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登岳阳楼》公开课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pdf

    • 资源ID:85923737       资源大小:188.64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4.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4.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登岳阳楼》公开课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pdf

    登岳阳楼公开课优秀教案 一、导入 杜甫善陈时事,故称其诗为“诗史”。我们检索其一生,观其行迹,绘其一生行路图,我们会发现杜甫也善纪行。“史”与“行”不可分割,其中“长江纪行”尤令人瞩目。我们知道,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横贯中国中部,其中,要提到杜甫,我们不得不提到几个地方:四川、重庆、湖南。提问:为什么提及杜甫就要涉及这三个地方?(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去蜀返乡(东下)乘舟出峡(南下)四川(760-765)重庆(765-768)湖南(768-770)成都(定居)夔州(寄寓滞留)岳州(漂泊)浣花溪畔 杜甫草堂 秋兴八首766 登岳阳楼768 蜀相760 咏怀古迹766 阁夜766 登高767 杜甫晚年的长江之行是为了经荆楚拟归中原故里,是他晚年诗中最为精华的部分。今天我们就一起鉴赏这组晚年诗中的经典代表作登岳阳楼。二、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学生结合注解理解诗意。提问:检查落实重点字词(学生回答,教师指出对错,强调积累)坼、乾坤、字、戎马、涕泗 重点补充:戎马驾兵车的马,泛指军马;借代军队、战争。涕泗涕,眼泪;鼻涕;泗,鼻涕;指眼泪和鼻涕。2.提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学生结合诗句回答)明确:忧国忧时之感,身世凄凉之叹。(二)探究学习 1.提问:清代杜诗注解第一人仇兆鳌指出“昔闻、今上,喜初登也。”你是否同意这个说法?(学生各抒己见,有理有据即可)教师点拨:如果同意,则要抓住“初”字分析第一时间的第一感觉,强调人的真实反应;如果不同意,则一定要知人论世,抓住“昔”和“今”的比较,联系诗人“昔”时少壮漫游,意气风发,“今”时漂泊荆湘,老病孤愁,故二者对比,则是诗人得偿所愿但历经坎坷,岂是“喜”字所能囊括。2.提问: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作用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有理有据即可)教师点拨:这一联的描写对象是洞庭湖水,写出洞庭湖壮阔的景象。这两句运用夸张,看似荒唐,实则写出了洞庭湖的生命和气势。通过景象,看到的应该是“坼”字背后隐含的国土分裂,“浮”字背后的时局动荡,所以,在作用方面,正确的解读更应该是诗人胸襟的写照,这一联不是为了显示自然的壮阔与诗人个体的悬殊,而是抒情主体内外反差微贱之躯,伟大之魂。拓展参考:叶原诗中所说”杜甫之诗,随举其一篇,篇举其一句,无处不可见其忧国爱君,悯时伤乱。遭颠沛而不苟,处穷约而不滥。崎岖兵戈盗贼之地,而以山川景物,友朋杯酒抒愤陶情,此杜甫之面目也。联系单元目标,明确鉴赏方法: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三)比较鉴赏 比较登高与登岳阳楼两首诗,寻找相同点。1.知人论世:国处多事之秋,人值垂暮之年。(略讲)国:767 年,安史之乱已结束四年,但地方军阀乘时而起,抢夺地盘。768 年,北方边关战事又起,吐蕃以十万人进攻灵武,两万人进攻邠州。人:767 年 56 岁“百年多病独登台”困窘身体、境遇 768 年 57 岁“老病有孤舟”2.内容题旨:状描登高景观,寄寓登高幽情。(略讲)登高:重阳夔州登高揽胜,秋景特征(无边落木萧萧下),雄奇壮阔之景;登岳阳楼:岁末岳阳极目远晀,隐去季节(吴楚东南坼),深沉博大之情;明确:由阔大的自然转入孤寂身世,空阔的境界往往更能激发诗人的飘零之感。从个人的老病哀伤之感,提升到国运民生的关怀上来,极大突显诗人胸襟之高远,博爱之无垠了,故而阔景写阔情。3.艺术造诣:沉郁顿挫之风,律诗典范之作。(重点突出)“沉郁顿挫”是杜甫在进雕赋表中对自己诗歌的一个评价,也是后世公认的杜诗的主导风格。在袁行霈、罗宗强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中指出“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沉郁”的内容要靠“顿挫”的手法和形式来表达,也只有“顿挫”的形式最适合表达“沉郁”的内容,这二者只有合成一体,相辅相成,才能高度概括杜甫的创作。具体说明:(1)沉郁: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艰难苦恨繁霜鬓”与“凭轩涕泗流”)举例:晚年组诗 寻共性:楼上“恋阙劳肝肺,论材愧杞楠。”江汉“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找特性: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潇洒 苏轼:定风波豁达(2)顿挫: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举例:阔景窄阔情 起承转合:元代范德玑诗格说: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春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水。情感:大(自然)小(个人)大(国家)总结:杜甫是一位系念国家安危和生命疾苦的诗人。动乱的时代,个人的坎坷遭遇,一有感触,则悲慨满怀。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生民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自己的穷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他的诗,蕴含着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处世的心态,便把这喷薄欲出的悲怆抑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深沉,变得低回起伏。个人的悲痛变成了对于百姓苦难的深沉忧思,留下了无穷韵味。总之,沉郁顿挫,是杜诗的主要风格。这一风格强烈地表现了他为民请命、以天下为已任的怀抱和心声,使他在诗歌艺术上达到了“超凡人圣”的境地,使诗人达到现实主义顶峰,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我们学杜甫,自然就要真正懂得专属于杜甫的“沉郁顿挫”。师生诵读:带着对沉郁顿挫的体会诵读诗篇。三、课堂总结 学生完成课堂总结,以本节课自身学习体验收获来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1.学会建立系统作家作品体系化 2.学会比较阅读作家作品风格化 3.学会钻研探究作家作品细节化 总结:杜甫漂流长江,最终客死湖湘,欲归故里的愿望始终没有实现。其晚年长江之行真是极为悲惨,此时期家国忧患,人生坎坷,情感沧桑和美好情操,以及崇高精神境界都将通过杜甫炉火纯青的诗艺表现出来,才情顺意而到,不费安排,浮华剥落,平淡简易。四、作业 不管穷与达,安与危,杜甫把他平生所有的志意和苦难都融为一体,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和使命化为自己一生的自觉,请大家在心里记住杜甫这位伟大的诗人,请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坚持品读杜甫优秀的诗篇。在诵读中结束本节课。(饱含深情)1.巩固知识:课后原创小卷(诗歌鉴赏题)2.提升能力:继续完成杜甫人生阶段的划分,将经历与诗作联系,系统探究。3.提高素养:阅读推荐:冯至的杜甫传、叶嘉莹杜甫秋兴八首集说、吴小如吴小如讲杜诗。五、板书设计 登岳阳楼 杜甫 简单绘制长江纪行路线图。四川(760-765)重庆(765-768)湖南(768-770)成都(定居)夔州(寄寓滞留)岳州(漂泊)登高766 登岳阳楼768 明确:知人论世(经历与诗篇晚年组诗)沉郁顿挫(情感与表达)缘景明情(绘景摹形溯情)

    注意事项

    本文(《登岳阳楼》公开课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pdf)为本站会员(g****s)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