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教学案例.pdf
六国论教学案例 这是六国论教案,是高中语文第二必修卷中的优秀教案文章,供老师和家长借鉴。六国论教学案例 1 一、学习目标 1.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和“以史为鉴共创未来”的与时俱进精神 2.通过听示范朗读和自由诵读相结合,找出并提出文言知识疑难点,在教师引导启发下,学生能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总结文言实、虚词、活用情况和句式特点 3.了解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灵活多样的论证方法 二、学习重点 1.掌握“兵、弊、互、率、完、暴、弥、至于、颠覆、再、殆、速、智力、不行、当、礼、故事、”的含义;归纳多义词“得、非、或、相、势”的义项;掌握文中重要虚词“而、之、以、为”的用法;总结归纳本文特殊句式和用法 2.洞悉“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中心论点的内涵,了解苏洵如何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理清思路,弄清论点和论据的关系 三、学习难点 1.引导学生辩证看待文章“改造史例、为文造势、为文造情”的史论笔法 四、课时安排 二课时 五、教学流程 课前预习:教师在简单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下提出如下预习要求: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正文章中的字音、通顺熟练地读完全文 2.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理清句意,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基础知识,提出疑难问题 预习作业主要在夜自习上完成,同学在预习过程中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举手提问,让学生自己完成文言文的疏通意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讲课时教师除了补充些文言知识外,其他如实词、虚词、句式、翻译等文言知识均由提问学生(学生的覆盖面要大)、检查预习效果的形式来完成 第一课时:一、导入(2 分钟)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 1057 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 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原来苏轼行的酒令是(嬴政并吞六国)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第一个大动荡、大碰撞,也是大融合时期七雄争霸并于秦,后世英杰多扼腕对这段历史,后人多有评说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苏轼和苏辙之父)就曾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那就是六国论今天,就让我与大家一起来领略苏洵精辟与广博的分析 二、解题、简介(3 分钟)1.六国: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占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 2.“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散文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一般有两种,即政论文和史论文,政论文主要用于发表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史论文主要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提问:本文属于政论文还是史论文?(史论文)3.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诗书 可谓是大器晚成”),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苏轼)、“小苏”(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联系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三、通读全文,读准字音 请四个男生读课文,并请其他同学评价,纠正读音(5 分钟)易读错的字:(1)弊在赂(l)秦(2)六国互丧(sng)(3)率(shui)赂秦耶(y)(4)小则获邑(y)(5)思厥(ju)先祖父(6)暴(p)霜露 (7)暴秦之欲无厌(yn)(8)草芥(ji)(9)与(y)嬴(yng)而不助五国(10)洎(j)牧以谗诛(zh)(11)革灭殆(di)尽(12)胜负之数(sh)(13)当(tng)与秦相较(14)或未易量(ling)(15)下咽(yn)(16)悲夫(f)(17)为(wi)秦人积威之所劫(18)日削(xu)月割 (19)苟(gu)以天下之大(20)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gsh)四.整体把握文章论证结构(20 分钟)全班齐读课文,要求在读的过程中找出文章中心论点及各段的主要内容 1 提问:本文在开头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赂”何以使得六国破灭?答:第一种本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开门见山,鲜明简洁!并且接着强调“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是正面解释由于贿赂秦国导致实力亏损,才是被消灭的根本原因 2.提问:联系课文后边的内容来看,“是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贿赂了秦国呢?哪些国家没有贿赂秦国?“六国中“不赂者”因何破灭?(师补充介绍秦灭六国的顺序:秦灭韩灭魏灭楚灭燕灭赵灭齐)答: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齐、燕、赵没有贿赂的国家是因为贿赂的国家而灭亡的,因为“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失去了强大的援助,不能单独保存自己对抗强大的秦国老苏似乎早已料到读者会有如此疑问,于是紧接着从反面阐述了“不赂者”丧的原因,通过设问消除了读者的疑问,使总论点稳固、周密、无懈可击,同时也形成了总论点下的两个分论点 3.