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岳阳花鼓戏的发展现状.pdf

    • 资源ID:85965886       资源大小:621.22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岳阳花鼓戏的发展现状.pdf

    1/11 岳阳花鼓戏的发展现状 摘要:作为一种具有湖南文化特色的地方剧种,花鼓戏极大的丰富了湖南本地居民的精神生活,传承了当地的民族文化,对湖南人民的凝聚有突出的贡献,并对包括湖南戏曲在内的全国戏曲的研究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本文以岳阳花鼓戏的发展现状为目标,对岳阳花鼓戏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了研究,并在其未来方向的发展上提出了一些建议。关键词:花鼓戏;民间艺术;发展现状 Abstract:The Huagu Opera as a local opera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Hunan culture,it greatly enriched the spiritual life of local citizens in Hunan,and it inherited the local ethnic culture.It made a prominent contribution for the cohesion of people in Hunan,and it made a great sense of the study of operas in Hunan and the national opera.This paper with the purpose of research of the developing situation of Huagu Opera in Yueyang,and offer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uagu Opera.Key words:Huagu Opera;folk art;developing situation2/11 目 录 引言.3 一、岳阳花鼓戏的起源.3 二、岳阳花鼓戏的存在意义.4 三、岳阳花鼓戏的发展现状.4(一)岳阳花鼓戏的发展.4(二)岳阳花鼓戏的现状分析.6 1.形式单一.6 2.表演人才的现状堪忧.7 3.欣赏者的欣赏素养不够.8 四、岳阳花鼓戏发展的对策研究.8 结语.9 参考文献.10 致谢.11 3/11 引言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孕育了灿烂的文明。她幅员辽阔,在不同的地区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岳阳花鼓戏就是在独具特色的湖南新墙河流域文明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地方戏剧。她的起源受古楚文化影响,脱胎于楚文化中击鼓娱神的歌舞。岳阳花鼓戏发展、流行于湘北及湘、鄂邻近地区,是一门根深蒂固于岳阳的民间艺术,她保留了许多岳阳的古老传统,承载了当地的历史和民俗。对于研究岳阳的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互联网等新兴传播媒体的冲击下,岳阳花鼓戏的生存受到了巨大的挑战,亟需研究对策,让岳阳花鼓戏回到群众的视线中,成为群众广泛喜爱的剧种。本文旨在通过对岳阳花鼓戏历史发展过程与发展现状的研究,寻求未来岳阳花鼓戏的发展对策。一、岳阳花鼓戏的起源 古代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交通条件相比今天十分落后,运用江河等天然的水运通道进行物质交换、思想流通以及文化交流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方式1。这样就极大的促进了以水运通道为中心的地区的发展。这一点在世界上的其他古文明发达的地区也得到了充分的证明。结合我国南方地区地理特点,山地和丘陵是主要的地表地貌形式,其发达的水运更是物质、精神文化得以发展的先决性基础。花鼓戏作为岳阳的一种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也是一种水域文明发达的产物2。岳阳花鼓戏俗称花鼓子,是在新墙河流域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小戏剧种3。淳朴、富有自然气息是花鼓戏的表演形式,戏曲的主题主要是展现湖南当地人民的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具有十分浓厚的本土气息和乡村风情。新墙河流域在战国时期属于楚国,屈原被楚王流放之地即在于此4。因此楚文化对于新墙河流域的影响十分深远,迷信鬼神,喜好进行祭祀活动,“祀必使巫觋作歌舞以娱神”。