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pdf
1/13 光伏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一、光伏产业兴起的背景及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过程 首先是全球化石能源(石油、煤炭)越来越接近枯竭的严峻能源形势和污染日趋严重、气候日益变暖的生态环境压力。其次是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不断进步,产业化技术基本成熟。再者是世界相关国家法规政策的强力推动,日本、美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相继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太阳能发电,实施“阳光屋顶计划”。在上述三大因素共同作用下,自 20 世纪 90 年代后半期起,世界光伏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是所有新能源产业最为“低碳经济”的最直接体现。太阳能光伏发电生产投入的 1 度电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可收回30-50 度电(在不同的地区有一定的差别),是投入回报较高的一种生产方式。在各国政府政策强力推动下,光伏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19972002 年,太阳能电池产量年均增长 33.1;20032007 年,年平均增长率达到 49.5;2008 年全球光伏产量达到 6791MW,比 2007 年的 4000MW 增长了 70%,发展速度呈上升势头。作为半导体、太阳能电池重要原材料的多晶硅、单晶硅产品,在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也随之快速发展。我国光伏产业近几年来经历了缓慢-快速-爆炸式的发展过程,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无论在核心技术、产品制造、设备,还是在市场开发、安装与服务等方面,都具有了一定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链,有些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截至 2010 年,在海外上市的光伏企业已有 16家;全球光伏电池组件及多晶硅产量前 10 强中我国分别占了 4 家。此外,随着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已有多家国内企业陆续在美国、加拿大等地建立工厂,质优价廉的光伏产品为全球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是我们光伏产业对中国制造业的一个贡献,它给了世界一个重新认识中国制造业的机会。2/13 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链分为硅料、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应用系统等 5个生产环节。我县的太阳能光伏行业主要集中在硅片环节,硅片生产环节又分拉单晶、线破方、切片三个环节。二、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特点:1、产业规模大、技术薄弱、发展不协调 目前,中国已成为太阳能光伏发电的重要生产基地,并逐步形成了高纯多晶硅制造、硅锭、硅片生产、太阳能电池制造、光伏组件封装以及光伏系统应用等环节的产业链,产生了一批领先国际的大型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虽然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规模目前居全球第一,但产业链发展不协调,有的产业供大于求,有的产业供不应求。加之产业整体技术薄弱,在整个光伏产业链技术壁垒最大的多晶硅生产中,国外的主要厂商采用的是闭式改良西门子方法,而这项技术在我国尚属空白。中国的多晶硅生产企业使用的多为直接或间接引进的俄罗斯多晶硅提纯技术,其生产成本高、耗能高,在整个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2、设备靠进口、产品靠出口、发展受制约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设备、市场需求、原料均来自国外。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线的高端设备仍需进口,薄膜太阳能电池主要生产设备同国外还有较大差距;部分太阳能电池用配套材料有超过五成要依赖进口,目前国内光伏发电的总装机量仅有全球装机总量的 1%,与国内光伏产业的强大产能差距甚远。我国太阳能电池约 90%还要依赖出口。