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较全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df
-
资源ID:85923824
资源大小:477.55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4.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论语》十二章较全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df
论语十二章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孔子及论语全面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2、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背诵课文。3、体会孔子所倡导的“为学之道”,提高为人处世的思想修养。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论语是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孔子的言行涉及孝道、治学、治国、为政等诸多方面,为历代所推崇,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我们可以辩证学习,学习其中的精华。二、作者作品 1.作者简介 孔子(公元前 551 年 9 月 28 日-公元前 479 年 4 月 11 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诗 书 礼 乐 易 春秋六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孔子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孔子一生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30 岁前,位卑而能“鄙事”,有志于学。3050 岁,欲仕不能。5055 岁,在鲁从政。5568 岁,周游列国,历尽艰辛。6573 岁,安居鲁国,办教育,理六经。孔子,是一个志在报国又无人重用的闲人,又是一个周游列国、苦寻门路的忙人,更是一个到处碰壁、从不回头的强人。2.作品简介 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结集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现在通行的论语20 篇,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语录体:偏重于言语的记录,不重文采,不讲求篇章结构,不讲求篇与篇之间或者段与段之间在世间及内容上的必然联系的散文体式。论语名称的来由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三、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解决基础知识。四、研读本文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字词:敏:勤勉。而:表并列。而:表顺承。就:到。有道:指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正:使匡正。已:同“矣”,句尾语气词 表陈述,相当于“了”。译文:孔子说:“品德高尚的人吃东西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舒适,做事勤勉,言谈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2)从学而这段话,理解孔子是怎样阐述“好学”的?这是对“什么是好学”这一问题的一种回答,包括四个方面。前两个方面说不要做什么,后两个方面说要做什么。孔子说能做到这四点就是好学,凸显了古人以完善道德品质为基点的教育思想。孔子认为君子为学要修身养性、安贫乐道,克制物质享受的欲望,不断向有道之人学习,说话要谨慎,做事要勤勉,就是在求学上强调道德实践重于知识。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泰伯)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2.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而:表假设,如果。如何:固定句式,译为“怎样呢?”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样对待礼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样对待乐呢?”试简要分析“仁”和“礼”“乐”的关系。礼、乐都是制度文明,而仁则是人内心的道德规范,是人文的基础。所以,乐必须反映人的仁德。同时,乐是表达人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因此,礼与乐都是仁的外在表现。这里,孔子指出礼、乐的核心与根本是仁,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礼、乐的问题。仁是孔子学说的中心,它来自固有的道德,是礼、乐的根本。礼讲究谦让敬人,乐需要八音和谐。一个人没有仁的本质,则无谦让敬人、和谐无夺等美德,即便行礼奏乐,也不具有实质意义。所以,人而不仁,礼对他有什么用?人而不仁,乐对他有什么用?这里就是说不仁之人,是用不了礼、乐的。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子贡曰:“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孟子公孙丑上)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货)樊迟问仁。孔子曰:“爱人。”子曰:“当仁,不让于师。”3.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闻道:得知真相 孔子说:“早晨得知真相,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对于“真理”具有怎样的态度?“道”在此处特指儒家的“仁义之道”。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孔子的道德价值观,也是“朝闻道,夕死可矣”一句话所包含的深刻内涵。阐述了孔子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以及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牺牲精神。4.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喻:知晓、明白 孔子说:“君子明白的是义,小人知晓的是利。”