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上第五单元大单位整体教学设计.pdf
-
资源ID:86036890
资源大小:330.81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4.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第五单元大单位整体教学设计.pdf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第五单元大单位整体教学设计 设计背景:2022 版课课标指出: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思维具有一定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有好奇心、求知欲、崇尚真知,勇于探索创新,养成积极的思考习惯。新课标按内容整合程度的不断上升分三个层面设置了六个学习任务群,其中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属于发展性任务群,对接“思维能力”这个语文核心素养,这个任务群的设定是对时代发展和人才需要的回应。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要突出“思辨”的特性,培养思辨能力,是指向理性思维指导下的阅读与表达。针对这一特点,新课标对此任务群提出的要求是:“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及其关系;辨析态度与立场,辨别是非、善恶、美丑,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负责任、有中心、有条理、重证据地表达,培养理性恩维和理性精神。”这段文字对实施此任务群的方法、路径和达成效果进行了具体的阐述。2022 版课标又分学段架构了这一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在第一学段提出两方面的学习内容:1.阅读有趣的短文,发现、思考身边的乌兽虫鱼、花 草树木、家用电器等日常事物的奇妙之处,说出自己的 想法。这一条侧重于思辨性阅读。2.大胆提出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阅读、观察、请教、讨论等方式,积极思考、探究,乐于分享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说出一两个理由。这一条侧重于思辨性表达。所以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这个任务群,在低段的教学中,要基于语言理解与运用的基础,尊重儿童的认知规律,重点应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能力,并引导他们积极探究。二上第五单元围绕“思维方法”这一主题编排了主题课文坐井观天 寒号鸟 我要的是葫芦和我爱阅读中的刻舟求剑四篇寓言故事,故事内容浅显,寓意深刻,具备思辨的价值,口语交际商量指向思辨性表达。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以及“感受和体会课文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学习表达”从这一单元选编的文本和要落实的语文要素来看,所对应的是课程标准中“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中的第一学段,课后习题又为我们提供了思辨的点。基于课文内容,对照语文要素,立足课程标准和二年级学生的以直观思维为主的学情,我们选择的主题是“小故事,大道理”并以创办“我们的寓言故事节”这一真实的学习情境推动本单元的学习。一是从生活的角度来看,在故事中感悟道理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孩子们从小便在故事中发现生活现象,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二是从学科的角度来看,小故事大道理是一种思辨性阅读,寓言故事情节简单,但寓意深刻,为学生买下思考的种子,引导学生去探究原因,反思自省。三是从学习的角度来看,从故事到道理是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过渡,锻炼学生比较、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二、设计思路(一)单元学习目标 1.以“小故事,大道理”为主题学习,通过课前预习,随文学习等方式识写、理解本单元的生字新词。2.以“借助课后习题”和“联系生活实际”为抓手,以“读故事”“讲故事”“演故事”“创编故事”为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在阅读、分角色朗读、提取信息、抓关键句交流和讨论、表演与创作中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明确自己的观点,乐于分享自己的想法,初步学习有依据的表达。(二)学习准备 1.学习资源(1)微课呈现叶子与果实的关系。