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学》视野下的古希腊理想悲剧人物.pdf
诗学视野下的古希腊理想悲剧人物 以俄狄浦斯王,美狄亚,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为例 摘要:亚里斯多德的 诗学 是古希腊时代理论的经典著作,诗学着重谈了悲剧并分析了理想的悲剧人物。本文以著名悲剧俄狄浦斯王,美狄亚,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为例来印证诗学理论的理想悲剧人物,达到理论与作品相互诠释的目的。关键词:诗学 俄狄浦斯王 美狄亚 理想人物 引言 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埃斯库罗斯,是古希腊伟大的悲剧家,其代表作分别是俄狄浦斯王,美狄亚,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被誉为“古希腊三大悲剧”。埃斯库罗斯的悲剧思想深刻,气势宏大,因而被誉为“悲剧之父”,索福克勒斯的悲剧质朴简洁,结构完美,欧里庇得斯的悲剧风格华丽,以心理描写见长。其中索福克勒斯的 俄狄浦斯王哲学家,理论家亚里斯多德奉为“十全十美的悲剧”,在诗学中作为例证反复引用,诗学作为西方一篇重要的文艺理论著作,三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不同程度上符合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提出的关于理想悲剧人物的标准。诗学中的理想悲剧人物 亚里士多德指出最好的情节有其完整性的同时又能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因此,他总结了悲剧应该避免的三种情节。第一,好人从幸福到悲惨的结局,因为这种情节会引起观众的憎恶心理而不是怜悯和恐惧。第二,坏人从卑鄙转向可敬的过程,因为这种情节绝不会引起观众的半丝怜悯恐惧抑或任何一种情感。三,坏人从幸福转向更悲惨的境地,因为这也不足以调动观众的怜悯和恐惧。基于以上三种情节,亚里斯多德在诗学第十三章指出:“此外还有一种介于这两种人之间的人,这样的人不十分善良,也不十分公正,而他之所以陷于厄运,不是由于他为非作恶,而是由于他犯了错误,这种人名声显赫,生活幸福。例如,俄狄浦斯,提厄斯忒斯以及出身于他们这样的家族的著名人物。悲剧悲在情理之中,也反应在对悲剧主角的性格选择上。亚里士多德认为,性格决定着行为,对人的行动有选择性。悲剧既然反应的是一个不是很完美的人遭受悲运,他的厄运是因为其所犯的大错误造成的,那么决定他这些犯错行动的,是他的性格。悲剧人物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也不是一个品质败坏的人,而是在这两者之间的,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与普通人非常接近的人。首先,主人公要比一般人好,但比完人坏。悲剧的目的在与引起观众的怜悯与恐惧之情,主人公比完人坏,具有某种程度的美德而遭受了不应遭受的苦难,我们才会怜悯他。主人公比一般人好,遭受不应遭受的苦难才会让我们恐惧,因为恐惧是由这个这样遭受厄运的人与我们相似而引起的。俄狄浦斯王,美狄亚,普罗米修斯就是这样的介于完人和一般人之间的主人公。悲剧人物俄狄浦斯 俄狄浦斯是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俄狄浦斯王中的人物,俄狄浦斯王取材于希腊神话传说,展示了富有典型意义的希腊悲剧人跟命运的冲突。剧作家无法摆脱当时浓重的命运观念,使俄狄浦斯逃脱不了体现命运的太阳神“神示”的罗网。但他对命运抱有强烈的不满情绪,认为俄狄浦斯并不是有意杀父娶母,本人非但没有罪,反而是一个为民除害的英雄、受人爱戴的英雄。俄狄浦斯王一开始讲述了俄狄浦斯因受预言的影响,不得已离开养父母背井离乡,随着情节的发展,他面对路人的挑衅,最终出于自卫,在搏斗中杀死了路人的首领,即自己未曾谋面的生父,娶了生母。故事情节在此达到了高潮。