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打造小学数学品质课堂提升学生学习力的实践探索.pdf
-
资源ID:86061775
资源大小:145.3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4.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新课程背景下打造小学数学品质课堂提升学生学习力的实践探索.pdf
新课程背景下打造小学数学品质课堂提升学生学习力的实践探索 摘要:良好的学习能力不仅能帮助学生高效的掌握所学知识,更是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必不可缺的个人能力之一。新课标重新定义了小学数学教育功能,要求将“学会学习”作为核心素养培育目标之一。学会学习指的是引导学生从善思的角度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学生在观察、归纳、总结所学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意识将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教师要积极响应新课标的要求,实现高品质数学课堂的打造,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品质课堂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知识较为抽象,教师要打造高品质数学课堂,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就必须将学生作为课堂中的主体,将激发学生兴趣作为教学出发点,使学生主动、自愿的融入到数学知识的探究之中。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学行为,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亦是帮助学生实现科学自我管理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要以循序渐进的教育引导形式,优化学生的学习策略,实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和进步。一、新课程背景下打造小学数学品质课堂的必要性 首先,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教学现象彻底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常常展现出教师一直在讲、学生一点不听懂的现状。新课标要求将学生作为课堂中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导,这能使学生积极融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为打造品质课堂奠定了坚实有力的基础1。教师应当将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为教学主导,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和探究空间。促使学生能够从自己的角度对所学知识进行阐述和掌握,为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做足准备工作。二、新课程背景下打造小学数学品质课堂,提升学生学习力的策略(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奠定品质课堂打造基础 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将学习和质疑的权利交给学生,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欲望。以小学数学“概率”该内容为例,首先,教师准备一个不透明纸箱,箱中放20 个白球、2 个蓝色的球,邀请 5 名学生到讲台上进行抽奖游戏。其次,教师告诉学生箱子中球的颜色,不告知数量,教师:“我猜,抽到白色球的同学一定比蓝色球的同学多。”学生一定会有不同意见,教师不作解释,直接让学生进行抽奖。最后,教师公布比赛结果,这时学生会感到非常好奇,“为什么教师看不到同学们的抽奖过程,却能预知结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地激发,此时教师展开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将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不仅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充分发散,也奠定了打造品质课堂的基础。(二)明确学生学习目标,夯实品质课堂打造根基 明确的学习目标是指引学生在未知知识中寻觅、掌握知识的关键因素2。从提高学生学习力该角度而言,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是非常有助于学生探索精神得到进一步升华的。以小学数学“统计”该内容为例,首先,教师以“大家喜欢什么水果”为统计对象,统计出学生最喜欢的水果是橘子。此时,有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虽然统计图让大家知道了最受欢迎的水果是橘子,在我看来统计图的生活作用并不大。”教师:“老师理解你的意思,在你看来统计图只能统计简单的数据,似乎没有太大的作用是吗?”学生:“是的,例如我想知道大家最喜欢什么水果,只要直接询问就可以了。”教师:“老师明白你的意思,接下来让我们看一组数据。”其次,教师为学生展示某学校全体学生最喜爱水果排名统计图,让学生说出最受欢迎的水果是什么。最后,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该统计图的作用,教师:“从全校学生最喜欢的水果是什么该统计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家最喜欢的水果分别是草莓、葡萄、橘子。做这个统计图的原因是学校发现餐后水果浪费现象严重”教师用事实让学生了解统计图的数学作用。(三)优化学生数学思维,实现数学品质课堂打造 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因而不可能以统一的学习方式与思路汲取所学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优化学生数学思维,能实现品质课堂的打造。以小学数学“混合运算”该内容为例,教师提出可以将 6+6+6+3 改写为乘加算式 63+3,此时,学生提出也可以改写为 6+6+6+6-3,教师就可以将“相同的算式数值”作为教学契机,让学生探索出更多与之相关的改写算式,例如,63+3、64-3、37 等等。结束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首先,教师要保证教学内容富有针对性,能为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其次,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和探究空间,支持学生在已学知识上进行探究和讨论,掌握更多获取数学知识的途径,实现数学思维的发散。最后,教师要顺应学生的学习流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统一的数学意识,强化学生学习能力,实现高品质数学课堂的打造。参考文献:1吴晓英.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力的有效教学策略探索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9(18):1.2潘彩红.新课程背景下构建小学数学品质课堂实践探析J.明日,202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