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pdf
一 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 建筑与人类文明史紧密相连,并形象而具体地反映着人类的文明,代表了一个时代最高水平的建筑,人们正是通过建筑这面镜子来认识历史,了解历史及其深层所蕴藏的内涵,所以说,建筑是时代的一个产物,是社会的一个重要反映。世界上是没有抽象的建筑的,只有具体的地区的建筑,它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受具体的地形条件,自然条件,以及地形地貌和城市已有的建筑地段环境所制约的,这是造就一个建筑形式和风格的一个基本点。建好的建筑物与周围的环境和场所融为一体,并赋予周围的环境与场所以新的意义,此时建筑物有了其自身的与周围语境相结合的语言。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域内文化的总和,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域特征、历史状况等特殊性,形成了文化的地域特征,这些特征是动态的、发展的。每个地区是通过建筑艺术来表现该地区人们的文化水准、民族风情、价值取向和对建筑审美的追求。建筑是地域文化的主要载体,地域文化是建筑的灵魂。二 建筑设计的地域性 1 建筑的地域性从广义上来讲:它首先受地理的气候,区域的影响,建筑设计构思过程中,要根据建筑所处的地理位置、山川地貌、甚至包括气候因素等来设计建筑本体的形态。这样才能使建筑本体与自然环境本身的特色巧妙地联结为顺畅的脉络。如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便考虑到悉尼是一个滨海的港口城市这样一个地理特征,其白色船帆式的外形使建筑本身与蔚蓝的大海融为一体,成为建筑成功的典范。国内的如海口会展中心,它取意于海浪与贝壳的圆曲形态,也恰好体现了地域特征。还有北京香山植物园温室,建筑师在构思时从植物的根、茎、叶等植物特征的形态获得了建筑的灵感,建成了这一座具有植物脉络特征的建筑体。2 建筑的地域性从狭义的角度来讲:主要是指建筑地段的具体的地形,地貌条件,和城市周围的建筑的环境。这是具体影响和制约建筑空间和平剖面设计的,乃至建筑形式的重要因素。建筑师要以生态观的角度顺应自然的地形地貌的要求,与地段环境,融为一体,要用城市的观点看建筑,尊重城市和地段已形成的整体的布局和肌理,以及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在体形、体量、空间布局,建筑形式乃至材料色彩等方面下工夫,采用与地区相适应的技术条件手段,再结合功能,整合,优选,融会贯通,就有可能创造出有个性的精品。3 建筑中的地域性设计:一个城市、一个地区内具有典型特征的传统建筑,从而形成具有特色的建筑风格。我们可以在现代建筑设计构思中吸取这些风格元素,使得新建筑与传统建筑在风格上得到统一。如江南的传统建筑的粉墙黛瓦,各种各样精美的花窗装饰,在现代江南很多建筑当中也得到应用,从而具有了明显的地域特征,在这一点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由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三 建筑设计的文化性 建筑作为一个文化形态,它既是人类文化大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又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政治思想息息相关,各种观念,无时不在制约着建筑文化的表达和发展。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社会生活的方式,文化观念,美学观念,价值观念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在一个强调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科技与人文同步发展的这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建筑文化也呈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建筑具有双重性,它既是物质的财富,又是精神的产品;它既是技术产物,又是艺术的创作。一座优秀的建筑,其精神内涵的作用常常超越功能的本身。1 要考虑到该地域的历史文化:将该地域的历史文化的因素运用到建筑设计构思中,并将其再现到建筑本体的外部形态、总体布局以及细部设计或装饰物中,进而使得建筑本体所表达的文化特质与大环境的历史文化因素交相呼应。河南博物馆的建筑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河南地处黄河沿岸,位于有着我国古代文明古朴浑厚之风的中原地带,历史文化氛围浓厚。建筑师将主馆上方以我国古代青铜方鼎为造型,被主馆主体部分擎托而起,直入天际,加之其四周带状的天窗,构造了一种“黄河之水天上来”恢弘情境。2 要考虑该城市的特殊文化精神:不同地域的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特色以及地理人文条件,这些文化因素直接影响着建筑的风格定位。例如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北京、西安等古都的居民,对传统民族风格的建筑有着习惯性的历史认同感,这就导致北京的建筑充满传统民族气息。