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乐器宝宝做游戏》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教案.pdf
-
资源ID:85925316
资源大小:141.52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4.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我和乐器宝宝做游戏》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教案.pdf
设计意图:当孩子们喜欢边玩边哼小调时;当孩子们不断重复敲击侧耳倾听敲击时;当孩子们一听到节奏明快、活泼的音乐就手舞足蹈、摇头晃脑起来,脸上的表情就丰富起来,我知道孩子们是喜欢音乐的,对音乐是好奇的。因此,我们在班级中为幼儿创设音乐环境,设立音乐区角,让他们与音乐做朋友。同时我们在区角活动时播放轻柔悦耳的名曲,童谣,投放与歌曲相关的图片贴在墙角上做背景,并制作一些表演时需要的道具和打击乐器彩带、头饰、花环、手铃、响板、圆舞板等来满足孩子的需要,在一次活动中无意发现小朋友会边听着音乐边用打击乐器来伴奏,虽然节奏有些凌乱,但他们玩得很开心,只是缺乏合作与互动。于是,我设计了我和乐器宝宝做游戏通过活动,来让孩子加深对打击乐器的了解和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节奏感,初步掌握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2、初步学习应用打击乐器,激发幼儿对打击乐器的兴趣。3、培养幼儿节奏活动中合作能力。4、在感受歌曲的根底上,理解歌曲意境。5、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活动准备:1、音乐图谱一张小熊的脚印、荷花、小白兔、青蛙 2、乐器假设干:双响棒子 5 个、圆舞板 5 个、响铃 5 个、铃鼓 5 个、玩具熊一只 活动过程:一、熟悉乐曲 1、师:小朋友,你们看它是谁啊?出示玩具熊 2、师:对了,这只小熊要去小溪边散步。走,走,走,看见一朵荷花开,又走,走,走,又看见一朵荷花开,小熊和荷花在小溪边玩的很开心,这时候来了两只大青蛙,在呱呱,呱呱地和小熊打招呼,远处又跳跳,跳跳地来了一只小白兔。3、师:你听到这故事里面讲到了谁?幼儿幼儿举手发言 4、师:我把这故事画了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出示图谱 5、提问:1小朋友,故事里有谁啊?2小熊是怎么走路的?熊是慢慢的走 3小熊看见什么花开了?荷花开了,做荷花开的动作 4青蛙是怎么和小熊打招呼的?呱呱,呱呱 5小白兔是怎么来的?跳跳,跳跳 6、我们来听听音乐里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播放音乐,教师指图谱 二、熟悉节奏型 师:这个故事好听吗?你们想不想来讲将这个故事啊?看图谱讲故事,用拍手来表示 师:刚刚我们是用拍手的方法讲故事,现在我们加上动作来讲讲好不好?师:先来说说小熊是怎么走路的啊,我们用手来怎么表示呢?手在大腿上拍 师:那荷花用手又是怎么表示呢?用手来表示荷花 师:小白兔走路怎么走的呢?用手来做小兔跳 师:青蛙怎么叫的呢?用手来表示注:大青蛙声音响,小青蛙声音轻 3看着图谱边念边用手来表示 2、分角色徒手练习 1分段练习 1、请小朋友练习小熊和小花;2、请小朋友练习小白兔和青蛙;3、合作表演 2跟音乐徒手练习,三、乐器演奏。1、师:我小朋友学得真棒,乐器宝宝呀想来和我们一起玩呢。我们先来看看都有谁?介绍乐器及使用方法,并与幼儿讨论各种乐器应该放在哪个地方比拟适合?请幼儿自由发言 2、第一次演奏乐器和音乐的配合 师:你们想不想和乐器宝宝来讲这个故事啊?师:好,那我来当指挥,我们用乐器宝宝来讲故事要求幼儿眼睛看指挥,教师不但指挥动作要到位,眼神更要有神和到位。3、完整地演奏一次 师:小朋友真能干,我们再来一次,注意听着音乐一起来!四、结束活动 师:好玩吗?我先把乐器宝宝送回家,下次再请他们来和我们一起讲故事好不好?教学反思:打击乐教学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一个组成局部,属于艺术教育的范畴。传统的打击乐教学活动是从教学目的出发,学会一定数量的打击乐作品,教学方法的单纯的使用示范教学,只注重幼儿机械的模仿动作,而无视教学过程,无视幼儿的情感教育合作精神和创造力的培养,如何在打击乐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情感、合作、创新能力呢?我在这节课中做了以下一些尝试:1、借助故事情节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如:有的小朋友说小熊走路用跺跺小脚,有的幼儿说大家玩的很开心就用拍拍小手,有的幼儿说拍腿,有的说拍肩等等。在热烈和谐的学习气氛中幼儿用声音,身体不同部位的动作,打出乐曲的各种节奏,同时幼儿的情感,创新、创造力在愉快的学习中得到了开发,得到了锻炼。2、在乐器合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合作能力是在共同完成一件事中所表达出来的行为及心理,合作能力是一个人的综合能力的反映,在幼儿园教学中,有许多可利用的点进行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动的培养。打击乐活动就是一跟好的途径。如:在这节课中,我拿出乐器让小朋友看并介绍是什么乐器,并请他们自己来敲打。然后问幼儿有什么感觉。有的幼儿说:不好听,太乱了等等。那么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演奏这首乐曲呢?老师引导幼儿试验不同乐器,感觉上下音及不同节奏,用不同的乐器打出不同的效果。然后引导幼儿分别用手鼓、小铃等不同的乐器打出不同的乐器节奏,让他们讨论什么乐器用于什么部位比拟适宜。让他们自己请乐器宝宝来讲这个故事,经过屡次反复训练,幼儿看着老师的指挥,用自己手中的乐器演奏自己需要演奏的局部音乐,这需要幼儿高度的集中精力,互相合作,共同完成旋律的乐器配奏,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同时懂得一个道理,只有共同合作就能做好每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