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纪录片《齐民要术》一部现代版的农业百科全书.pdf
-
资源ID:86001101
资源大小:362.56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4.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电视纪录片《齐民要术》一部现代版的农业百科全书.pdf
电视纪录片齐民要术一部现代版的农业“百科全 书”十集电视纪录片 齐民要术 由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制作中 心、中共山东省寿光市委宣传部、中国视协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 会联合摄制。该片从策划选题、拍摄完成直至于中央电视台七套 播出,前后正好历时一年。该片不仅是一部比较完整地反映了中 国农业发展历史进程的电视纪录片,也填补了中国农业文明史在 中国电视传播史上的空白,是一部用影像予以纪录的“现代版 齐民要术”。一、主题定位:富而教之 齐民要术 是北魏时期的高阳太守贾思勰用十年时间写下 的一部旷世农书,系统地保存了汉代农业技术的精华。并总结了 沿用至今的轮作倒茬、种植绿肥等中国北方旱地精耕细作体系,记载了园艺嫁接、家禽饲养管理、良种选育、农副产品的加工、微生物利用等技术,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最系 统、最丰富的农业科学知识专著,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的百科 全书”。齐民要术全书共 10 卷,贾思勰曾用 12个字作为开 篇:食为政首,要在安民,富而教之。这既是齐民要术的主 旨和精髓,也一语道破了农业在政权稳固、国家安危中的地位。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十集电视纪录片齐民要术正是把贾思勰和他的齐民要 术作为承前启后的主线贯穿着全片,一方面回顾了我们祖先刀 耕火种、精耕细作几千年的农业历史,另一方面则刻意展现的是 当代中国农业产业化的未来。用该片总编导郭西昌的话说:“这 次拍齐民要术是自选题作文,是在走纲丝一一它虽然是你发 自内心想做的一种东西,但是它很难做,稍有不慎便会做成科普 片,或政论片,或农民原生态的生活纪录片,或者面面俱到四不 像的片子,而这一切都不是我们期望的样子,我们希望它很有故 事性又很有思辨性,能把中国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很好地阐述和解 读出来。不仅能帮助农民致富,还能传递出这样一种信息:中国 农业希望是科技,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产业化。”对此,曾有学者指出,中国农业产业化的最早雏形就是来自 齐民要术。在齐民要术的 90 篇文章中,农、林、牧、副、渔、工、商七业归一,各有其位。即我们今天所讲的“大农 业”的内涵,在齐民要术这部书里面已经完整地体现出来了。由于贾思勰在任职高阳太守前后,曾沿黄河流域到山西、河南、山东等地,实地考察农业、畜牧业生产情况,即齐民要术反 映的主要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状况。于是,十集电视纪 录片齐民要术便以黄河流域作为一条外在的地理时空线,拍 摄行程遍布青海、甘肃、内蒙、陕西、河南、山东 6 省。摄制组 从这几个省中各选取一个特色农业县,从这些特色县中各选取一 个或几个村庄,从村庄中再选取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农民,着 意塑造了当代农民乐观、进取、改变自身命运、发家致富的群像,如山东寿光冬暖式大棚蔬菜技术的研发者王伯祥、有机蔬菜的开 拓者张砚祥、果树栽种和嫁接的陈怀贵、河南省偃师市小麦育种 专家徐才智、摸索出旱地双垄沟覆膜技术的牛建彪等,他们其实 就是“当代的贾思勰”。恰如片中的解说词所言:“一千多年前,夜深人静的时候,贾思勰就是这样伏案疾书。写出了旷世农书齐 民要术,它改变着中国几千年农民的生活:一千多年后,贾思 勰的后人,中国的新一代农民,正用他们的行动书写着新的齐 民要术。”更为值得书写的是,他们从普通农民成长为农民企业家,又 不只是个人的发家致富,而是作为领头人带动了整个村子乃至整 个县的集体致富,使农业技术理念上的“富而教之”得到了真正 的发挥和体现。