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中国制造业出口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对策.pdf

    • 资源ID:85943322       资源大小:345.77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4.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4.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制造业出口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对策.pdf

    中国制造业出口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对策 作者:葛群 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1 年第 12 期 葛群 (东北财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0)摘要:制造业是国家实力的支柱,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制造能力,永远成不了经济强国。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却不是制造业强国,本身的不足加上金融危机的冲击、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保持制造业的持续和健康发展在当前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以及在当前世界形势下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探究造成中国制造业当前发展困境的原因,并对其发展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关键词:中国制造业;出口;挑战;机遇;对策 中图分类号:F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1)24-0032-03 中国经济以非常快的速度融入世界经济,特别是中国制造业正在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广泛地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之中。一、中国制造业的现状 制造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核心,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当前,中国制造业增长速度已经连续 30 余年居全球之首,制造业中有 100 多类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尽管中国制造业令世界瞩目,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制造业已经完成了“量的积累阶段”,进入以企业全面转型和提升为核心任务的“质的提高阶段”。中国目前只是制造大国,并非制造强国,跟美国日本等国的制造业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具体说来,有如下几点:1.劳动生产率及增加值率低。中国制造业仍然停留在劳动密集阶段,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也低。虽然不少制造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其中钢、水泥、化肥、化纤、数字程控交换机等重要产品产量为世界首位,但按人均制造业产品数量比较,仍处于一个非常落后的地位。2.制造业技术开发水平相对落后,缺乏自主研发能力。总体看来,目前中国制造业发展异常迅速,产业基础越做越大,但总体科技含量不高,原创性技术和产品很少,自主开发能力薄弱,产品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处于中低端水平。在生产设备方面,机器的制造称为制造的制造,目前虽然很多设备可以国产了,但和国外相比,在品质、稳定性、扩展性上还有差距;从从业人员角度看,奋斗在制造业第一线的人文化素质不高,缺少技术工人和优秀人才。而且很重要一点,缺乏技术创新机制。3.处于产业增值链条或分工体系的低端,产品增值率缓慢,竞争优势的层次低下。中国制造的产品凭借低成本的竞争优势风靡世界,但也应看到,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中国制造业由于仅仅处于产业链中的加工制造阶段,既未能掌握上游的核心技术,也缺乏下游的品牌与渠道优势,使得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弱势地位,在最终的利润分成中也往往处于份额最少的一方。这些产品的附加值普遍很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居多,高技术产业严重不足,只能以低价格销售,且很容易引起贸易摩擦和相应国家的报复。4.产业组织的不合理。目前制造业产业组织市场结构依然过于分散,企业竞争过度集中,企业进入和退出存在障碍,产业竞争效率难以提高,而且企业规模普遍不大,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合力的分工合作秩序尚未形成,企业生产专业化水平仍较低。中国制造业出口依赖度达 40%,国际市场不景气时,首当其冲受影响的就是制造业。中国制造业出口不仅面临东南亚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激烈竞争,而且引发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二、中国制造业出口面临的挑战及原因分析 (一)中国制造业出口面临的挑战 1中国制造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从目前中国制造业的总体规模看,可以说是个制造大国,但中国制造目前的相对优势仍主要建立在劳动力成本低、能源消耗、以低端制造业为主等因素之上,增值率和利润率低,附加价值不高。作为出口大国的中国,出口物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含量低。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业的能耗却高出国际发达水平 20到 30。这些在未来不仅会面临越来越多的欧美不公平贸易壁垒的挤压,还会面临着劳动成本的增加和环境资源的约束。同时,低水平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全国主要工业产品有 80%以上的生产能力利用不足或严重不足;高水平的生产能力又严重缺乏。