提问:文章第三段围绕哪一个分论点展开?答:第 3 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4.提问:文章第四段围绕哪一个分论点展开?答:第 4 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紧承第 2 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5.提问:第五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评价六国的灭亡,意在阐述什么样的政治主张?答:第 5 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政治主张 6.提问:第六段中为什么将六国的情况和北宋的情况做对比?师补充北宋当时的政治处境 答:第 6 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写作本文的目的;历史与现实有时候是惊人地相似,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一个“赂”字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复辙,于是写下了这篇醒世文章 7.总结:五.局部研习文章 (一)第一、二小节:1.提问:解释词义(1 分钟)(1)非兵不利(2)战不善(3)弊在赂秦(4)赂秦而力亏 (5)破灭之道也(6)或曰(7)六国互丧(8)率赂秦耶 (9)不赂者以赂者丧(10)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教师补充(2 分钟)非:不是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六国论)不对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无,没有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苟子劝学)或:或许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有人、有的人 或曰: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有时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联系“莫”:没有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没有谁 2.提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故曰:弊在赂秦也什么句式?(1 分钟)答:典型的判断句式,也在古代汉语中只是表示判断语气的语气助词“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实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在古代汉语中用“亦”表示现代汉语中“也”的意思 3.提问:翻译“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2 分钟)答:“而“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道:原因,联系“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余嘉其能行古道”(二)第三小节:1.提问:解释词义(2 分钟)(1)秦以攻取之外(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3)较秦之所得 (4)其实百倍(5)则秦之所大欲(6)固不在战矣 (7)思厥先祖父(8)暴霜露,斩荆棘(9)以有尺寸之地 (10)子孙视之不甚惜(11)举以予人(12)然后得一夕安寝 (13)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14)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15)至于颠覆,理固宜然(16)此言得之 教师补充:(1 分钟)得:动词,得到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适宜,得当 此言得之(六国论)找到 至德不得(庄子秋水)捕获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看到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花源记 2.&10047;提问:翻译(7 分钟)(1)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3)则秦之所大欲,诸侯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4)思厥先袓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与人,如弃草芥(“以有尺寸之地”以字用法是苏教版语文教材的孤例,但经常考举以与人,两种解释)六、结语(1 分钟)苏洵这位充满忧患意识,关心国家命运的北宋散文家,开篇提出中心论点,以六国为喻,反复申述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弊在赂秦”,其结果是削弱自己,强大敌人,最终导致自己的灭亡这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文章的论证结构和具体研习了文章的一、二、三段的文言知识,然而针对“赂秦而力亏”“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两个分论点又是怎样进行论述的呢?我下节课继续学习请大家做好预习工作 七、作业 1.整理本文的文言基础知识,包括重要实词、虚词的含义,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及用法 2.完成学习与评价(必修教材配套练习)语言基础及内容大意部分练习 六国论教学案例 2 教学目标:1、理解:弊、率、完、暴、速、再、数、礼、宜、故事、颠覆等词语的含义。2、学习本文运用设分论点,并举例论证论点的方法。3、背诵课文,领悟借古讽今、对比论证等写法。教学重点:揣摩语言,掌握文言文知识。教学难点:理解文章论证过程及方法,背诵全文。教学方法:诵读法;比较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疏通课文,积累掌握重点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分析理解典型的文言句式。