尤其是发展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带动农户,这 是一个提高组织化程度,提高经营规模的有效途径。这里,仅以 片中第四集“天降嘉种”为例,这里有一段采访同期声:你们这 个村好像现在都是种种子?我们十五个村民组全部种种子。全部 种种子?对。部交给了徐才智。你们这样种种子有几年了?你们都 可以跟我说。几年了?将近二十年了。种种子二十年了?是,一直 种种子。此外,甘肃省永登县虹鳟鱼的主要养殖基地、山东寿光 双王城制盐和侯镇古镇的酿酒技术等,也都是对中国当代农业的 各自贡献。即该片不仅展示了黄河沿岸各族人民数千年农业文明 和科技进步的历史,也是为中国农业和中国农民树碑立传。换言 之,具有全球视野和大历史观的十集电视纪录片齐民要术,最终展示的不仅是贾思勰和齐民要术对世界农业的影响,还 有中国农业中国农民对世界的影响和贡献,还有世界农业对中国 农业的启示。在这个意义上讲。十集电视纪录片齐民要术是 为电视观众特别是农村观众奉献的一部帮助中国农民过上好日 子的纪录片,也是中国农民在迎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 程中所续写的现代农业的华美篇章。二、散点式的结构形态 十集电视纪录片齐民要术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政论片,也不同于一般的农业科普片、农业技术推广宣传片。用该片总编 导郭西昌的话说:“全篇要有纪录片的味道,要有人物,有故事,有细节。整部片子中上下几千年的大小人物的故事应该贯穿始 终,越是当代活生生的人物越要挖出他的故事。这些不同年代不 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经历的农民之间。要有时空的跨度,彼此之 间要有内在的联系。”该片的结构形态并非囿于以往的平铺直 叙,而是采用散点式、多侧面的交叉、组合与对比的手法。甚至 还有意选取悬念线索结构法。通过设立一个个事件的悬念,再一 步步去揭开真相。于是。片子通过不同地域农民的各自故事,以 跨越时空的力度,表现了近乎相同的摸索精神与发家致富的劲 头。例如,该片第一集“食为政首”当中有这样一组画面:(字幕:山东寿光)2008 年 5 月的一天,一大早陈怀贵就在 自家的果园里忙开了。而这个时候,老农刘承德也正在自家的大 棚里忙活。此时,寿光三元朱村的党支部书记王乐义正在察看大棚莱的 生长。这是山东寿光,黄河下游的一个村庄。(字幕:河南偃师)而在这一天的一大早。河南偃师的徐才智 像往常一样来到了麦田,开始了一天的观察记录。这是黄河中游的一个村庄。(字幕:陕西洛川)在陕北洛川,农民们正在果园里忙碌。(字幕:甘肃榆中)在兰州榆中,胡玉忠正和农民们去菜地劳 动。高原夏菜是这片黄土地上唯一的绿色。(字幕:青海循化)在黄河的上游,青海循化县,一群撒拉族 老汉正在核桃园劳动后歇息。这些镜头画面看似独立,从不同侧面展现的却是不同地域空 间当中一组组自强不息 的农民群像。这就使镜头语言的指向 性很强,既深化了主题,也增强了片子的悬念、起伏和层次感。既唤起了观众的注意,激起了认同的情感,也使片子人文性的内 涵得以进一步的提升。不仅如此,该片的每一集往往从现代农业说起,再从贾思勰 的农书齐民要术找到原始印证。即包括沿用至今的很多传统 农业技术与手段,其实早在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当中就有表述 和记载。但是,该片并不满足于梳理传统农业的功绩,而是把着 眼点放在当下的现代化农业与农业的产业化,并主要以探索事件 的过程为线索,用情节充实主题,特别关注强有力的人物,力求“见事”更“见人”。通过发生在农民主体群像身上的那些故 事,通过他们所经历的由探索一失败一再试验一成功的历程,引 领观众一同探寻、关注当代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即该片并非生 硬地、传授式地讲述农业知识,追求的却是事件过程的展示,且 把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作为贯穿线一穿到底。尤其非常注重细 节,在“情景化的状态”中展开叙事,使事件具有生活的贴近性,也为观众创造了合情合理的情感变化周期。例如,该片第八集“嫁接梦想”中山东寿光的陈怀责栽种果 树,几年的光景,不但没挣上钱,还欠下了五万元的账,陈怀贵 的妻子非常伤心。陈怀贵喜欢花,为了调节心情,那段日子他种 了几盆花。对他的这一举动,妻子看不下去了。陈怀贵妻子:我就举起脚来把盆子都踢了。记者:他没反应吗?陈怀贵:反应很大,当时我就哭了。陈怀贵妻子:他也是不乐意。记者:你哭了?陈怀贵:为啥呢?我爱好花木,太伤心了那一次,当时就掉 泪,我自己坐在树底下就哭了。