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充满爱话题作文讲评.pdf
让世界充满爱作文点评课教学设计 徐福中学 杨奎 课型:作文点评课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修改作文,学会围绕中心选准切入点,以小见大的写法。2、通过学习修改,学会抓住细节刻画表达中心并能在叙事中倾注真情的写法。3 体会到修改作文的重要性,认识自己写作中的不足,提高写作能力的信心和热情。三、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学习修改,学会围绕中心选准切入点,以小见大的写法。难点:通过学习修改,学会抓住细节刻画表达中心并能在叙事中倾注真情的写法。教学方法:教师引导 合作探究 板书设计:榜上有名总结优缺点 片段会诊 佳作欣赏共同修改自评互评 教学过程:一、导语:一首让爱传出去把我们带入了爱的海洋,忘记了冬日的寒凉,心中充满了爱的力量。我们每个同学都怀揣着一份爱心去书写了心中的挚爱,人间的挚情。这节课就让我们去品味,去评析,去感受同学们创作的爱心文章,让我们在爱心中飞扬。二、回顾本次作文的习作要求:1、以“让世界充满爱”为话题,围绕中心选准切入点,以小见大,表达爱的情感。2、学习抓住细节刻画表达中心,在叙事中倾注真情的写法。3、书写规范,题目自拟,记叙文,不少于六百字。三、榜上有名:(表扬优秀作文的同学)爱的力量(张甜甜)爱的传递(田常伟)爱,在何处?(姜芃竹)与爱同行(王茜茜)爱弥漫街市(孙彤)爱在身边(宋琳)爱如百合(唐雨)爱是看不见的语言邹玉娜爱心飞扬(张娜)四、总结本次作文优缺点:出示优点:1、题目较为新颖,拟题方法多种多样:爱,在何处?(姜芃竹)爱是看不见的语言(邹玉娜)2、语言生动形象、文章结构比较清晰:爱的力量 3、能围绕中心选材,以小见大:爱的传递(田常伟)爱如百合(唐雨)4、细节描写到位,方法多种多样:如“大风将附有积雪的树枝无情的折断,并发出嘎嘎的响声”这句话既有景物描写又有细节描写,细腻生动。动作描写很细致如“摔、拉、握”等,情感较为细腻,使人物的性格体现的淋漓尽致。语言描写较为细致如“你为什么不顾儿子的反对收养这流浪动物呢?”“没办法啊?”从侧面体现出阿姨的爱心。出示存在的问题,为共同修改提供策略:1、选材不典型,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简单复述读过的故事或材料,无自己的生活体验及真情实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作文中有“我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我在电视上看到”“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比如”“例如”等词句,且内容多是别人的话。选材除了要围绕中心决定取舍外,还要注意按题目规定的范围和其他的限制条件去考虑。2、立意有偏差。中心太多,模糊,脱离中心,都是立意有偏差的表现,必须尽力修改纠正,做到由表及里,以小见大,选好角度,巧妙切入。3、细节描写不具体方法单一。抓不住细节,文章就会缺乏感染力,中心表达就会受到影响。部分学生只是用叙述性的语言交代了事件具体过程,缺少细节描写,人物的形象不鲜明。要选取 特定细节细描绘,再现当时的场景。写好细节的方法步骤:第一步:发现细节。(细致观察)第二步:选择细节。(紧扣主题)第三步:描写细节。(放大放慢)4、语言不生动。太平淡了,大白话一堆,似流水账。要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进行细致的描写,以鲜明地表现人物的形象,适当地穿插议论抒情,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作文中有些“她说”“我说”如果能在前面适当加入一些修饰词,文章就会更生动。四、共同修改:(根据以上标准学生共同修改下文,文章投影)爱,在何处?姜芃竹 冬日。街头。孤寂。无助。冬天,清晨总是最冷的,寒风肆无忌惮的呼啸着,如同誓要把街上的行人吞入腹中,以此来犒劳自己那空空如也的肚子。站在楼下,我不由得把脖子往衣服里缩了缩,只是难得的一次早起,突发奇想地想出去感受一下清晨的空气,却没想到这么冷。即使有缕缕阳光照射在身上,也感觉不到丝毫暖意。因为天实在太冷了,竟忘了自己出来的本意,只是漫无目的的在街上走着。突然,一个“新鲜的事物”吸引了我的眼球一个乞丐。在冰天雪地中,在呼啸的寒风中,蹲坐在街。他还不时地向过往的行人伸出手,嘴里说着什么。可过往的行人呢,只把他当空气,当作他不存在,甚至有人嫌弃地绕路过去,离他远远的。看到这一幕,我的心沉重了,我的脚步也沉重了,沉重到无法再挪步向前走去。太阳越升越高,行人也越来越多,但是依旧乞丐的眼神越来越孤寂,直到目光变得空洞,他的手不再伸出,口中不再呻吟,只是无助地蹲坐在那里我想上前去给他点东西,可是,我什么也没有。就在这时,一个瘦小的身影从我面前跑过,站到乞丐面前。递了了两个硬币,或许是她前一天买糖果剩下的钱,只是两个硬币,乞丐脸上露出了欣喜的表情,嘴里不断的说着“谢谢!”