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名师教案(第1课时).pdf
-
资源ID:85919621
资源大小:135.33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4.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名师教案(第1课时).pdf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自主积累字词并大致了解雨果其人。2.宏观感知雨果在信中所表达的观点和情意。教学过程:一、预习有约 1.速读全文,通过查字典或同伴互助的方式将自己有疑惑的字词弄明白,并积累在“字词超市”中。2.查阅资料,大致了解雨果其人,摘抄雨果作品中让自己有感觉的经典语句并读一读。设计意图:借助。预习有约 1,让学生积累文中的词语,初步感受雨果语言的丰富与精彩:借助“预习有约 2”,让学生在查阅和摘抄雨果作品时,进一步感受雨果语言的味道与魅力。二、见字如面 1.播放圆明园被烧毁的视频片段,视频播放完毕后,和学生聊一聊:作为中国人,看到这一幕,你有什么想说的或想做的吗你觉得作为侵略者的法国人又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设计意图:“导入”的作用在于未成曲调先有情,播放圆明园被烧毁的视频片段,可以快速让学生“浸泡回溯到当时的场景中,激发学生愤怒、惋惜、痛心等情感喷发。通过两个话题的交流,让学生“触摸自己”及猜想其他的法国人对圆明园烧毁事件的看法,为后面星现雨果站在世界高度的理性思辨思维蓄势铺垫。2.央视见字如面节目组要做一期关于战争主题的特别纪念节目,很荣幸的是本期的见字如面会客室就设在我们班。这是一档由书信讲述者、书信朗读者、书信品读者、书信聆听者和书信连线者一起参与的节目,借助书信打开历史,带领观众走进过往的场景,去触碰那些依然可感的人物情状,重新领略文字里的精神情怀。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见字如面节目,看看作为法国人的雨果,面对圆明园被劫掠烧毁,又有什么想说的呢 设计意图:见字如面是央视热门且有内涵质量的一档文化节目,深受大家喜爱。设置一个见字如面节目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有仪式感地读信,有感情地进入文本。三、书信讲述者 见字如面 与你相约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拆信人精练地讲述信件的内容,现在请你速读这封信,注意圈画关键句,然后以讲述者的身份讲一讲这封书信写了什么内容。明确:极力赞美圆明园、极力讽刺侵略者。设计意图:真实模拟见字如面第一个环节“书信讲述者“,以一种陌生化的方式让学生借助最熟悉的圈画关键句的方法概述书信内容,会产生奇妙、新鲜的化学反应。四、书信朗读者 1.见字如面节目的一大魅力就在于每个读信人会进行最深情、最具特色的演绎,让我们进入“书信朗读者”环节,请大家根据“朗读小贴士”做好准备。朗读小贴士:1.四人小组,每个组员选取自己最有感觉的信件片段,可以一段、可以两段等,根据自己的理解,读给组员听,并大致说说自己在读信时想表达的情感。2.组员们根据大家的朗读表现,从情感诠释等角度进行考量,每组推选一名组员,在整个见字如面录制现场进行诵读。设计意图:借助见字如面节目第二环节“拆信者的书信朗读,采取小组合作并给出具体、明确的任务小贴士,让小组里的孩子都动起来,用声音直观传递自己对这封信的最初阅读感受,此处的分享朗读环节,也使孩子们在交流中对这封信的情感更丰富起来。2.见字如面书信朗读者登场,从老师准备的几段背景音乐(有稍柔和、有稍激昂)选择一段作为自己的背景音乐,为大家朗读书信片段,并说说选择这段背景音乐的理由及为何如此朗读。预设:第 12 自然段,虽有锋芒,却是极其内敛的,满是套话的礼貌,读时较为克制、冷静。第 3 自然段,带着强烈的热情来美化圆明园,陶醉于圆明园的美。第 4 自然段,强烈的毁灭感和极致的痛失感,和第 3 自然段表达的情感呈现巨大的落差。第 510 自然段,不再克制、隐忍、含蓄,极致的揶揄、谴责、审判、鞭挞、痛心感。设计意图:对背景音乐的选择,其实就是进一步深入和明晰情感,如果说课堂最动情的两个点是什么,我会选择“朗读”和“追问,读得入情,感觉就来了,问得漂亮,思维就高了。把自己融入信中,在朗读中传递自己对书信最初的感受,会带来课堂的感动,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