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古诗文阅读对比鉴赏.pdf

    • 资源ID:85937316       资源大小:1.50M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古诗文阅读对比鉴赏.pdf

    古诗文阅读 对比鉴赏 教学园地 10-20 1042 对比鉴赏 第一部分 三年高考题荟萃 2010年高考题(10 年天津卷)1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6 分)峡口送友人 送蜀客 司空曙 雍陶 峡口花飞欲尽春,剑南风景腊前春,天涯去住泪沾巾。山鸟江风得雨新。来时万里同为客,莫怪送君行较远,今日翻成送故人。自缘身是忆归人。(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他是通过那个意象表达出来的?(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是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1)暮春 飞花 解析:本题考查 鉴赏诗歌事物形象(意象)的知识。能力层级是 C 级。思路的突破口是抓住写景的句子。因为诗词中常常使用一个或多个意象来描摹景物特征,渲染氛围,营造意境,并蕴含的思想感情。在峡口送友人诗中,只有第一句是写景句。这句中 峡口 表示地点。花飞 就是意象,也就是飞花。欲尽春 则直接表明季节是暮春。(2)思念故乡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的思想情感。前一首 同为客 表现思乡之情,后一首自缘身是忆归人 直接表现了对家乡的思念。(3)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写哀。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食人分离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解析: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是一种从侧面渲染来衬托主要写作对象的表现技法。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第一首写伤春之景,目的是写离别之情,是正面烘托;第二首理解情感是回答同意与不同意的关键。2009年高考题(09 年湖南卷)阅读下面的诗句,根据提示,完成赏析。三月晦日偶题 秦 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点绛唇 元好问 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渺渺予怀,漠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1)词多富情趣,而宋诗多理趣。青从作品中对春逝态度的角度,分析秦诗之理趣、元词之情趣是如何表现的。答:秦词的理趣:元词的情趣:(2)分析点绛唇一词起句与结句的艺术特点。答:答案(1)秦诗之理趣:阐述了季节更替,风物变化乃自然之理,认为春天固然美好,留春 的痴心儿女对春逝无需遗憾,夏天深幽的树荫也足以怡人。元词之情趣:用 绿窗犹唱花落莺无语烟中树暮疏雨梦 等词语刻意营造春逝之氛围,用 留春问春寻春 等传达出他对春逝的怅惘意绪。(2)点绛唇一词起句与结句颇有艺术特点。起句 醉里春归 深婉有致,醉里 可见沉迷于春景,但 春归 却明确点出 春去也 之无奈,奠定了全词的基调。结句 梦里寻春去 语淡情浓,表明不思春逝,着意到梦中寻觅春天的踪迹,正可见(现实世界中)春逝之无可挽回,起结回环,结句更凸显此词蕴藉的特点。解析(1)考查对诗歌风格的比较;(2)考查诗歌表现手法的分析。(1)答题思路是:风格例子简析。例子最好是关键词,不必完整引用。(1)要抓住区别点 理、情 入手,结合具体诗句;(2)一般地,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结尾点题。诗歌讲究含蓄的特点与两个句子结合起来分析。2008年高考题 1.(08 湖南)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龙标野宴 王昌龄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注】龙标: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两首诗都有一 愁 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答:答案 李白诗中的 愁 是怀人之愁;它是全诗的 诗眼,以此统摄全诗。王昌龄诗中的 愁 是远谪之愁;以 愁 衬托出自己不以远谪为念,寄情山水的旷达之情。解析李诗写李白听到好友王昌龄遭受谗毁,被贬为龙标县尉的消息,写了这首诗。诗以落花和子规悲鸣起兴,抒发怀念友人的感伤之情。王诗写王昌龄被贬龙标,由于为治以宽,政善爱民,被誉为 仙尉。该诗充分表达了诗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怀。2.