教学过程: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课前已经布置学生把课文读好了,所以这节课邀请学生读课文,听他们对关键词发音的掌握情况,听学生对句子的对错和情感的把握。二、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自己去疏通课文的意思。要特别注意对通假字、活字、古今同义词、特殊句式、难句的理解或翻译。三、学生自主达标。四、达标检测。1、结合练习册“基础自主落实”,自主检测学习情况。要求:自我检测,将练习册各知识点罗列中的答案用手遮住,看自己能不能说准,然后对照答案看自己理解掌握有无偏差。也可以同桌结对,一问一答。2、疑难交流。就自己学习、检测的情况质疑,师生共同交流明确。3、完成练习册“基础巩固”部分。五、布置作业:认真阅读课文,课后练习第一题,体会本文的论证思路和方法。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学习文中清晰的论证思路和方法。2、比较学习本文和过秦论在内容及写法上的异同。教学过程:一、课前诊断。1、本文为论说文,其结构完美地体现了论证的一般方法和规则,堪称古代论说文的典范。下面请同学们谈谈论证思路及方法。教师点拨:第一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这句话概括了六国灭亡的原因。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一是从“赂秦”的国家来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一是从不赂秦的国家来说,“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第二段:从第一个方面(“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用了以下对比的语句:秦“攻取”所得与受赂所得对比:“秦以攻取之外其实百倍”;诸侯赂秦所亡与“战败而亡”对比:“诸侯之所亡其实亦百倍”。以上这两个对比之间也构成对比。通过对比,得出“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结论。祖父创业艰难与子孙轻易割地对比:“思厥先祖父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然后得一夕安寝”与“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对比。“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对比。“奉之弥繁”与“侵之愈急”对比。通过这四个对比,说明诸侯割地的情形和后果,得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结论。第三段:从第二个方面(“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两国灭亡的具体原因是其本身的错误,即燕“以荆卿为计”,赵“牧以谗诛”“用武而不终”,但根本原因是“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孤立无援。燕、赵“战败而亡”是“诚不得已”。第四段:议论抒情(承上启下)。“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承上;“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启下。第五段:今日讽刺(大意):六国与秦无贿而胜;宋灭西夏的故事从六国下。二、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比较学习六国论和过秦论。(学生活动)提示:六国论和过秦论这两篇文章不仅在文言词汇方面有许多相同的用法,而且在其他许多方面也有相同或相近的地方。比如文章的标题:过秦论、六国论,都有一个“论”字,表明它们都是议论文。虽然这两篇文章在很多角度都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但是毕竟一个是汉朝,一个是宋朝,相距一千余年,不可能处处都是一个样,它们必定有许多各自的特色。下面大家就来找找这两篇文章的相同点和相异处。三、学生归纳相同点:体裁:两篇文章虽然所处年代有先后的差别,但表达思想都用了史论的方式。题材:两篇文章都是借战国时期秦与六国间的战争来议论的。创作目的:两篇文章都强调借过去的史实来讽喻当今的最高统治者,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写作手法:两篇文章都采用了对比的方式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教师小结:当时苏洵的作品受到欧阳修的高度赞赏,被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因此被推荐给朝廷。当时官员学者争相背诵,文章的名字也很流行。可见苏洵和贾谊的作品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四、学生归纳不同处:(教师可以引导与讲解)主旨:过秦论所体现的意图是分析秦王朝灭亡的历史原因,从反面总结出中心思想,即“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它的现实针对性是指西汉初期的政策,是劝谏西汉统治者要施行仁政。六国论主要是论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目的在于讽喻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不为辽和西夏的“积威之所劫”,一味纳币输绢以求苟安,要“封天下之谋臣”,“礼天下之奇才”,奋起抵御外侮以维护统治。补充: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秦末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极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他曾向汉文帝反复宣讲仁义之道,认为“德莫高于博爱人,而政莫高于博利人”,“政莫大于信,治莫大于仁”。他认为按照礼的规定,“国有饥人,人主不飧;国有冻人,人主不裘”。他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认为民是国家、君主和官吏的根本,离开了民则国将不国,君将不君,官将不官,谁敢与民为仇,必将为民所埋葬。因此,他极力向汉文帝宣讲仁政的道理。展开全文阅读 苏洵也是一个非常有政治抱负的人。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结构:过秦论的结构:第一步:秦孝公至庄襄王不断扩展疆域,已形成了居高临下、高屋建瓴的架势。秦始皇上台后吞并六国,一统天下。第二步:叙述秦王朝胜利后所实行的种种错误政策:一为“焚百家之言”,一为实行高压政策,武力防范。第三步:记述陈涉发难,天下云集响应,推翻了秦王朝。