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画论发展史实复习要点.pdf
中国古代画论发展史实 1、画论创作得出理论:画史 画论 2、什么是美术?也就是美术包括建筑、雕塑、工艺美术、绘画、书法。3、“art”拉丁意为“美术”“art”是:相对于自然造化的人工技艺。第二章 春秋两汉的画论 1、有两个特点:画论的人不是画家。其意不在论画而是用绘画说明自己的哲学观点。2、孙子“绘画后素”说明人的自然美就如同绘画以朴素为美。“周明堂画”说明画能教育人。3、庄子的“解衣般礴”反映艺术创作的一种大自然境界,一种放松心情、自由的境界。是创作的一种状态。鼓盆而歌 庄周代碟 濠梁观鱼 4、韩非子关于论画及刻削之道:关于绘画的难易:“画鬼魅易,犬马难”说明最熟悉的东西难画,不熟悉的东西易画。关于雕刻的规律:“雕刻之道比墨可小也”说明道理是:在开始雕刻的时候,要把鼻子雕大些,眼睛雕小些。韩非子则引申说明为人做事要留有余地,也是做事的方法。5、淮南子论“君形”及“谨毛失貌”“画者谨毛而失貌”“画者谨毛而失貌,射者仪小而遗大”的言论,意思是说,作画时如果处处求得细致缜密,则会失掉物象本来的面貌。说明不要刻画不重要的,要把精力放在重要的,照顾整体。“君形者”“画西施之面,美而不可说;规孟贲之目,大而不可畏;君形者亡焉。”所谓的“君形者”就是与形对应的“神”,也即中国画里面的气韵。说明 绘画首先要神似,这是艺术创作最主要的东西。6、左传 “使民知神奸”出于左传 “司母戊方鼎“世界上最大的鼎。7、王延寿“汉鲁灵光殿画”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的画论 1、陆机的绘画功能“存形莫善于画”说明视觉形象是绘画的基本特征,绘画有形功能的不可替代性。要传达形象用绘画来表达。2、顾恺之的绘画理论 顾恺之的代表画作:洛神赋 顾恺之的著作理论:a、魏晋胜流画赞 b、画云台山记 c、论画 顾恺之的画论:a、提出传神的重要性。b、重视人物与环境的关系。c、提出“以形写神”及“迁想妙得”顾恺之的名言:“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写照:画像 阿堵:眼睛(方言)“迁想妙得”说明要充分发挥联想才会得到妙的好的东西。3、谢赫的“六法”古画品录也叫古画品、画品 “六法”包括气韵生动 骨法用笔 应物象形 随类赋彩 经营位置 传移摹写 4、宗炳的“卧游”“卧游”代表山水画。“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神之所畅,孰有先焉。”5、曹植“画存乎鉴者”说明画人物要表明人物身份地位。6、王廙 “画乃吾自画,书乃吾自书”说明书画自觉,艺术自觉。(和石涛的观点一样)7、最姚,是南梁至陈时的画评家,在他的作品 续画品录 中提到:学穷性表,心师造化。性指的是本质,表指的是现象。意指对事物外在现象和内在本质都有透澈的认识,用自心去领会自然的法则。唐、五代的画论 1、“六朝三大家”及其评论 六朝包括哪几个朝代?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都建都于建康(今南京)史称南朝六朝,简称六朝,也作六代 三国魏、西晋、北魏、北齐、北周、隋,都建都于北方,史称北朝六朝,也简称六朝。“六朝三大家”是指顾恺之 陆探微 张僧繇 张怀瓘画断“象人之美,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神妙,无方,以顾为最。”2、绘画的品评 六品:谢赫 五品:(唐)张彦远 分五品:自然 神 妙 精 谨细 三品:(唐)张怀瓘 分三品:神 妙 能 四品:A(唐)朱景玄 神 妙 能 逸 B(宋)黄休复 逸 神 妙 能 C(宋)赵佶 神 逸 妙 能 3、张彦远论画 画家、美术理论家;美术史之祖。历代名画记是中国第一本美术史著作。“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主要是指古代人物画中衣服褶纹的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其中曹指的是曹仲达,就是说他所画人物衣衫紧贴身上,犹如刚从水中出来一般,给人薄纱透体之感,称为“曹衣出水”;而吴指的是吴道子,他的画中人物衣服宽松,裙带飘举,宛若迎风飘曳之状,则称为“吴带当风”。“疏体”指笔不周意周;“密体”指笔意俱周。