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班就读教学方法与策略.pdf
随班就读教学方法与策略 教学策略是运用一定的教学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谋略。随读的策略主要有环境优化策略、教育训练策略、学以致用策略、协调合作策略、合作学习策略、伙伴学习策略、分层教学策略、个别化教学策略等。我主要重点讲四个比较有效的策略:环境优化策略、教育训练策略、合作学习策略、伙伴学习策略 一、环境优化策略 环境优化策略,是指通过改善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从而提高教育质量的的一种策略。具体包括校园的整洁,环境设施的配置、教师的态度、学生的班级氛围等。好的教育,离不开好的学习环境。昔日有孟母三迁,只为孩子选择良好的学习环境。每个学生都需要良好的学习环境,安全、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很重要,尤其是随读生。随速生在成长过程中因为自身障碍,容易被周围人嘲笑、轻视,因此心理承受力较差,容易受挫,心灵比较敏感和脆弱。因此,处理好普通学生与学校、随读学生与教师、随读学生与普通学生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随读的质量。(一)提供安全的物质环境、学校要布局合理 学校首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比如安全通道要畅通无堵,每个楼层设置一个开水房,游戏娱乐场所要定期维修安全检查等。对于随读学生,除了注意这些常见的安全之外,学校还要提供相应的无障碍环境。对于听障的随读生,涉及到学校声音设备的要配合视觉提示,比如班级里的上下课铃声。对于视障的随读生,学校应该注意盲道的建设和禁止违规使用,学校内的各种标志,特别是安全危险标志应该放大;对于肢残的随读生,学校应该安装电梯、坡道,卫生间最好安装扶手。另外,学校环境要整洁,为学生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班级座位安排要适当 普通学生座位安排,一般是按照个子排序,个别视力稍差的同学予以照顾。随读学生基本上对座位都有要求,一般教师会把随读学生安排在第一排中间位置,如果个子过高影响到后面学生的视线,可安排在第一排的一侧,但是光线一定要明亮。视障学生坐在前排,才能看清楚黑板的字和看清老师的唇语。听障学生坐在前排是为了能听清老师的讲课。智障学生坐在前排,可以方便老师关注其表现,及时给予回应。(二)营造宽松的人文环境 学校要建立良好的助残环境,全校职员从领导到杂役,要能以平常心去对待,形成理解和尊重的氛围。在随读班级里,要营造一种、理解的班级氛围,鼓励我们的学生和老师对随读学生要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爱心,多一点宽容,多一点理解。宽松的氛围,有助于以随读学生缓解的心理压力,利于他们敞开心扉与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三)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 第 2 页 共 4 页 班级要养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在随读的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教师要把爱心带到课堂,把温暖和信任送给学生;教师要创设活泼、轻松、有趣的教学环境,使正常学生和随读学生都能产生最佳的学习心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加强自我修养,做学生学习的好榜样。二、教育训练策略 教育训练策略主要是指教师运用某些技能,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一般中学的教育技能训练主要是指掌握各学科需要基本的技能训,如数学的基本运算能力,语文和外语的阅读、写作技能等。在对随读生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而忽视了教育训练。随读学生的教育训练主要包括特殊的技能训练和补偿缺陷的功能性训练。听障学生需要进行早期语训、读唇训练、手语运用等。视障学生需要进行揉眼、走路姿态等不良行为的矫正、视功能训练、定向行走等。智障学生需要训练思维的方式和方法、良好行为的培养、生活技能训练等。肢残学生需要运动技能训练。这些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能帮助随读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也有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协调发展,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运用教育训练策略需要教师注意:1、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相结合,共同促进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知识和技能是相互促进,知识的学习能促进新技能的掌握,而技能的训练也能巩固知识。要将知识和技能紧密结合,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随读学生的更要注意将知识学习和 技能训练就相结合,一方面,在自然环境中训练技能,可以使随读学生了解技能的应用,还能增加技能及教学的生动性;另一方面,技能训练需要知识作支撑。比如:随读听障学生的语言训练,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回答问题,锻炼了说话的能力。反过来,在课外的语言训练时,也需要知识作媒介,巩固了所学知识。