第四步:在前文叙述的基础上议论,表明的政治见解。六国论的结构:第一步: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第二步:将中心论点转化为两个分论点:一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一为“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第三步:总结历史教训,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第四步:讽谏宋王朝不要重蹈六国的覆辙。补充:这两篇文章的行文思路恰好是相反的,前者是先叙史,后作结;后者是先提出论点,后举例论证。语言风格 思考:过秦论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在文章前面的阅读提示里说得很清楚“气势磅礴”。那么这篇文章为什么能够做到“气势磅礴”的呢?它的“气势”是怎样得来的?第一个,最主要的,即这篇文章虽是说理文,其中却用了十之七八的篇幅来叙事。用叙事来说理,可以说是本篇最大的特点。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让读者感到短短一篇文章竟然包涵了这许多东西,自然觉得文章饱满充沛,气势磅礴。第二个,在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贾谊写这篇文章可以说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比如第一段“有席卷天下”四句,“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基本上都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其他段也都有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朗读第 1 段第 1 句。体会这种大气。点学生找文中的例子并大声朗读,要求读得有气势。如第 2、3、5 段)这样,气势自然就充沛了,自然让读者感受到的笔锋锐不可当,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这是由于本人原是一位辞赋作家的缘故。第三个,即用全篇对比到底的手法写出了他的论点。对比手法并没有什么稀奇,而本篇精彩处却在于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即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话也显得更有分量了。主客观形势的不同,强弱盛衰难易的不同,都从几方面的对比中显现出来。而文章气势磅礴的道理,也就不难理解了。(将文中运用对比的句子一齐读一遍:第 5 段中。)六国论这篇文章的语言与过秦论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其不同之处在哪里?过秦论的语言如辞赋一般,词采华丽,千变万化,多用对偶和排比句式,长句较多,用语雅而不俗;文章一气呵成,文脉如行云流水,汩汩而出,滔滔不绝,首尾气贯长虹,感情充沛。六国论是语句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句式丰富多彩,交相辉映;论证语言隐、直、正、反相映成趣,行文干练老辣,有“战国纵横之学”。可以这么说,过秦论的语言主要着眼于自身的感受,而六国论的语言则着眼历史事件的现实意义。前者的感性色彩更浓厚,后者的理性思考更深刻。(朗读第 2 段:“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此言得之。”此句将暴秦的野心和六国的处境揭露得非常清楚,闪耀着理性的光芒。)(让学生在文中找一些理性思考的句子,读出来。)教师小结:过秦论的语言气魄恢宏,酣畅热烈;六国论的语言深沉深刻,干练老辣。它们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五、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过秦论六国论两篇文章,我们在受到了美的熏陶的同时,也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启发。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多读一些这样的作品,提高我们的修养,丰富我们的头脑。六、当堂检测:集体背诵课文,再次体会文章的内容与写法。七、作业布置:1、完成三维设计第 104 页 1218 题。个性设计个人补充 六国论教学案例 3 基本构想 一、以学生活动为主,提供能让学生充分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努力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目标的统一。二、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培养文言文学习的能力。既重过程又重结果;既研学传统内容,又体现新课改精神。三、适当运用多媒体。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熟读课文,疏通句义,掌握字、词、句方面的文言知识要点。2.学习围绕文中中心论点,通过对比逐层论证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 1.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断字义 2.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借史抒情,借古讽今的写作目的。教学方法 点拨、答疑、导引、讲解 主要步骤 四步两场:四步:一是导入新课,自主感知课文;二是互相质疑解疑,相互合作学习;三是探究讨论,学习论证艺术;四是理解写作意图,小结课文。重点在“两场”:一场讨论(字、词、句疑难问题),一场争论(本文的论证有无漏洞)。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战国时代,七国争雄称霸,秦由弱变强,吞并六国,统一天下。虽然七国纷争的硝烟已经散去,但历史的回声却永不消失,智者的思考也没有停止。面对这一段风云突变、狼烟四起的历史,尤其是对六国被秦灭掉的原因,历来论者就莫衷一是,那么,苏洵对此提出了怎样的观点,他又是怎样论证的呢?让我们带着积极思考探究的精神,去学习这一篇课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主要落实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出示演示文稿画面:“学习目标”)二、下面先请同学在预习的基础上再大声把文本朗读一遍,在朗读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准确读出发音、声调和停顿。