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pdf
-
资源ID:85973899
资源大小:332.59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4.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pdf
word 1/5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是法国文豪雨果所作的一篇饱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的书信。它与芦花荡 蜡烛 亲爱的爸爸妈妈等篇章共同构筑了“战争”这一话题。通过阅读战争题材的作品,可以了解历史,可以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与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可以看到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两个极端。学习时要注意把握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境和各具特色的语言,并形成自己的体验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学生分析 适逢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这篇课文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只是对语文知识的了解,更是对学生历史观,世界观、情感价值观的塑造有着深远影响。对于近代中国被侵略史,学生在历史课中已经有了充分的学习,教师只需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相关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指导和提升即可;而语言知识上,学生比较薄弱的是对反语这个语言现象认识与把握;在思想认识上,我们的学生很容易对亲华的认识表现出强烈的认同,而很难认识到,作为法国人的雨果不受当局言论的影响,站在人类正义与公正的立场上看待这场战争是多么的不易。学习目标:、体会讽刺在表达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感受雨果以人类的名义,谴责非正义战争的罪恶所体现出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激发学生热爱中国,热爱全人类,为祖国的壮大、世界的和平、人类的幸福贡献自己的情感。教学重点:掌握本文的语言特色;体会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教学难点: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的语言,并学会运用。教学过程:一、导入 大家都知道,圆明园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顶峰之作,是万园之园。但是却在 1860 年毁在了英法联军的手上。鲁迅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圆明园的毁灭就是一个悲剧。而在这个时候,英法联军的指挥官法国的巴特勒上校还希望通过远在巴黎的法国大文豪雨果的笔吹捧自己的战绩,便给雨果写了一封信,咱们今天一起拜读的便是雨果给他的回信。二、作家及背景资料介绍 多媒体显示雨果画像、圆明园建筑。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word 2/5 1、作家简介: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1827 年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剧本序言反对古典主义,成为浪漫主义的宣言。后又创作剧本欧那尼国王寻乐,表达人民对暴政的不满;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反对专制和教会。18611869 年创作长篇小说悲惨世界,从人道主义观点描写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海上劳工歌颂浪漫主义爱情在与大自然斗争和克服人类弱点方面的巨大精神力量;笑面人通过流浪艺人的悲惨遭遇,描写人民的苦难生活。1874 年完成长篇小说九三年,描写法国革命高潮一年的动人场景。2、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英法联军之役,又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 18561860 年英法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清咸丰六年(1856 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进犯某某,挑起这场战争。次年英法组成联军,12 月攻陷某某。1858 年 5 月英法舰队在俄美支持下攻陷大沽炮台,逼近某某。清政府派桂良、花沙纳为钦差大臣赴某某谈判,6 月分别与俄、美、英、法四国代表签订某某条约,11 月又在某某签订中英、中法、中美通商章程。沙俄趁机于 5 月间用武力迫签中俄瑷珲条约,割去中国某某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大片领土。1859 年英、法、美借口换约又派军舰北上,6 月突攻大沽炮台。清军奋勇抗击,重创英法舰队。1860 年英法再组联军,扩大战争。8 月英法联军二万五千人由北塘登陆,攻陷大沽,进占某某,9 月在通州(今属市)八里桥击败清军后,直攻。咸丰帝逃往热河,遗留恭亲王奕媾和。10 月英法联军控制城,焚掠圆明园。后奕分别与英法代表签订中英、中法条约和批准中英、中法某某条约。沙俄又迫使清政府签订中俄条约,割去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帝国主义的蛮横侵略与清朝封建统治者的妥协投降,使中国继鸦片战争之后又一次大量丧失领土和主权。3、圆明园:清代名园,在海淀附近。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 年)。为环绕福海的圆明、万春、某某三园的总称。周约十余公里。凿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仿照国内外名胜四十景,有建筑物 145 处。其中除具有独创形式的庭园建筑外,某某园中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并利用长廊、墙垣、桥梁与自然景物相联系。艺术价值甚高,被誉为“万园之园”。清咸丰十年(1860 年)英法联军劫掠园中珍物,并纵火焚毁。4.书信格式 一般包括称呼、问候语、正文、祝愿语、署名、日期六部分。三、检查预习 1.重点字词 读音:惊骇(hi)晨曦(x)瞥(pi)见 劫(ji)掠 赃(zng)物 箱箧(qi)制裁(ci)给(j)予 word 3/5 恍(hung)若 琉(li)璃(l)珐(f)琅(lng)眼花缭(lio)乱 词义: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富丽堂皇宏伟美丽,气势宏大。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四.