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二章》注释、选择、简答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1课】.pdf
-
资源ID:85919382
资源大小:831.42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孟子二章》注释、选择、简答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1课】.pdf
1 孟子二章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 21 课富贵不能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选择题】【课内简答题】(一)富贵不能淫习题 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诚】2、【大丈夫】3、【天下熄】4、【焉】5、【丈夫之冠】【冠】,6、【父命之】【命】,7、【戒】8、【女家】【女】,9、【夫子】10、【正】1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太道】12、【与民由之】【由】,13、【独行其道】14、【淫】15、【移】16、【屈】二、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行天下之大道 A.父命之 B.妾妇之道也 C.与民由之 D.往送之门 2、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A.父命之 鹏之徙于南冥也 B.以顺为正者 不以物喜 C.一怒而诸侯惧 窥镜而自视 D.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惧有伏焉 3、选出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必先苦其心志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B.天降大任于是人也 所欲有甚于生者 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D.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公与之乘 4、选出与“帝感其诚”句式相同的一项()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B.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C.戒之曰 D.征于色,发于声 5、下列选项中与贫贱不能移中的“移”用法不同的是()A.劳其筋骨 B.忿恚尉 C.闻寡人之耳者 D.友人惭 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往之女家 何陋之有 B一怒而诸侯惧 而形貌昳丽 C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二石兽并沉焉 D不得志,独行其道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居天下之广居(居住)B.得志,与民由之(由于)C.衡于虑(梗塞,不顺)D.入则无法家拂士(辅弼)8、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行天下之大道 A.舜发于畎亩之中 B.汝心之固 C.鸣之,不能通其意 D.已而之细柳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开头连举六个历史名人的事例,说明担当重任的人并非是天生的,而是要经历艰苦的磨炼、引出论题。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起过渡的作用:由六位名君贤臣的事实过渡到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历磨难的一般意义。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话是从正面简略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D.富贵不能淫对大丈夫的阐述精髓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课内简答题:1、孟子(约前 372 年约前 289 年),名 ,字 ,时期 家、家,是 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尊称孟子为“”。2、孟子 是记录 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 编著。与 、合称“四书”。富贵不能淫 选自 。3、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4、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5、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举例说明你对大丈夫的理解。6、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因?4 7、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8、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9、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参 考 答 案: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诚】真正,确实。2、【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3、【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4、【焉】怎么,哪里。5、【丈夫之冠】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冠】,行冠礼。6、【父命之】父亲给以训导。【命】,教导、训诲。7、【戒】告诫。下文的“戒”是谨慎的意思。8、【女家】这里指夫家。【女】,同“汝”,你。9、【夫子】这里指丈夫。10、【正】准则,标准。1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太道】(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12、【与民由之】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由】,遵循。13、【独行其道】独自走自己的道路。5 14、【淫】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15、【移】改变,动摇。这里是使动用法。16、【屈】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二、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 )例:行天下之大道 A.父命之 B.妾妇之道也 C.与民由之 D.往送之门【解析】例句是助词,的。A 代词,他。B 助词,的。C 代词,正道。D 动词,到,往。2、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A.父命之 鹏之徙于南冥也 B.以顺为正者 不以物喜 C.一怒而诸侯惧 窥镜而自视 D.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惧有伏焉【解析】A 代词,他;主谓之间。B 把;因为。C 表顺承;表顺承。表反问语气,怎么,哪里;句末陈述语气。3、选出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A.必先苦其心志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B.天降大任于是人也 所欲有甚于生者 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D.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公与之乘【解析】A 代词,他;代词,他。B 给;比。C 表顺承;表转折。D 助词,的;代词,曹刿。4、选出与“帝感其诚”句式相同的一项(A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B.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C.戒之曰 D.征于色,发于声【解析】例句是被动句。A 被动句。B 判断句。C 省略句。D 倒装句。6 5、下列选项中与贫贱不能移中的“移”用法不同的是(D )A.劳其筋骨 B.忿恚尉 C.闻寡人之耳者 D.友人惭【解析】例句是使动用法:使动摇。A 使动用法,使劳累。B 使动用法,使恼怒。C 使动用法,使听到。D 无特殊用法。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A往之女家 何陋之有 B一怒而诸侯惧 而形貌昳丽 C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二石兽并沉焉 D不得志,独行其道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解析】A 动词,到,往;宾语前置的标志。B 表顺承;表并列。C 表反问语气,怎么;句末陈述语气。D 代词,他的;代词,他的。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居天下之广居(居住)B.得志,与民由之(由于)C.衡于虑(梗塞,不顺)D.入则无法家拂士(辅弼)【解析】B 遵循。8、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A)例句:行天下之大道 A.舜发于畎亩之中 B.汝心之固 C.鸣之,不能通其意 D.已而之细柳【解析】例句是助词,的。A 助词,的。B 主谓之间。C 补足音节。D 动词,到,往。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开头连举六个历史名人的事例,说明担当重任的人并非是天生的,而是要经历艰苦的磨炼、引出论题。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起过渡的作用:由六位名君贤臣的事实过渡到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历磨难的一般意义。7 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话是从正面简略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D.富贵不能淫对大丈夫的阐述精髓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解析】C 应该是从侧面论证。三、课内简答题:1、孟子(约前 372 年约前 289 年),名轲,字子舆,战国 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尊称孟子为“亚圣”。2、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孟子及其弟子编著。与大学、论语、中庸合称“四书”。富贵不能淫 选自孟子.滕文公下。