这样的传统习俗直到今天仍然有一定的保留,例如新墙镇周边仍旧保留有击鼓娱神的歌舞。这些民间艺术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地相互影响,相互吸收与学习,成为了岳阳花鼓戏艺术的形成的坚实基础。游傩演剧是娱神歌舞形式中的重要一种,岳阳花鼓戏的发展与游傩演剧有着十分深刻的关系5。在清朝年间,神案戏逐渐兴起并风靡于岳阳一带。据同治年4/11 间的文献巴陵县志中所记录:“道观佛寺,所有多有。今邑中又有傩案,刻祌甚多”。从该县志的记录中可以看到在当时游傩演剧习俗已经十分流行。另据清代嘉庆癸亥年巴陵县志中记录:“元旦后二日,乡人迎傩,歌舞达旦。沿付遍历,你月乃止”。岳阳花鼓戏从新墙河流域起源,在历史发展中渐渐的向周边地区传播。传播到鄂东南地区的花鼓戏被称为“提琴戏”6。花鼓戏流传到赣西的铜鼓、修水等地后,背当地人民称之为“半班戏”。二、岳阳花鼓戏的存在意义 岳阳花鼓戏在湖南省乃至全国地方戏剧中占有一席之地,它既然存在,就必然有着它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术方面的价值,由于岳阳花鼓戏的形成、发展、流行于湘北及湘、鄂邻近地区,是一门根深蒂固于岳阳的民间艺术7。因此,岳阳花鼓戏的舞台语言、剧目、声腔、音乐、表演乃至演出场所和演出习俗,都承载着大量的岳阳历史文化信息,是研究岳阳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的宝贵财富8。二是文化方面的价值,岳阳花鼓戏保存的传统剧目、音乐和表演艺术是研究中国戏曲演变、地方剧种形成与发展的宝贵资料。因此,对岳阳花鼓戏进行挖掘、抢救和保护的工作,不仅可以丰富和完善中国戏曲发展史,还能推动地方文化的健康发展。三是历史方面的价值,岳阳花鼓戏剧目大都是来自历史演义、民间故事和话本,例如,大型传统岳阳花鼓戏修书下海就取自柳毅传;也有编演近代时事,反映现实的剧目,例如经改编后的现代剧目补背褡。因此,大批岳阳花鼓戏剧目能反映一定的历史时代生活,传统的习俗,以及人们的情感和审美情趣。四是实用方面的价值:挖掘、抢救、保护岳阳花鼓戏,对岳阳地区及周边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们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们的艺术修养,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构建和谐的社会,都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三、岳阳花鼓戏的发展现状(一)岳阳花鼓戏的发展 岳阳花鼓戏是湖南花鼓戏六大流派之一。即与临湘花鼓戏(嗡琴戏)、崇阳提琴戏、通城花鼓戏(打锣腔)为同一剧种9。岳阳花鼓戏就是在传统民间艺术丰5/11 富多彩的新墙河流域这一带的传统民间歌舞艺术的基础上,受外来艺术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其舞台语言来源于当地方言。1952 年定名为岳阳花鼓戏。2007 年,岳阳花鼓戏因其独特的文化、历史、艺术价值正式被国务院确认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据有关史料记载,岳阳花鼓戏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萌芽阶段10。即地花鼓阶段,其声腔为一唱众和,唢呐锣鼓伴奏。这便是岳阳花鼓戏的雏形。二是成熟、成型时期。同治十一年(1872)巴陵县志记载:“乡民搬演小戏,终岁不休,”。从同治时盛行的“小戏”开始,到光绪时角色、行当的日益丰富,岳阳花鼓戏进入了逐步完善的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随着国家和政府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的加强,人们对于保护传统艺术的意识也得到了提高11。岳阳县文化局、岳阳县花鼓剧对岳阳花鼓戏做了大量的挖掘、抢救和保护传承的工作。首先是剧团建设方面,1952 年,部分艺人自发地组织了第一个常年固定的剧团,改变了半农半艺、自生自灭的农村班社状况12。并逐步吸收了一些具备一定条件的青年进入剧团,充实了艺术力量。1958 年,政府文化主管部门举办的文艺学校,又培养了一批岳阳花鼓戏演员,分配到剧团,在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等方面,进一步改变了以往戏班的面貌。其次,艺术上得到了改革和提高。音乐方面完成了全部唱腔的记谱工作,并对唱腔、过场音乐、谬鼓经等,做了大胆的改革尝试;创作了谬腔的伴奏、过门曲谱并增添丝弦器乐伴奏,既保留了锣腔风格,又使得它得到了丰富和提高。同时,对谬腔散曲和琴腔都做了一些必要的改革。剧目方面,整理了一批传统剧本。如 牛郎织女 游春 思夫等,演出效果较好。表演艺术方面,由于参加省、地历次戏剧汇演,通过艺术交流,演员的艺术水平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最后,创作和移植了一批现代体裁剧目。