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系统理论视角下的晚清侦探小说翻译..pdf
多元系统理论视角下的晚清侦探小说翻译(1)内容摘要:在晚清的文学翻译中,尤其以侦探小说翻译数量最为众多,最受大众欢迎,影响最为深远。本文通过简要介绍晚清的侦探小说翻译热潮,根据伊塔玛?埃文一佐哈尔(Itama Even-Zohar)提出的多元系统理论,分析了当时侦探小说翻译热潮兴起的缘由。本文旨在指出此次侦探小说翻译热潮并不是一个孤立事件,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和文学传统背景。关键词:晚清 侦探小说 多元系统理论 侦探小说(detective story)是西方通俗小说中一个新的类型和新的流派,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以翻译侦探小说著称的周桂笙说:“侦探小说,为我国所绝乏,不能不让彼独步。盖吾国刑律讼狱,大异泰西各国,侦探之说,实未尝梦见”(周桂笙,1904:3)。作为中国翻译小说的一种类型,侦探小说在近代译介较早,1896 年至 1897 年时务报英文编辑张坤德最早翻译了柯南?道尔的四篇福尔摩斯探案,并刊载在时务报上,题为歇洛克?呵尔唔斯笔记;随后,许多外国侦探小说家如爱伦?坡(AllanPoe)、埃米加?加博里奥(MileGaboriau)、鲍福(Fortune duBoisgobey)等的作品也陆续被翻译过来。到1911 年左右,中国作家几乎将世界上所有的侦探小说都翻译一遍,其数量之多,用阿英的话说:“当时译家,与侦探小说不发生关系的,到后来简直可以说没有,如果说当时翻译小说有千种,翻译侦探小说要占五百部上”(阿英,1980:180-186)。据资料显示,当时投身这股翻译侦探小说热潮的译者有程小青、孙了红、周桂笙、悉若等数十人,其中不乏林纾,周瘦鹃等翻译大家。由此可见,域外小说中侦探小说的翻译在当时尤其风靡。多元系统理论(Polysystemtheory)是以色列学者伊塔玛?埃文一佐哈尔(Itama Even-Zohar)于 20 世纪 70 年代初提出的一种理论。该理论以俄国形式主义文艺理论为基础,汲取了结构主义、一般系统理论与文化符号学的积极因素,将翻译文学视为文学多元系统中的子系统。一 晚清侦探小说的译介 晚清时期,翻译活动明显比创作活动活跃,“就翻译书的数量,总有全数量的三分之一99(阿英,1980:180)。陈平原也认为,1896-1916年这 20 年间出版的小说“具体数字很难准确估计,但这 20 年小说出版中译作占压倒优势,却是明显的事实(陈平原,1989:29)”。当时的翻译文学在中国文学多元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发挥着比创作小说更为重要的影响。翻译侦探小说作为当时翻译小说的主流之一,在当时的中国文坛占据了主流的地位,其“数量之多(约占全部翻译小说的四分之一)、范围之广(欧美侦探名家几乎都有译介)、速度之快(翻译几乎和西方侦探小说创作同步)”(郭延礼,1996:81)、影响之深在当时翻译小说界可谓是名列前茅。丁言仁.新闻英语写作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冯庆华.文体翻译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廖七一,等.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刘其中.新闻翻译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刘汉云,王晓元.文本类型与翻译方法J.华北工业学院学报,2004,(4)刘明景.论英文新闻标题的词汇变异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3)许明武.新闻英语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原虹.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3,(5)丁言仁.新闻英语写作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冯庆华.文体翻译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廖七一,等.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刘其中.新闻翻译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刘汉云,王晓元.文本类型与翻译方法J.华北工业学院学报,2004,(4)刘明景.论英文新闻标题的词汇变异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3)许明武.新闻英语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原虹.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