(08 广东)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注】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1)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答:(2)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答:答案(1)耐寒 拟人(2)木芙蓉:一种傲然独立、挑战困难而不受他人摆布的充满自信的形象(人格形象);窗前木芙蓉:一种历经辛苦孤独后能够坦然面对生活的坚忍、淡定、安闲的形象(人格形象)。解析要回答对诗意理解的题目,须先扫清文字障碍,如吕诗中的 霜前、范诗中 小寒 都是指秋天,吕诗中的 东风 是指春风,范诗中的 愁红怨绿 形容秋末残败的花。木芙蓉,又名拒霜,秋天开花;其次,应明确写物诗,往往有感情的寄寓,即托物喻人,以物抒情;再次,要明确写其他花对表现木芙蓉的作用。第二部分 二年联考题汇编 2010年联考题 2010年 6 月更新 1.(安徽省 2010届高三模拟试卷(十)阅读下面的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观书有感朱熹 昨夜河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琴诗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两首哲理诗各揭示了什么道理?(2)这两首哲理诗表现理趣的方法各有不同,试作分析。答案 朱诗说明大战船自在航行,有其自身的规律,离不开必要的条件,硬是用人力 推移,即使发挥了 冲天干劲,也无济于事。苏诗说明,只有好的客观条件或主观条件,还不能取得好效果,只有把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好效 果。朱诗有鲜明的形象,由形象本身来体现理趣。苏诗用两个假设、两个提问表现理趣。2.(甘肃省嘉峪关一中 2010届高三一模)阅读下面两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1)两首诗都以 除夜 为题,除夜 指。两诗都选择 作为意象。(2)高诗的 霜鬓明朝又一年、戴诗的 明日又逢春,两者都用了 又 字。请分别赏析 又 字的内涵。答案(1)除夜:除夕;(孤馆)寒灯 或 霜鬓衰鬓(2)(高诗之 又:归乡遥遥无期,一年又一年,寄托无奈、伤感、凄冷、孤寂之意;戴诗之 又:可做 多解,既可理解为在悲苦的人生中寄予新的希望,也可理解为诗人年年待岁,迎来的只能是越来越可怜的老 境,一年不如一年的凄惨命运。只要意思接近即可。)2010年 5 月更新 1.(江苏省南京市 201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逢病军人 卢纶 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河潢旧卒 张乔 少年随将讨河潢,头白时清返故乡。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两首诗描写的人物有何异同?试简要概括。卢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析张诗的主要表达特色。答案(1)同:都是返乡士兵。异:一病一老,一在途中一已归乡。(2)对病军人的同情。(3)以少年出征与头白返乡对比,突出戍边之长;以十万将士与我对比,突出战争的残酷。2.(2010届湖南六大名校高三高考模拟仿真联考(教师版)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歌,根据提示,完成赏析。二月二日出郊 王庭珪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二月二日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注】王庭珪,宋代诗人,弃官筑草屋于卢溪,隐居五十年。写此诗时,李商隐为了生计,只身远赴梓 州,任职柳仲郢幕府。亚夫,借指幕主柳仲郢。二月二日,农历踏青节。(1)两首七言律诗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答案 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王诗中的 云犹含态石披衣,云摆弄着姿态,山石好像披着衣裳,形象 地写出了云雾缭绕山石的情状,(或 烟村南北黄鹂语,烟霭笼罩的山村,黄鹂叽叽喳喳地鸣叫,就像人在 兴奋地说话)李诗中的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生动地写出了早花柳丝竞相争艳,成群蜂蝶含 情飞舞的情景。(2)两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试加以分析。答案 两首诗均写踏青所见,王诗前三联写了一幅雨后放晴,万物怡然的春景图,最后用一个反问句表现了 诗人对田园隐逸生活的喜爱之情。李诗前两联描绘了一幅生动明媚,竞艳含情的春景图,以乐景写哀情,后 两联折,写出了自己潦倒的身世,表达了诗人羁泊天涯、欲归不能的凄苦心情和愁闷郁抑、无人理解的失 意情怀。3.(海南省 2010年高三五校第二次联考)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问题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溪兴 杜荀鹤 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瓯篷底独斟时。