“画家四祖”指的是顾恺之、陆探微(属密体);张僧繇、吴道子(属疏体)。“画者,成教化,助人伦”“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由述作。”说明绘画高于文字,绘画高于语言。4、张璪绘境中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造化是指大自然,外在事物心源指的是内心的感悟。意指画家应以大自然为师,对外在事物要有了一定的深刻认识了解,然后再通过自己认识结合内心的感悟通过绘画表达出来,才可创作出好的作品。是一种创作方法。5、荆浩笔法记 笔法记讲述了画山水的用笔方法。荆浩“六要”:气、韵、思、景、笔、墨。荆浩“笔有四势”:筋、肉、骨、气。6、王维与山水决、山水论 山水决中的“远岫与云容相接,遥天共水色交光。”岫:指山远了山缝里冒出的烟雾。8、民间画工的理论“若要笑,眉弯嘴挠。若要哭,眉锁额蹙”“将无项,女无肩”、“坐看五,立量七”宋代画论 1、郭若虚的 图画见闻志 是第二本美术史著作。解释“六法”人物之面貌 2、苏东坡(又名苏轼)论画“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是苏东坡的题画诗;此话强调画画重神轻形。“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东坡的题画诗。苏东坡提出的“仕人画”即是后来的“文人画”。苏东坡的传神论“吾尝于灯下顾自见颊影,使人就壁模之,不作眉目,见者皆失笑,知其为吾也。”此话说明颧骨也能传神。“观画取其意气所到”“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去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卷。”3、郭熙林泉高致 本意 继承传统 创作状态 郭熙(宋代)山水训中的“三远”:高远 深远 平远“落笔之时,如见大宾”“凡落笔之日,必明窗净几,焚香左右,精笔妙墨,盥手涤砚,如见大宾,必神闲意定,然后为之。”4、“徐黄异体”释义 中国绘画史上的名词。是宋.郭若虚对五代画家徐熙、黄筌评论的一种说法。徐熙、黄筌同是花鸟画家。黄筌西蜀为待诏,御史大夫,为迎合帝王宫的需要,绘宫中异卉珍禽,所作花鸟妙在赋色,用笔极精细,以色彩多次渲染,细致而华丽,被称为黄家富贵;而人称“江南处士”的徐熙,则多取材于水鸟野卉,画法多用墨笔,色彩极少,相对黄筌的风格,这被称作徐家野逸;二人社会地位不同,环境与生活习惯不同,志向不同,审美情趣也不同,各自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后人称为徐黄异体。在花鸟画中徐黄两大派,也是两大典范,对后世的影响极大。5、宋代花鸟画的精细不苟与寓意 苏东坡题画诗:“低昂枝上雀,摇荡花间雨;双翎决将起,众叶纷自举。”6、刘道醇(北宋)“六要六长三品”“夫识画之诀,在乎明六要而审六长也。所谓六要者:气韵兼力,一也;格制俱老,二也;变异合理,三也;彩绘有泽,四也;去来自然,五也;师学舍短,六也。所谓六长者:粗卤求笔,一也;僻涩求才,二也;细巧求力,三也;狂怪求理,四也;无墨求染,五也;平画求长,六也。且观之之法,先观其气象,后定其去就,次根其意,终求其理,此乃定画之钤键也。是故见短勿诋,返求其长;见工勿誉,返求其拙。夫善观画者必于短长、工拙之间,执六要,凭六长,而又揣摩研味,要归三品。三品者,神、妙、能也。品第既得,是非长短,毁誉工拙,自然昭矣。”(圣朝名画评序)第六章 元代画论 1、赵孟頫“古意”与“书画本同”“作画贵有古意”“书画本来同”“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此诗说明画画如同写字一样,以书入画,用写字的方法画画。赵孟頫代表作 鹊华秋色图 2、钱选(又名钱舜举)“士气”说 “隶体耳”“要得无求于世,不以赞毁挠怀”说明要用写隶书的用笔方法画画。“如何是士夫画?舜举答日:“隶家画也。”3、(明)董其昌也提出“以书入画为士气”董其昌论士大夫画曰:“士人作画,当以草隶奇字之法为之,树如屈铁,山如画沙,绝去甜俗蹊径,乃为士气。不称纵俨然及格,已落画师魔界,不复可救药也。”认为以书入画,方可免去画师甜俗之弊。4、倪瓒“逸笔”与“逸气”“以中每爱余画竹。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或涂抹久之,他人视以为麻为芦,仆亦不能强辨为竹,真没奈览者何。