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化三鹿集团公司治理弊病.pdf
三鹿集团的公司治理弊病 一、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一词又被称为公司治理、公司管制、法人治理结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等,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内容。狭义上,公司治理结构指公司内部组织管理 架构上的利益和职权关系的安排,主要指公司的股东、董事会及经理层之间的关系,包括公司股东会的职权、董事会的结构与功能、经理层的权限与职责以及相应的聘选、激励与监督方面的制度安排等内容.广义上,公司治理结构还包括公司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如员工、债权人甚至客户、供应商和社会公众等)之间的关系,以解决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受益、决策、监督、激励和风险分配问题.二、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一)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 信息机制还不健全,治理结构方面的缺陷使企业的信息不公开、不透明、不真实。这类企业的信息基本被内部人控制和操纵,外部人和企业普通职工很难获得企业的真实信息.(二)“一把手治理权力过大“一把手”治理导致决策层不能集思广益,其他人都看“一把手”的脸色,形成“一把手”的“一言堂,导致一把手决策时轻率,对一把手的监督流于形式,追究责任时出现推诿和弱化,甚至出现“企业就是一把手个人家中的金库”或者“一人兴则企业兴,一人败则企业败”的现象.三九集团的赵新先事件和中国石化的陈同海事件都深刻说明了“一把手权力过大的弊端。(三)内部监督、约束机制不足 三鹿集团在养殖区建立技术服务站,派出驻站员,监督检查饲养环境、挤奶设施卫生、挤奶工艺程序的落实。驻站员监督检查是其内部控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于从源头上保护产品质量意义重大。三鹿集团所提出的发展思路很多只是纸上谈兵,包括驻站员监督检查等并没有严格实施,在源奶进入三鹿集团的生产企业之前,缺乏对奶站经营者的有效监督。四、加强对公司监督的对策(一)推行独立董事制度 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的董事会制度,强化董事会的责任。董事会要对全体股东负责,对企业投资方案进行严格审议,再决定是否投资,如果经过董事会的决议导致决策失误,董事会要负决策失误的责任。(二)强化社会责任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争取自身生存发展的过程中,面对社会的需要和各种社会问题,为维护国家、社会和人类的利益,所应该履行的义务。企业不仅要对自己的经营业绩负责,更要对国家、社会及消费者等群体利益负责,应把企业的经营目标与社会的发展目标很好地结合起来。(三)建立和完善监督和问责制度 现代企业监督制度主要有:股东会对董事及董事长的监督;独立董事对其他董事的监督;监事会对董事、总经理、董事长的监督,监事会对公司财务和业务状况进行调查和检查的权 力以及要求对执行业务的董事、经理停止违反法律法规或公司章程的行为并对此予以纠正的权力,以新闻媒体为代表的社会监督。三鹿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三方结构的本质是权力的分立和制约。为了避免制约失衡和监督不力,我们又特别设立了独立董事或职工监事制度.在三鹿事件里我们完全没有看到这项制度发挥任何作用。也许三会里的部分董事监事股东为了一味的追求利润,忽视对产品质量的管理和检验,但那些独立董事和职工监事为何一直沉默不及积极行使自己的建议权质询权呢?既不积极向管理层指出公司在产品质量上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建议,也不在公司管理层拒绝接受建议时候向政府和社会及时披露这些问题呢?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公司三方治理结构如何在我国特色的国情如何发挥作用.尤其是是否需要加大独立董事和监事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赋予他们更多的权利。虽然新公司法明确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可以有公司职工代表。董事会中的职工代表由公司 职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其他形式民主选举产生。各类公司的监事会均应当有不低于三分之一的职工代表出任的监事。这些规定不但需要完善更需要反思.总结 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他所面对敌人不是强大的对手,而往往是企业自身。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企业,一些品牌转瞬即失;而有的企业或品牌却能历经百年,长盛不衰。但这并不能说明所有优秀的企业的决策都是正确的,所有“流星”企业的决策都是错误的.企业和人一样,在运行过程中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与不足,之所以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关键是企业对自身是如何认识的。现代企业如果能从三鹿事件中深挖根源,真正反思公司治理本身存在的问题,给自己敲响警钟,建立健全完善的公司治理体制,也许中国企业能拉近同国外先进企业的差距,迎来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