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4课时练习课|西师大版(2018秋).pdf
-
资源ID:85933898
资源大小:98.51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4.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4课时练习课|西师大版(2018秋).pdf
第 1 页 第五单元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 第 4 课时 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第 7677 页内容。【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 8 加几的计算方法。2.进一步巩固“凑十法”。3.能看懂图文结合的题意,并能正确计算。4.在学习活动中,体验与人合作的喜悦。【重点难点】重点:熟练掌握 8 加几的计算方法。难点:能看懂图文结合的题意,并能正确计算。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听算。8+2 1+9 9+8 9-7 5+3 3+4 10+6 18-8 2.口算教材第 77 页第 5 题。独立练习,订正答案。指生说说,是怎么算的。8 加几:“凑十法”要把另一个加数分成2 加几。8+4=8+2+2,8+8=8+2+6。9 加几:“凑十法”算时要把另一个加数分成1 加几。9+4=9+1+3,9+7=9+1+6。10 减几:就是找这个减数的补数。二、互动新授 1.教学例 3。课件出示教材第 75 页例 3 图。第 2 页 看图提出数学问题:小明拿走 7 盆花后,现在有 8 盆花。原来这里一共有多少盆花?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式计算,再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说算法。算式:8+7 或 7+8。指生说出用加法计算的理由。小结:“一共是多少”是把两部分合起来,求原来是多少,其实也是求两部分的和,所以应该用加法计算。数量关系:剩下的+拿走的=原来的,交流算法,说说你是怎样算的?方法 1:把 7 分成 2 和 5,2+8=10,10+5=15。方法 2:把 8 分成 3 和 5,7+3=10,10+5=15。方法 3:把 8 看做 10,7+10=17,17-2=12。方法 4:7+8=15 所以 8+7=15。2.对照练习。完成教材第 7677 页“练习十四”第 9 题。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图意。鱼缸里现在有 6 只螃蟹,已经送给了弟弟 8 只,原来一共有多少只?8+6=14(只)指生说列式理由。小结:原来的比剩下的多,求原来的就是用加法。数量关系:剩下的+拿走的=原来的。指生说算法。方法 1:把 6 分成 2 和 4,2+8=10,10+4=14。方法 2:把 8 分成 4 和 4,4+6=10,10+4=14。方法 3:把 8 看做 10,6+10=16,16-2=14。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 7677 页“练习十四”第 8 题。生独立练习,后指生订正。教师要提醒学生在进行两步计算时,要写出小得数。第 3 页 2.完成教材第 7677 页“练习十四”第 7 题。第 7 题是学生在学进位加法中首次接触填加数的题目,这是一种逆向思维的题目,比较难,但这类题目可以巩固 8 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同时也为退位减法的学习做好准备。出示:()+5=13,先独立思考,后四人小组合作交流算法。方法 1:摆一摆,用小棒摆出 13 根,分成两堆,一堆 5,另一堆是(8)。方法 2:接着数 5 往后数 8 个是 13。方法 3:凑十法。10+3=13 5+5+3=13 5+3=8。四、拓展练习 完成教材第 7677 页“练习十四”思考题。引导完成思考题时,不能用眼睛直接去观察有多少人,只能凭借学生的话语思考。将你理解的过程用圆片摆一摆。学生操作:看图列式:8+1+6=15(人)答:一共有 15 人。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巩固了 8 加几的算法,计算速度比以前更快了,准确度比以前更高了。还会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在知道一个加数与和时,求出另一个加数。六、作业设计 板书笔记 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时,我注重对图文应用题的引导,让学生学会收集与解答问题有关的数学信息,也是对 8 加几的计算的巩固。在课堂活动过程中,增加了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教材第 77 页第 9 题,是对学生收集信息能力的巩固。而教材第 77页第 7 题,是逆向思维的题目,对一年级的学生而言比较难,所以教学时安排摆小棒,用学具降低思维难度,把抽象的逆向思考过程直观地显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逆向思维方法,也可以根据前面学习 8 加几的经验用“接着数”或“凑第 4 页 十”的方法来解决。在整个探索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地发表自己的想法,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索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