但不知以中视为何物耳?”(倪云林集,见佩文斋书画谱卷-十六)“草草以求自然”“画以自娱“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上述说明画画是为了抒发心中的逸气;抒发心中的情感,以此作乐。“荒塞简远,萧条谈泊”是指山水画的最高境界。5、黄公望(郭熙也有三远论)“山论三远:从下相连不断谓之平远,从近隔开相对谓之阔远,从山外远景谓之高远。”作画大要,去邪、甜,俗、赖四个字。(辍耕录)第七章 明代画论 1、王履与华山图 “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2、徐渭 墨葡萄图的题诗是徐渭孤愤情感的流露:“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以野葡萄自喻,抒发了“半生落魄”,胸怀“明珠”而无人赏识的无奈,所寄托的是怀才不遇的悲哀,反映了他孤独而凄凉的心境。题字老笔纵横,行次奇斜,字势跌宕,风格独具,与狂放雄奇的画风浑然一体,与画意相互生发,使人强烈地感受到徐渭坎坷不平的一生悲情。题画梅 徐渭“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不信试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成春。”说明创作要有自己的方法。徐渭题画诗中云:“不求形似求生韵,根拔皆吾五指裁”“青藤白阳”“青藤”为徐渭,“白阳”为陈淳;“青藤白阳”二人是明代两位富有创作精神的个性派绘画大师,也是开明代水墨大写意花鸟画风气之先,创立了泼墨大写意花鸟画风格,在画史上称为“青藤白阳”。3、董其昌与“南北宗”论 “南北宗”论以按绘画创作方法和画家出身把山水画作南、北分野,将水墨渲染画法的文人画家比做南宗,视青绿勾填画法的职业画家为北宗。北宗渐悟;南宗顿悟。论“南北宗”答:“南北宗”论是中国明代画家、书法家董其昌提出的艺术思想和理论。南北宗论以禅喻画,借用禅宗“南顿北渐”的特点,比喻山水画南宗画崇尚士气、尚质朴、重笔墨,而北宗画则是画工画,重功力、重形似;南北宗论强调文人画概念,并梳理其宗派体系。从董其昌本人的绘画实践来看,这意味着以书法修养融入绘画实践。“以书入画与士气“士人作画,当以草隶奇字之法为之”;以笔墨韵味代替造型原则。董其昌还强调文人画的“士气”。“师古人与师造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画分南北宗”“禅家有南北二宗,唐时始分;画之南北二宗,亦唐时分也。但其人非南北耳。北宗则李思训父子着色山水,流传而为宋之赵斡、赵伯驹、伯骕以至马、夏辈。南宗则王摩诘始用渲淡,一变钩斫之法。其传为张槃、荆、关、董、巨、郭忠恕、米家父子以至元之四大家,亦如六祖之后有马驹、云门、临济儿孙之盛而北宗微矣。要之摩诘所谓云峰石迹迥出天机,笔意纵横,参乎造化者。东坡赞吴道元、王维画壁亦云:“吾于维也无间然。”知言哉。”(画眼)第八章 清代画论 1、石涛与 苦瓜和尚画语录 “一画”“吾道以一贯之”“笔墨当随时代”“搜尽奇峰打草稿”说明强调画家要面向现实,投身到大自然中去,注重自然,注重写生,创造自己的艺术意境。石涛题诗:“名山许游未许画,画必似之山必怪,变幻神奇懵懂间,不似似之当下拜。”石涛画语录说:“一画之法,乃自我立。立一画之法者,盖以无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又说:“盖自太朴散而一画之法立,一画之法立而万物著矣”,“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古者识之具也,化者识其具而弗为也。具古以化未见夫人也。尝憾其泥古不化者,是识拘之也。”“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古之须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入我之腹肠,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纵有时触著某家,是某家就我也,非我故为某家也。