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伯家的苔丝》中的方言翻译.pdf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方言翻译 江 虹【摘 要】方言和正式语言使用的传统不同,而且方言也含有其本身的特色的地方文化差异。这些语义上的内涵很难在翻译中得到很好的体现,所以在文学作品德伯家的苔丝的翻译中,需要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尽量贴合并且表现出作品中的原汁原味。【期刊名称】安顺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15)006【总页数】3【关键词】德伯家的苔丝;翻译策略;方言 在对文学作品的方言进行翻译之时,常常会给翻译者的工作带来困难,因为方言的使用不仅有字面意思,而且还有一定隐含的意义,它们常常为了烘托人物的形象,表现出作品独特的艺术效果,或者为了凸显作品的讽刺或者幽默的意味等目的,使用方言的现象在文学作品中比较常见。一、文学作品翻译的技巧 在方言的翻译中有好几种策略可以选择,其中对译的方法受到了翻译者的推崇和肯定。方言对译就是在方言的翻译中用方言的语言来翻译原文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多学者的使用,所以也得到了很多学者的支持。在上个世纪的英文作品的翻译中,这种方法已经得到了相关学者的尝试1。其中张谷若翻译的哈代系列的小说可以作为比较完美的代表,得到了大部分翻译者的肯定,认为是全面地反映了原文中的乡土气息的成功做法。德伯家的苔丝译文深刻地体现了对译这种方法的优点。在西方翻译界中,方言对译的方法得到了 较多学者的赞同,认为是作品翻译中一种理所当然的方法2。但是由于语言和文学作品使用的习惯差异,以及方言中所包含的特有的文化意义,使方言对译的方法在具体的语言翻译实际中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称不上是方言翻译的一种理想的做法,特别是在英汉文学作品的方言翻译中更是如此。在英语中不同地区的方言之间和方言和标准的语言之间的差别相对比较小,即便是说着不同英语方言的人们之间的沟通和理解都没有问题,同样说标准语的人在理解英语方言上也不会存在任何的问题3。但是在汉语中,由于地区和语言传统的差异,特别是方言的使用习惯不同,使方言之间的差别比较大,方言和标准语之间的差别相对也比较大,一些地区不同的方言就似乎是一种比较独立的语言,不同方言地区的人们常常难以理解对方的语言也是比较常见的。在英语文学作品中,使用方言的文学作品相对比较多一些,这些作品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也常常得到了读者的青睐和接受,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受到了读者的普遍欢迎,但是在汉语中方言的使用量因为相互理解困难的问题,在中国的发展非常缓慢,而且其作品的传播范围也相对比较小,不像英语方言中使用那样普遍。方言在英语作品中体现出了一种人物的标志,这种标志可以是社会地位的,也可以是经济方面的,也可以是教育方面的,而不仅仅是体现出人物的居住地。现在英国人在方言的使用上往往比较谨慎,很多人认为使用方言是一种不得体的表现,是粗俗的表现,不能够体现出英国人的绅士和淑女精神4。在社会地位够高的阶层之间,人们常常很少甚至完全不说方言;在社会地位比较低的阶层之间,人们比较倾向于使用部分或者全部的方言。在汉语的方言使用中,情况比较复杂一些,有一些方言和标准语之间的差别并不是特别明显,但是有一些方言在词汇的发音、语法和使用方面都和标准语有非常大的差别,在 使用方言方面,也不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教育程度,所以在中国的作品中很少有用方言来表达人物的地位和教育程度。二、德伯家的苔丝方言翻译方法分析 由于汉语和英语之间的语言性质不同,所以方言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形式和性质也是完全不同的,方言的使用和翻译在德伯家的苔丝这部作品中表现得比较突出和明显,例如在作品中由于英语相对是一种比较完整的表音文字,但是仍然可以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加一些特别的标点符号,或者通过缩写的形式,把方言和标准语在语音上的差异比较完美地表现出来。在作品之间,方言和标准语之间的差别主要还是体现在语音方面,也有一部分是体现在语法和词汇方面。在作品中汉语方言在语音和语法之间的差别很少能够体现出来,它们之间的差别大部分可以通过词汇来体现。