醉来睡着无人唤,流到前溪也不知。(1)两首诗都以溪居生活为题材,但主旨有异,请作简要分析。(2)两首诗在语言风格上有着怎样共同的特点。请你结合溪居即事,尝试着对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 门去却关 诗句中 疑急 的妙用作简要赏析。答案(1)溪居即事主要表现水乡的宁静优美、溪居生活闲适;溪兴主要表现随遇而安,独乐其乐 的闲适心情和隐逸之乐,同时,还有些孤寂。(2)平白、质朴。用 疑、急 二字,把小童那种好奇、兴奋、急切、好客的内心活动,描绘得惟妙 惟肖,神态毕现。诗人以他那锐利的双眼,捕捉到了这一刹那极富情趣的小镜头,成功地摄取了一个热情 淳朴、天真好客的水乡农村儿童形象。4.(重庆市西南师大附中 2010届高三 5 月模拟考试)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 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兰竹诗 郑板桥 四时花草最无穷,时到芬芳过便空。唯有山中兰与竹,经春历夏又秋冬。(1)钱起在暮春归故山草堂中是如何表现暮春景象的?(2)上面两首诗歌的主旨有哪些相似之处?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答案(1)既以 春残 二字概括点题,又用 黄鸟稀辛夷花尽 和 杏花飞来具体表现花落鸟 稀、春光逝去的暮春之景。(2)两首诗都通过对 不改清阴 的幽竹的描写,寄寓了诗人对其不为俗变的高尚节操的赞美。在写法上两首诗都运用了反衬手法,用众芳的凋零来突出翠竹的 不改 之情志。5.(天津一中 2010届高三第五次月考)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后面问题。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梦江南 皇甫松 兰烬 注 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注:兰烬,香油灯结的灯花。(1)两首词从情感表达方式上有何不同?(2)你更喜欢哪一首?请结合诗句说明理由。答案(1)前者直抒胸臆,后者借景抒情。白居易忆江南描写江南风景色彩鲜明,格调高爽,直抒自 己怀想江南希望重游江南的感情。皇甫松的梦江南把自己的情感全部灌注在用景物描绘所铸成的形象画 面之中,含有不尽之意,令人思索玩味,全篇借景抒情,达到了 情景交融 的艺术境地。(2)白词好:意境更开阔。在词中特意写杭州之秋,避免和第一首词所写的春景重复,一写灵隐寺赏月 赏桂,一写高亭之上观钱塘江潮。两句词就写出两种境界。山、寺、月影下,寻桂子,写出了幽美的环境,也写了置身其间的词人的活动,使我们读后恍如身临其境。郡亭枕上看潮头,以幽闲的笔墨带出惊涛骇 浪的景色,与上句 山寺月中寻桂子 的静谧而朦胧的美的境界形成鲜明的对照,相辅相成,一动一静,写 出悠然自得的愉悦,流露出对杭州的难忘难舍之情。皇甫词好:描写更细腻。全词借梦中所闻动人境界,描绘了江南水乡梅雨季节的风光,寄托了思念故乡 的缱绻之情。全词从室内屏风上的人工画面,写到室外江南水乡真实的自然图景。由绘色(红蕉、黄梅)到绘 声(吹笛、人语、夜雨潇潇),亦即从视角到听觉,构思极其概括而富于层次。堪称为清新隽永,颇富诗情画 意的佳作。6.(2010年上海市徐汇区高三下学期学习能力诊断)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问题。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山中与元九书 元稹注 白居易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注元稹,字微之,世称元九。写此诗时元稹被贬为通州(今四川达县)司马。(1)用一句话解释元诗的标题。(2)白居易读了元稹的诗说:至今每吟,犹恻恻耳。结合元、白诗意,推断白居易内心 恻恻 的原因。(3)从抒情方式的角度,赏析两诗画线句。答案(1)(我)听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缺少对象或被贬不给分)(2)为好友感同身受的真挚友情;为好友因自己被贬而生的悲愤;为自己与好友同是 笼鸟槛猿(或同 处被贬的境遇);为自己给病中的好友带来的悲愤(或伤痛)。(3)元诗末句融情于景,将对好友被贬的悲愤和病中凄苦的心情融于凄清景象的描写中,言有尽而情无限;白诗末句直抒胸臆,直接抒发出与好友被贬相隔不能相见的凄楚与无奈,感染力强。7.(安徽省 2010届高三模拟试卷(九)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题米元晖潇湘图二首 尤袤 万里江天杳霭,一村烟树微茫。只欠孤篷听雨,恍如身在潇湘。淡淡晓山横雾,茫茫远水平沙。安得绿蓑青笠,往来泛宅浮家。第一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第二首诗中的 安得 二字反映了诗人内心怎样的矛盾?如此作结,有何妙处?答案 分为两个层次。前两句为第一层次,对画中景物作客观描写:远处是万里江天,近处是一村烟树,杳霭微茫,一派烟雨迷蒙的景象。后两句为第二层次,写诗人看画时的主观感受,赞叹观赏米元晖画笔如见 真山水,好像已置身于潇湘之上。画中的境界确是令人神往的,可是,要披戴绿蓑青笠,就得抛弃纱帽官服;长在江湖之上泛宅浮家,也就 免除了尘俗的纷烦和仕途的荣辱。这在诗人的确是个矛盾,安得 二字便是发自内心的感慨。