瘦小的身影放下硬币后,飞快地跑回父母身边,没有鼓励,没有赞许,有的只是责备 爱,在何处?为何无人愿驻足,为何无人愿伸出援手施舍他的爱,哪怕一点也好。难道我们连一个孩子都不如吗?人们啊!不要再吝啬自己的爱了,只有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才能变成美好的人间。小组讨论:学生从其优点与不足两个方面进行当堂口头评价。教师明确并作升格指导:文章选材独到,从反面立意,用行人,小女孩的父母和小女孩的行为作对比,讽刺当今社会上的一部分人一味地追求物质与金钱,丧失了人类最原始的善良与爱心,从而呼吁人要奉献爱心,让世界充满爱心。适当的环境描写起到了烘托作用。但是细节描写不够真实细致,有些需要浓墨重彩渲染或定格的的部分一带而过,乞丐如何可怜,小女孩怎样表示爱心刻画的不够细致,使人物不够形象,中心不突出。没有做到首尾呼应,结尾没有点题。升格文章:爱,在何处?姜芃竹 冬日。街头。孤寂。无助。冬天,清晨总是最冷的,寒风肆无忌惮的呼啸着,如同誓要把街上的行人吞入腹中,以此来犒劳自己那空空如也的肚子。站在楼下,我不由得把脖子往衣服里缩了缩,只是难得的一次早起,突发奇想地想出去感受一下清晨的空气,却没想到这么冷。即使有缕缕阳光照射在身上,也感觉不到丝毫暖意。因为天实在太冷了,竟忘了自己出来的本意,只是漫无目的的在街上走着。突然,一个“新鲜的事物”吸引了我的眼球一个乞丐。褴褛的衣衫,瘦骨嶙峋的手,干瘪的嘴唇,龌龊的伤口,双臂环抱着瑟瑟发抖的身体,生活把他折磨的不堪人样啊。就这样,在冰天雪地中,在呼啸的寒风中,蹲坐在街。他还不时地向过往的行人伸出他那红肿的、肮脏的、颤抖的手,口中还不断地呻吟着。可过往的行人呢,只把他当空气,当作他不存在,有人嫌弃地绕路过去,离他远远的,甚至我还听见了阵阵刺耳的笑声,人们都向乞丐投去了鄙夷的目光。看到这一幕,我的心沉重了,我的脚步也沉重了,沉重到无法再挪步向前走去。太阳越升越高,行人也越来越多,但是依旧乞丐的眼神越来越孤寂,直到目光变得空洞,他的手不再伸出,口中不再呻吟,只是无助地蹲坐在那里我想上前去给他点东西,可是,我什么也没有。就在这时,一个瘦小的身影从我面前跑过,站到乞丐面前。稚幼的小手伸进衣服的口袋中,摸索出了两个硬币,伴着甜甜的童声对乞丐说:“伯伯给你!”两枚硬币或许是她前一天买糖果剩下的钱,只是两个硬币,乞丐的眼神不再空洞,有了光彩,脸上露出了欣喜的表情,似乎想要说些 什么,但却始终没有说出来,只是眼眶中充满了晶莹的水珠。瘦小的身影放下硬币后,飞快地跑回父母身边,没有鼓励,没有赞许,有的只是责备 爱,在何处?为何无人愿驻足,为何无人愿伸出援手施舍他的爱,哪怕一点也好。难道我们连一个孩子都不如吗?寒风更加刺骨,而我却热流涌满全身。我要大声的呼喊:人们啊!不要再吝啬自己的爱了,只有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才能变成美好的人间。爱在何处?爱应该就在我们的心中。(升格后加上了细节描写,让人物的形象更丰满,乞丐描写的越悲惨,越能突出行人的冷漠,越能表现小女孩的爱心,对小女孩的描写从侧面衬托出父母的冷漠,从而主题更鲜明突出。结尾写“寒风更加刺骨,而我却热流涌满全身。”与开头呼应点明中心。最后用“爱在何处?爱应该就在我们的心中”结束全篇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五、学生互评与老师点评相结合。经过学习,相信我们都对自己的作文有了修改的欲望,下面我们就自己作品进行修改,重点围绕着训练重点“运用多种细节描写手法刻画人物形象”进行修改,相信你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具体步骤:1、先在小组内朗读自己的作文,同学们互相提出修改意见,自己先修改,老师巡回指导,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具体的修改方案,鼓励学生有自己的写作风格和语言风格。2、修改后,每组选出两篇优秀作文,在全班朗读,老师再次详细点评。3、学生再次取长补短,修改自己的作文,利用课余时间抄写大作文。六、作文修改展示 七、布置作业:必做:将改后的文章誊到作文本上。选做:用所学方法写一个细节描写的片段。八、教学反思:这次作文修改成功之处:先评范文归纳了细致的评改标准,使学生互评、自评中,有了清晰的目标,因此评改的进展比较顺利。小组合作互评、互改热情高,效率快,人人有分工,评选材是否围绕中心;评立意有无偏差;评细节描写是否到位的;评语言与书写的最后小组长写评语打等级都十分的认真,效果非常好。不足之处:指导学生的修改方法不够灵活,致使班内部分学困生面对作文无从下手,因此如何让学困生学会修改作文,需要努力学习和改进。提高学生的写作与修改能力,非一日之功,需要老师创设与学生们一起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和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还要有耐心细致的辅导与训练。“路漫漫其修远兮”在作文指导的 路上,我将继续上下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