当他意识到自己的真实身份之后,他戳瞎了双眼,看到这样的结局,观众也无不替俄狄浦斯不可阻挡的悲剧命运深深地叹惋。剧中的俄狄浦斯聪明勇敢,爱戴臣民。在斯芬克斯的诅咒下,他果敢机智的答出谜底将城市解救于水火。他正直诚实,对城邦强烈的责任感促使他无私无惧的追查凶手,在查明真相后勇于自裁,并非一死了之,而是刺瞎双眼,以承受肉体与精神双重折磨,但是由于他鲁莽在行动上判断不明错杀亲生父亲,继而犯下娶母的罪行。亚里斯多德认为这种错误也是悲剧主人公应具备的条件:一方面,这种错误并非道德上的缺点,而是因看事不明而犯下的过失,从而使俄狄浦斯脱离了完人而显得与一般人有几分相似,都有对厄运的惧怕,对子女的疼爱,对权力的敏感,甚至和一般人一样鲁莽,急躁,轻信,多疑。如剧中俄狄浦斯在得知自己将会杀父娶母后便不敢再回科任托斯,在三岔路口,因为性情暴躁,而失手打死自己的生父。这样在留下惩罚余地的同时也保留了怜悯的可能;另一方面,这种过失使俄狄浦斯由顺境转入逆境,这种转变也是亚里斯多德所推崇的,而在提出这一理想转变之前,亚里斯多德提出三种不应有的转变,而俄狄浦斯这样一个介于完人与一般人的主人公由福转祸,既达到了道德的标准善恶有报的正义审判,又体现出艺术感染力激发怜悯与恐惧,从而达到道德教化与艺术感染双重目的的统一。悲剧人物美狄亚 美狄亚是欧里彼得斯剧中美狄亚的主人公,是希腊神话中的科尔喀斯公主,伊阿宋的妻子,神通广大的女巫。美狄亚的父亲是科尔喀斯国王埃厄忒斯。美狄亚与率领阿耳戈船英雄前来寻找金羊毛的伊阿宋一见钟情,帮助伊阿宋盗取羊毛并杀害了自己的亲哥哥阿布绪尔托斯。不料对方后来移情别恋,美狄亚由爱生恨,将自己亲生的两名稚子杀害以泄愤,最后酿成了悲剧。美狄亚的剧情是直线发展的,一开场是美狄亚的保姆和由十五个科任托斯妇女组成的歌队对美狄亚的遭遇表示同情,接着国王克瑞昂来对美狄亚的两个儿子下逐客令,之后是美狄亚同伊阿宋就后者违背誓言,寻找新欢的道义问题的一场抗辩,这逐步增强了美狄亚报复的决心。过路的雅典国王出于同情答应美狄亚到雅典避难后,她就开始实行她的报复计划,她先求伊阿宋留下她的两个儿子,又让儿子给新娘送去金冠和长袍。当美狄亚获悉金冠和长袍化作烈火烧死了格劳克和前去相救的克瑞昂后,又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儿子,一是为了惩罚伊阿宋,伊阿宋赶到时美狄亚带着两个儿子的尸体离开了。悲剧中的女主人公美狄亚是一个激动人心的人物。她性格坚强、敢爱敢恨,不是一个逆来顺受和任人宰割的弱女子。美狄亚为自己所爱的人,毅然抛弃故乡,杀弟叛父。当她离开故乡,随伊阿宋来到科林斯,遂成为一个失去荫庇的漂泊者,一个没有家园的人,很快就陷入到一种悲剧性环境中。在异国他乡,她没有任何政治、经济和情感上的保障。作为异国女子,尽管她是伊阿宋的妻子,但是希腊的法律不会保护她。根据法律,当时希腊男子与异国女子的婚姻是没有法律效力的,丈夫可以轻易遗弃妻子。美狄亚的保姆说:“在痛苦的打击下,她这个可怜的人才认清了,失去祖国意味着什么。她还要承受感情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为了爱伊阿宋,她背叛了自己的祖国和家庭,杀死了自己的兄弟,但是伊阿宋把她看成是一个没有开化的蛮女,觉得同她的婚姻不体面。在悲剧中,伊阿宋被描写成卑鄙的诡辩主义者和粗暴的利己主义者的典型。他不仅为自己的背叛行为辩解,说他另结婚姻是为了保证美狄亚所生的两个孩子的地位,还把自己打扮成美狄亚的恩人,振振有词地说他把美狄亚从蛮夷之地带到文明的希腊,让她有可能认识真理和享受法律。另外,由于美狄亚不仅是国王的女儿、科尔喀斯的公主,还是月神赫卡忒神庙的女祭司,精通法术的女巫,被人们公认为富有智慧的女子,因此她就比其他任何妇女显得更有力量,给当时的男权统治造成威胁,让当时的统治者克瑞翁感到害怕。同时,这也给她自己带来了严重危害。当人们看到她比另外的人高明时,于是她就遭到了诽谤、妒忌、排挤,克瑞翁要把她驱逐出去,让她无路可走。于是也有了后面的复仇。从本剧的表现来看,美狄亚不是因为本身罪恶或邪恶,而是因违反了某种错误,“悲剧人物所犯的错误尽管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却不应被看作典型意义上的邪恶或罪恶”。