由此,造成了原料、产品两头在外的局面,致使制约了我国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3、产业迅速崛起、发展显现、竞争激烈 当前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已呈现区域化、集群化,临近企业之间形成产业链互补和经济合作,产业竞争力实现了整体提高。从光伏企业的分布区域来看,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五大板块。长三角以江苏为产业增长极,主打中下游的光伏电池及组件生产,产业规模占全国一半;环渤海以河北为核心,主打上游材料生产加工,产业规模居第二,主要聚集区为河北宁晋、保定和廊坊;珠三角以深圳为核心,主打下游应用产 3/13 品生产;中部地区主要是江西、湖北、湖南;西部地区主要是四川、内蒙古、青海、陕西等省,重点利用能源、矿产等优势,主打上游多晶硅原料生产,可提供全国 10%的原料。由于光伏产业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光伏产品制造成本的快速下降,推动了全球光伏应用的发展。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下降,电池转换效率的提高、光伏发电在全球推广应用力度的逐步增强,光伏产品的价格呈现快速下滑趋势。4、企业盲目上马、质量难保、造成供求假象 由于光伏行业发展前景好,致使一些小的投资者上马了一批小型的光伏产业企业,他们忽略了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形成了所谓的竞争,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形成了临时的光伏低谷,但据国内的众多报道已证实,当前的光伏低谷已经对二三线光伏企业带来致命打击,去年市场那么好,小公司也要等大公司把货卖完了才能把货卖得出去。尽管今年的光伏市场整体供大于求,但如果将小公司的份额从总的市场供应中去掉,大品牌的厂家对于市场依然是供小于求的。当前的“供远大于求”是一个短暂的产能相对过剩的阶段。但该阶段将是二三线光伏企业的“严冬”,当然“严冬”不远处是“暖春”,但二三线光伏企业很难具备过“严冬”的耐力,将有好大一部分小公司、小企业会被淘汰,即使有一些小企业在竞争中能勉强挺得住,但还应在这一过程中增强体能,还需要有一个复苏的过程。综上所述,我国的光伏产业现状大致是:产业发展迅猛、企业倍增,技术力量薄弱、质量各异,原料、产品两头制约,供求关系紧张、竞争激烈。但是由于光伏产业是个新兴的产业,被誉为“朝阳产业”,他的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都是前所未有的,前景光明,空间广阔。主要表现在:1、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印发多晶硅行业准入申请报告的通知,而且要求新建多晶硅项目规模必须大于 3000 吨/年。国家发改委还提出,新建多晶硅项目规模必须大于 3000 吨/年,占地面积小于 6 公顷/千吨多晶硅,太阳能级多晶硅还原电耗小于 60 千瓦时/千克,还原尾气中四氯化硅、氯化氢、氢气回收利用率不低于 4/13 98.5%、99%、99%。这些举措充分表明国家从简单限制转为积极推动行业结构调整,帮助光伏企业在未来市场更好发展。2、光伏企业在欧、美洲的发展有了新的契机。因日本核泄漏事件,德国政府正式宣布 2022 年之前关闭核电站。随之,中国的两家银行宣布愿投资 100 亿美元(约合 70 亿欧元)支持中国光伏电池板生产企业开发欧洲市场。最近,意大利就核电站问题也举行了公决,提出不再投资核电项目。这些决定都为光伏企业在欧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在中国对于跃跃欲试抢滩光伏市场的中国五大电力集团而言,其进入的模式也更偏向于“垂直一体化产业链”模式,中电投、大唐和国电都已提出了“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发电”全方位介入太阳能产业的设想。3、在亚洲,尤其是我们中国,将是未来光伏产业发展的潜在市场。国家预计将在“十二五”期末,并网光伏发电装机拟定为 500 万千瓦,加上分散光伏发电项目,届时装机将达到 1000 万千瓦。目前在建的仅 100 万千瓦,未来将以每年 100-200 万千瓦的速度增加装机。亚行去年 5 月宣布,到 2012 年,在亚洲地区支持 300 万千瓦太阳能发电应用,包括大型太阳能电站、屋顶光伏系统和偏远地区的独立光伏系统。为实现这一目标,亚行 3 年内拟安排 22.5 亿美元优惠贷款,带动总量 90 亿美元的太阳能发电建设投资。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主任马胜红预测,2015 年到 20 年,我国热发电产业将进入初步商业化运作阶段,太阳热发电项目将快速进入区域性发展。我国正在成为最具活力的新兴光伏产业市场。4、我国光伏发电快储能技术已有新突破国内政策和市场方面也有了好的转机表现,让曾经不太乐观的光伏产业凸现一线生机,国内光伏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现有并网技术瓶颈的突破。据了解,储能技术是将电力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并在需要的时候以电的形式释放,这是光伏产业投入应用必不可少的过程。