如此作结可谓 一箭双雕,既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又表现了对米元晖更高的评价:能绘出如此境界的画家,其人之清高 绝俗不言可知。2010年 4 月更新 1.(浙江省温州市 2010届高三第一次适用性测试)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问题。数 日 宋 赵师秀 数日秋风欺病夫,尽吹黄叶下庭芜。林疏放得遥山出,又被云遮一半无。野 望 宋 翁 卷 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1)两首诗都写到秋天的景象,但是诗句中流露出的情感有所不同。赵诗流露出一种 的感情,而翁诗则流露出一种 的感情。(2)赵师秀和翁卷都是当时有名的苦吟诗人,两首诗的末两句均令人拍案叫绝,请结合诗句内容分别赏析其 妙处。答案(1)赵诗流露出一种 懊丧(落寞、悲苦)的感情,而翁诗却流露出一种闲淡(欣喜)的感情。(2)赵诗末两句写由于树林稀疏使远山呈现出它的雄姿,却又被云遮去了一半。一 放 一 出,神采 飞扬,显现出淡远的画镜,山却 一半无,不禁让人懊丧,写得起伏跌宕。(或者结合诗句写出拟人手法 及其好处)(2 分)翁诗末两句写的是诗人登山为了看水,却在水里看见了青山的影子;闲 字(或者抓 住 忽 字赏析)可以想见诗人闲淡疏放的风神与 野水青山 等清空悠远景色正相契合;(或:写出 了一种审美境界,山掩水,水映山,从山看水,从水看山,从一事物身上看出另一事物的影子,语虽质朴,但理趣盎然)2.(湖南省长沙市一中 2010届高三第九次月考)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渡汉江(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示三子(宋)陈师道 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哂。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注:第一首诗是诗人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第二首诗写于元祐二年(1087),当时诗人得任徐州教授,生计稍微好,即从岳家接回妻儿,一家得以团聚。这首示三子即作于妻儿们刚回来的时候。(1)第一首诗的前两句,哪两个词用得好?为什么?(2)这两首诗都以以反常之笔见深情(所谓反常之笔,就是看似有悖于常情其实却符合情理的笔法),请结合 两首诗的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答案(1)断 和 复 用得好。断 写出诗人与家人音问不通,彼此生死未卜的处境;复 字写诗 人谪放时间之长,表现了诗人度日如年、孤独苦闷的心境。(2)第一首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即是以反常之笔写深情,因为贬居岭外,又长期接不到家人 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 原因遭到不幸。情更怯 与 不敢问,正表现了诗人这种矛盾的心理。后一首,前两句即是以反常之笔 写深情。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即相忘 只是无奈而已,其实并不曾忘却,不然何以家人团聚的日子 近了却又兴奋难抑呢?不可忍 正说明诗人对亲人怀着一腔不可抑制的思念。三、四两句写儿女已回到 眼前,诗人却记不清他们的容貌,恍惚难以相认,似乎无情,但是,正是因为别时儿女正小,见面时儿女形 貌已非,这正说明离别的时间已久,正可见分离时惦念之苦,相忆之深。最后两句写与亲人们团聚,自知 不是梦,可心里却恍惚不定,怀疑眼前的情景不是真的。了知,是明了、知道的意思。既然 了知 重逢 不是梦,心里应踏实安定,却又说 忽忽心未稳,这一反常之笔,委婉含蓄地反映了诗人深怨别离之苦,反映了他对妻子和儿女们的真挚深切的爱。3.(湖南省常德市 2010届高三阶段性检测)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野步(宋)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野步(清)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1)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2)两首诗的三、四句都重点运用了同一种表现手法来表达的内心情感,试作简要分析。答案 第一首:呈现了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悠然漫步郊野的隐者形象。第二首:呈现了一个在阵阵秋寒中带着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两首诗三、四句都用了拟人的手法。前者写出对春天的陶醉与赞美。后者写出了老之将至的伤感之情。4.(江苏省盐城中学 2010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闺思 张仲素 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望夫词 施肩吾 手燃寒灯向影频,回文机上暗尘生。