2.充分利用课后的笔记来理解单词的意思,尽量利用上下文来推断单词的意思。3.对疑难问题作好标记。哪一位同学读一下第一段,来展示你不凡的朗读水平。生读。生评。师点播 停顿:“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语气:破灭之道也(肯定判断)“率皆赂秦耶”:设问兼反问。提出此问的根据是齐、赵、燕三国未赂秦。“盖失”两句,用解释语气读。“故曰”读起来掷地有声,理由充足的肯定判断。第三,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肯定会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请先和你的邻居讨论一下。如果你仍然不能解决它们,请他们与你的同学讨论。讨论过程中注意:涉及的文言现象积累在文言知识积累卡上,课上同学相互交流学习。检查预习(印发文言知识积累卡)交流成果(由公推代表交流积累成果)第四,在答题过程中。兼语、词(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句子解题(兼顾提译方法)。1.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在这篇文章中,针对六国灭亡,苏洵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出示演示文稿画面:“中心论点”)赂秦而力亏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不赂者以赂者丧 五、探讨讨论行文思路 学习本文论证艺术 一是思考针对“赂者力亏,破灭之道也”的观点,又是怎样论证的呢?指名学生朗读文本 对比论证 (出示演示文稿画面:“论证方法”)二是探究“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观点的论证是充分有力的还是有漏洞的?“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我们应如何看待这些错误 虽然从历史事实来看,六国破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不是象苏洵所论述的那样简单。但是从苏洵针对北宋存在的现实问题,从批判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主张团结抗敌的观点,是无可非议的。六、文本的题目是六国论,通过刚才我们的梳理,其实到此为止,已完成了论六国的写作意图,为什么还要写四、五段呢?第四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第五段得出了什么结论?学生速读文本(出示演示文稿画面:“作用、结论”)七、理解写作意图 (出示演示文稿画面:“北宋地图”)(借古讽今、文章合为时而著、的爱国主义情怀)(出示演示文稿画面:“作用、结论”)八、总结课堂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从来不只是为后人留下骄傲的资本,也会留下警示与反思:大宋王朝如果一味的输币纳绢,那只是会积贫积弱,自取灭亡。这不也是六国论给大宋王朝的讽喻吗?九、作业:二选一 1.进一步整理完善文言知识积累卡的内容。2.以六国破灭之我见为题,写一篇小文章。六国论教学案例 4 一、检查作业。背诵第 1、2 段。二、诵读第 3 段。1.诵读的准备。(1)补充注释 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迁灭即灭亡。下文“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义不赂秦守义而不赂秦,即坚持不赂秦的正确原则。斯用兵之效也这(是)用兵的功效。斯,代词,这。“后秦击赵者再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史记赵世家:“(幽缪王迁)三年(前 233 年),秦攻赤丽、宜安,李牧率师与战肥下,却之。封牧为武安君。四年,秦攻番吾,李牧与之战,却之。七年,秦人攻赵、赵大将李牧、将军司马尚将,击之。李牧诛,司马尚免,赵忽及齐将颜聚代之。赵忽军破,颜聚亡去。以王迁降。八年(前 228 年)十月,邯郸为秦(郡)。”文中的话即是这段史实的概括。再,两次。为郡,指邯郸成为秦的一个郡。(按:“秦实行郡县制。)向使对过去的事作假定时用。“胜负之数,存亡之理”“理”与“数”为互文,也是天数、命运的意思。(下一课伶官传序首句“盛衰之理”的“理”,义同此。)(2)层次分析 教师提示:上段分析韩、魏、楚三国是合着说的,它们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即以地事秦。这段分析齐、赵、燕三国是分开说的,它们的灭亡原因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问: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与嬴而不助五国”“五国既丧,齐亦不免”)?哪一句是照应开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的?(“五国既丧”。)对秦持怎样的态度?(从“与嬴”一句可以看出的批评态度。)问:对燕、赵持怎样的态度呢?(有赞扬,有批评。)赞扬什么?(以武力对抗的政策。)批判什么?(批评燕用刺客计,批评赵错杀良将。)这二者是这二国灭亡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说,是怎样的原因?(“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这两句话是照应上文哪一句的?(“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小结:可见,这样来论述齐、燕、赵三国的灭亡,是为了证明本文的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问:这样论述了韩、魏、楚、齐、燕、赵六国灭亡的原因之后,就自然想到了他们的救亡之道,他是怎样为他们谋划的?(“三国各爱其他良将犹在”。)为什么在此前要加“向使”二字?(因为事实已经成为过去,是不可能办到的。)注意“或未易量”一语,它说明什么?(不能轻易地断定谁胜谁负。)这告诉我们下判断切忌武断,要注意分寸。2.诵读练习并检查。诵读要求读出语气,如:“齐人未尝赂秦何哉”中,不能用“也”替换“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中,“也”不能删。“齐亦不免矣”中,“矣”有讽刺意。“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中,“也”有感叹意。“且燕赵处秦”中,“且”表推进一层之意。“向使,则”,要读得语意连贯。3.归纳本段大意:指出齐、燕、赵三国灭亡原因是“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