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在“义利观”上应该有什么不同?阐明了孔子关于君子与小人不同的义利观。在道义和利益的取舍上,君子更重视道义,而小人更注重利益,对义和利不同的认识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也许有人会说:“苏格拉底,忙于做这种琐事,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你不感到丢脸吗?”然而我会义正辞严地回答说:“你这个人,如果你认为凡有点自尊的人要在掂量了生与死之后才决定做某事是否值得,那么你说错了;他在采取任何行动时只考虑他的行为是否正义、他做的事像是好人做的还是坏人做的。”(人民出版社柏拉图全集上卷)如果你只渴望尽力获得金钱、名声和荣誉,而不追求智慧和真理,不关心如何让灵魂变成最好的,你难道不感到羞耻吗?我相信在这城里没有比我对神的侍奉更大的善行。因为我忙忙碌碌,所做的事情无非就是劝导你们,无论老少,最应关注的不是你们的身体或财富,而是你们灵魂的最佳状态;好比我对你们说:“财富之所以好是因为德性,德性使财富以及其他所有对人有益的东西成为好的,无论个人的还是集体的。”(人民出版社柏拉图全集上卷)也许有人会说:“苏格拉底,忙于做这种琐事,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你不感到丢脸吗?”然而我会义正辞严地回答说:“你这个人,如果你认为凡有点自尊的人要在掂量了生与死之后才决定做某事是否值得,那么你说错了;他在采取任何行动时只考虑他的行为是否正义、他做的事像是好人做的还是坏人做的。”(人民出版社柏拉图全集上卷)5.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贤:形作名,有德行的人。齐:形作动,看齐。内:名作状,在心里 孔子说:“看见有德行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心里反省自己是否有这样的缺点。”这句话反映出孔子的什么思想?自我反省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经常反省自已,可以去除心中的杂念,理性地看待自己,快速地改掉自己的缺点,完善自己的道德境界。孔子认为道德修养的方法之一是见贤思齐。见到强于自己的人,要向他学习,努力向他靠齐;见到不如自己的人,要反省自已哪些地方还有欠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已。6.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质:质朴、朴实。文:华美、文采。野:粗野、鄙俗。史:虚饰、浮夸。彬彬:配合适当的样子。孔子说:“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就会虚饰浮夸。文采和质朴配合适当,这样之后才可以成为君子。”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文”与“质”的关系?孔子这里说的“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质,同时又合乎“礼”并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这一方面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方面反映了孔子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而主张不偏不倚,执两用中。文与质是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不可分离。孔子认为只有两者配合得当才是完美的。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文”则是指文化的修养。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显得很粗俗;“文胜质则史”就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会显得浮夸和虚伪,注重繁文缛节而不切实际。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典型的“文胜质则史”。所以孔子提倡“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渊)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弘:广、大,这里指志向远大。而:表并列。以为:把作为。已:停止 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担当的责任重大,而且路程遥远。把仁作为自己担当的责任,不是也很重大吗?到死才停止,不也很遥远吗?”曾子怎么看待“仁”?曾子认为读书人应该具备刚毅的品格,因为只有具备了这种品格才可以接受重任,才可以不半途而废,才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刚:刚强。毅:果敢。木:质朴。讷:钝于言。8.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为:堆积。篑:筐。平:形作动,填平。覆:倾倒。往:坚持。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没有成功,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停下来的。又好比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定去做,是我自己要坚持的。”这句话蕴含了哪些做事和学习的道理?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做事不可半途而废,要持之以恒,进退的责任在自己而不在别人。孔子以堆土成山和平整地面的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道理,鼓励自己和学生无论在学问和道德上,都应该坚持不懈。对我们来说,生活就像一个放在建筑师面前的巨大采石场。只有那些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所形成的某种构架,从一堆杂乱无章的材料中以最经济、最适合、最持久的方式建成所需要的建筑的人,才配得上称为建筑师相信我,这个世界称之为邪恶的痛苦及伤害的绝大部分,是因为人们太懒散,而没有掌握近在咫尺的正确知识;而且,一旦意识到这一点,便持之以恒地获取知识。对我来说,这就像人们决定必须去建一座塔,但是盖塔的地基所用的石头和劳力还不如承载一间茅屋的地基的多。(歌德威廉梅斯特)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知:同“智”。孔子说:“聪明的人不会迷惑,仁德的人不会有仇,勇敢的人不会畏惧。”