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教案.pdf
-
资源ID:85961551
资源大小:349.97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4.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教案.pdf
:圈点与批注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并运用圈点批注法。2.了解小说中的人物、情节、主题。3.能初步分析导致祥子性格前后变化这一悲剧的原因,感受祥子悲惨的命运,教育学生珍惜现在,感恩祖国的美好品德。4.教会学生阅读名著的方法,学会做读书卡片。教学重点 1.把握小说的人物、情节及主要内容。2.学习圈点批注法。教学难点 初步分析祥子悲惨结局的原因。教学方法 圈点批注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图片导入)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圈点批注是古人读书时常用的传统方法。这种读书方法可以凝聚阅读的注意力,便于复习、巩固、查考,也是一种治学的方式。宋代大学者朱熹,每读一遍书都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勾画,从而把思考引向精深境地。金圣叹对水浒的评点,毛宗岗对三国演义的评点,脂砚斋对红楼梦的评点,都是中国古典小说批评史上的经典。今天,我们就用圈点批注法来学习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2.方法指导。运用圈点批注法,要注意以下几点:(1)圈点虽然是随手勾画,但勾画的内容应该是文章的重点、难点、疑点,或者是自己深有体会之处。(2)批注可从作品的内容、结构、写作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着手,或展开联想、想象,补充原文内容,或写出心得体会,提出自己的见解。(3)经典作品需反复阅读,每次圈点批注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一般是循着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的,从解决字词方面的疑问,到重点语句的理解,到全篇内容的把握。(4)可以自己设定一些圈点和批注的符号。如用圆点或者圆圈表示精警之处,问号表示质疑,感叹号表示强调,直线表示需要着重记忆或领会,波浪线表示重要语句,竖线或者斜线表示段落层次的划分等等。符号设定之后,每个人要养成固定使用的习惯,这样在整理读书笔记时才不至于凌乱。二、整体感知 1.走近作者【老舍】(1899 年1966 年),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2.代表作品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月牙儿 柳家大院;剧本龙须沟 茶馆等。骆驼祥子 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以现实主义的笔法与悲天悯人的情怀,塑造了祥子、虎妞等一批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拥有重要地位。3.人物形象 老舍把祥子这样的“小人物”写活了。祥子本是农村人,后来到城市谋生。来到北京后,他选择了当时城市底层老百姓常见的职业拉洋车,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他老实,健壮,坚忍,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自己能养活自己,不受车厂老板的盘剥。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地破灭了,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到小说结尾,祥子已经放弃了自己的理想,从一个诚实可爱的青年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4.祥子周围的人 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爷、大胆泼辣又有点变态的虎妞、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 离死亡只差一步的老马和小马祖孙俩,还有抢车的大兵、不给仆人饭吃的杨太太、诈骗祥子的孙侦探等,展示了一幅具有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5.情节梳理(1)一流车夫:祥子十八岁带着乡下的青壮与诚实来到北平,成了当时一流的人力车夫。他立志要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2)祥子买车:经过三年努力,祥子终于凑足了 100 块钱。他马上用其中 96 块钱买上了自己的新车。(一起)(3)丢车:不到半年,军阀乱兵就抢走了祥子的车并让他做苦力。(一落)(4)卖骆驼:后来祥子趁军营混乱逃出来并顺手牵走了部队丢下的三匹骆驼,用它们换了 35 块钱回到了北平。由于生病在梦话中透露了自己的这段经历,从此人们开始叫他“骆驼祥子”。(称号由来)(5)二次奋斗:祥子回到了人和车厂,老板刘四爷家三十七八岁的闺女虎妞十分喜欢祥子。祥子租了他家的一辆车,又开始为自己第二次买车而没命的赚钱。后来在杨宅拉车,整天紧得发昏,受不了折磨后又回到了人和车厂。回来受到虎妞的诱惑做了错事,为躲避虎妞,祥子到曹先生家拉包月,拼命攒钱想再买车。(二起)(6)被敲诈钱空:曹先生因为学生阮明陷害,被迫离开北平。也是因为这件事,祥子被孙侦探勒索,积蓄一空。在虎妞的威逼利诱下,他只好再一次回到了人和车厂。(二落)(7)被迫结婚:虎妞谎称怀孕,骗祥子结婚。可刘四爷并不肯“便宜了这个臭拉车的”招他做女婿。于是刘四爷在与虎妞激烈争吵后,把女儿也一同赶出家门。虎妞靠着自己的私房钱与祥子在一个大杂院里租房完婚。(8)再次买车:和虎妞结婚,进而忍受家庭生活的牵系与精神上的痛苦。虎妞终于拗不过祥子,为祥子买了一辆二手车,可是祥子想做一流车夫的信心已被不愉快的婚姻生活所磨灭。(三起)(9)妻死卖车:虎妞因为难产而死。祥子为了办丧事,无奈又卖了车。