快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梳理结构(1)文章内容可以分为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明确:两大部分。赞美圆明园,讽刺侵略者。(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雨果的立场和态度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明确:A.站在人类的立场,立场明确,态度坚定,对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进行了强烈谴责和辛辣讽刺。B.对被侵略者和被掠夺者表示出深切的同情,饱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3)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作为一个法国人这样说,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明确:表现出雨果的正直、公正、人道,是非分明,胸怀博大,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3.解读探究(1)自读 13 段,找出雨果评价圆明园的句子并对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进行鉴赏品味。(2)自读 410 段,找出雨果讽刺侵略者的句子并对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进行鉴赏品味。4.思考:(1)雨果评价圆明园的一个关键词是什么?明确:奇迹(2)圆明园作为奇迹,它的价值体现在哪里?明确:A.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B.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C.圆明园是亚洲文明的剪影。(3)按照雨果的描绘,圆明园中有哪些物品?word 4/5 明确:某某石,玉石,青铜,瓷器,异兽,花园,水池,喷泉,成群的天鹅、朱鹭、孔雀等。(4)雨果认为圆明园是为谁而建?为什么?明确: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5)“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它是怎样消失的?明确:被两个强盗法兰西、英吉利毁了。(6)两个“强盗”在圆明园犯下了哪些罪行?明确:洗劫,放火,行窃(7)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是谁?明确:小额尔金(对照书下注释,区分两个额尔金的所作所为)(8)对两个强盗的所作所为,作者持什么态度?明确:谴责的态度(9)作者是用激烈的言辞从正面谴责英法联军罪行的吗?明确:不是,是用反语(反语:故意使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也称“倒反”、“反话”,多用在揭露、批判、讽刺某种行为或现象时。)(10)在文中,雨果使用了哪些反语?有什么作用?明确: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赞誉。运用了一系列的反语来形容强盗心理,具有极其辛辣和尖锐的嘲讽意味。(11)雨果批判的是所有的英国人与法国人吗?明确:不是,“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或“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不会是强盗”亦可算对)。(12)你怎样理解“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这句话的含义?明确:侵略压迫别国人民的殖民者不能以被压迫者的过错为借口,以此来掩盖自己的罪行。作为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人民永远不会做出像英法两国政府那样的强盗行径。强盗为自己所犯罪行百般抵赖的丑恶嘴脸昭然若揭。(13)作者说:“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这句话反映了他在这件事上的什么立场?明确:作者从其正直的人道主义者的立场出发,坚信未来,一个解放了的、彻底清除了强盗的、干净的法国一定会把劫得的中国人民的财物归还给它的主人。反映了他是站在人类的立场、正义的立场、中国的立场上来看待这件事的。(14)请你说说课文结尾两句话有什么含义?明确:结尾作者再次指出英法联军自诩的远征中国的成就是彻头彻尾的无耻的偷窃,用辛辣的讥讽点明主旨,体现了作者明确的立场、鲜明的态度和对中国人民的深切同情。word 5/5 五、拓展延伸,探究升华:中国当年被侵略被掠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有了什么觉悟和进步?明确:一代名园圆明园毁灭了,它毁于英法侵略者之手,也毁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它的毁灭,既是西方侵略者野蛮摧残人类文化的见证,也是文明古国落后就要挨打的证明,我们中华民族不想欺侮其他民族,但也决不能允许别人欺侮我们,只有国家强盛了才有可能维护自己的尊严。少年强,则中国强!让我们大家好好学习,为祖国的强大而贡献自己的力量!六、帮你总结:(一)内容理解 巴特勒上尉征求雨果对远征中国的意见,本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而雨果却把话题集中在圆明园上,从圆明园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奇迹说起,愤怒谴责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的罪行,表达了他对中国所遭受的空前劫难的深切同情。雨果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他把政府与人民区别开来,把上尉向他征求意见的机会变成向强盗政府提出抗议的机会。他的明确的立场、鲜明的观点、正义的良知都体现了他正直伟大的人格。雨果珍视人类文明的成果,尊重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他指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他盛赞圆明园的文化价值,盛赞这一世界奇迹的创造者,盛赞中华民族是一个“超人的民族”。这封信不仅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同情,也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敬重。(二)语言揣摩 雨果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用了不少反语。巴特勒上尉恬不知耻地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光荣的,他们期待的是雨果对英法联军的这个“胜利”给予盛大赞誉。雨果在愤激之下,用反语来形容强盗心理,讽刺强盗心理。像“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等反语都具有辛辣的讽刺意味。最后作者将自己对远征中国的强盗行为的严厉谴责说成“全部赞誉”,有着极其尖锐的嘲讽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