如岳阳花鼓戏剧团于 1958 年创作的铁树开花、月上柳梢头等 17 个现代戏,并先后移植上演了路四爹买牛、不能走那条路等好剧。尽管保护和传承工作在继续,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社会发展对岳阳花鼓戏的演出市场冲击很大,一些传统的民俗节日的演出正在日益淡出历史舞台。一方面,政府大力提倡从简从检,导致一些主要在婚庆、葬丧礼上表演的传统戏剧越来越没有发展的空间,艺人的生6/11 存成为问题。另一方面,新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观看岳阳花鼓戏的群众范围一缩再缩。电视、电脑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太多的资讯,人们的精祌生活被各种各样的东西充斥着,对岳阳花鼓戏的关注在减少。二是新观念的盛行,使岳阳花鼓戏的观众锐减。人们的观念直接影响着流行,这一段时间人们可能喜欢“超级女声”,可过完一段时间后,人们又会爱上“中国好声音”。另外,人们的娱乐观点也有着变化,很大一部分人,特别是年轻人,强调娱乐自我参与,自娱自乐,他们首选的场所就是歌厅、舞厅和游戏厅,却很少光顾戏院,因此,剧院的观众寥寥无几。三是目前在观众中享有盛誉的艺人们屈指可数,而且也缺乏对观众的号召力,吸引力。四是由于岳阳市县几经分合,剧团几经撤并,导致从业人员锐减,培训演员工作较难进行,后继无人;目前已出现了严重的青黄不接。由于老艺人的相继离世,年轻人不愿意吃苦学习,一些特技无人继承,导致岳阳花鼓戏的发展举步维艰。五、由于以上情况的原因,使得岳阳花鼓戏的传统曲目严重缺失,目前存剧本仅 75 个,能见诸舞台的不足 40 个,数量只是原剧本的三分之一了。(二)岳阳花鼓戏的现状分析 岳阳花鼓戏不仅是湖南民间文化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它也对中华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为它的发展与传承尽上绵薄之力是我们刻不容缓的责任。目前尽管岳阳花鼓戏受到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也采取了一些保护手段,但不少问题依旧存在。1.形式单一 中国戏曲品种繁多,传统戏曲约有 300 多个剧种,同时又不断有新剧种产生,这使得许多剧种不堪负重,并逐渐消失,花鼓戏这种传统剧种理所当然地受到冲击,如果不从根本上进行变革,那么一定会让观众逐渐流失13。通过对花鼓戏的兴起与衰落的研究,表明了无论是那种优秀的艺术形式,都必须要要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根据当代人民的喜好进行更新与改变,只要这样才能保持不被时代淘汰。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岳阳花鼓戏创作时应注重将艺术家所具有的精湛技巧与丰富深远的思想内涵进行有机的结合。现在掌握的资料显示,保存至今可供表演的岳阳花鼓戏剧目数量大大减少,甚至还不到其原本数量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见,大量的优秀剧目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损失。与许多现存7/11 剧目数量很大的戏曲相比,从影响力来说已经逐渐被甩在身后。由此看来,在对已有曲目继承方面,创作者要加强原曲目的戏剧因素;在创作编制新鲜曲目的时候,创作者要从思想和技法两方面齐头并进,在两方面都做出提升。对于传统戏剧来说,表演者精湛纯熟的表演技法可以吸引观众的关注,而在此基础上通过深邃的内在思想来保持观众的忠诚度。从历史的角度纵观岳阳花鼓戏的发展,它有着浓厚的历史基础,且从民间而来,因此群众基础也十分的牢固。尽管岳阳花鼓戏在较长的时间内都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发展状态,但仍旧一代一代的流传并保存了下来,并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而如今,在国家大力推动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大环境背景下,我们也开始逐渐意识到岳阳花鼓戏所给我们带来的丰富的精神文化,我们要竭尽所能地保护这份珍贵的文化财富,也只有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我们才能创作出与时俱进、经久不衰的艺术作品。2.表演人才的现状堪忧 观众的流失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多元文化的发展。这样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观众减少了,票房收入也随之减少,演员的收入就受到影响,不少优秀演员便会选择离开,剧团也渐渐衰落,在现实利益的驱动下,选择继承传统文化的年轻演员就更少了,研究花鼓戏的创新与改革的工作便会后继无人。