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产业与三大产业联动发展关系研究以北京市为例.pdf
物流产业与三大产业联动发展关系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宋杨;高宏伟【摘 要】以北京市为例研究物流业与三大产业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可得出以下结论:北京市第一产业对物流产业需求和影响有限,第二产业的物流需求量大约是第三产业的 3 倍左右.所以随着北京市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物流需求量会继续增长但增长速率会减慢.同时,虽然第三产业对物流业需求的前期投入较大,但从长远来看,第三产业的发展将会减少物流成本.同时,定量研究表明,北京市物流业的发展能够推动北京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产业升级.【期刊名称】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3(012)003【总页数】6 页(P1-6)【关键词】物流产业;三大产业;协整检验;灰色关联度分析【作 者】宋杨;高宏伟【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44;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44【正文语种】中 文【中图分类】F061.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也越来越紧密。鉴于物流产业涉及的领域广、关联度高、消费拉动大,2009 年,在国家颁布的十大振兴产业中,物流业作为唯一的服务业位列其中。首都北京是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近年来,物流产业发展迅速,2010 年,物流业实现增加值 493.7 亿元,较 2006 年增长 34.2%。同时,北京产业结构在近 20 年来也发生了明显改变,第三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第一、二产业的规模逐渐缩小。这种产业结构的升级趋势还在延续,这深刻影响着物流业的需求,如第三产业中的高科技产业、批发零售业对物流服务质量要求及带来的物流附加值是传统的采矿业和制造业无法比拟的。因此,物流产业的供给也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机遇,这必然又会促进北京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揭示出北京市物流产业与北京经济及三大产业发展的内在关系,为北京市物流业产业战略及北京市经济发展及结构调整政策,提供有益的借鉴。物流产业的发展,加快了全社会商品的流通速度及经济资源在产业间的配置速度,对三大产业都有较强的联动影响作用,尤其是与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第三产业中的批发零售业等存在着很强的双向互动关系。很多学者对此作出过相应研究。从国外文献看,Lewis and Talalayevsky(2000)证明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第三方物流产业的促进作用,信息产业的发展使得物流服务的买方和卖方交流更加方便,减少了协调的成本促进了双方的战略伙伴关系1。Heiko A.von der Gracht(2010)采用德尔菲法,对影响物流业发展的宏观经济及产业结构的发展状况进行了预测,并通过分析专家意见,对 2025 年物流服务产业的发展情况做了定性描述2。Ming_Chih Tsai(2007)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总结了高科技制造业中影响第三方物流市场份额的因素,研究表明影响高科技制造业企业选择第三方物流的决定性因素依次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水平、物流成本和提高附加值的能力,并且拥有高效信息系统的第三方物流公司特别受到高科技企业的青睐3。Liu Cuicui,Yun Jun(2012)利用五种计量模型预测了中国物流总产值,并证明霍尔特-温特斯非季节性模型是误差最小的预测模型4。从国内文献看,荣朝和(1990)的运输化理论认为,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货运需求量会出现先加速增长,到减速增长再到停止增长的运输化过程5。孟庆春等(2009)研究了山东省物流产业对三大产业的促进作用,通过定量分析证明了山东省的物流产业对其经济总量和各产业都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推动效果有所差异,其中对第二产业的推动作用最强6。刘秉镰等(2010)研究了制造业物流外包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制造企业的物流外包对提高生产率的总效应为正7。谭清美(2003)将物流变量引入 C-D 生产函数方法,并实证检验了江苏省物流业发展对其经济增长的巨大拉动作用8。吴海建(2011)利用北京市 2007 年的投入产出表,针对物流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关联性做出了定量的分析,研究表明北京市物流业对上游产业的带动力比较强,与通信设备、电子制造业等高端制造业有较强的产业关联度。赵莉,宋国宇(2012)运用省级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物流业的发展有助于降低省际之间的贸易壁垒、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够促进物流业的发展9。