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大纲.pdf

    • 资源ID:85943032       资源大小:163.29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4.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4.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大纲.pdf

    精品文档。1欢迎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中国文化概论是江西师范大学通识教育人文与社会科学系列的课程。本课程以学习和研究中华民族数千年所创造的灿烂文化为目的,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提高人文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从而创造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和联系 该课程内容十分丰富,涉及中国历史、地理、经济、政治、语言、文学、艺术、科技、教育、宗教、哲学等诸多领域,因为“文化”的内涵包罗了人类社会历史的方方面面。因此本课程是对中国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语言学等课程的概括与总结,尤其注重中国文化的特点的分析与总结。三、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主要应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地和科学地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准确而深刻地认识中华民族、认识中国的国情,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新的先进文化。四、课程的教学媒体构成与主要内容 1、文字教材:中国文化概论,国家教委推荐教材,张岱年、方克立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音像教材:与本课程相关的录音带或录像带,如“中国文学”、“中国古代史”等课程的录音、录像,经典作品录像等。3、辅助教材:文、史、哲各类相关著作。五、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及教法建议 1、教学重点(*)与难点()精品文档。2欢迎下载 “文化”的内涵,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政治结构,*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2、教学法建议 由于本课程的内容博大精深,要求学生的知识面宽,所以必须强调要大量阅读文史哲等方面的书籍;在教学时尽量采用讨论,分析与总结的方法,采取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的方法,将典型事例与理论紧密结合起来,将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结合起来。六、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1、由于课时有限而课程的内容较多(包括绪论近二十章),一定要掌握和突出重点。2、注意与已学过的课程相联系,如哲学、历史、文学等方面的课程,力求达到融会贯通。七、教学总课时、学分及考核方式 本课程课内学时为 36 课时,2 学分。平时成绩为总成绩的 20%,期末采用开卷考试,占总成绩的 80%。八、各章节教学进度及安排 绪论(2 课时)掌握“文化”的内涵与界说,了解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认识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了解学习方法。上编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2 课时)认识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理解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2 课时)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特点,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及形态,研究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迂缓的原因,掌握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文化发展的影响。第三章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2 课时)精品文档。3欢迎下载 了解宗法制度与专制制度的产生与确立,在其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比较中国与欧洲政体的差异,理解传统社会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2 课时)了解上古中国文化的发生,殷商西周时期:从神本走向人本,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秦汉时期的一统帝国与文化一统,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文化隆盛的隋唐时代,两宋时期理学建构与市井文化勃兴,辽夏金元时期游放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融,明清的文化专制与启蒙、开新。第五章 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2 课时)了解中华各民族的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山地游耕文化的交融,了解中外文化的两次大交汇。中编 第六章 中国语言文字和典籍(2 课时)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字的特点,以及其人文精神,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基本分类与成就。第七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2 课时)了解中国科学与技术的伟大成就,理解中国科技近代落后的原因。第八章 中国古代教育(2 课时)掌握中国古代的教学思想的特点,认识重教的传统的意义。第九章 中国古代文学(2 课时)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在文化中的地位、成就,认识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第十章 中国古代艺术(2 课时)了解辉煌的中国远古艺术、古代艺术的各类成就,认识中国古代艺术的内在精神境界。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史学(2 学时)精品文档。4欢迎下载 了解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成就,以及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第十二章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2 课时)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认识中国伦理思想的特点和发展历史。第十三章 中国古代宗教(2 课时)了解中国远古宗教、道教、佛教的特色,以及儒学和理学的宗教功能,认识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第十四章 中国古代哲学(2 课时)了解中国哲学的思想资源和传统,认识中国哲学的宇宙观和人生境界,认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特征。下编 第十五章 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2 课时)认识中国文化的类型,掌握中国文化的基本特点。第十六章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2 课时)认识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及其功能。第十七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2 课时)认识文化关系上的不同价值取向,从道义、功利、理欲等方面开展深层的价值观讨论,认识人格理想与价值目标。第十八章 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的转变(2 课时)了解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近代的动因,认识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方向。第十九章 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 总复习(2 课时)了解中国文化发展新的阶段特点,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方针和道路。进行总复习。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大纲.pdf)为本站会员(g****s)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