但由于我国蓄电池企业进入光伏产能的时间较短,储能技术一直难以突破,从而制约了光伏产业的实际应用和推广。但这一状况经过广大发电、储电专家们的努力,目前已得到改观,储电有了新突破。有一些蓄电池企业,如超威等,已经在技术水平上不断升级和突破,其自主研发生产的风能、太阳能并网储能胶体铅酸蓄电池已通过国家检测,完全可以进入应用 5/13 领域,在技术上也和国际发达国家齐头并进,基本能够适应迅速增长的新兴光伏市场的需要。综上所述,我国光伏行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一直高速发展。目前,虽然正在经历产能相对过剩阶段。但是,随着业内努力提高技术水平、突破技术壁垒,合理发展;加之政府宏观调控,积极引导。我国光伏行业是环保、安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未来前景无限光明,发展空间极其广阔,长期发展,潜力无限,必将造福全人类。三、多晶硅产业发展简述 多晶硅行业的发展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早期的多晶硅产品主要面向半导体市场,由于半导体市场对多晶硅产品的需求量并不大,约在 2-3 万吨,所以当前多晶硅产业的蓬勃发展主要受益于光伏产业的兴起。全球多晶硅产品中,80%以上的产品应用于光伏产业。目前多晶硅企业的扩产也主要针对于光伏产业。2006 年以前我国的多晶硅 97%以上依靠进口,国产仅 287 吨,需求达 1 万吨。国内厂商从 2005 年起大规模投资多晶硅产业,但由于多晶硅生产线的投资巨大(3000 吨生产线投资 15 亿元)、建设周期较长。因此由需求拉动 2007 年到 2008 年多晶硅价格从 40 万元吨上涨到了 300 万元吨,期间部分厂商赚取了巨大的超额利润,由此也带动了多晶硅产业的大规模投资。截止 2010 年底,我国共有已建、在建项目 87 个。2010 年,投产企业超过 28 家,设计产能达 10万吨,2010 年产量突破 4.5 万吨,预计 2011 年产量可达 7 万吨。在全球多晶硅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多晶硅产业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基本上实现了多晶硅规模产业化,产能、产量增长很快。出现了产能过剩的局面,为此 2011 年初,工信部正式发布了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多晶硅行业面临洗牌,一些产能在 3000 吨以下的小厂商将面临淘汰。2008 年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太阳能光伏行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全行业出现亏损,许多企业停产或半停产。价格也从高位回落到 40 万元吨,但到了 2009 年下半年起到 2010 年,光伏产业出现了爆发式增长,系统集成商们 6/13 为了赶在德国光伏补贴下调前安装,纷纷透支,使得全球光伏市场需求大增。多晶硅产业也在光伏市场的拉动下,水涨船高,价格也一路上涨至 70 万元吨,2011 年 3 月后由于欧洲国家整体经济不景气,又受到欧债危机的影响,欧洲各国均调整了其补贴政策,使整个需求大幅下滑,多晶硅需求也随之下滑,价格一路下滑,目前已跌至 22 万元吨。一些小的厂商已出现亏损,只有少数采用世界先进的冷氢化技术生产线的大企业有微利(其成本在 22 万元吨左右与国外厂商基本相同),由于多晶硅行业的特殊性(其原材料有较强的腐蚀性,一旦停产其设备的损耗巨大),不得不继续生产,同时由于国外的厂商其成本(22 万元吨)大大低于国内厂商,因此在欧洲经济出现回升和国内太阳能发电市场大规模启动前,多晶硅行业还有一段较为痛苦的时期。四、我县单晶硅行业发展情况(一)概况 我县单晶硅材料生产起步早,万向硅峰的前身六一厂成立于 1968 年,不但生产集成电路单晶硅材料,而且生产空间用太阳能级硅单晶片,因其光电转换效率高、可靠性好,从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开始一直被广泛用于我国的航天航空领域,其生产技术一直处在国内领先地位,为我县光伏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2004 年以来,开化县民营经济主体抓住我国光伏产业兴起的机遇,或是新办,或是从传统产业转型,纷纷投资兴办太阳能单晶硅企业;政府因势利导,建设产业基地,出台扶持政策,加大产业招商力度,加快了光伏产业集聚发展。2011 年全县单晶硅企业及其配套企业共有 74 家,拥有单晶炉 800 多台,多晶硅铸锭炉 50 台,线破方机 10 台,线切割机 160 多台,从业人员 1800 多人。年产能:单晶炉拉单晶硅棒 4800 吨(1 台炉 6 吨年),多晶硅铸锭炉年铸硅锭2200 吨(1 台炉 44 吨年),切片 2.24 亿片(140 万片台)。在这些企业,万向硅峰以生产集成电路级单晶硅为主,电子级单晶硅棒产量 72 吨,其余厂家都生产太阳能单晶硅材料,我县 7/13 的企业起步早,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较高,成品率高,生产成本较低,在拉单晶方面有较强的竞争力,在光伏产业链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占有一席之地。