中国在部分关键原材料上依赖进口的现象仍非常严重,也限制了生产率的提高。2自主知识产权缺乏,核心专利技术比较少,国际品牌缺乏。中国制造业的最大问题是创新能力不足,知识产权方面非常薄弱,在全球产业链上处于低端位置。从总体上看,中国的科技水平仍处于以模仿、跟踪为主的阶段,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塑造世界品牌与建立世界级制造企业是密不可分的,都是促进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部分,中国政府做出了许多努力也获得很多成效,但部分企业却一味注重生产环节,忽视品牌营销。中国制造业要增加国际竞争力,就要加大研发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创新培育国家名牌,提升核心竞争力,改变中国制造业技术过多依赖国外的状况,重塑国家的创新体系。3国际金融风暴、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市场需求不断萎缩,客商对价格更加苛刻,而国内产品的原材料成本又大幅度上涨,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人民币升值,银根紧缩,企业融资困难,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等等因素使中国制造业“内外交困”,中国制造业增幅下降,企业效益下滑,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玩具、服装、鞋帽等外贸企业相继出现破产和倒闭现象。制造业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正承受着巨大危机,对中国制造业发展已形成严峻挑战。低成本是“中国制造”在国际竞争中胜出的主要武器。随着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的蔓延,现在中国正在丧失这一竞争优势。但同时,中国制造业正大步向前超过德国,成为新的机械制造第一大国,国际金融危机也给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二)中国制造业出口面临挑战的原因分析 1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自给率低,技术对外依赖度高。中国企业依靠低成本劳动力优势,靠低价格竞争及宏观经济高速发展支持下的本土市场优势得以生存,缺乏资金和技术的积累。只看到巨大的人力资本优势,但中国企业缺乏核心技术的状况却被掩盖。2企业规模相对不大,组织结构小而散,产业集中度低,规模效益差。作为规模效益最为显着的产业,虽然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在世界上名列第二,中国制造业并没有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产业集中度合理的生产体制,企业组织结构大多散乱,主要靠凭企业数量众多取胜。以单个企业衡量,中国大部分制造业企业规模仍然较小,许多企业都没有达到行业对规模经济的最低要求。规模小,不能发挥规模经济效益,这是导致制造业产品成本偏高、缺乏价格竞争力的原因,另外企业技术落后,企业内部制度散乱、员工没有创新的精神,而制度创新并与技术创新融于一体是中国制造业得以高速、高质量发展的最重要保证,没有创新能力和技术,企业的下场就可想而知。而现代化制造业需要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中小企业格局也需要技术特色的专业化协作加以配套。3低端产品生产扩张过度,高附加值产品依赖进口。企业长期盲目扩大产量,造成产品生产过多,外销又减少,造成产品过剩,部分小企业难以生存,导致中国制造业在低附加值或低科技含量产品生产方面能力过剩,而高科技工业品仍严重依赖进口。4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率较低。中国制造业投入与产出过程中存在过低的资源利用率:中国的能源利用率是 32%,而发达国家是 42%,工业污染排放量却是发达国家的 10 倍;中国产品的增值率为 30%,而美国、德国和日本分别是 48%、47%和 41%。5缺乏管理技能和全球营销技巧,价格战成为主要的竞争手段。中国许多公司仍然沿用传统方法进行管理,制造过程中存在偷工减料现象,部分产品存在质量问题,产品质量竞争力不高,主要依靠价格竞争手段生存,易造成制造业无序的价格竞争。同时,依靠国外分销商或合作伙伴在国际市场上推销中国商品,缺乏全球营销经验。6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中国制造业企业 500 强仍然是传统产业占较大比重,显示出明显的“重化工”特征。这种状况使得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呈现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三高一低”特征。而世界 500 强更多以现代制造为主。三、中国制造业出口面临的机遇 1.国际制造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为中国制造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制造业是世界各国重要的支柱产业。全球金融危机在严重打击全球制造业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诞生创造了难得的机遇。低碳产业、绿色产业、节能与新能源产业等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并可能引领全球经济的新一轮腾飞。这必将促使国际制造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也为中国制造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中国有整体性优势,如制造业规模、员工的素质、基础建设等,特别是中国有更广阔的市场。这为中国制造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极高。制造业是国民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在扩大投资、促进消费、推动出口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关键角色。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加入 WTO 以来,制造业附加值占 GDP 的比重一直保持在 30%以上。在全部出口产品中,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已经超过 90%。3.