3、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答: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4、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答:“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5、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举例说明你对大丈夫的理解。答: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委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或“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文天祥、鲁迅、项羽等典型例子。6、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因?答:他们以自己的喜怒哀乐行事,挑起天下战争,这是崇尚强权,极端的个人主8 义;他们不以正义为标准不以天下太平为己任,不以百姓幸福为理想。7、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8、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答: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9、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答:这句话出自孟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不乱其心;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习题 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舜发于畎亩之中】【发】,【亩】,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版筑】,【筑】,3、【管夷吾举于士】【士】,【举于士】,4、【百里奚举于市】【市】,5、【饿其体肤】6、【空乏其身】【空乏】,7、【行拂乱其所为】【拂】,【乱】,8、【动心忍性】9、【曾益 【曾】,10、【恒过】11、【衡于虑】【衡】,12、【作】13、【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9 【征】,【发】,【喻】,14、【入】15、【法家拂士】【拂】,16、【出】17、【敌国】【敌】,18、【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二、选择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必先苦其心志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B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 C舜发于畎亩之中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D人恒过然后能改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舜发于畎亩之中(的)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到)C行拂乱其所为(他的)D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因而)3、选出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A困于心 皆以美于徐公 B苦其心志 帝感其诚 C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肉食者谋之 D舜发于畎亩之中 何陋之有 4、选出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上使外将兵 B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在乎山水之间也 C人恒过,然后能改 及鲁肃过寻阳 D征于色,发于声 野芳发而幽香 5、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10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选拔)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任:责任,使命)C.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D.人恒过然后能改(过:过去)6、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必先苦其心志 行拂乱其所为 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出淤泥而不染 C.舜发于畎亩之中 何陋之有 D.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贤于材人远矣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舜发于畎亩之中 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温故而知新 C、行拂乱其所为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不知木兰是女郎 B舜发于畎亩之中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C所以动心忍性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吴广以为然 9、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被举用,被选拔 B曾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增加。C衡于虑,而后作 作:发作 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在外面,指国外。10、对下面句子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舜发于畎亩之中舜在田野中被发现 11 B必先苦其心志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 C人恒过,然后能改一个人常犯错误,这样以后能够改正 D生于忧患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 1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A在忧愁和病患中生活,在安全快乐中死去。B出生在忧伤和病痛的时候,却死在安乐幸福之中。C生存在忧愁和痛苦之中,死在安逸享乐之中。D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12、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主要讲了两个问题:如何造就人才;如何治理国家。B.文章开头先用六位名君贤臣的事例来引出论题。C.第二段先反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再从正面论证没有忧患的危害性。D.文中画线句子的朗读节奏是正确的。13、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B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D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这篇课文,选自孟子。孟子是孟子自己编著的,收录的是他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B 孟子,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C“孙叔敖举于海”,是指孙叔敖,隐居海滨。当时的君王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任命他为宰相。12 D 拂,在“行拂乱其所为”中发“f”的音,而在“如则无法家拂士”中发“b”的音。三、课内阅读简答题:1、第 1 段用了什么修辞?作用是什么?2、第一段列举了六个历史人物,他们经历上的共点是什么?作者借此想要说明什么道理?3、第一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式?4、第 1 段与第 2 段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5、上天要把重担加给某个人,必须要从哪几个角度来磨练他?磨练的好处是什么?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列举舜、孙叔敖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段的论证方法是:13 8、孟子认为人怎样才能成才?9、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能否养尊处优,耽于安乐?我们还应有哪些忧患常识?10、环境对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面对艰苦环境的磨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结合文章说一说你认为这其中最关键的是什么?14 参 考 答 案: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舜发于畎亩之中】舜在历山耕后被尧起用,成为尧的继承人。【发】,兴起八指被任用。【亩】,田地。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傅说原在傅岩为人筑墙,因以傅为姓,后被殷王武丁任用为相。【举】,选拔、任用。【版筑】,古人筑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再用杵夯实。【筑】,捣土用的杵。3、【管夷吾举于士】【士】,狱官。【举于士】,从狱官手中释放出来,进而得到任用。4、【百里奚举于市】【市】,集市。5、【饿其体肤】使他经受饥饿之苦。6、【空乏其身】使他身处贫困之中。【空乏】,财资缺乏。7、【行拂乱其所为】使他做事不顺。【拂】,违背。【乱】,扰乱。8、【动心忍性】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9、【曾益增加。【曾】,同“增”。10、【恒过】常常犯错误。11、【衡于虑】思虑堵塞。【衡】,同“横”,梗塞、不顺。12、【作】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13、【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征】,征验、表现。【发】,显露、流露。【喻】,了解、明白。14、【入】指在国内。15、【法家拂士】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士,辅佐君王的贤士。【拂】,同“弼”辅佐。16、【出】指在国外。