而在一些近代新兴城市,如青岛、大连、哈尔滨等,居民不但没有如北京、西安等古城居民对民族风格建筑的历史认同感,反而自豪于城市中的新鲜的外来风格建筑。四 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表达途径:1 通过空间营造来表达 2 通过对本土材料的应用来表达 地域性建筑来源于各个地区的人们长时间适应当地气候,环境,地形,材料等条件而营造的建筑,建筑材料取材于建造的当地,经过发展也成为了地域建筑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筑材料被地域文化所影响同时也在影响着地域文化。地域性及本土化讲求的是一种最大程度的贴近自然,一种“负建筑”。3 通过细节来表达 五 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方法 1 应尽量采用当地特有的建筑材料:每个地域都有着自己的气候特点和自然环境特征,因此,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也有所不同。如湘西一带环境潮湿,而当地生产竹子,因此其最典型的民间建筑便是以竹为材料的吊脚楼,而陕西位于黄土高原,气候干燥,因此当地居民皆就地取材,以黄土为建筑材料,挖窑洞而居住。再如东北地区盛产林木,其农村民居最典型的特点便是用板材围成篱笆小院。同样,在城市中我们可以借鉴这些民居建筑的材料特点,加以改进,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2 要善于借鉴当地传统的建筑符号:如花纹等装饰图案。装饰一种文化,通过物质材料艺术加工而成的装饰,具有一定的语言和符号,一定信息的载体和功能标志,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连,它以各种存在方式为人们所感知和使用。我们从建筑或室内的装饰就可以辨别出哪些是东方的,哪些是西方的,甚至是哪个时间段、哪个地区或哪个民族的。如清代建筑装饰中大量运用的吉祥图案,它们取材广泛,人物神仙、动物植物、自然景物都有,利用其谐音和形象,寓意和象征特定的含义,再如“洛可可”风格式样,采用贝壳的曲线、皱折和弯曲构图风格,装饰极尽烦琐华丽,色彩绚丽夺目,此风格专门应用于皇室贵族。3 模拟当地的建筑色彩:色彩本是一种自然现象,不同的地域出现不同的自然环境与现象,使人们产生不同的认识。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们总是根据自身对色彩的感受去理解、解释色彩的象征和意义。相同的色彩在不同地域文化里所暗示出来的意义也不尽相同,有时则是相反的,如白色在西方文化里象征着圣洁,在某些东方文化里则象征着死亡。可见,色彩所具有的文化意义远远超出了它的自然属性。象征地域文化的色彩在建筑上的运用,将使得设计具有更强的归属感和识别性。例如:以红色为主调的皇城北京情思,以灰白为主调的江南水乡情结,等等。六 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的发展趋势和对策:1 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的发展:地域文化其实一直都在发展着、变化着,只是目前我们更加关注它。应该看到,虽然高科技、信息化的现代社会给地域文化以巨大的冲击,同时也给其带来了新的发展的契机。新的观念与思维方式的导入为我们重新审视地域文化提供了更多的思考,而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也为地域文化传播和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正是由于地域性塑造了世界各地灿烂丰富、各具特点的建筑文化,地域性和世界性并不冲突,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广阔国土上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都应成为设计师创作的灵感和源泉。地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建筑师需要汲取包含在“软”传统中的传统精神内涵,了解它,消化它,最后升华它。地域文化为建筑师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建筑师当然也肩负着对地域文化发展和传播的历史责任。这就要求设计者抱着严肃、认真、负责的设计态度,对待和研究地域文化,选择地继承传统,真实地反映现实,在文化意义上,将地域文化和时代性有机地结合起来。2 针对建筑设计地域文化的发展方向努力的方向:(1)牢固树立植入地域文化因子的理念 建筑师在建筑创作过程中,如何把当地人们的审美、价值取向、风俗、生活方式、心理需求、思维模式等因子,通过主动的创作构思过程,对地理环境、经济基础、民族风情等方面培育文化特质的土壤进行综合分析,从根本上创建新的思路,并将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作为两个重要设计因子着手进行综合设计,再兼顾易维护性、和当地环境的亲水性、适应性并注意与当地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等,最后在形象化、现实化的成果中得以表现,创造出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反映地域特色的建筑,应是当代建筑师共同追求的目标。