同时因为生活的压力,又拒绝了心爱的小福子再次和祥子组建家庭的请求。(10)彻底堕落:虎妞去世后,祥子对拥有一辆自己的车已经失去信心。特别是在小福子吊死以后,祥子对生活的最后一线希望也破灭了。从此,祥子憎恨任何人。他染上了恶习,吃喝嫖赌。拉车不勤快,干脆不拉车。他开始骗钱,借钱不还,甚至为钱出卖人命,彻底堕落成一具行尸走肉,由“人”变成了“兽”。三、深度思考 1.用简练的语言介绍小说围绕祥子讲述的最主要情节?三起三落:(1)奋斗三年挣钱买了车被十几个大兵抢了车(2)卖骆驼拼命拉车又攒了买车被孙侦探抢了买车钱(3)结婚后靠虎妞买了车最后下葬虎妞卖了车 2.重要故事情节:“怒辞杨宅”为了赚钱再买辆车,祥子在杨宅拉起了包月,整天的活紧得发昏,雇主又抠门。第四天,他不堪忍受侮辱,愤怒地将一毛钱摔在杨太太的脸上,讨回四天工钱,便辞工回到了人和车厂。这段精彩的描写,突出了祥子善良坚忍的外表下还蕴藏着反抗的精神,丰富了人物的性格。四、合作探究 专题探究 专题一:给祥子写小传 小传,即人物小传,是传记文的一种,是一种简略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老舍四十自拟小传:舒庆春,字舍予,现年四十岁,面黄无须。生于北平,三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幼读三百千,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示甘于寒贱也。二十七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三十四岁结婚,今已有一女一男,均狡猾可喜。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教书作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如是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许能有点出息!专题二:探寻悲剧原因 祥子的悲剧命运不是个人的、家庭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那么,造成了祥子悲剧命运的深层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背景:上世纪 20-30 年代正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黑暗、最混乱的多灾多难的年代。新旧军阀不断的争权夺势的混战,城市买办阶层,乡村土豪劣绅的压迫,再加上各种自然灾害的横行,使得中国农村迅速走向破产。而成批破产的农民,为了谋求生路便纷纷涌入城市。祥子就是这些涌入城市的破产农民中的一个典型。客观原因:黑暗的旧社会的压迫、他人的影响 祥子历尽艰辛,三起三落,欲独立自主而终不可得,黑暗的旧社会的残酷压迫和剥削;虎妞对祥子的诱骗造成了他们畸形的夫妻关系;爱人小福子的自尽带走了他最后一丝希望。主观原因:祥子思想上的局限、性格和心理上的弱点 他乐观但盲目,有着积极向上的个人奋斗精神。但是他无法认清灾难的社会根源,不知道个人的努力比起社会沉重的压迫是多么微不足道;他勤快且保守,天天把钱放在手心才觉得舒坦,正是小农保守的典型心理和性格特征。他有较强的生活欲望却又不能看清社会的本质。他将自己的生命和车连在一起,一旦拉车的理想破灭,他便陷入颓废的迷惘和痛苦的堕落,而小福子的死更是将他仅存的一丝希望摧毁,要强的祥子终于变成一个苟活于世的行尸走肉。祥子前后巨大的改变,揭露了那个时代社会的黑暗,对劳苦大众的压迫剥削。专题三:话说“洋车夫”根据书中内容,从职业特点、人员构成、生活状况等方面介绍洋车夫这个行当的情况。职业特点:憨厚能干,坚韧好强,以劳动为本分,不愿过苟且偷生的生活;个体劳动者的思想印记;小农意识,狭隘的目光;个人奋斗的思想。人员构成:“被撤差的巡警或校役,把本钱吃光的小贩,或是失业的工匠”生活状况:当时的车夫们活在城市底层,地位卑贱,经济困顿,每日赚到的工钱通常不足以养家糊口。专题四:品析“京味儿”老舍是北京人,是京味小说的奠基人。他的小说不仅传神地描绘了北京地区的文化风俗,而且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北京人独特的语言习惯。阅读骆驼祥子,你一定感觉到了其中散发的浓浓的“京味儿”。请从儿化音的使用、北京口语词汇的使用、北京风土习俗等角度,摘抄一些片段,做交流展示,品一品文中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角度:儿化音的使用。语段:儿化音是北京话中特有的语言现象,具有很强的口语色彩。骆驼祥子中儿化词共有 700 多个,如“够上买车的儿”“搁在兜儿”“她的话是抄着根儿来的。他不敢赶上她去闲谈等。(这些词的使用突出了人物的语言风格,烘托了语境氛围。)角度:北京口语词汇使用展示。语段:对祥子的描写。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点评:这里的“杀好了腰”“鸡肠子带儿”“出号的大脚”都是北京通俗语言的运用。老舍用这些大白话写一个车夫,实在是恰到好处。)角度:北京风土习俗。语段:小说第五回中的片段。“你这是怎么了,老妹!到了我这儿啦,还没个车钱吗!老妹!坐上啦!”她到这时候,才摸出一毛钱。祥子看得清清楚楚,递过那一毛钱的时候,太太的手有点哆嗦。送完了客,帮着张妈把牌桌什么的收拾好,祥子看了太太一眼。太太叫张妈去拿点开水,等张妈出了屋门,她拿出一毛钱来:“拿去,别拿眼睛扫搭我!”(点评:这是北京市民的生活习惯,老舍用几句话写出了太太的爱面子和吝啬,也写出了祥子对只有一毛钱赏钱的不满。反映了当时的人情世态。)五、课堂总结 老舍不愧为语言大师。他用明畅朴素的叙述笔调,机智生动的“京味儿”语言,简洁有力地写出富有北京特色的生活画面和具有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作者真实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抒发了对现实强烈的不满;也表达了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关注与同情。这是作者的悲悯,也是文学的悲悯。六、布置作业 写一篇读书报告,并在班里举行读书交流会,共同分享阅读体验和探究成果。板书设计 骆驼祥子 老舍 了解作者 梳理情节 把握人物 专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