开化县的光伏行业 2010 年至 2011 年新增投资占全县工业投资的 70%,产值占比 36%,实现利税总额占比 21%,是开化县的重点发展行业,对全县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影响力。(二)硅片生产各环节分析 因为光伏产业发展前景好,已被广泛认知,所以资本蜂拥而入,项目“遍地开花”,前两年电池片、组件产能已经大于需求,只是由于多晶硅生产技术被垄断封锁,飙升的市场需求造成多晶硅原料严重短紧缺,催生了“暴利时代”。金融危机、欧债危机造成光伏产业市场需求萎缩,“寒冬”骤至,“洗牌”提前,多晶硅大批在建项目将投产,多晶硅原料不再是瓶颈,产品供不应求的市场条件在今后一个时期将不复存在,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尽管光伏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未来几十年市场仍将保持高速成长,但再出现暴利的情况已不可能。1、多晶硅环节:国内多晶硅生产目前已处在微利或亏损状态,其正常价格应在 35-40 万元吨,企业才能正常运行。2、硅片环节:(1)拉单晶环节:2010 年企业基本采用自行采购原材料的生产方式,在高峰时原材料价格为 70 万元吨,产品价格为 120 万元吨,加差达 50 万元吨,其生产成本中的电力为 6 万元吨、氩气 0.8 万元吨、坩埚 2.7 万元吨、生产人员工资 0.5 万元吨、折旧 3 万元吨、管理费用 0.5 万元吨,合计 13.5 万元吨,且为现金提货,其利润达 8/13 36.5 万元吨,为暴利。每台单晶炉年产 6 吨,年利达 215 万元,因此在2010 年及 2011 年 3 月以前,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均获得了高额的利润。目前原材料价格为 22 万元吨,产品价格为 35 万元吨,差价 13 万元吨,基本处于保本或微亏状态。由于原材料价格不稳,一旦原料价格控制不好即出现亏损,付款方式也由现金提货变为延期二个月付款,并且支付的是六个月期的银票,资金压力大增。大部分企业从今年 8 月后接不到订单已处于停产状态,同时由于生产企业均有一定的原材料及产品库存(中等规模的企业大部分在 15-20 吨),由于价格的下降原材料及产品库存的潜亏在 200 万元至 300 万元,停产的企业今年出现亏损已成定局。部分老企业和规模较大的企业(大约 6 家)还在生产,但均为下游企业代加工,目前代加工的加工费为每吨 1617 万元,还有一定的利润,但产量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且要求质量较高。(2)线破方环节:该环节一直采用代加工方式生产,不采购原材料,无原材料及产品的库存,因此资金压力较小,相对损失较小。破方环节的成本构成情况为:水电费 0.1 万元吨、工资 0.5 万元吨、切割液、xx 0.2 万元吨、切割线及其他附件 0.2 万元吨,管理费用 0.2 万元吨、折旧 2.5 万元吨,合计成本 1.6 万元吨。9/13 2011 年 9 月前按每吨 3 万元收取加工费,线破方每台设备年可破方 280吨,年利可达 392 万元,也属于暴利行业,9 月以后按 2 万元吨收取加工费,仍有较高的利润率,但由于加工量大幅下降,利润也将大幅下降。(3)线切割环节:该环节与破方环节有一定的相似,代加工的量相对较大,也有部分企业采用自行采购单晶棒加工后出售单晶片。其生产成本构成为:水电费 2.8 万元吨、工资 0.7 万元吨、切割液及 xxxx 5.5 万元吨、切割线 2.4 万元吨、其他附件 0.5 万元吨,管理费用 0.2 万元吨、折旧 3 万元吨,合计成本 15.1 万元吨。在 2010 年高峰期,每吨单晶片与单晶棒的差价在 35 万元,利润达 20 万元吨,每台切片设备年可切片 20 吨,利润可达 400 万元,也属于暴利行业。2011 年 3 月以后其中的差价不断下降,到目前已降至 16 万元吨,代加工的加工费也在不断下降也在 16 万元吨,基本处于保本状态,同时加工量也大幅下降,生产量在原来的三分之一。但由于线切割企业基本无产品库存,因此资金压力相对较小,生存难度比拉晶企业要小。(三)存在问题 1、设备靠进口、产品靠出口、发展受制约。我国光伏产品 95%以上依赖国外市场,特别是欧洲市场,造成了原料、产品两头在外的局面,制约了我国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今年上半年,欧洲市场大幅削减太阳能光伏产品补贴,下 10/13 半年欧债危机再次爆发,对光伏产品的需求大幅萎缩。我国光伏企业一方面产能严重过剩,一方面外需不足,生存压力日益增大。该公司也未能幸免。2、附加成本上升幅度加大。首先,行情好时,基本上是预付定金或现金提货,资金利用率较高。但现处行业遇冷期,付款方式变为先试用再延期付款,还要送货上门,并且支付的是六个月期的汇票,目前贴现率已高达 11左右,变现成本增加。3、随着科技的创新,硅片市场正向大直径方向发展,现在的 6 英寸及 6.5 英寸硅片已没有市场,正逐步被 8 英寸取代,现有的大量库存将面临有价无市。4、在投资和规模方面缺少竞争优势。