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卖卜人。【注】回文机:前秦符坚时秦州刺史窦滔被徙流沙,其妻苏惠善属文,把对丈夫的思念织为回文旋图诗,读法宛循环,词意凄婉。(1)两首诗写景的手法有何不同?(2)两首诗都写到了 消息,张诗的 问消息 和施诗的 无消息 的具体内容有何不同?两首诗都表达了怎样 的思想感情?(3)第二首诗中,思妇为什么要 恨 卖卜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案(1)动静结合,细节描写。(2)张诗的 问消息 是要探问出征的丈夫身在何处,施诗的 无消息 是不知道丈夫何时回家。两首诗都 表达了对离家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情。(3)诗中思妇因思念丈夫二问卜,得到的是卖卜人惯用的 好音讯,因而她在寒灯下整夜频频回头期盼丈 夫归来,看到的却是自己孤独的身影。所以长夜未眠的女子自然就 恨 卖卜人。以对卖卜人的恨来衬托对 丈夫的思念之切。5.(2010浙江高考模拟试卷(七)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蝶恋花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渔家傲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注:谩有,意思是空有或徒有。三山,指传说渤海中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1)从词的风格来看,前一首属于_派,后一首属于_派;从词的结构来看,苏词下片如行云 流水,一气呵成,这主要是运用了_修辞格,李词上、下两片一气呵成、关联紧密,主要是_ 这一修辞格运用得当。(2)对苏词枝上柳絮吹又少句中又字的运用,评论家向来赞赏有加;对李清照这首渔家傲,人们 极为欣赏它于尺幅之中多处用典而又能做到简净自然,浑化无迹。请于上述两个方面选其一作出具体解 释。答案(1)婉约 豪放 顶真 设问(2)解释前一点:着一又字不仅准确地写出了容易撩人愁绪的飞絮越吹越少的情景,更精妙婉曲的是,又字还表明 词人之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正自然流露于这又一次的观看之中。解释后一点:李词中我报路长嗟日暮一句从屈原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 上下而求索化用而来,表达了上下求索的意念与过程。九万里风鹏正举是化用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 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之语,既照应上片乘船渡海所见的海天相接之景,又铺垫了后二句借风力游三山的述 怀。三山之典既抒发胸中怀才不遇的愤懑,又表现了对黑暗现实不满,还表现了对没有战乱、杀戮、欺诈、孤独、寂寞 的生活的强烈向往。6.(河北省邢台市 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机女叹 宋 叶茵 机声咿轧到天明,万缕千丝织得成。售与绮罗人不顾,看纱嫌重绢嫌轻。月夜闻纺织声 清 陈文述 茅檐辛苦倦难支,绣阁娇憨定不知。多少吴姬厌罗觳,绿窗一样夜眠迟。(1)请概括这两首诗蕴涵的相同情感。(2)陈文述的月夜闻纺织声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进行赏析。答案(1)表达了诗人的不平之气(或 表达了对富人富贵骄人的不满);表达了诗人对织女深深的同情 (或 表达了织女哀叹自己辛苦劳作的辛酸和无奈之情)(意思对即可)(2)对比。前两句将茅檐舍下纺织女的辛苦疲倦、体力产支,与锦绣屋阁中富家女的娇憨悠闲作对比(以 不眠与酣眠对比),后两句将 厌罗彀 的 吴姬 和贫寒的织女进进行对比,同是不眠,人生却迥然不同。突出表达了诗人的不平与同情。2010 年 3 月更新 1.(浙江省 2010 届高三六校联考)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问题。从军行 (唐)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注:羌笛:羌族竹制乐器。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之辞。无那:即无奈。古从军行(节选)(唐)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1)从题材看,这两首诗都属于;在意象的运用上,两首诗都采用了 意象。(2)请指出这两首诗共同运用的表现手法,并简析它们情感表达的异同。答案(1)边塞诗 烽火(或 风沙)(2)这两首诗都运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手法来表达情感。王昌龄的从军行表达了闺中妇女思念戍边丈夫、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感情,战争给士兵以及他们的家庭 带来深深的痛苦,诗人对此表现了深刻的同情;李颀古从军行,诗人不仅看到了战争给普通士兵带来的 痛苦,也看到了战争给少数民族也同样造成了无尽的苦难,诗人对两者都表达了同情之感。2.