天然授之也,我于古何师而不化之有?”2、郑板桥(又名郑燮)论画 “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胸无成竹”提出者郑板桥 翻译:“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孤画云乎哉!”译:在江边的私塾教书,每逢清秋,早晨常起来观察竹子。这时,烟光、日影、露气,都在疏枝密叶之间飘浮流动。于是,胸中情致勃动,就有了作画的意念。其实,这时在脑海里映现的竹子,已经不是眼睛所看到的竹子了,于是赶快取砚磨墨,展开画纸,乘兴落笔,尽情挥毫,迅即呵成一幅幅图画。这时,笔下所画出来的竹子又不是脑海里映现的竹子了。总之,意念产生在落笔之前,这是无可置疑的法则;但情趣流溢在法则之外,则全凭个人的运化之功了。难道仅仅作画是这样吗?“画竹之法得之日光月影之中”板桥题画 中说:“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3、邹一桂 小山画谱 “画忌六气”画忌六气:一曰俗气,如村女涂脂;二曰匠气,工而无韵;三曰火气,有笔仗而锋芒太露;四曰草气,粗率过甚,绝少文雅;五曰闺阁气,描条软弱,全无骨力;六曰蹴黑气,无知妄作,恶不可耐。(小山画谱)“画有活、脱两字诀”4、清初“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小四王”:王昱、王愫、王玖、王宸“后四王”:王三锡、王廷元、王廷周、王鸣韶 清初“四僧”:渐汀、髡残、八大山八、石涛(皆明末遗民)5、王翚“集古人之大成”“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乃为大成。”(清晖画跋)他不主张写生,主张继承传统。6、恽格(又名恽南田)“有无相生为逸”“香山翁曰:须知千树万树,无一笔是树;千山万山,无一笔是山;千笔万笔,无一笔是笔。有处恰是无,无处恰有,所以为逸。”7、盛 大 士 画有七忌 画有七忌:用笔忌滑软,忌硬,忌重而滞,忌率而溷,忌明净而腻,忌丛密而乱。画有三到 画有三到:理也,气也,趣也。画有六长 画有六长:所谓气骨古雅,神韵秀逸,使笔无痕,用墨精采,布局变化,设色高华是也。画有四难 画有四难:笔少画多,一难也;境显意深,二难也;险不入怪,平不类弱,三难也;经营惨淡,结构自 然,四难也。中国古代画家简介 1、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2、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是儒家经典之一。3、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人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人称“逍遥之祖”。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4、韩非子是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法家学说集大成者、散文家。5、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书中以道家自然天道观为中心,综合先秦道 法、阴阳各家思想。6、王延寿,字文考,东汉辞赋家,著有鲁灵光殿赋 7、曹植,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三国魏杰出诗人。曹操第三子,封陈思王。善诗文辞赋,尤以洛神赋著名。8、陆机,字士衡,西晋著名文学家。著有 文赋等论文。9、王廙,字世将,是王羲之的叔父。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工诗赋,书法,尤精绘画,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著有 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论画。10、宗炳,字少文,南阳涅阳(今河南镇平)人,家居江陵(今属湖北)。信佛,曾参与僧慧远的“白莲社”,作明佛论。善画山水,作画山水序。11、谢赫,生平失考,齐梁时期宫廷画家,擅长肖像画,著古画品录一书,约成书于 532年之后至552年之前。12、姚最(535602,或 531601),字士会,陈吴兴(今浙江吴兴)人,有续画品传世。