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中古钟的意蕴阐释.pdf
围城中古钟的意蕴阐释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最重要的小说作品。钱钟书以幽默的 笔法,描绘了一部生活的笑面悲剧,小说中充满了作者对生活的 感悟。围城 主要描述了方鸿渐等知识分子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国 民党统治区里,在个人、爱情、婚姻等名利圈(暗喻围城)中明争 暗斗,而又苦闷矛盾的心理状态。在这部小说中,古钟的意象在塑 造人物和揭示主题两方面起了较大的作用。古钟的丰富含义是通 过的隐喻手法表现出来的。隐喻是一种比喻,用一种事物来暗喻 另一种事物,本体和喻体在某方面存在着相同点,这种相同点可 能是形象上的,也可能是本质上的。一、古钟与小说主题的揭示 在我国古典名著中经常会出现隐喻的创作手法。例如,通灵 宝玉对贾宝玉的隐喻。通灵宝玉与贾宝玉的结合,曹雪芹是通过 虚幻的手法,小说中描述说贾宝玉是补天遗落的顽石投胎,但在 围城这部现实主义作品中,这种情节是不可能出现的,作者于 是描述说古钟是方鸿渐家里的祖物。“这只钟不是你爷爷买的,挂在后厅的吗?”中国人素来看重血缘纽带,作者通过描述这一 情节有心暗示古钟对方鸿渐的隐喻作用。此外,环境对人也有极 大的熏陶作用。汉刘向 说苑?杂言 :“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 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 闻其臭,亦与之化矣。”方鸿渐处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之中,自然会 对方鸿渐的某些性格特征产生影响。仔细分析方鸿渐的姓名,可以得知“鸿渐”这个姓名是有来 历的,钱钟书在管锥篇中说“鸿渐”即“一只鸟飞来飞去没 有着落”,“鸿渐”这个名字就有漫无目的的流离的意思。而古钟的指针也是在不断地行走。方鸿渐终日处于颠沛流离之中,他年少时出国留学。文中说 他“是个无用之人,学不了木土工程,在大学从社会系转到哲学 系,最后转入中国文学系毕业。”“四年中换了三个大学,伦敦、巴黎、柏林,随便听几门功课,兴趣颇广,心得全无,生活尤其懒 散。”方鸿渐从国外留学回到家中,先到上海点金银行,又去湖南 三闾大学,后来又回到上海家中。小说中大量人物都处在颠沛流离之中,不论是方鸿渐,还是 赵辛楣,孙柔嘉,方鸿渐的其他家人,苏文纨,甚至是李梅亭,顾尔 谦这样的反面角色,都处在一种奔波的状态,这一方面是身逢乱 世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对人们命运的普遍揭示。古钟的行走每小时慢七分,方鸿渐也经常与理想失之交臂。在留学期间,他没有修得博士学位,而面对父亲和丈人两面的压 力,他只能从爱尔兰人手中买来了“克莱登大学”的博士学位。在点金银行工作时,他认识了唐晓芙,但终究因为苏文纨的破坏,使他与唐晓芙分离。在他与唐晓芙分手时,作者设计了一系列误 会,例如,唐晓芙的心理活动描写,唐晓芙看到方鸿渐淋雨时的动 作神态,以及两人打电话时引起的误会,都是作者在营造一种令 人惋惜的态度;方鸿渐在三闾大学与教授的职位失之交臂,后又 被排挤走,与孙柔嘉结婚后,希望能与孙柔嘉很好的相处,却又冲 突不断,这些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与那个慢了七分钟的古钟都暗 暗相合。不仅方鸿渐,小说中几乎所有人物都处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之中,例如方遁翁想要永远过着封建绅士的生活,但社会的不断 进步让他看起来滑稽可笑,孙柔嘉与方鸿渐结婚后争吵不断,苏 文纨后来也从一个大家闺秀变成了一个发国难财的充满市井气 的官太太,这种理想与现实间的差距给带着某种普遍性,这正体 现了这部小说的悲剧意蕴。二、古钟与方鸿渐的形象塑造 隐喻最重要的特征是两者某些特性的相似性,例如:通灵宝 玉是补天时遗落的顽石,贾宝玉也不热衷于仕途经济;方家的古 钟是方家祖传的古物,一直被方家奉为至宝,方遁翁甚至说要将 它“世代传下去”。方家的古钟无疑代表了旧的封建礼法制度,方鸿渐也是旧中国过渡时期知识分子的代表。方鸿渐的家以前是 乡里的望族,后来日军侵略,方鸿渐不得不迁入上海,可以说到了 外乡,方家望族绅士的地位大大下降。方家老二老三回乡收拾劫 余。不忘把方家的古钟带来,在这里有特殊的含义,这意味着方家 正在努力维持自己乡绅的排场。方鸿渐在来上海后,坚决拒绝孙 柔嘉安排的工作,也是因为不愿放下面子,他非常看重面子,在一 定程度上也是对封建礼法的遵守。他购买了假的博士学历,但又 决心:反正自己找事时,履历上绝不开这个学位。他在去三闾大学 的路上,看出了李梅亭自私卑鄙的品性,而当他发现李梅亭背着 大伙买红薯时,又不好意思揭穿他,而是躲开。他因为没有学位证 得不到教授的职位,但仍不愿意拿出假学位。他不愿投机钻营,所以在三闾大学被排挤。他拒绝孙柔嘉亲戚安排的工作,所以使 他与孙柔嘉的矛盾又加深了。方家的古钟毫无用处,方鸿渐也带有纨绔习气,他对学业博 而不精,他在事业上不顺利也与他没有博士学历有很大关系,他 不仅学业不精,在性格上也有些软弱,他可以看清李梅亭、高松年 等人投机钻营的伎俩,但又束手无策,一直退让,他知道韩学愈的 学历是假的,但又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身处高位,继续投机,最终 遭受排挤离开三闾大学,他在爱情上也处于被动的地位,不论是 鲍小姐、苏文纨,还是孙柔嘉。孙柔嘉在小说中是方鸿渐了解最深的人物之一,文中说他了 解方鸿渐并“千方百计”地促成了两人的婚姻。孙柔嘉在文中说 方鸿渐与古钟轮廓也像,是古钟变出来的妖精,这句话把古钟描 写古钟意象的目的显露无疑,就是借助古钟使方鸿渐这个形象更 加丰富。三、作者描写古钟的艺术手法 古钟在小说中不再是一只普通的钟表,而变成了小说中人物 生活的见证者、回忆者和影射者。就像红楼梦中女娲补天的 顽石化身为贾宝玉一样,这座方家的古钟就是方鸿渐的影子,每 到矛盾冲突发展到一个时期,作者就会对古钟进行描写,借助古 钟介绍故事中的矛盾冲突,借助古钟点明文章的主旨,古钟在小 说中不是一个无生命的东西了,而是具有灵性的,这种灵性一是 由于它无声的见证了故事的发展,是方鸿渐等人生活的见证人。二是它的灵性源于它慢了半拍,使人们每当看到他,都会回忆刚 发生过的事,这些故事往往使人啼笑皆非,生出对生活的种种无 奈。三是古钟与主人公的种种相似之处让人感到惊讶,古钟的特 点是盲目行走、毫不精准、总是慢几分钟,而方鸿渐的特点是无 所依傍,才识平庸,总是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挣扎,这种描写总是使 人觉得古钟在影射方鸿渐。可以说,小说围城中对古钟的描写是小说的一处生花妙 笔,言简义丰,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与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