(陕西省西安西工大附中 2010 届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训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近试上张水部 酬朱庆馀 朱庆馀 张籍 洞房昨夜停红烛,越女新妆出镜心,待晓堂前拜舅姑。自知明艳更沉吟。妆罢低声问夫婿,齐纨未足时人贵,画眉深浅入时无。一曲菱歌敌万金。注:朱庆馀平日很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临考前写下此诗,征求张籍的意见,而张籍则以酬诗的方式作了回答。(1)在诗歌传统的表现手法运用上这两首诗有相同之处,请作简要分析。(2)有人说这两首诗文人相重,酬答俱妙,千古佳话,流誉诗坛,试从两首诗的内容方面对此加以说明。答案(1)都运用了比的手法(答其他手法都不给分)。如:朱诗,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 主考官;张诗,以越女和采莲姑娘比朱,以齐纨比他人的平庸作品,以菱歌比朱的作品。(2)近试上张水部表达了作为应试举子在考试前不安和期待的心情,酬朱庆馀表明张籍对朱庆馀才能 的肯定,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朱的赠诗写得好,张也答得妙,可谓珠联璧合。3.(四川省棠湖中学 2010届高三 2 月月考)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啰唝曲 刘采春 其一 其二 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莫做商人妇,金钗当卜钱。载儿夫婿去,经岁又经年。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这两首诗在内容和表达上有什么共同之处?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看似无理却又在情理之中,请做简要分析。答案 这两首诗均写出丈夫外出久而不归,家中妻子天天思念的情形,在感情的表达上,不直抒相思之苦,而从人物的心理变化及动作的描写上显露其情深,笔法新颖别致。不喜生憎的对象从事理上看是毫无道理,但它又有必然的联系。因当初就是秦淮水和江上 船把她的夫婿载走的,至今还没把他载回来,主人公怎能不怨恨这水和船呢?寥寥几笔,从其天真地埋 怨水和船的心理变化刻画中,增强了感情的表达力量,这种埋怨之情正是强烈思念之情的外化,因而它又 是在情理之中的。4.(2010年东北三校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问题。机女叹(宋)叶茵 机声咿轧到天明,万缕千丝织得成。售与绮罗人不顾,看纱嫌重绢嫌轻。月夜闻纺织声(清)陈文述 茅檐辛苦倦难支,绣阁娇憨定不知。多少吴姬厌罗縠,绿窗一样夜眠迟。(1)请概括这两首诗蕴含的相同情感,并简要分析叶茵的机女叹是从哪两个方面描写织女生活的。(2)陈文述的月夜闻纺织声主要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进行赏析。答案(1)表达了的不平之气(或对富人富贵骄人的不满);表达了对织女深深的同情(或表达织女 哀叹自己辛苦劳作的辛酸和无奈之情)。织(或劳作情景)和售;织女机声不停,通宵劳作,费尽 辛苦,才织得沙绢;织女们将精心制作的织物送到大户人家去出售,结果换来的却是富人的不屑与嫌弃。(2)对比。前两句将茅檐舍下纺织女的辛苦疲倦、体力不支,与锦绣屋阁中富家女的娇憨悠闲作对比,(以不眠与酣眠对比),后二句将厌罗縠的吴姬和贫寒的织女进行对比,同是不眠,人生却迥 然不同。突出表达了的不平与同情。5.(福建省宁德市 2010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查)古代诗歌阅读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岁暮到家 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请从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方面赏析两首诗歌的异同。相同点:不同点:答案 相同点:两诗都颂扬了母爱的深厚和伟大,都通过细节描写刻画母亲的爱心,都选择寒衣针线这一母 爱的典型寄托物来抒情。都运用了心里描写手法,前者写母亲对儿远行的担忧,后者写归儿内心的惭愧。不同点:孟诗把母爱比作春天的阳光,儿子如寸草,比喻贴切生动,又以反问句结尾,让人思考小草怎么能 报答得了阳光的哺育,提升了母爱的崇高。蒋诗则通过刻画母子重逢的喜悦,用针线密,墨痕新,写出了母亲对儿子的思念,用怜清瘦,问苦辛,写出 母亲对儿子的慈爱,又细写儿子的惭愧心里,不敢诉说风尘的艰辛,直抒胸臆,对母亲的感激与敬爱表露无 遗。6.(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 2010届高三 3 月质量检测考试)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寻陆鸿渐不遇 皎 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1)这两首诗在内容和写法上有许多共同点,请结合诗歌作简要分析。(2)赏析皎诗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一句的意蕴。答案(1)两首诗在内容上的共同点是寓问于答,以答句包含问句,从第三者的回答中反映出被造访者的 情况。语言精练简洁,含蓄有味。