13、王维,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人,后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遂为河东人。著有 山水诀又名画学秘诀和山水论 14、张璪,字文通,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建中三年(公元 782 年)曾在长安作画。擅写山水树石,长于破墨。著绘境,已佚。15、张彦远(815875),字爱宾,河东(今山西省永济)人,博学工文辞,乾符中(874878)官至大理寺卿,家世鼎盛,善于收藏。著有 法书要录和历代名画记,具有极其珍贵的文献价值。历代名画记,是一部最早的中国绘画史专著。16、荆浩,字浩然,沁水(今属山西)人,五代后梁山水画家。唐末战乱,隐居太行山洪谷,自称洪谷子。存世作品有匡庐图,并著有笔法记一文。以对答式的文体,阐述了对山水画创作的重要见解和理论,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它是研究中国绘画美学及中国美术史必读书籍之 一。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绘画的“六要”、“四势”等理论。17、黄休复,生卒年不详,字归本,江夏(今湖北武 昌)人,著有益州名画录 18、郭若虚,生卒年不详。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宋真宗(9971022)郭皇后的侄孙;仁宗(10221063)兄弟相王的女婿。祖父和父亲都酷爱艺术,富收藏。所著图画见闻志系续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之后的又一部中国古代画史重要著作。1074 年自序成书。19、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苏轼是北宋最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无论在文学上、书画上都有极高造诣,对后世影响极大。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号称宋代四大书家。在绘画上,提倡写意,反对片面追求形似。主张诗画结合,强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为文人画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著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不少的题画诗。作品有木石图流传于世。20、黄庭坚(1045 一 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他出于苏轼门下,而与苏齐名,世称“苏黄”,文学上开江西诗派,影响极大。兼善行、草书,以侧险取势,纵横奇崛,自成风格。山谷论画颇具鉴赏力,在推动宋代文人画风中影响不小。著山谷集。21、郭熙,北宋山水画家,字淳夫,河阳温县(今属河南)人。熙宁年间为图画院艺学。他的画论,由子郭思纂集成林泉高致。全书共分六篇。传说前四篇为郭熙所作,后两篇为郭思所作。22、刘道醇,北宋大梁人,活动于 1057 年前后。著有五代名画补遗、圣朝名画评。23、宣和画谱,中国画著录书,无著者姓名,可能为诸家集体编写。共二十卷,分道释、人物、宫室、番族、龙鱼、山水、兽畜、花鸟、爨竹、蔬果等十门,记录宋徽宗宫廷所藏历代绘画作品。书前有宋徽宗赵估于宣和庚子(1120)年御制序。24、钱选(约 1369 1299后),字舜举,号玉潭,湖州人,宋末元初画家。擅画人物、花乌、蔬果和山水。他力倡画中“士气”,认为“士气”的获得与画家人品以及书画结合的形式有直接的关系。赵孟頫曾向他请教过画学。他的见解对后世影响很大。25、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湖州人。宋宗室,入元后,经举荐,官刑部主事,后累至翰林学士承旨,封魏国公,谥文敏。赵氏诗、文、书、画、篆刻无一不精。在绘画上,他提出“作画贵有古意”之说,借古开今,又倡以书入画,作为承前启后一个转折性人物,对元代以及后世绘画有着重要影响。