目前,表演人才的流失,是岳阳花鼓戏处于低谷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从表演者自身来说,应该以传承岳阳花鼓戏为己任。在表演方面要不断加强自己的专业素养,在心理方面要强化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无论岳阳花鼓戏的现状如何、表演的优劣如何,现代市场的冲击力如何,都要有坚定的艺术信念,坚持自己的艺术道路,才能收获花鼓戏的艺术成就。戏曲艺术是以人为载体来传承的,地方剧种的传承过去都是通过口口相传来沿续的。一个剧种的兴盛和存亡与时代的变迁是分不开的,从现实出发,我们必须要进行传承,演员是剧种的主体,而观众却是剧种的客体。有人唱,更要有人听,培养“演员”和“观众”要双管齐下。据了解,演唱岳阳花鼓戏的艺人年事已高,一些依靠口传心授的技术,因为没有传承对象,只能是让他积累多年的绝迹消失。民间艺术只要一天还存在“继承人”的问题,继承便成了一句大空话14。因此,政府应加大岳阳花鼓戏表演人才队伍培养的力度,可以在学校设置相关专业,增加资金的投资力度。对于那些濒临失传的技艺,应由岳阳县政府牵头,县文化局组织举行岳阳花鼓戏的公演活动,并邀请分布在通城、8/11 临湘、和岳阳的老艺人参加,为岳阳花鼓戏留下弥足珍贵的音像艺术资料。为后人继续学习研究提供宝贵的艺术财富。3.欣赏者的欣赏素养不够 对于对岳阳花鼓戏了解不够的欣赏者来说,她的曲目和当代的流行歌曲相比,似乎显得有些古老而没有趣味性。因此,我们要推广花鼓戏的受众范围,假如能做到让花鼓戏从很多人口中唱出,通俗易懂,如此就可以让更多的人对花鼓戏产生兴趣。在从文化从业者的角度考虑,我们应该要让花鼓戏逐渐走进学校,进入校园音乐学习的范畴中来15。为了传承独特的岳阳花鼓戏,在岳阳县委、文化局的重视和领导下,以岳阳县花鼓剧院与职业中专,县艺校为主体实施,开设了岳阳壶关县表演艺术工作,与此同时也在岳阳县各所学校举办了宣扬民间文化艺术的花鼓戏讲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花鼓戏欣赏者之间的交流相对缺乏,可以想象看电影的时候,一个人看,与多人欣赏的不同之处。如果在你欣赏完花鼓戏曲目过后,有人可以和你就自己的感受与理解进行交流的时候,更易产生共鸣,从而无形中提升了大家对花鼓戏的关注。因此,在此我们提出建议,花鼓戏欣赏者们多结成伙伴一同欣赏岳阳花鼓戏,而具有丰富欣赏经验的老戏友可以带着欣赏经验较少的新戏友一通欣赏,这样花鼓戏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就能得到极大的提升。岳阳花鼓戏作为一种富有湖南本地风情,极具当地文化特色的湖南特有的戏曲形式,它对于湖湘文化是一种优秀的传承,是富有地方文化特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是一种宝贵的地方文化资源。然而,之前专家学者们的研究重点放在长沙花鼓戏的研究上,而对于岳包括阳花鼓戏在内的湖南其他几类地方花鼓戏的历史发展以及各自特点的研究则甚少。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令人遗憾的情况,六个区域,六大种类才组成了完整的湖南花鼓戏,对于湖南花鼓戏来说,这六个种类都是十分重要不可分割的。因此对于湖南花鼓戏的研究,应对六大种类同时予以重视,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全面的研究。四、岳阳花鼓戏发展的对策研究 岳阳花鼓戏正在面临着衰落。在这民族文化面临着断代的危机新时代里,许多人民群众对于岳阳花鼓戏缺乏了解,所以我们要从最根本处着手,通过国民的不懈发扬和推广,对于湖南花鼓戏传承与发展的对策研究,有以下几条建议。9/11 第一,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要从花鼓戏的创作和表演着手,结合时代背景,在花鼓戏中加入时代新元素,要遵循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特点,紧贴群众的生活。第二,让青年人多接触和学习传统艺术,如在各高校开设传统音乐课程,激发人们对传统音乐的热爱,只有这样将传统音乐进行推广与发扬,才能让传统文化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而不至于渐渐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第三,政府加大对花鼓戏的扶持。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把发展的中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而忽略了文化建设这一块,各大剧团也因为资金的缺乏导致运转不过来,政府部门应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强而有力的坚实后援,成为将传统音乐文化发扬光大的主推力量。