17、【敌国】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敌】,匹敌、相当。18、【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15 二、选择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 )A必先苦其心志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B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 C舜发于畎亩之中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D人恒过然后能改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解析】A 志向;名作动,做标记。B 违背,不顺;通假字,拂,通“弼”,辅佐。C 兴起,被任用;显露,流露。D 常常;常常。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D )A舜发于畎亩之中(的)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到)C行拂乱其所为(他的)D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因而)【解析】D 连词,表并列。3、选出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B )A困于心 皆以美于徐公 B苦其心志 帝感其诚 C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肉食者谋之 D舜发于畎亩之中 何陋之有【解析】A 在;比。B 代词,他的;代词,他的。C 助词,表停顿;助词,的(人)。D 助词,的;宾语前置的标志。4、选出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B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上使外将兵 B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在乎山水之间也 C人恒过,然后能改 及鲁肃过寻阳 D征于色,发于声 野芳发而幽香【解析】A 将要;带领。B 中间;中间。C 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犯错误;经过。D 显露,流露;开放。16 5、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选拔)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任:责任,使命)C.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D.人恒过然后能改(过:过去)【解析】D 过:犯错误。6、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A.必先苦其心志 行拂乱其所为 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出淤泥而不染 C.舜发于畎亩之中 何陋之有 D.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贤于材人远矣【解析】A 都是代词,都指代“将接受大任的人”。B 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C 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不译,宾语前置标志。D 介词,给;介词,比。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A、舜发于畎亩之中 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温故而知新 C、行拂乱其所为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解析】A 从;从。B 所以;旧的知识。C 代词,他的;表反问语气。D 表顺承;表修饰。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B)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不知木兰是女郎 B舜发于畎亩之中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C所以动心忍性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吴广以为然 17 【解析】A 指示代词,这;判断动词,是。B 助词,的;助词,的。C 用来;的原因。D 这样;正确。9、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被举用,被选拔 B曾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增加。C衡于虑,而后作 作:发作 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在外面,指国外。【解析】C 振作。10、对下面句子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A舜发于畎亩之中舜在田野中被发现 B必先苦其心志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 C人恒过,然后能改一个人常犯错误,这样以后能够改正 D生于忧患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解析】A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1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D )A在忧愁和病患中生活,在安全快乐中死去。B出生在忧伤和病痛的时候,却死在安乐幸福之中。C生存在忧愁和痛苦之中,死在安逸享乐之中。D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解析】D 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12、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A.本文主要讲了两个问题:如何造就人才;如何治理国家。B.文章开头先用六位名君贤臣的事例来引出论题。C.第二段先反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再从正面论证没有忧患的危害性。D.文中画线句子的朗读节奏是正确的。【解析】C 应该是先正面论证后反面论证。18 13、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B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D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解析】C 应该是先从个人再说到国家。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 这篇课文,选自孟子。孟子是孟子自己编著的,收录的是他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B 孟子,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C“孙叔敖举于海”,是指孙叔敖,隐居海滨。当时的君王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任命他为宰相。D 拂,在“行拂乱其所为”中发“f”的音,而在“如则无法家拂士”中发“b”的音。【解析】A 孟子及其弟子编著的。三、课内阅读简答题:1、第 1 段用了什么修辞?作用是什么?答:排比。增强气势,有力地论证了患难出人才的道理,也引出下文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议论 2、第一段列举了六个历史人物,他们经历上的共点是什么?作者借此想要说明什么道理?答:这些人虽都出身贫贱,但他们都在经历了艰难困苦的磨练后,终于成就了一19 番不平凡的事业。说明忧患可以激发人奋发有为,成功人士必经一番磨难。3、第一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式?答:举例论证。4、第 1 段与第 2 段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答:由第(1)段的六个历史名人的事例,归纳出第二段的结论。并论证其事业上成功的原因:艰险的环境,给人以困苦,饥饿、贫困、疲乏、忧虑、然而,也正由于经受了这些磨难,坚定,振奋了人们的意志,使人们在迎战困难,谋求发展中增长了才干。5、上天要把重担加给某个人,必须要从哪几个角度来磨练他?磨练的好处是什么?答:心理、身体、生活境遇。(生活、思想、行为)是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格坚韧,增长他的才干。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列举舜、孙叔敖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答:成就大业者,通常要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练。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段的论证方法是:答:道理论证:讲道理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都接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练。8、孟子认为人怎样才能成才?答:首先,人才是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所以只有“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20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样才能起到“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作用。其次,还要重视人的主观因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主客观条件相互结合,才有可能成就一番事业。9、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能否养尊处优,耽于安乐?我们还应有哪些忧患常识?答:不能。结合“现代生活竞争日益激烈,个人价值能否实现,民族大业的完成,人类美好的理想等”谈自己的看法。10、环境对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面对艰苦环境的磨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结合文章说一说你认为这其中最关键的是什么?答:面对艰苦环境的磨难,有的人奋发图强,有的人意志消沉,关键取决于受磨砺者自身只有自我觉醒,努力战胜困难,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反之则会在磨难中消沉,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