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4课时不退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西师大版.pdf
-
资源ID:85930160
资源大小:427.81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4.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4课时不退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西师大版.pdf
第1页/共8页 第四单元 1120 各数的认识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第 4 课时 不退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教学内容】“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第2页/共8页 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教材第 6263页内容。【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 20 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2.感悟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了解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3.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感悟同一道加法或减法有不同的计算方法。4.能与学生合作进行计算方法的探索,从中产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 20 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难点:感悟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了解只有相同数位的数才能相加减。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课件。猜一猜。小白兔可能有多少个蘑菇?(画)第3页/共8页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能根据刚才我们得到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学生间互相讨论,提出数学问题。(1)小白兔和小灰兔共有多少个蘑菇?(2)小白兔比小灰兔多多少个蘑菇?(3)小灰兔比小白兔少多少个蘑菇?3.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充分肯定。师:你们真棒,一共提出了 3 个问题,我们依次进行解决。二、互动新授 1.教学加法 教师提问:谁来说说要求小白兔和小灰兔共有多少个蘑菇应该怎么列式?学生回答“13+2”,教师板书。(1)探讨算法。教师提问: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13+2 怎样算?我们先用小棒摆一摆,请同学们先拿出 13 根小棒摆在桌子上,再拿出 2 根小棒摆在桌子上,合起来是多少根呢?你是怎样想的?请在 4 人小组里相互说说你的想法。学生交流,教师巡视后请各组代表说说你们组的意见。师小结:看来同学们的方法虽各不相同,但大部分同学都知道如果是用小棒做这种加法,要先把单根的小棒加起来,再加上整捆的。(2)教师介绍加法各部分名称。教师介绍:其实我们在加法算式里面它的每一部分也像同学们一样都有一个名字。相加的两个数叫加数,13 叫加数,2 也叫加数,加起来的结果叫做和。第4页/共8页 板书:加数、加数、和。(学生齐读)2.教学减法 教师提问:要求小白兔比小灰兔多多少个蘑菇,和小灰兔比小白兔少多少个蘑菇,其实都是把两个数进行比较,应该怎么列式呢?学生列算式:13-2。(板书)(1)探讨算法。教师提问:13-2 该怎么算,请大家在 4 人小组里相互说说你的想法。(2)学生汇报。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往前数 2 个数:12,11。刚才摆小棒时,拿走的 2 根是从 3 根里拿走的,剩下的 1 根合在 1 捆上是 11根。师:我们把刚才说的过程再看一遍。教师在黑板上再演示一遍:先出示1 捆零 3 根,然后慢慢移走 2 根。(3)教师介绍减法各部分名称。师:和加法一样,减法的各个部分也有它的名字,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减数,减法的得数叫差。板书:被减数、减数、差。(学生齐读)(4)操作练习。3.教学一图二式 出示例 3 的金鱼图。第5页/共8页 教师提问:看到这幅图,你能列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吗?学生列算式:11+6=17、17-6=11,教师给予肯定。教师提问:请大家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算式中都有 6、11、17 这三个数,加法和减法是互为逆运算的。教师提问:在计算这两个算式时又要注意什么?学生说算法:算加法时 6 要加在个位,算减法时 6 要减在个位。师小结:说得真好,只有相同数位的数才能相加减。(板书)4.教学例 4(1)课件动态演示例 4 的图。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用“原来”、“飞走”与“飞来”描述看到的过程。教师提问:现在还有多少只鸟?会写出算式吗?学生说算式:13-2+3。(2)师:学生们,在第二单元中我们学习了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那算式 13-2+3 应该怎样算呢?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补充,并板书如下:(3)操作练习。算一算:15+2-4=18-5-2=17-6+3=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评讲,评讲时要求学生说出第一步计算的得数。三、课堂练习,巩固提升 第6页/共8页 1.操作练习(1)摆小棒,算一算。完成教材第 63 页“课堂活动”第 1 题。学生根据算式独立摆小棒进行计算,教师巡视进行指导后交流。交流时教师在投影仪上展示学生的摆法,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摆。(2)拨珠计算。完成教材第 63 页“课堂活动”第 2 题。学生与同桌合作完成,一人说算式,一人根据算式拨珠,再共同计算。教师巡视进行指导后交流。交流时教师展示学生的拨法,并让学生说说这样拨的原因。特别是 17-5=,要学生说说先怎么拨,再怎么拨,借以巩固被减数是总数这一概念。2.快乐游戏 完成教材第 63 页“课堂活动”第 3 题。教师先出示两张数字卡片,并要求学生根据卡片上的两个数字说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再让学生和同桌在数字卡片中每人抽取一个数,分别说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比比看谁算得快。教师要提醒学生如果抽取到的数字卡片遇到进位和退位时,可重新抽取。3.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 63 页“练习十一”第 1 题。学生先独立完成,评讲时教师要让学生根据图,说说每个算式中的数字表示什么。第7页/共8页 以此帮助学生加深图与算式相结合的意识。在看计数器列式时,教师提醒学生明确图中向上和向下的箭头各表示什么,再独立计算。也可借助计数器具体进行演示。特别是写减法算式时要让学生明确,减法是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因此要先数出总数。四、课堂小结 教师提问:同学们,想一想,今天这节数学课你都学了些什么?学生回答本课所学的知识。教师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 20 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请大家再想想,在进行计算的时候我们都用到了哪些方法?学生归纳出各种计算方法。(数数、摆小棒算、拨计数器算等等)教师小结:虽然我们利用了不同的学具帮助我们计算,但是在计算时我们要特别注意只有“相同数位的数才能相加减”。教师提问:关于今天的知识,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教师答疑。)五、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 2.课后作业 板书笔记 不退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小白兔和小 兔的对话引入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身边到处有数学。这样设计不仅巩固了上节课的知识,同时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充第8页/共8页 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思想。整节课中,学生操作很充分,但是在说算法时学生的语言表达略显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尽量给同学们多操作、多说、多思考的时间。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从而激励他们不断探索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