伤心之余,陈怀贵不甘心就这样放弃。经过一次次失败和摸 索,陈怀贵终于摸透了嫁接的规律,掌握了 28 种嫁接方法。为 了等来这一刻,他们一家人坚持了八年。用纪录片导演康健宁的 话说:“拍纪录片时,重要的是显示人物关系的过程,或者说动 作的过程、事件的过程。纪录片就是记录过程,结果倒并不重要,过程就是历史。”正是有了无数个陈怀贵式农民群体的不懈探索和坚持,才谱 写了一曲曲当代农民的辉煌篇章。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农民,中国 以占世界不到 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 20多的人口。一个拥 有 13 亿人口的大国依靠自己解决吃饭问题,就是对世界最大的 贡献。恰如该片总编导所言:如果全片定位为传奇风格,我们就 理直气壮地来一个五千年的中国农业传奇!可见,纪录片真正的 艺术魅力,“就在于它在探索和变化过程中的发现和捕捉。而这 种发现和捕捉具有一种无法替代和不可复制的永恒价值,就如时 间一样,永无追回的可能。”三、故事化的叙事方式 一般说来,纪录片故事化的叙事元素包括:细节、悬念、节 奏、动情点、音乐音效等。十集电视纪录片齐民要术就基本 涵盖了这些特点:片子开合有序,镜头平实、大气;丰富的视听 语言调度:一动一静、张驰有度的节奏:局部特写、效果音响、背景音乐的适时运用:背景知识穿插等。为了增强片子的可看性,十集电视纪录片齐民要术来往采用通俗化、生动的叙述,特 别是现场同期声的纪实段落予以表述,但纪实手法的讲述,又不 是大量素材的无原则的堆砌。例如,该片第一集“食为政首”从北魏时期讲起,引用历史 故事,并概括出政权出现之后便有了赋税。赋税是国家机器运行 的经济来源。也是国家主权的一种象征。即“食为政首”的执政 理念最终体现的如何,其根本性的标志便是历朝历代围绕农业进 行的赋税改革。如果从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实行初税亩的时间算 起,也就是从公元前 594 年开始,到公元 2006 年我国全面免除 农业税,历史已经整整过去了 2600 年。片中曾有这样一段记者 的现场采访:字幕:甘肃兰州榆中县农民 记者:过去你家交多少农业税?妇女:一家交个一百来块钱。记者:你现在觉得这个免税对你来说,好处大不大?妇女:好处很大嘛。记者:不就免一百多块钱么?妇女:有一百多块钱,我们这地可以追肥料可以实现嘛。字幕:青海循化县农民 记者:不用交农业税了吧?苏老汉:哎呀,不是农业税的话,我们这个还是要(交)300 多块钱。记者:这 300 块钱对你很重要的吗?苏老汉:一分钱憋死个好汉,一分钱憋死个好汉咧,没有钱 还是不成的。记者:所以你觉得国家免农业税对农民是一个?苏老汉:好。虽然记者访谈的是相同的问题,但片子采用字幕转场的方 式,以出镜记者的亲历作为引线,镜头直接对准田间地头农民的 生产与生活,把不同地域农民近乎一致的回答交叉组合在一起,让观众获得了直观的视觉形象。与此同时,该片还运用情景再现和现场复制模拟的手法,再 现了当年贾思勰的生活,并现场复制了当年的劳动工具、模拟还 原了当时的种植技术本身等。即该片依据当年的历史事实,采用 象征、虚化乃至“搬演”的方法部分地再现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 件,烘托一种似乎真实的氛围、节奏和情绪,让观众似乎感同身 受,并参入到再现的历史情景之中,对片子的内容获得一种感性 认识,增强了理解力和感悟能力。例如,该片第四集“天降嘉 种”,关于选种育种,贾思勰在齐民要术?收种第二中,多 次出现了“取麦种,择穗大强者斩”、“选好穗纯色者”、“择 高大者”等字眼。片子在表现这一历史史实时,便在微观镜头的 处理上使用了局部的影像特写再现细节。虽然这一镜头只是营造 出了一种情境,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此外,该片的运动镜头也显示了独特的动态魅力,使静止的 事物“活”了起来。如在拍摄农耕文明时期的器物静物时,就采 用了运动镜头,并加以明暗影调的处理,使得片子增强了可视性。当然,该片也存在一些遗憾和不足。比如,开篇太冗长、拖 沓:旅游风光片式的介绍方式:缺乏统一、内在的逻辑关系:专 家访谈过于单调,特别是片子第一集中只有一个访谈专家,访谈 显得苍白,传达信息量有限。缺乏说服力:资料镜头加专家访谈 的模式过于单一等。综上所述,十集电视纪录片齐民要术从整体上看。还是 相当成功的。即能够把农业、农村题材表述得如此清晰、到位,尚不多见。故评价该片填补了中国农业文明史在中国电视传播史 上的空白,并非言过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