寓深切的仰慕之情于叙事之中,从 寻访和 追问 中可以看出。在 写法上的共同点是都使用了烘托的手法,侧面烘托人物形象,言深意远。皎诗以菊花来烘托人物的逸致雅怀,贾诗则用悠悠白云来烘托人物的高洁志趣。(2)这一句写茅屋的近处,有篱笆环绕,里面种着菊,现在已经是秋天了,仍未开花。秋来 点出造访 的季节,未 字点出本是开花的季节而花未开,说明是刚刚移居来种上的;篱边菊 则从侧面烘托了 人物的逸致雅怀。2010年 1 月更新 1.(湖南省雅礼中学 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玉阶怨(李白)吴声子夜歌(薛奇童)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净扫黄金阶,飞霜皎如雪。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1)从内容上看,这两首诗属于什么类型的诗?这两首诗的一、二句所选意象对表达情感有什么作用?答:(2)著名学者俞陛云在诗境浅说续编中提到吴声子夜歌时说:此诗与李太白 却下水晶宫,玲珑望秋月 词异而意同。这里所说的 同,应是两首诗都写了,表达了人物 之情;异 可理解为:李诗写隔帘望秋月,人月相怜,愈望愈感到孤寂,也就愈增加怨思;而薛诗写,。答:答案(1)闺怨诗白露、飞霜衬托作用(以霜露的凄冷衬托出主人公心情的孤寂)(2)同:秋夜望月,孤寂思怨;异:而薛诗写下帘避秋月,人月不见,愈怕望见秋月而愈增添孤怨之情。2.(山东省潍坊市 2010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 A)比较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面二题。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 雨 周邦彦 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1)这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对 春雨 的喜爱之情。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两位诗人喜爱 春雨 的理由。杜诗:周诗:(2)虽然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相近,但在艺术表现上却有很多不同之处。你喜欢哪一首?请就此诗作分析,说说自己偏爱其的理由。答:答案(1)杜诗:春雨来得及时;春雨默默地滋润万物。周诗:春雨有利于农人耕作;春雨水量可观。(2)杜诗要点:直抒胸臆的抒情风格(好雨知时节);借拟人修辞塑造形象(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展开想像,寄托情感(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虚实结合,富于变化(以时间为线,眼见与想像相结合);言有尽而意无穷(由 红湿、花重 联想到滋润万物)周诗要点:含蓄委婉的抒情风格(全诗不见一个 喜 字);侧面描写的表达效果(耕人、花、鸥 的作用);结构布局的变化性(先言他物,侧面表现,后见主体,正面突出 春雨,前后呼应,彼此补充)3.(四川省内江六中 2010届高三第四次月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填空和答问。江 雪 柳 宗 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簑笠翁,独钓寒江雪。雪 罗 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1)两诗题中都有 雪,但构思有别。柳诗,;,。罗诗则由 雪 及理,重在议理;长安贫者 的形象,是诗人议事论理的根据。(2)两诗都写到了 雪,但表达的思想情感不同。试予简要分析。答案(1)(柳诗)由 雪 及人,重在写人,簑笠翁 的形象,是诗人思想情感的寄托(写照)。(2)柳诗通过塑造 簑笠翁 的形象,抒发了自己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和坚持理想绝不趋势媚俗的坚定意志。罗诗通过议论 丰年瑞 的话题,揭露了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对饱暖无忧的达官贵人的厌憎和对饥寒交迫的贫苦百姓的同情。4.(浙江省金华一中 2010届高三 12 月联考)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蔺相如墓 宋 范成大 玉节经行虏障深,马头酾酒奠疏林。兹行璧重身如叶,天日应临慕蔺心。咏蔺相如 明 高启 危计难成五步间,置君虎口幸全还。世人莫笑三闾懦,不劝怀王会武关。注:乾道六年(1170)秋,范成大于奉命使金,途经已陷入金人手中的邯郸,写下此诗。(1)这两首诗歌在体裁上均属于,都借用(手法)来委婉言志。(2)两首诗歌在写法和感情倾向上有什么不同?请作简要分析。答案(1)绝旬(七绝)、典故(2)写法:范诗触景生情,以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进而借蔺相如典故言志,坚定信念。高诗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正面直接吟咏蔺相如在渑池会上的功绩,侧面以屈原极力反对楚王与秦王会盟之事衬托蔺相如的过人胆识。