这句话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主张?孔子认为一个人要达成完美的人格修养,智、仁、勇缺一不可。“智者”为何“不惑”,“仁者”为何“不忧”,“勇者”为何“不惧”?请谈谈你的看法。有智慧的人不会疑惑,因为他知道大小、轻重、缓急、本末,判断力自然就强;仁德的人行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不会招人怨恨,行忠道(立人、达人)则会令人感激,人际关系处理得完善了,就不会忧虑;真正的勇者不在于行为壮烈,而在于内心强大,不存在惧怕之心,横逆忧患来临时,能淡然处之,这才是大勇。“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冯梦龙智囊)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10.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克:约束。复:归复。一日:一旦。归:称赞。由:依靠。目:细则。事:实践 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就是仁。一旦你做到了克己复礼,全天下都会称赞你是仁人。要做到仁靠的是自己,难道要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克己复礼的细则。”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堪,不合于礼的不听,不合于礼的不说,不合于礼的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颖,愿意实践这些话。如何理解孔子关于“仁”的这一回答?“仁”从某个基本面上讲,是礼的内在化和自觉;礼显然不是人的本性所固有的,但是礼是社会人生所必须的;拥有仁德,关键在自己,自己不追求,自己不努力,再好的目标也等于零。礼仪的害处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它绝对相信自身的正确性,其二,它认为与智能、艺术创造力、活力,以及世间其他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相比,人们更需要的是正确的风度。然而,谁要是绝对的自信,那么这种自信本身就足以毁灭全部精神上的发展。伟大的精神力量几乎肯定会伴之以生硬的姿态和令人尴尬的举止。因此,当礼仪对生硬和令人尴尬的模样投以轻蔑时,它就会变成一股破坏力,可以毁灭所有同“礼仪”相联的人们。礼仪自身是僵死的、一成不变的,因此,礼仪就会用它的举止把僵死的气息传播给不具有“礼仪”的人们,使许多原本富有生气的人也变得僵化起来。对于英国小康和引起小康注意的能人来说,“礼仪”造成的危害不胜其多。(罗素论教育)11.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一言:一个字。行:实践。其:大概。子贡问道:“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去实践它吗?”孔子说:“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行加到别人身上。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卫灵公篇)“仁者如射,射者正已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公孙丑上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恕”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何关系,这段话与孔子的“仁”又有何关系?在孔子看来,“恕”这个字是可以终身奉行的,而“恕”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它在根本上与“仁”是相同的,所以常把它看成是“仁”的实践原则。孔子认为推已及人的恕道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原则。“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也是思想品德修养,强调“修已”。12.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小子:老师对学生的称呼。何莫:为什么不。夫:那。兴:指激发人的感情。观:指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群:指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怨:指讽刺时政。迩:近。事:通“侍”,侍奉。孔子说:“年轻人为什么不学习诗呢?诗可以激发人的感情,可以观察政治、风俗的盛衰得失,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在礼的准则下讽刺时政。从近处讲可以懂得怎样侍奉父母,从长远将可以懂得如何侍奉君主。而且能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如何理解“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一句?这句话可译为“从近处来说可以侍奉父母,从长远来说可以辅佐君王”。强调了“诗”的教化作用和文化地位。充分说明孔子对“诗”的重视。五、思考探究:本文分别用哪些方法阐述了哪些观点?章节 主要观点 说理方法 第一章 安贫乐道,就有道而正 理论论证 第二章 礼乐以仁为基础 理论论证 第三章 执着追求“道(真理)”理论论证 第四章 君子重义轻利 对比论证 第五章 虚心学习,自我反省 对比论证 第六章 文质兼备,方为君子 对比、理论论证 第七章 以仁为己任,意志坚强 理论论证 第八章 不半途而废,持之以恒 比喻论证 第九章 智、仁、勇成就完美人格 举例论证 第十章 克己复礼为仁 理论论证 第十一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理论论证 第十二章 诗的社会功用 举例论证 论语十二章 第 1、4、6 章 君子与小人 第 2、7、9、10论“仁”第 3、8 章论“道”的学习 第 5、11 章修己与待人 第 12 章学习诗 礼的重要性(1)在十二章的雍也篇中,孔子论及了“文”与“质”的关系,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文”与“质”的关系?明确:孔子这里说的“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质,同时又合乎“礼”并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这一方面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方面反映了孔子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而主张不偏不倚,执两用中。