于 10m/s,故 A不符合题意;B正常洗澡水的温度大约 40,故 B 不符合题意;C人的正常脉搏是 70 次/min,故 C 不符合题意;D教室内的课桌高度约为人身高的一半,初中生的身高 1.6m 左右,所以课桌的高度约为 0.8m 左右,故 D 符合题意。故选 D。4、D【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分析】(1)由 st 图象找出 4s 内两车的路程,然后求出两车通过的总路程,即 P、Q 间的距离(2)由 st 图象找出甲、乙两车的路程与所对应的时间,然后由速度公式求出两车的速度;【解答】解:由图象知:甲车 4s 内通过的距离为 4m,乙车 4s 内通过的距离是12m,则 P、Q 间的距离为 s=s乙s甲=12m4m=8m;甲车的速度 v甲=1m/s;乙车的速度 v乙=3m/s,所以,v甲v乙 故选 D 5、D 解:大货车与小轿车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t 大:t 小=:=故选 D 6、C【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 【分析】(1)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是成正比的,在图象上表现为一条直线;(2)判断前 2s 内谁跑得快,我们可采取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谁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路程长,谁就跑得快;(3)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全部路程处于所有的总时间【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小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曲线,表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华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 AB 错误;C、由图象可知,在前 2s 内,小华运动的距离比小明长,所以小华跑得较快,故 C 正确;D、由图象可知,两人的全程是相等的,所用的时间都是 8s,两人的平均速度相同,故 D 错误 故选 C 7、C 8、C 解:由题图可知,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A 选项的 vt 图象,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B 选项的 vt 图象,表示物体做减速运动;C 选项的 vt 图象,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D 选项的 vt 图象,不能说明物体做匀速运动 所以,能相应表示出该物体运动的 vt 图象的 C 故选 C 9、A 解析:6 min 30 s 390 s,根据题意得,即,所以跑道的周长 s 2 390 s 390 m。选项 A 与此数值最接近。10、B 11、C 12、A 【解析】根据 v=s/t 算出平均速度即可解答。1m/s=3.6km/h 共享汽车行驶的路程 s=20km,时间 t=30min=1/2h;共享汽车的平均速度:v=s/t=20km/1/2h=40km/h=401km/60min=0.67km/min=401000m/3600s=11.1m/s,故 A 正确,BCD 错误。13、B 解:由题意知:四个图片中,每相邻两点间所用时间是相同的;若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相邻两个小球间的距离也应相等,符合这个特点的只有 B 选项;故选 B 14、D 15、略 二、填空题(共 6 道)16、静止 1620 【详解】(1)以其中一架飞机为参照物,其他飞机相对于该飞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其他飞机是相对静止的。(2)30min 内歼20 最大飞行的距离 17、(vt-v0)/t 18、解: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10.8m/s 表示人在 1s 的时间内前进的路程是 10.8m 故答案为:快慢;1s 时间内人前进的路程是 0.8m 19、4:3 20、【答案】10、36 【解析】试题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要理解s与t的含义,s指物体在t时间内通过的路程,t指通过s所用的时间同时要掌握m/s 与 km/h 之间的换算关系:1m/s=3.6km/h由题意知,运动员跑过的路程s=100m,全程所用的时间t=10s所以此运动员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故答案为:10;36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速度的计算 21、3.50cm、2 分 36 秒 三、试验题(共 5 道)22、(1)(2)20 12(3)变速(4)144 23、(1)变速曲线 (2)乙、C、A 24、略 25、(1)路程(厘米)运动时间(秒)平均速度(厘米/秒)v220.0 v350.0(2)增大 26、答:(1)轿车从 A 地到 B 地用时 30min。(2)轿车从 A 地到 B 地的速度为 100km/h。(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 B 地到达南宁需要42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