感情倾向:范诗写面对着如当年的秦赵对峙一样的局势,决心以蔺相如为榜样,大义凛然,宁死也要保全国体。高诗意在吟咏蔺相如在渑池会上的功绩,以赞颂蔺相如的神勇。5.(辽宁省抚顺一中 2010届高三 12 月月考)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惜牡丹花(唐)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海棠(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1)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2)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答案(1)前二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早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后二句用了拟人手法,以花比人。(2)苏诗爱花之盛开,白诗爱花之将谢。海棠,【注释】这首绝句写于元丰三年(公元 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期间。崇光,美艳的光彩。这里指海棠花光泽的高洁美丽。【内容赏析】诗的前两句写环境,后两句写爱花心事。题为 海棠,而起笔却对海棠不做描绘,这是一处曲笔。一 泛 字,活写出春意的暖融,这为海棠的盛开造势。次句侧写海棠,香雾空蒙 写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月廊,月亮已过回廊那边去了,照不到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人无寐。后两句中,由花及人,生发奇想,深切巧妙地表达了爱花惜花之情。2009年联考题 1.(陕西师大附中高 2009级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丹阳送韦参军 严 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暮春浐水送别 韩 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注】凤城:京城。(1)这两首送别诗都写的 水,各有什么寓意?请做简要说明。答:(2)丹阳送韦参军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答:答案(1)严诗用 水悠悠 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韩诗借 宫前水 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2)后两句运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这两句既写人又写景,一个 望 字暗示站立时间长,写出牵挂之切,足见友情之深。寒鸦飞尽水悠悠 是望中所及,秋日黄昏,江面上寒鸦点点,渐飞渐远,直 到消失,只剩下悠悠不尽的江水,无尽的思念也寄寓其中,意味隽永,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很有感染力。2(陕西西安四校 2009届第一次语文模拟考试)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送沈子福归江东 王 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沂。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注】罟(g)师渔夫,这里指船夫。(1)王诗中首句 杨柳渡头行客稀 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请略作赏析。答:(2)这两首送别诗,在写法上有相同之处,都新奇、形象、蕴含丰富,请略加分析。答:答案(1)渡头 点明地点,杨柳 点明节令,唐人有以折柳送行的习俗,烘托送别气氛。行客稀见,境地之凄凉,反衬送别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总之,首句从环境和感情上为下文作了铺垫。(2)两首诗都用了比喻手法写离情。王诗以眼前无边无际的春色比喻自己心中无限依恋的惜别之情,且从 江南江北一齐随朋友而归;李诗则以眼前这浩浩东去、无穷无尽的长江之水比喻自己对朋友的一片深情。二诗均即景抒情,状难写之情如在眼前,且情和景妙合无间,极其自然。(大意对即可)3(北京市西城区 2009年 1 月抽样测试)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3)题。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送 春 王 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注】上林:即上林苑,本是汉代长安附近的著名官苑,这里指唐代长安的花园。(1)杨诗中出现了两类赏春的人,他们分别是 和。诗中所描绘的新春景象是(2

    注意事项

    本文(古诗文阅读对比鉴赏.pdf)为本站会员(g****s)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