26、倪瓒(13061374 或 130l 一 1374),原名珽,字元镇,号云林子,无锡人,擅画水墨山水,创“折带皴”以写山石,其画简淡萧疏,为逸格之典型。倪为元四家之一,对后世影响很大。著有清閟阁集。27、王履,字安道,能诗文,精医道,工画,曾作华山图,著有华山图序。28、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天池山人,亦号青藤道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在诗、文、戏剧、书、画方面都有极高造诣,绘画上尤长花卉画,笔意纵横,水墨淋漓,为大写意花卉画之开创者,对后世影响重要而深远。29、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官南京礼部尚书,谥文敏。明代著名书画家。他在绘画上提出“南北宗”说,崇南贬北,标举文人画,强调笔墨形式的独立表现,对晚明及清代绘画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著有容台集、画禅室随笔、画旨、画眼等。30、王翚(16321717),字石谷,号耕烟散人、清晖室主人等,常熟(今属江苏)人。清初“四王”和“清六家”之一,擅山水,融会南北诸家而出之己意,著清晖画跋。31、恽格(16331690),字寿平,一字正叔,号南田,武进(今江苏武进)人,擅画山水、花卉,其水墨淡彩,清润明丽的没骨花卉有“常州派”之誉,为“清六家”之一。著 瓯香馆集,其南田画跋所论颇为精到。32、石涛(16421718),原姓朱,名若极,明宗室,广西全州人。因明末内讧,年幼出家,法名原济,号石涛,又号苦瓜和尚、大涤子等。其画个性鲜明,构图善变,笔墨恣肆,意境苍茫新奇,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其所著苦瓜和尚画语录为中国绘画美学之高峰。33、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因为民赈济而罢官,居扬州卖画为生。长画兰竹,工书法,以自创“六分半书”名世,为“扬州八怪”之一。有板桥全集行世。34、邹一桂(16931765),号小山,江苏无锡人,雍正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善花卉,著有小山画谱。35、盛大士(17711834 后),字子履,号逸云。镇洋(今江苏太仓)人,嘉庆五年举人,曾司铎山阳。善山水,著溪山卧游录四卷,约成书于 1820 年前后。36、苏轼 1 先秦,秦,汉 扬雄法言 太玄 扬子云集书,心画也 王充论衡 班固汉书 白虎通义后人擇班兰台集 催瑗草书势 崔瑗草书势 鲁灵光殿赋 顾恺之论画、魏晋胜(名)流画赞 画云台山记 宗炳画山水序 王微叙画 王僧虔论书 萧绎山水松石格 谢赫古画品录 姚最续画品 隋、唐、五代、裴孝源贞观公私画史 王 维山水决 张璪(zao)绘境 朱景玄唐朝名画录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法书要录 荆浩:笔法记 黄休复益州名画录 沈括梦溪笔谈 郭若虚图画风闻志 郭熙林泉高致 刘道醇五代名画补遗、圣朝名画评 米芾书史 画史 米友仁宣和画谱:董逌广川画跋 韩拙山水纯全集 邓椿洞天清禄集 赵希鹄画继 元代 钱远(书卷气)李 衎竹谱详录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 写山水决 汤 垕画鉴 杨维桢图绘宝鉴 倪 瓒清閟阁集 饶自然绘宗十二忌 王 绎写像秘诀并彩绘法 明清 王 履华山图序 王绂 书画传习录 文徵明甫田集 李开先 中麓画品 何良俊四友斋画论 王世贞艺苑卮言 王穉登吴郡丹青志 高 濂 燕闲清赏 屠 隆 画 董其昌容台集、画禅室随笔、画旨、画眼 陈继儒妮古录 李日华竹懒画 A 袁宏道袁中郎全集 张 丑清河书画舫 唐志契绘画微言 顾凝远画引 画传灯 张 岱琅嬛文集 王时敏西庐画跋 傅 山霜红龛集 龚 贤画诀 柴丈人画稿 笪重光书筏 画筌 王 翚清晖画跋 恽 格南田画跋 王原祁雨窗漫笔、麓台题画稿 唐 岱绘事发微 张 庚图画精意识 金 农冬心先生集 郑 燮板桥全集 邹一桂小山画谱 方 薰山静居集 山静居画论 蒋 骥传神秘要 高 秉指头画说 黄 钺松壶画赘 松壶画忆 沈宗骞芥舟学画编 钱 杜二十四画品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