(2)搜集“寒号鸟”“葫芦”“蚜虫”的资料。(3)搜集寓言故事。2.学习工具(1)思维导图(2)学习任务单(3)教具(三)整体框架 遵循教材编排内容,进行主体课文 坐井观天 的教学,利用调适的构建方式,将 我要的是葫芦 和字词句运用 2 进行整合;将寒号鸟和口语交际商量进行整合;将识字加油站和书写提示和字词句运用 1 纳入单元作业设计。利用创生式的构建方式,将我爱阅读中的刻舟求剑和课外阅读的拓展应用进行整合,拓展中国寓言故事和伊索寓言整本书阅读。本单元共设置四个学习任务,四个任务围绕主题将阅读活动、探究活动和表达活动紧密结合,具有思辨性、连贯性、进阶性,使单元教学内容在主题教学下增效。情境 主题 学习任务 学习活动 学习内容 我 们 的 寓 言 故 事 小 故 事 大 道 理 阅读与鉴赏 学习活动一 读故事 学习活动二 讲故事 坐井观天 梳理与探究 学习活动一 读故事 学习活动二 寒号鸟 商量 三、教学评一体化设计 以结果为导向,评价学习目标的达成,使评价具体、可观测。课时 安排 学习任务 学习活动及具体步骤 过程性评价标准 2 任务一:阅读与鉴赏 学习内容坐井观天 学习活动一:读故事 1.读一读。故事里的角色都有谁?2.说一说。他们在争论什么?他们的观点是什么?3.画一画。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表情和语气猜一猜他们内心的对彼此的看法。4.投一投。为你赞同的角色观点投票,说明理由。5.辨一辨。他们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用之所以.是因为.找到原因 6.想一想。青蛙应不应该听小鸟的话?如果听了他会发现什么?用如果.就.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习活动二:讲故事 1.讲一讲。和同学分享这个故事,简单说一说如何才能不做井底之蛙。2.评一评。依据评价标准,为同学的故事打星。1.能通过阅读提取故事的主要信息,把握故事内容。2.能进行分角色读出一问一叹“争论”的语气,“大话”“笑了”体会人物的想法。3.抓住关键词,“井底”“井沿”与同学讨论、分析、批判性地说一说小鸟和青蛙观点不一样的原因。4.能借助插图较完整地讲故事,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3 任务二:分析与比较 学习内容寒号鸟 口语交际商量 学习活动一:读故事 1.读一读。通过读文,你看到了一只什么样的喜鹊?一只什么样的寒号鸟?2.画一画。画出文中的两次对话,从品读对话中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喜鹊,什么样的寒号鸟?3.填一填。补充思维导图,提取三个关键的时间点,喜鹊和寒号鸟不同的态度和不同的表现的句子,再说一说你对寒号鸟和喜鹊的印象。1.能通过阅读对故事中的角色有初步的印象。2.能利用思维导图,抓住关键词句将角色的行为进行对比,在讨论和分析中明白为什么喜鹊和寒号鸟命运是不同的。3.能联系生活经验,进行劝诫。节 商量选角色 学习活动三 演故事 学习活动一 读故事 学习活动二 创编故事 我要的是葫芦 字词句运用 2 表达与交流 学习活动一 读故事 学习活动二 用故事 刻舟求剑 守株待兔 郑人买履 4.议一议。喜鹊是不是一只傻鸟?通过对比,了解不同态度,不同命运。5.找一找。生活中有没有寒号鸟一样的人。学习活动二:商量学角色 1.导演想让某个同学出演某个角色,怎么商量?2.演员想换角色怎么商量?学习活动三:演故事 1.制作台词本。小组合作整理台词。2.根据角色进行台词分配 3.演故事。戴着头饰和动作进行情景表演。4.评一评。对照评价标准给同学的表演评星。4.能够在具体情境中,客客气气、清清楚楚地与人商量。5.商量不通时能想办法变化路径,改变策略地再商量。6.树立有的事可商量,有的事不可商量,商量不得再商量,实在不行好好干的态度。2 任务三:梳理与探究 学习内容我要的是葫芦和字词句的运用 2 学习活动一:读故事 1.读一读,填写学习单,整体感知故事。2.议一议,种葫芦的人是否真喜欢葫芦,学习字词句运用 2 的描写。3.想一想,为什么他没有得到葫芦?学习课后习题第二题,体会句子的语气。4.播放微课,了解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5.说一说,用之所以.是因为.这样的句式总结没有得到葫芦的两个原因。学习活动二:创编故事 1.口头编一编“第二年种葫芦”,用虽然.但是.这个句式.从失败中找到优势,进一步体会故事的道理。2.依据评价表,评一评改编的故事。1.能通过读文和思考,用之所以.是因为.这样的句式总结没有得到葫芦的两个原因。2.能够通过创编故事理解做事的道理。3 任务四:表达与交流 学习内容:刻舟求剑 学习活动一:读故事 1.读故事,学具推理演绎故事。2.讲述故事后半段。3.拓展阅读守株待兔 郑人买履 学习活动二:用故事 1.完成寓言故事学习单。2.推荐阅读寓言故事整本书阅读。1.能利用学具演示讲解刻舟求剑故事里的道理。2.能读故事,辨事实,给愚人讲讲道理。3.能根据具体情境应用故事,加深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2 单元 综合评价 单元作业整体设计 云端故事节 1.为寓言故事节设计海报。2.录制讲故事,说道理的寓言故事视频,参加线上寓言故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