(2)关注建筑的地域要素 建筑的地域性是指建筑的生产与消费总是处于一定环境和场所中,形成相对稳定的居住环境,同时它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从哲学的角度看,地理、历史、人文都可以看作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们相互关联,进而形成了地域特征和地域气质。地质条件和气候、人文因素决定地域中建筑的地理位置,如地域轮廓、制高点的建筑、地域景观的设计、植物配置等,这些都赋予一个地域建筑的灵魂。因此,综合考虑这些要素可以使建筑设计变得简单而明了。具体来讲,在设计中要重视:整体环境;群体布局、建筑层次;空间序列,院落空间,室内外结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然通风、采光;当地风俗习惯;当地文化特征;地方建筑造型与色彩。(3)汲取地域文化的方法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文化对中国文化也不断地进行影响、渗透、以致产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两种现象:一是大量地吸收各种各样的外部文化。另一方面它又需要反弹,充分表现本民族的特点。因此,作为建筑师应多积累设计的具体方法,重要的是将地域性和全球化结合起来为我所用。在继承与创新的对立统一中,不断更新、变异自已的内涵和形式,既有一个继承反思综合创造的过程。对外来文化,有一个吸收消化创造的多次重复过程,如研究场地地理环境,包括人文、气候等;研究地方社会意识和民俗风情;研究原有城镇建筑空间的类型。对传统建筑进行分析归类,充分发挥因地、因时、因事制宜的设计理念,把客观条件对设计的约束看成是制约,同时又是很大的挑战。从建筑本身的性质、所在的地理位置及人文环境中,寻求其蕴含着的“特色”与“地域文化”,设法从空间或形象上若隐若现地表现出来。如果建筑师能够自觉地认识这一过程,并将重点罢在注意创造、注意思考、注意学习,就能保持它的活力和创造力,创作出独具地域特色的建筑。(4)注重地域特色的表达 在建筑设计中,研究地方意识和民俗风情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研究传统建筑设计时,我们并不只是研究它的具体做法,重要的是,研究建筑空间的组织和功能分布,以及它们是如何被优胜劣汰的。因为任何建筑在历史潮流中都只是一个片段,真正有价值和生命力的建筑才能经受时间的考验而被传承下来。只有用动态的方法研究,才能将传统与现实联系起来。在全球化这个动态的过程中,融入地域风格才不会显得生硬和牵强。为此,我们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注重民族、民间特色 2)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在不同地域文化、传统文化、民族特色表达的基础上,创造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既富有神韵和内涵,又富有情感的建筑空间,以满足人们对建筑设计的更高要求,应是当代建筑师追求的目标。七 结语: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对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研究表明,在地域文化、功能、形式与技术的总体协调下,通过物质条件的塑造与精神品质的追求,以创造人性化的建筑空间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将时间和空间有机地结合起来,塑造出一个既符合时代潮流又具有生态文明的高品质生活环境,体现出建筑设计的情感追求,使建筑空间更富有内涵,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参考文献 1沈群.现代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特性的解析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10).2王升.建筑文化的地域性J.安徽建筑,2006,(02).3张玉明,刘宁.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04).4方树波.浅议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4).5刘怡涵,张福昌.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建议J.考试周刊,2009,(28).6黄励.建筑设计与地域历史文化J.广西城镇建设,2009,(11).7花国.浅析乡土建筑中的地域文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06).8刘芳.全球化背景下的地域主义建筑创作J.山西建筑,2009,(25.9苏敏静.孟聪龄.建筑设计中的文化因素J.山西建筑,2005,(24).10程君.苏继会.从西递古民居看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J.安徽建筑,2008,(04).11龙荔.论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J.硅谷,2008,(08)12方树波.浅议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