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pdf
-
资源ID:85959236
资源大小:571.26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4.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pdf
本文来自一线老师精心整理/Word 可编辑 1/6 7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课题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 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教 学 目 标 1.理解并积累重点词语。(重点)2.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与艺术知识点。(难点)3.体会反语嘲讽的语言效果。(重点)课 前 预 习 作者简介 雨果(18021885),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其代表作有小说 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 笑面人“诺曼底”号遇难记等。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 雨果文集 第十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年版)。程曾厚译。有改动。鸦片战争后,英法两国不满足在华的既得利益,制造借口,于 1856 年联合发动了侵略我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 10 月 6 日,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大肆抢掠。最后还一把火将这座经营了一百多年、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烧成了一堆败瓦颓垣。作为侵略者之一的巴特勒上尉,本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但是,雨果这位正直的作家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于 1861 年 11 月 25 日,大义凛然地写下了这封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读准字音 赃物(zn)给予(j)制裁(ci)琉璃(li l)珐琅(f ln)晨曦(x)劫掠(l)瞥见(pi)本文来自一线老师精心整理/Word 可编辑 2/6 箱箧(qi)令人惊骇(hi)眼花缭乱(lio)辨清字形 理解词语 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晨曦:晨光。瞥见:一眼看见。赃物:通过贪污、受贿或抢劫、盗窃等非法手段得来的物品。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富丽堂皇:形容建筑物宏伟美丽。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箱箧:箱子。制裁:用强力管束并惩处,使不得胡作非为。新课导入 在 1856 年至 1860 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入了北京,对我国的艺术瑰宝圆明园进行了大肆的劫掠,并且焚烧了圆明园。在这件事之后,英法联军统帅之一巴特勒上尉就这次远征征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意见。雨果对这件事会有什么看法呢?新课展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文章内容可以分为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两大部分:赞美圆明园,讽刺侵略者。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雨果是什么立场和态度?(1)站在人类的立场,立场明确,态度坚定,对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进行了强烈谴责和辛辣讽刺。(2)对被侵略者和被掠夺者表示巨大同情,饱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感悟精彩句子】本文来自一线老师精心整理/Word 可编辑 3/6 1.“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把句中的“世界”改为“中国”好不好?)不好。雨果称圆明园是“世界奇迹”,是以全球的眼光,肯定其艺术价值在世界上的地位,体现了作者对全人类文化成果的热爱。2.“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这里为什么要提“巴特农神庙”?)巴特农神庙是希腊最负盛名的古代建筑,是欧洲人心中的神庙。与巴特农神庙相比较,突出圆明园的艺术成就,让更多的欧洲人了解中国,了解圆明园。人类最杰出的成就,却都被强盗毁灭,强盗的行径之卑劣,令人发指。3.“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这句话有什么特殊含义?)圆明园虽然当时是皇家花园,但归根结底,是属于人类的,雨果的这种见解是非常深刻的,这表现了雨果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珍视,对人类文明创造者的尊重。结合全文分析,雨果以全人类的名义谴责侵略者的强盗行径,义正辞严,批判力强。4.“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雨果以人类的立场区分政府与人民,强盗政府不能代表人民,法兰西人民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焚掠圆明园是英法政府的罪行,他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抗议政府犯下的罪行。他公开指斥强盗政府,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分析主体形象】1.文中的“两个强盗”指谁?这样说的作用是什么?英国和法国。这样说揭示了英法联军的强盗本质,使世人看清其掠夺者的丑陋面目。2.文中的两个强盗做了哪些事情?请你概括说明。两个强盗进入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一个强盗放火。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最后,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另一个装满了箱箧。3.对两个强盗的所作所为,作者持什么态度?本文来自一线老师精心整理/Word 可编辑 4/6 作者毫不客气地指出英法联军的行为是强盗行径,对其提出强烈的抗议和辛辣的嘲讽。4.雨果通过什么语言来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并说说这种语言有什么作用。巴特勒上尉恬不知耻地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光荣的,他们期待的是雨果对此次胜利的赞誉。雨果在愤慨之下,用反语活画出强盗的丑态,讽刺侵略者的卑劣行径。如“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等等反语正是抨击强盗的口吻,有辛辣的讽刺意味。最后将自己对远征中国的强盗行为的严厉谴责说成“全部赞誉”,有极其尖锐的嘲讽意味。5.雨果不帮着自己国家的人,他是站在谁的立场上写这封信的?这体现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人类的立场。(正义的立场,中国的立场,或者是人民的立场等等。)他是一个有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的人。【把握文章主旨】仔细品读课文,谈谈你对本文主旨的理解。本文通过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揭露了英法联军毁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表达了作者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敬重。写作方法运用【深入研读,探究方法】1.运用反语,讽刺有力。文中用反语来讽刺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如“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人”等反语有辛辣的讽刺意味。最后作者把自己对他们的严厉谴责说成“全部赞誉”,有极其尖锐的嘲讽意味。2.对比鲜明,爱憎分明。文章多次运用对比,充分表达了作者鲜明的爱憎态度,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效果,突出了主旨。如:将欧洲人的“文明”与中国人的“野蛮”相对比,“野蛮”的中国人民“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创建了“大得犹 本文来自一线老师精心整理/Word 可编辑 5/6 如一座城市”的圆明园,而“文明”的法兰西、英吉利“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使圆明园荡然无存,这一对比,将英法联军的野蛮、中国人民的文明表现得一清二楚。【方法活用,片段作文】试把你自己当成已经读过雨果来信的“巴特勒上尉”,给雨果写一封回信。提示:可以写认识到自己的罪恶,表达对全人类的忏悔,也可以写继续执迷不悟,恼羞成怒,然后“义正词严”地痛斥雨果是胳膊肘往外拐,竟然嘲讽自己的国家。教学板书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运用快速阅读训练的方式来处理课文知识性较强的部分,达到了省时、高效的目的,使学生在极短时间内高度集中注意力进行消化吸收,既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强化了阅读训练。注重了学生阅读、写作、思维、想象能力的多重培养,设计“给雨果回信”的教学环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兴趣,锻炼了积极创造与合理想象的意识与能力,同时及时反馈了教学成果。方法指导:体会对比的作用 分析对比手法的作用主要把握两点:(1)首先明确通过对比,作者要突出的是哪个事物或者是事物的哪一方面;本文来自一线老师精心整理/Word 可编辑 6/6(2)再分析通过对比要突出这个事物或者事物这一方面的什么特点。素材积累: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 圆明园的十二生肖铜像以水报时,闻名世界,属于价值连城的国家文物。十二生肖兽首铜像由郎世宁设计,呈“八”字形,分列在喷水池两旁的人身石台上。每个动物就是一个喷泉机关,每到一个时辰,相应的动物口中就会喷水两个小时。因为古人的一个时辰就是两个小时,十二个时辰正好是二十四小时。不过到了正午,它们就要一起喷水,景象蔚为壮观。1860 年 10 月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兽首铜像流失海外。截至 2014 年,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马首、鼠首、兔首、龙首共 8 个兽首已回归中国;蛇首、鸡首、狗首、羊首共 4 个兽首仍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