综上所述,关于物流业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的研究文献较多,通过计量模型预测物流需求的研究也不少。但在对物流业与产业结构关系的研究中,采用定性分析方法的研究则相对较多,并且多数研究侧重于探讨物流产业对某一产业的单向促进作用,分析两者双向联动关系的研究略显不足,考虑到产业整体发展对物流产业影响的定量研究更是比较缺乏。本文尝试着从定量方法入手,探讨北京物流业与三大产业的双向联动关系,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分别选取北京市三大产业的产值来表示北京市三大产业的发展状况,用 FGDP代表第一产业的生产总值、SGDP 代表第二产业的生产总值、TGDP 代表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用学者普遍认可的货物周转量10代表北京市的物流需求量,记为 WD。社会物流成本指的是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用于物流活动的总支出。包括支付给运输、仓储、包装等环节的费用,由于物流统计的缺失,北京市社会物流总成本的数据年限较短,所以本文用物流产业产值来替代物流成本指标。物流业的产值指标包括多个方面,考虑到交通、仓储和邮电通信业是物流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研究的可操作性,本文选取交通、仓储和邮电通信业的年产值作为衡量指标,简记为WLC,由于统计年鉴中物流产值包含客运和货运所带来的总产值,所以本文借鉴谭清美8等人提出的货运周转当量的概念,将客运量折算成货运周转量,这样可以近似求得单位货运周转当量所产生的物流成本,避免了客运带来的影响,单位物流成本记为WC。综合货运周转当量的计算方法如下:综合货运周转当量(WZ)=货运周转当量(WD)+货运周转量(WH)根据公式(1)-(3),计算出 1988-2010 年间北京市的综合货运周转当量及单位物流成本,结果如表 1。本文选取北京市统计年鉴中 l988-2010 年的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分析三大产业的发展与物流需求量变化的关系。在进行协整检验之前我们需要对地区各产业的生产总值与物流产业的指标进行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 Augmented DickeyFuller 检验(ADF 检验)进行平稳性检验。根据上述资料对北京地区三大产业产值、物流需求量、物流成本等五个指标分别作单位根 ADF 检验,根据 AIC准则选取滞后阶数,利用 EViews6.0 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检验结果,如表 2 所示。检验结果表明:在 10%显著性水平下原始序列是非平稳的,而 D(FGDP)、D(SGDP)、D(TGDP)、D(WD)、D(WC)在 5%显著性水平下是平稳的,这五个水平序列均是 1阶单整序列,即这五个水平序列均是I(1)过程11。也就是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生产总值都有可能与物流产业的需求量及效率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可进行下一步检验。(一)物流需求量与三大产业的协整关系 首先,建立模型并用 SPSS 软件分析,结果为 WDt 值=301.060(12.471)-1.253FGDP(-2.468)+0.147SGDP(3.857)+-0.013TGDP(1.343)上述回归方程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经进一步分析,发现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间存在如下共线性关系:TGDP=2.753SGDP 且第一产业对物流需求无显著影响。为此,需要重新建立模型,剔除无显著影响的第一产业和引发共线性的第三产业,只保留第二产业。最终模型确定为 WD=0.074SGDP(33.873)+256.710(15.090)若用方程(5)中的第三产业替代第二产业,模型变为 WD=0.022TGDP(38.927)+283.409(12.867)为避免上述模型出现伪回归现象,还需要进行协整检验。利用 EC 检验法的协整检验结果表明 WD 与 SGDP 均存在协整关系。由上述分析可知,北京市三大产业对物流产业的需求和影响不同。其中第一产业波动性较大,并且其产值在总产值中比例较小,大概在 0.88%左右,其对物流产业产生的影响并不显著。而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物流业均有比较明显的需求,但两者的需求表现出差异性。根据模型,第三产业的单位增长量对物流需求(0.022 亿吨公里)显著低于第二产业单位增长量对物流需求(0.074 亿吨公里),两者需求相差约 3 倍左右。这种差异性具体体现在对货运吨位的需求,或者货运距离的需求或者两者兼有。随着北京三大产业的结构调整越来越明显,特别是第三产业比重越来越大,这种结构性调整将直接改变对物流产业的需求。可以预计,对物流产业的总体需求依然呈现出增长性,但对物流产业的需求增长率将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二)物流成本与三大产业的协整关系 由于物流成本的数值较小,为了比较方便,本文将其扩大 100 倍,得到如下模型:WC=-8.158(-1.898)+0.098FGDP(1.128)+0.040SGDP(4.137)-0.006TGDP(-2.451)上述方程同样存在多重共线性的问题,将无显著影响的第一产业剔除,同时将引发共线性的第三产业剔除,得到如下模型 WC=3.283(1.530)+0.22SGDP(15.591)用第三产业替代第二产业得到模型:WC=11.432(4.831)+0.006TGDP(11.360)通过 EC 检验可知 WC 与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均存在协整关系,从结果可以看到第二产业的单位产值相对于第三产业而言会产生较高的物流成本,这也从定量的角度印证了之前学者们关于产业结构对物流成本存在较大影响的观点,同时通过模型可以看出第三产业的常数项系数明显高于第二产业,这与第三产业对现代物流的基础设施、物流速度及服务质量要求均较高有关,要满足第三产业对物流的要求,前期的投入比较大,但从长期看第三产业会减少物流成本。