知识和技能互为侧重,互相补充,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2、专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专项训练是指专门为解决一个问题而进行的训练。综合训练,也叫系统训练,是指学生的一个问题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要想真正解决,必须进行一系列的相关训练。如听障学生在进行语言专项训练时,也要进行感知觉的训练和行为训练等,肢残学生在训练残肢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健肢的训练,防止用进废退,肌肉萎缩,引发并发症。3、长期训练与短期训练相结合:随读学生的技能训练需要长期进行,才会保持效果。因此,在教育训练时,教师要制定长期和短期计划,将个别训练细化到每天的教学中,耐心教导,稳扎稳打,循序渐进,才能使学生的各项能力得到发展。三、伙伴学习策略 第 3 页 共 4 页 伙伴学习策略,就是为随读学生分配固定名小伙伴,在学习和生活中帮助随读学生的一种策略。助学伙伴是随班就读教学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它不仅为随读学生提供了有效及时的帮助,还促进了随读学生与普通学生的交往沟通,增加他们同学之间的了解,也培养了适应社会的能力。对助学伙伴来说,通过助学活动不仅建立爱心、学会关心他人,还是促进自我的好机会。随班就读伙伴助学的通常做法是:一般选配 2 4 人为随读学生提供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助学伙伴选择的标准是要是有热情,有爱心的正常学生。尽量把助学伙伴安排到随读生的周围,以便提供最及时的帮助。教师在使用助学伙伴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学生自愿报名,不能强迫。(2)教师要定期培训助学伙伴,主要包括辅导态度、辅导方式、记录学习情况方法及与人相处的经验等。(3)建立考评制度,对于表现好的,要给予表扬和鼓励;不太合适的可以替换。(4)注意不能万事帮,要培养随读生独立意识,千万不能养成事事依赖别人的懒惰思想。四、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综合考虑学生学习水平、交往能力、性别、兴趣等因素,均衡地将班级学生分成小组开展学习。合作小组一般以四至五人为宜,指派一名组长,负责本组的合作学习活动。小组的同学间相互合作,不仅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也能训练学生交往的能力,培养合作的意识。合作学习是一种随班就读课堂教学的新策略,实施合作学习策略要注意以下要求:1、为随读生设立一到两名相对固定的帮教伙伴。伙伴助学我们在伙伴助学策略中详细提到过,这对于随读生帮助很大,一方面能使随读生能完成任务,也能训练其有效地交流和合作,也有利于随读生学会适应生活和适应社会。对于教师来说,只有当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交流与合作时,才有更多的时间去照顾随读学生。2、一定要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编组。小组之间综合能力相当,才不会引起学生间的抱怨,利于加强合作学习。从长远来看,合作学习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策略。这种策略充分调动了学生这种人力资源,通过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与合作,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较好地体现了面向全体、照顾差异的教育思想。合作教学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培养合作意识和社交技能,促进随读班级一体化,也为教师赢得了更多的课堂时间,更好的进行个别指导。另外,我们谈谈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师生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目前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法、研究法等。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需要贯彻以下要求:1、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很多教师教学效果不好,不是因为他的水平不行,而是因为 第 4 页 共 4 页 教学不得法。选择教学方法时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教学目的、教学原则、学科特点、学生的特点、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学环境、教学时限等。教师在随读班级上课时,一定要考虑教学方法的使用,既要考虑到普通学生,也要兼顾随读学生。比如,对于随读听障学生,演示法、练习法等比较直观展示的方法更容易让随读生理解所教内容;对于随读视障学生,讲授法、谈话法等将以说为主的教学方法更合适。对于智障学生来说,一对一的教学比较适合。2、将若干教学方法组合,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比较有代表性的组合有:传授-接受教学、问题-发现教学、程序教学。每种组合各有优劣,传授-接受教学主要是通过语言传授和示范操作教学,不足之处就是学生比较被动,容易忽略个别教学;问题-发现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不足之处就是课堂容易散漫费时,不太好把控;程序教学,能适应学生个别差异,但固定的程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具体教法我们会在后面章节详细介绍,此处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