开化县光伏产业的数量上看达 74家,占全省的三分之一以上(全省不到 200 家),但单个企业的规模与产业同行相比偏小。5、全国光伏产业产能过剩。2010 年中国光伏发电组件年出口量为 8 吉瓦(百万千瓦),2011 年国际市场需求量与上年基本持平,而国内产能可达到 20吉瓦,产能明显过剩,如果 2011 年全年的行情没有大的改变,2012 年浙江省中小光伏企业会有三分之一面临转行困境。是挺过去还是倒下,这成了今年我国许多光伏生产企业不得不面临的艰难选择。在各国政府扶持政策转向、银行银根缩紧、产品价格暴跌、产能严重过剩的“不能承受之重”情况下,光伏产业遭遇“寒风来袭”。五、我公司介入光伏行业情况简介 我公司目前介入的光伏企业共 4 家,贷款余额 720 万元,占公司贷款总额的 8.68%。分别为:浙江皇岸丝绸科技有限公司 200 万元、浙江省开化县宏欣压铸有限公司 170万元、浙江天合科技有限公司 150 万元、浙江开化同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0万元。其中浙江天合科技有限公司为破方企业、浙江皇岸丝绸科技有限公司为 11/13 切片企业、浙江省开化县宏欣压铸有限公司与浙江开化同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为拉单晶企业。1、xx 天合科技有限公司 该公司成立于 2008 年,拥有 2 台破方机,9 台 95 炉,总资产 2200 万元,设备投资 1100 万元,贷款 1000 万元,我公司贷款 150 万元,2010 年产量 450吨,利润在 600 万元以上,2011 年产值预计 5000 多万元,利润在 300 多万元,因此该企业在短期内没有大的风险。2、xx 皇岸丝绸科技有限公司 该公司的主业为白厂丝加工生产,年加工能力为产 350 吨白厂丝,近年来年均获利均在 300 万元以上(该公司为福利免税企业)。2008 年开始介入光伏行业,2010 年前拥有 2 台切片机,2011 年 9 月后新进 3 台切片机,由于受行情影响,故未投入生产。2010 年该公司在硅片上的利润达 800 万元,2011 年 3 月前产生利润近 300 万元,目前已停产。3、xxxxxxxx 压铸有限公司 该公司为拉晶企业,共有 16 台单晶炉,目前仍有 5 台在生产,为江苏华盛天龙代加工,按 16 万元吨收取加工费,基本处于微亏运行状态,准备农历年底前停产一段时间。该公司在 2010 年同样取得了高额的利润(毛利在 2000 万元左右),同时由于 2011 年本身的投资较少,并且库存原材料仅有 78 吨(包括部分边皮),原材料跌价损失较小。因此在目前维持生产的状态下能支撑较长的时间。4、xx 开化同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该公司同样为拉晶企业,共有 32 台单晶炉,现已停产。该企业在 2010 年取得了高额的利润(毛利在 4000 万元左右),2011 年投资额也较小,银行借款为 2950 万元,均为短期借款。12/13 但其库存原材料及产品共 27 吨,边皮 20 吨,该部分占用资金达 1120 万元,其跌价损失达 300 万元,银行借款 2950 万元加上部分短期周转借款,每月利息支付 20 多万元,加上人工工资 10 多万元及机器的折旧,市场行情如果短期内不能复苏,后果堪忧。对公司的运行有一定的影响。六、对光伏行业的整体判断 由于欧洲及美国的整体经济在短期内难以有较大的回升,国际市场的需求量不可能大幅增长。同时由于国内光伏发电尚在起步阶段,目前的项目均为示范性工程,未大面积推广,国内需求量增长缓慢,因此行业回升的不确定性增加。由于全行业的低迷,导致原材料价格及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光伏制造设备也大幅下降,同时由于技术进步转化率不断提高,使得光伏发电系统成本大幅下降,在即使没有政府补贴的情况下其发电成本与传统发电(煤电)电价也有一定的竞争力,也将促使光伏行业有一定的回升。因此,我们对光伏行业的未来看好,但在近期还有一个全面整合洗牌的过程,谁能渡过这个困难时期,就能取得更好的发展。一般预计在 2012 年 6 月前,行业还较难有大的起色。我们公司的客户中两家加工型企业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并由于可以采用代加工方式生产,因此可以坚持较长的时间,相对风险较小。另两家拉单晶企业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大,但由于这两家企业在前期的高峰期,均有高额利润入账,其资金实力较强,抗风险能力较那些新成立企业强,能支撑较长时间,在竞争中占有有利地位,被淘汰的风险较小。我们在今后将特别关注光伏行业的整体变化情况,加强对市场变化情况的了解掌握,特别关注已停产企业的动态,关注企业库存现金变化情况,关注县内企业的整合情况,同时防止由于其他金融机构压贷、抽贷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引发的风险。13/13 “市场价格走高的时候是规模扩张的机会,市场价格低迷的时候是提升管理水平和技术实力的机会。”记者采访中感受到,对于一些光伏企业来说,寒冬又不仅仅是寒冬,也是孕育希望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