虽然美狄亚杀害的是无辜的孩子,但她本人同时也成为了受害者,她之所以杀死孩子是为了打击伊阿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她的行为仍然是可以理解的,她的作为并不是出自和本性相关的邪恶。同时也正是这种性格上的选择导致本剧产生了惊奇,并引发了恐惧与怜悯的情感效果,最终达到“净化”观众的目的。悲剧性主角因有和普通人相似的缺陷、错误而落入悲惨结局,才最惊心动魄,使人推人及己,发生恐惧与怜悯,体味悲壮和借鉴性意义。悲剧人物普罗米修斯 普罗米修斯是埃斯库罗斯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的主人公,这部作品取材于希腊神话,普罗米修斯是一个泰坦神,他将使用火的秘密泄露给凡人,而且普罗米修斯(意为“预见”)知晓谁将会推翻宙斯这一秘密,而他拒绝透露这个消息,从而招致宙斯的惩罚。宙斯把他锁在高加索的山上,每天派一只鹰去吃他的肝,又让他的肝重新长出,这样的痛苦要持续三万年。尽管这样,他为了人类,没有屈服,始终顽强斗争着。最后,是命运使他与宙斯化干戈为玉帛,取得胜利。作品基本上完全由语言构成,很少有动作,这是因为反叛的英雄已经被缚,丧失了行动的能力。在剧的一开始,克拉托斯(力量)、比亚(强力)和铸炼之神赫淮斯托斯将普罗米修斯绑在高加索的高山上,尔后离去。俄刻阿诺斯的女儿们剧中的歌队出场来安慰普罗米修斯,而俄刻阿诺斯本人作为朋友也赶来,劝阻他不要宣扬有关宙斯被推翻的预言,以免遭致宙斯更进一步的愤恨。随后宙斯所钦慕的伊娥也来拜访,她为了躲避嫉妒的赫拉而被宙斯变成了一头母牛。普罗米修斯将她的未来如数告知于她,称她的一个子嗣将要来解救自己于苦厄。最后,愤怒的宙斯差遣信使赫耳墨斯前来质询有关将要威胁宙斯地位的人物的信息,但普罗米修斯拒绝了,于是被激怒的宙斯用雷霆将他打入深渊。贯穿全剧的是普罗米修斯的桀骜不驯,为了平凡的人类的福祉而牺牲自己;而宙斯则被描绘成一个暴君,专制而凶残。普罗米修斯有忍受一切苦难的坚强意志和强大的精神力量,显现为强有力的战斗精神,他在宙斯的百般折磨下仍发出不屈的呐喊:“让电火的分叉髭须射到我身上吧!让雷霆和狂风的震动扰乱天空吧,让飓风吹得大地根基动摇,吹得海上的波浪向上猛冲,紊乱了太星辰的轨道吧总之,他弄不死我。”这种激情的焕发,更是希腊人民对原始本能价值进行宣泄性阐释,也是希腊人民生命冲动下本我力量的尽情释放。埃斯库罗斯塑造了一个高大的、敢于为人类幸福而反抗众神之主宙斯的普罗米修斯。他热爱并同情人类,不愿人类继续在愚昧无知中生活,于是,他给人类带去了知识,带去了火种,开启了人类的智慧之门,将人类引上了文明之称。然而,普罗米修斯的行为却惹恼了宙斯,宙斯下令将他钉到高加索的悬崖上,让他终生暴露在风雪的欺凌、烈日的炙烤之中。普罗米修斯那满含悲怆的呼吁,那在高加索悬崖上忍受风霜欺凌、骄阳炙烤的身躯,与人类后世的另一救世主耶稣基督十分相像,他们的受难,是为了给人类未来的光明与幸福。他们对救赎的信仰坚定不移,因而他们的肉体尽管受着煎熬,却享有精神上的优势。普罗米修斯是一个善良的神,他创造了人类的第一个女人并赋予她灵魂和生命。但是他违背宙斯的禁令,把火种传给人类,这是他的过错。但是在这个过错里,他是因为想帮助人类而产生的,是善意的过错,也是与普通人非常接近的性格,在这种过错的前提下,普罗米修斯受到处罚是在情理之中,他受到的痛苦反应给观众,而他从未屈服的表现给人带来悲悯和崇高的敬意,而这种崇高正如朱光潜所说“怜悯或恐惧是不足以产生悲剧效果的,崇高感才是悲剧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这也正符合亚里斯多德关于理想悲剧人物的定义。参考文献【1】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38 页【2】古希腊埃斯库罗斯等著 古希腊戏剧选 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3】朱光潜:悲剧心理学,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22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