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质在于形成以高生产率、高科技的产业为主导产业,同时带动各产业协调发展的结构体系,表现为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的过程。产业结构没有绝对的高低之分,而是应与地区当前发展阶段及资源优势等条件相适应。(一)物流产业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作用分析 产业结构合理化有很多种解释,但大多数学者认同产业合理化是指产业间的平衡协调。本文采用泰尔指数来测度产业的合理化。泰尔指数又称泰尔熵,最早是由泰尔(Theil and Henri,1967)提出,干春辉等12学者发现泰尔指数其实也是一个解释产业结构合理性的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Y 表示产值,L 表示就业,n 表示产业部门,i 表示产业,根据古典经济学假设,当经济处于均衡状态时,各产业部门生产率水平相同。公式中 Y/L 即表示社会平均生产率,当经济均衡时,Yi/Li=Y/L,因此 TL=0,相反,当经济越偏离均衡状态,TL 值就会越大。客运和货运由于有很多共用资源,所以考察地区的物流能力要综合考虑这两方面。综合货运周转当量综合考虑到了区域的货运及客运的能力,此处采用综合货运周转当量(WZ)来表征区域综合物流能力。本文采用 1988-2010 年的数据对比两者的关系,这里将综合货运周转当量的单位调整为万亿吨公里,综合物流能力与产业合理化关系见图 2。从图 2 中可以看出,1988-2010 年间,综合货运周转当量与泰尔熵的变化趋势呈相反的方向,1988-1993 年间,综合货运周转当量小幅提高,而泰尔熵值也随之震荡下行,产业结构向着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1993-2000 年间,综合货运周转量小幅的减少,泰尔熵值出现了大幅的升高。2000-2005 年这种相反的走势更加明显,2005-2010年,综合货运周转当量和泰尔熵都呈现比较平稳的波动。(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衡量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带动下,经济结构趋于服务化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一种重要特征,根据 Bell 的“后工业化”理论,当经济发展到一个比较发达的程度时,第三产业的增长率要快于第二产业的增长率,因此本文采用第三产业产值与第二产业产值的比值(本文简记为 TS)作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度量。综合物流能力与产业高级化关系见图 3。从趋势图中可以看出,北京市综合货运周转当量与 TS 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1988-2010 年间都呈现大幅增长的态势,物流业的发展对于产业升级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为了验证物流产业的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有较强的推动作用,本文采用 2000-2010 年的数据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部分关键时间点数据见表 3、表 4。灰色关联度计算公式 计算结果:|s0|=3.0082,|s1|=4.4292,|s2|=3.1021,|s1-s0|=1.4210|s2-s0|=0.0939 综合货运周转当量与北京市产业合理化指标泰尔熵(TL)及高级化指标(TS)的关联系数分别为 由计算结果可知综合货运周转当量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指标泰尔熵 TL 的倒数及产业高级化指标 TS 值之间的关联系数超过了基本相关 0.5 的标准,结果说明了地区物流能力的提升与产业结构合理化及高级化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关关系。本文分析了北京市物流产业与三大产业之间的联动发展关系,通过分析研究结果可以得到如下结论:1.北京市第一产业的发展一直围绕某一数值上下波动,这与政府的宏观调控有关,同时北京市第一产业本身的产值所占比例较小,所以并未对物流产业产生显著的影响。北京市第二产业的发展仍然对物流产业较为依赖,相比于第三产业,创造相同的产值大概需要其3 倍左右的货运周转量,同时第二产业相比于第三产业,单位产值会带来更高的物流成本。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电子商务物流等现代物流业务的迅速兴起,对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及物流服务质量方面需求不断提高,这势必会增加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及管理成本,所以,要想更好的满足第三产业的物流需求,需要较大的前期投入,但第三产业单位产值的增长产生的物流成本较小,所以从长期来看,第三产业的发展能够减少物流成本。2通过与泰尔熵(TL)和高级化指数(TS)的关联性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物流能力的提升促进着产业向着更加合理和高级的方向发展。