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文”则是指文化的修养。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显得很粗俗;“文胜质则史”就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会显得浮夸和虚伪,注重繁文缛节而不切实际。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典型的“文胜质则史”。所以孔子提倡“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2)“智者”为何“不惑”,“仁者”为何“不忧”,“勇者”为何“不惧”?请谈谈你的看法。明确:有智慧的人不会疑惑,因为他知道大小、轻重、缓急、本末,判断力自然就强;仁德的人行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不会招人怨恨,行忠道(立人、达人)则会令人感激,人际关系处理得完善了,就不会忧虑;真正的勇者不在于行为壮烈,而在于内心强大,不存在惧怕之心,横逆忧患来临时,能淡然处之,这才是大勇。(3)孔子认为:“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试简要分析“仁”和“礼”“乐”的关系。明确:礼、乐都是制度文明,而仁则是人内心的道德规范,是人文的基础。所以,乐必须反映人的仁德。同时,乐是表达人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因此,礼与乐都是仁的外在表现。这里,孔子指出礼、乐的核心与根本是仁,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礼、乐的问题。仁是孔子学说的中心,它来自固有的道德,是礼、乐的根本 礼讲究谦让敬人,乐需要八音和谐。一个人没有仁的本质,则无谦让敬人、和谐无夺等美德,即便行礼奏乐,也不具有实质意义。所以,人而不仁,礼对他有什么用?人而不仁,乐对他有什么用?(4)如何理解和评价孔子所说的诗可以“兴”“观”“群”“怨”?明确:“兴”“观”“群”“怨”是孔子对诗经的社会功能的认识和概括。“兴”,是说诗经能够激发人们的广泛联想,能影响人们的心灵,调动其内在情感,引起情感共鸣。“观”,是说诗经可以帮助人们观察政治的得失和风俗的盛衰。“群”,是说 诗经 可以帮助人们沟通交流,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怨”,是说诗经可以帮助人们抒发对苛政的怨愤和讥刺之情。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根据诗经的特点指出了文艺具有美感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政治作用,这是历史上对诗经的作用所进行的第一次明确而全面的理论概括,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代许多理论家都继承和发扬了这一思想,对诗歌创作提出具体的要求。但孔子强调“兴”“观”“群”“怨”,目的是“事父”“事君”,即为封建礼教、封建统治阶级服务,有其明显的阶级局限性。(5)孔子“仁”的学说中蕴含着哪些值得现代人弘扬的思想精华?(至少写出两点)明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基本精神在现代仍具有重要意义。生活中,我们总是希望别人对我们好一点,但很少想到自己对别人好一点。我们总是希望老师多关注自己一点,多关心自己一点,多理解自己一点,可是我们是否曾想过,我们是否也曾关注过老师,关心过老师,理解过老师内心的苦衷呢?也许,我们总希望朋友多为自己做一点事,爸妈多给自己一点爱、一点理解从今天开始,当我们想到这一点的时候,希望大家都能够想到这句话: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它意味着,我们不是在对方对我们友好的情况下才对对方友好;我们对对方好,不是为了得到回报,而是以自己的心来体贴对方的心。这凸显了中华民族纯正而崇高的道德精神。“克己复礼为仁”的思想对现代人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克己复礼:克制自己,归复到礼的规定。生活中,我们都会有很多欲望,有些欲望是合理的,而有些欲望是不合理的甚至是不合规的。比如,教学楼前的月季花开了,许多同学都有想要摘取的欲望,但是,学校的规章制度有明确的规定:不得损坏公物。月季花是公物,所以我们就要抵住内心的诱惑,这样做就是仁了。人是社会性动物,为人处事必须考虑他人的存在、社群的秩序,也必须对自我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加以规范。孔子宣扬的“礼”中蕴含的严于律已的基本精神在今天仍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六、观点争鸣 通过学习十二章,我们可以发现孔子非常看重对诗的学习,那么诗真的是一个人提高修养所必须研读的吗?明确:观点一:是必须研读的。孔子认为,不学习诗,就没有办法说话,学诗能知言善语,可以激发人的情感,可以观察政治、风俗的盛衰得失,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在礼的准则下讽刺时政。观点二:不是必须研读的。孔子只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提出要学习诗的建议,孔子看重诗,其本质是对教化和德行的重视。如果一个人通过其他途径能够获得相关的教育,不一定必须研读这部书。七、写作特色 简约深远 隽永有味(1)简洁明了的语录体形式。本文采用简洁明了的语录体形式,通过师徒的对话来传达人物的思想主张,表明人物的观点,体现人物之间的情感活动。篇幅都比较短小,语言简约,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但意思的表达却不乏一定的深度,从中可见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2)丰富多变的手法。文中多采用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言简义丰。文中还多次运用反问句,言语之间跳跃较大,含意丰富。节选的十二章通过对人物语言的记叙,刻画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文中的孔子温文尔雅,思想深邃,诲人不倦,具有大教育家、大思想家的胸襟和风范,我们可以从他的言语中体会到一个师者的育人之心。(3)含意深远,充满哲理。本文中节选的许多名句都富有哲理,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等语句内涵深刻,充满智慧,给人以人生的启迪。八、课堂总结“后世文学,根源皆在古书。同一熟诵,诵后世书,固不如诵古书之有益。而欲精研文学,则数十百篇熟诵之文字,固亦决不能无也。.诸子之文,可谓个性最显著者,欲治文学者,诚不可不加之意也。”吕思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