例如在德伯家的苔丝的翻译中,使用了部分山东方言的方法,如下所示:Oh,thats all!said Tess.You couldnt expect her to throw her arms roundee,anto kiss and callee all at once.Tess looked out of the window.I would rather stay here with father and you,she said.But why?Id rather not tell you why,mother;indeed,I dont quite know why.5 汉语翻译如下:“哦,就是这几句话吗?”“怎么,她哪能一下把你抱上锅,撮上炕的哪?”苔丝往窗外望去。“我还是跟着你和爹在家里好。”“为什么?”“我想我不必告诉你为什么,妈妈。说实在的,我自己也不是十分清楚。”6 这是其中一段苔丝和她母亲之间的对话,可以看到两个人之间的语言表达习惯有着比较明显的不同。苔丝的母亲说的是地方的方言,所以她的英语发音不是很标准,可以通过原文中的“ee”“an”等缩写的形式看出来,而且在原著中她用了一些比较特殊的词汇,如用“thee”来表示第二人称。但是苔丝说的就是比较标准的英语,这是因为苔丝和一个从伦敦毕业的女教师读完了六年级。在译文中,翻译者用标准的汉语翻译了苔丝的话,但是对她母亲的话则使用了方言,能够很好地表现出人物之间的教育差别和语言习惯。如:He looked at the fire of logs,with its one flame pirouetting on the top in dying dance after the breakfast-cooking and boiling,and it seemed to jig to his inward tune.7 翻译如下:那时已经做完早饭了,坐过了开壶,所以壁炉里烧着的木块只剩下了一个火苗,在上面做垂死的舞蹈,他看着这木块的火,觉得它的跳动和他心里面的音调似乎能够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在这段叙述中,原文中并没有使用方言,但是在翻译的汉语中则使用了方言,但是读者也并没有感到有些突兀,相反,却认为翻译得非常生活化,能够表达出原文的语境。On these lonely hills and dales,her quiescent glide was of a piece with the element she moved in At times her whimsical fancy would intensify natural processes around her till they seeded a part of her own story.8 对于这段话的翻译有几种不同的译文,其中的一种是:她在寂寞的山峦和峡谷里慢慢独行有时候她想入非非,能够使得周围的自然环境似乎成了或者也许真地成了自己故事中的一部分。在译文中“想入非非”不能够贴近原文,因为它带有一定的贬义。结语 只有在对原著中的语言和翻译后的语言以及作品实际的地方语言进行比较,才能对方言翻译的优劣进行判断;也只有在深刻地了解了两种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差别和优劣后,翻译者才能选择比较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使译文能够很好地表达出方言在原著中的含义和体现出功能,这样才能使读者对翻译者的方法和策略进行讨论和评判。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应当认真地精选词汇,使它们能够很好地表达出原著中语言的神韵。德伯家的苔丝的翻译中,能够深度地体现出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之间的相同和相似的地方,当然也体现出了它们之间的明显地区别,这些区别对于其中的翻译特别是方言的翻译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参考文献:1胡永娜翻译理论规范下的译者忠实观评德伯家的苔丝两个中译本D.郑州大学,2010.2朱益平阐释学三大原则对文学翻译的启示以德伯家的苔丝多译本 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10(1):217-220.3张卉翻译主体间性的关联顺应阐释以德伯家的苔丝及其中译本为例D.江苏大学,2010.4孙演玉互文性与习语的翻译德伯家的苔丝及其中译本的个案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10(1):107-109.5白玉红文学翻译中翻译补偿问题探讨兼评张谷若德伯家的苔丝中译本中的翻译补偿 J.考试周刊,2009(7):39-40.6黄璐以翻译规范理论为视角对德伯家的苔丝的三个译本研究 D.华中师范大学,2011.DOI:10.7666/d.y1899063.7仇小平英文小说汉译的明晰化策略研究以德伯家的苔丝的两种译本为例D.江苏科技大学,2012.8陈兵,周桥妙语方言践译论从张谷若译德伯家的苔丝反观功能对等理论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30-33.(责任编辑:颜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