这一方面是由于物流产业作为流通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国民经济的高效运行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加快资源向具有更高生产率的产业转移。另一方面,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产业的发展不但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还能将三大产业更好的联通起来,各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产业的合理化程度。基于以上研究提出 3 点建议:1.转变发展观念,物流产业的发展要从追求量的增长到追求服务质量的提高。随着北京市步入后工业化时代,对物流的需求从单纯货运量的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高效率的集约型增长。第三产业的发展将物流产业带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首先,第三产业不仅仅需要传统的运输方式,对物流业中的流通加工、包装、配送等增加物流服务附加值的环节需求更大,而这种需求虽然会增加对物流产业的投入,但必然会为物流产业带来更多的利润,随着北京市逐渐成为国际性的消费城市,注重第三产业的物流需求,提高物流服务质量,提高物流流通效率是北京市物流产业的发展方向。同时,物流企业也应提高物流传统服务的服务质量,注重物品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物品的完好性及流通速度等方面的提升。2.根据产业升级过程中对物流基础设施等方面需求的变化,调整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结构,整合现有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整体的物流能力。例如通过进一步加快客运专线的建设,在提高旅客运输服务质量的同时释放一部分线路的货运能力。3.提升地区物流能力,充分发挥其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功能。产业的转型升级一直被认为是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北京市“十二五”规划中提到十二五期间北京市要进一步推进产业升级,因此应充分利用物流产业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作用,实现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相关文献】1 LEWIS I,TALALAYEVSKY A,2000.Third_party logistics:Leverag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J.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2000,21(2):173-185.2 HEIKO A,VONDER GRACHT.Scenarios for the Logistics Services Industry:A Delphi_Based Analysis for 2025J.Production Economics,2010,(127):46-59.3 MING_CHIH TSAI,CHIEH_HUA WEN.Demand Choices of High_Tech Industry for 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sAn Empirical Case of An of An Offshore Science park in Taiwan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gt,2007,(36):619-626.4 LIU CUICUI,YUN JUN.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conomic Forecasting Model on Chineses Logistics Engineering IndustryJ.Systems Engineering Procedia,2012,(05):366-371.5 荣朝和.运输发展理论的近期进展J.中国铁道科学,2001(03):1-7.6 孟庆春.山东省物流业与地区经济发展及三大产业关系的实证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9,(08):40-50.7 刘秉镰.制造业物流外包与生产率的关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09):67-76.8 谭清美.物流能力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3,(08):22-24.9 赵莉,宋国宇.物流业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实证及理论解释J.技术经济,2012,31(01):53-59.10 刘秉镰.基于价值量的物流需求分析与预测方法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05):66-72.11 J.M.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91-498.12 干春晖等.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05):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