中国企业在海外兼并重组的成本有所降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范围内能源资源的价值已有所下降。一些国家对中国企业购买能源资源设定的条件有所放宽。中国企业在海外兼并重组的成本有所降低,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也更加便利。这些对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都将带来积极影响。4.制造业已成为中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场所。目前,中国制造业就业人数已经达到近 9000万人,约占全部就业人口的 10%以上,占全部非农就业人口的 20%,并呈现逐步增长的态势。当前中国世界制造大国的地位不断得到提升,与最发达制造强国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制造业面临的挑战要远大于机遇。四、发展中国制造业的对策 从生产因素方面来看,中国具备低成本制造的要素:人力资源充足,人力成本低;中国民营的发展使得经济资本资源相对充足;中国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对制造业的发展起到了最基本的支持作用;从国内需求优势看,中国人口众多,国内需求旺盛,且发展潜力巨大。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量大国;从外部产业环境优势来说,相关和支持产业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中国上游装备工业如机床等发展较快,普通机床产量居世界第一,高级的数控机床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制造业的大宗投入品如钢材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大部分的钢材品种已经可以国内生产;从政府因素优势看,政府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上面,政府的决策更尊重市场规律,中国经济的制度成本急剧降低。具有以上竞争优势,中国有理由将制造业做强做大。主要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1.鼓励和吸收外商投资,把资金利用到位。随着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国际制造业企业研发环节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溢出效应使内资企业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外资的先进技术,这就要求国家鼓励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内资企业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才能更好的消化吸收外资的先进技术。同时,在今后的外资引进工作中,生产力水平较高、能够承接外资的溢出效应的地区如东部地区就更需重视外资质量,鼓励外资企业在国内设立研发中心,将最先进的技术引入中国,同时加大西部地区吸引外资的力度,加大在科研发方面的资金投入、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为当地企业获取外资的溢出效应积极创造条件。在引进外商资金和技术之后,一定要注重消化吸收,为中国制造业所用。政府要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进一步完善有关监督外商投资使用的法律、法规;同时,为中国吸引外资、为企业创造良好市场经济秩序,要尽快建立规范的市场秩序,进一步放宽外资进入的限制。2.加大研发的投入力度,提高并培养企业独立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国际竞争力。中国制造业企业要努力提高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能力,加大设计研发力度。从技术和设计两方面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以量取胜转向以质取胜。在加大研发投入的前提下,宏观上要考虑优化支出结构,坚持引进与资助研发相结合、技术战略与品牌及市场战略相结合。科技工作必须服务于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政府引导建立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的联系,要把产、学、研紧密地连接起来,做到不脱节,使科技创新体系内各个要素互动,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力争用装备水平的提升带动产品品种质量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加快培育自有品牌,提高品牌的市场影响力,从而大幅度提高行业竞争力,真正实现产业升级。实现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再向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质的“飞跃”。要以自主创新作为转型的首要环节。由制造商、用户共同组成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小组,争取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由引进技术到自主创新的路子。此外政府对技术研究有计划的持续性支持非常重要。一个国家制造业自主创新水平的高低,不仅决定了该国工业化程度的高低,更反映了其综合国力的强弱。目前,中国制造业已具备良好的自主创新环境,自主创新投入也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阻碍制造业自主创新力的提升。3.充分发挥人力资本比较优势,以低成本战略实现扩张升级,做到劳动、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并举。中国制造业快速扩张凭借的就是劳动力成本等生产要素低而产生的低成本优势,未来中国制造业在转型升级中仍需要保持低成本的竞争优势,但要认识到,虽然中国劳动力数量庞大,但其整体素质和劳动效率还有待提高。中国制造业由于仅仅处于产业链中的加工制造阶段,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弱势地位。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中国的制造企业已开始自觉地向产业链上下游转移,在此过程中企业会需要大量具有较高教育水平的劳动力人口作为企业创新发展的基本支柱。