第四,加大对花鼓戏的正确宣传,培养观众。由于观众的流失,导致传统文化没有继续发展的动力。俗话说的好,只有了解它才会爱上它。在创作这方面我们要得到大部分人的共鸣,创作的出发点从紧贴大众开始。第五,保护传承人。曲艺要复兴,人才是关键,对于传承花鼓戏的艺术家们我们要给与充分的尊重,要给他们一个在物质上没有顾虑的创作环境,让他们专心创作,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优秀人才奋不顾身地投入到岳阳花鼓戏的传承与发展中来。结语 岳阳花鼓戏作为一个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值得我们用心去保护她,使她发扬光大。随着时代的发展,她确是显得有些古老,不如许多新的娱乐方式对年轻一代有吸引力,但是她独特的文化魅力是无法取代的。从事岳阳花鼓戏表演的文化工作者们应该积极探索复兴岳阳花鼓戏的办法,与时俱进,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不遗余力的推广岳阳花鼓戏。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大扶持力度,成为岳阳花鼓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大力宣传岳阳花鼓戏、保护传承人。只要这样多管齐下,为花鼓戏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与平台,相信未来岳阳花鼓戏会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地方戏剧。10/11 参考文献 1朱咏北.基于田野调查的湖南花鼓戏传承发展研究J.音乐探索,2016,(04):49-53.2刘海霞.浅谈湖南花鼓戏的传承和发展J.艺海,2016,(06):47-49.3汪琦.湖南花鼓戏与民族声乐探析J.戏剧之家,2015,(12):83-84.4刘显全.湖南地方戏剧获得保护发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12-01(006).5何宁波.赏心悦目 俗而近雅品鉴湖南花鼓戏的乡土韵味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117-121.6许洁.民族声乐演唱对湖南花鼓戏润腔特点的借鉴和吸收J.音乐创作,2014,(03):166-167.7李燕.岳阳花鼓戏的唱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8高洁.小议岳阳花鼓戏的艺术特征及其发展J.大众文艺,2011,(17):173-174.9黄赛.生存的求索湖南花鼓戏的艺术创新及其意义J.人民音乐,2011,(03):50-53.10孔庆夫.湘鄂花鼓戏音乐特征的比较研究以湖北荆州花鼓戏和湖南衡阳花鼓戏为例J.大众文艺,2010,(20):101-102.11董宁.论湖南花鼓戏的传承与发展J.歌海,2010,(05):86-87.12杨畅.湖南花鼓戏音乐历史沿革及其发展的思考J.歌海,2009,(06):23-25.13胡建,蔡际洲.鄂南提琴戏正腔渊源考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9,(04):62-68.14安葵.戏曲创造实践对理论的回应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8.15郑劭荣.湖南花鼓戏与傩俗渊缘考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99-103.11/11 致谢 在这片论文即将完成之际,也宣告着我的大学学习生涯即将结束。在这个特别的时刻,我首先要对我的导师表示衷心感谢。在这篇论文的写作中,我的导师表现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在自己教学、管理和科研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仍然帮助我从这篇学士论文选题、逻辑结构、理论依据等方面提高这篇论文的质量。同时我要在这里对我的家人和朋友表示由衷的感谢。我还要感谢我的朋友们,他们同样从精神与实际生活中给予了我巨大的帮助,这份帮助也是十分伟大而不求回报的。最后,我还要对全校的老师和同学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除此以外,本文的撰写过程中我参考了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让我看得更高,我在此也对他们表示感谢。本论文的写作,由于本人的学术水平有限,加之时间略显仓促,难免有错误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注意事项

    本文(岳阳花鼓戏的发展现状.pdf)为本站会员(g****s)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