这就要凭借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力量,坚持以能力为本,以打造“高级”灰领为目标,加快形成一支能支撑“世界制造中心”快速运转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另外,中国应在坚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积极推进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合理调整区域发展,适当转移劳动密集型工业到中西部也是非常必要的。中国内地的劳动力成本相对沿海地区要低很多,促进劳动劳动力密集型工业的转移,可以继续维持中国要素的比较优势,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扩大内需。4.培育大型企业,打造走向国际市场的“航空母舰”。为使中国企业向国际化发展,中国政府应在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战略的基础上,适当给予企业政策和智力上的支持,加速壮大企业,形成规模经济,以带动国内相关企业、行业的发展。同时,国内企业要树立品牌意识,提高自身信誉度,积极打造中国自己的世界名牌。此外,也应积极实行跨国经营,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在世界的水平与声誉。5.灵活实施汇率制度改革,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增强规避汇兑损失意识。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应灵活应对汇率政策变化,放缓人民币升值幅度,减轻汇率变动对企业的负担。同时,进行增值税改革,调整出口退税政策以降低企业的税负,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随着人民币升值幅度的加快,企业应逐步增强运用避险工具锁定汇率升值风险、规避汇兑损失的意识,运用避险类支付、结算和衍生工具,主动规避风险,减小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的影响。6.做好紧缩环境下的风险管理。中国制造业所要做的不仅仅是在危机中生存下去,还要学会防范风险。对于在危机中暴露的问题,要找到这些问题的根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从中学习经验,预防相似的情况发生,为企业未来发展扫除障碍,求得企业的长远发展。当前情况下,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大企业发展面临更大挑战。企业应从“从严从紧控制投资”、“严格控制并购重组”、“高度重视资金管理”三方面加强风险管理。7.以信息化助推制造业。信息化作为推动中国制造业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能够提高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先进的精益管理思想的贯彻要利用信息化的技术工具来实现。8.以装备业和服务业支撑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因而发展装备业;当前,伴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与升级,现代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融合发展日益深入:制造业内部逐步由制造为中心转向以服务业为中心,同时服务业正加速向制造业生产的前期研发、中期设计、融资和后期信息反馈等全过程渗透。这种融合更多地表现为服务业向制造业的渗透。为解决制造业竞争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有必要加速两者之间的互动发展。必须认识到,制造企业服务化是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实力的制造企业的重要发展方向。9.走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之路。巨大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是我们为经济的发展做出的牺牲。当前,中国制造业及其产品的物耗、能耗、排放强度较高,据世界银行测算,环境污染给中国带来 3.5%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损失,企业产生的污染 70%来源于制造业。此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较低,仍然处于全球制造业产业链的中低端。绿色、智能制造是进一步提高中国制造的全球竞争力、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跨越的必由之路,这也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方向。10.政府适当的政策支持。国家应从宏观上对产业发展进行指引,同时设立国家级企业自主创新基金,对重大产业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技术的研究开发给予扶持,建设若干个先进制造技术国家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十二五”时期,中国制造业企业应当在前期高速成长的基础上,着手建立一种更可持续稳健的业务增长模式,追求远景更为清晰,对主业更为专注,对创新的追求更为实际,对内功修炼更为倚重,对机会追逐更为谨慎,实现从“快公司”向“稳公司”的转变。参考文献:1 蒋正华.提高中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EB/OL.2010 中国制造业论坛.2 张爱华.析中国制造业出口枯萎的原因N.中小企业管理与科 技,2010-11-10.3 中国制造业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EB/OL.机械专家网,2008-09-08.4 刘燕.中国制造业面临四大挑战解析EB/OL.中国行业研究网,http:/,2009-08.5 储士家.转型中国制造业的挑战与机遇J.第一财经,2010-08.6 中国制造产业面临的挑战及机遇分析EB/OL.中国行业研究网,http:/,2011-12-06.7 胡迟.中国制造业企业 500 强的转型升级之路N.中国品牌,2011-11-28.(责任编辑:袁凌云)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制造业出口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对策.pdf)为本站会员(g****s)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