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刺绣的艺术特征与传承发展探微.pdf
满族刺绣的艺术特征与传承发展探微 摘要:刺绣是一项历史悠久、魅力独特的民间手工艺。在刺绣技艺中,满族刺绣是非常典型的代表,初流行于满族人聚居的农村地区,具有厚重的民族风情与文化内涵。文章从满族刺绣的重要价值着手,分析了满族刺绣的艺术特征,并对满族刺绣的传承发展策略展开了论述,以供参考。关键词:满族刺绣;色彩搭配;实用性;宣传推广 满族刺绣具有很鲜明的艺术特征,是中华民族重要的非遗文化宝藏。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现代审美意识迭代,学习和关注传统工艺的人越来越少,满族刺绣的传承也遇到了一定的阻碍。一、满族刺绣的重要价值 满族刺绣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满族刺绣是中华民族重要的非遗文化宝藏 满族刺绣这种艺术乃是满族文化发展过程之中的载体形式之一,其充分的彰显了满族地区的人文风情,体现出满族人民勤劳、乐观、向上的精神,同时,此种艺术亦生动的诠释出满族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无上向往之情。时至2008 年,国务院发布的第二批次国家级非遗名录当中收入了满族刺绣艺术。自此之后,对于满族刺绣艺术的传承与发扬,不但能够实现对民族艺术的维系,同时亦能够让民族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内在诉求获得满足。(二)满族刺绣艺术彰显出独特的审美价值,亦能够创造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审视满族刺绣艺术的表现形式可以看出,其所彰显出的艺术风格与其它艺术截然不同,因而具备了丰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的价值。满族刺绣艺术所表现出的个性化审美特质,将让艺术创作者从中汲取更多的艺术给养,并从中获得艺术灵感,进而在此基础之上生成不同的艺术附加值,当此种艺术附加值被转移至产品之上,便可以为创作者与生产者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设计人员应当对满族刺绣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及其内涵加以充分洞见和借鉴,以便能够将之融入到自身的艺术设计活动之中,这样不但可以提升艺术设计产品的文化内涵以及美学属性,同时亦将对满族刺绣文化的传承以及发扬光大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满族刺绣艺术彰显出丰富的民族特色以及文化内涵 从满族刺绣艺术来看,其彰显出极其丰富的满族民族特色亦文化内涵,甚至可以说,通过对满族刺绣文化的研究,将帮助研究者实现对满族文化以及社会习俗的了解和认知。因此,借助对满族刺绣艺术的系统研究,将确保民俗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研究理论得到丰富。此外,学习手工刺绣还可以休身养性,使人心思细密,不骄不躁,更可以休闲娱乐,无形中能够帮助人提高精神修养与素质,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二、满族刺绣的艺术特征 满族刺绣在色彩搭配方面呈现出浓烈且艳丽的特质,在造型方面较为大胆、生动且夸张,在构图方面彰显出浪漫主义色彩。(一)色彩搭配方面呈现出浓烈且艳丽的特质 满族作为一个游牧民族,在民族形成以及发展的过程之中,该民族的人民在游牧的过程之中逐渐形成了粗犷、豪迈的气质,这种气质亦通过满族刺绣文化得以表现出来。对比于四大名绣而言,满族刺绣艺术不同其落落大方、清雅秀丽的特点,而是着色十分大胆,不同高明度的色块被手工艺人大胆的拼接在一起,由此形成了满族刺绣艳丽、浓烈的表现形式,满族手工艺人借助对红色、绿色、黄色等具有较高饱和度的浓烈色彩的运用,让刺绣上的图案避免落入艳俗的俗套之中,同时又传递出满族人民热情、豪放的民族性格。从满族刺绣色彩的使用频率来看,红色这一色彩使用频率居高不下,原因即在于此种色彩代表着喜庆、热烈。(二)在造型方面较为大胆、生动且夸张 满族刺绣对比于四大名绣的造型特点来看,后者追求逼真性,力求彰显绣像同实物的近似性,所采取的刺绣技法也较为细腻,而满族刺绣并不追求的事物的具象化再现,而是注重凸显事物的本质内涵,以物象化的处理方式实现独特的情感表达,即,注重对神似的体现,由此使得满族刺绣艺术通常会对于事物做出较为大胆的处理,使得绣像呈现出生动且夸张的一面,生动传神。满族手工艺者通过对所表达的事物的认真观察和分析,将其基本特征加以牢牢把握,并运用自身非凡的想象力对之加以夸张的处理,可以说,这说明满族手工艺者拥有着独树一帜的审美理念。(三)在构图方面彰显出浪漫主义色彩 在构图方面,满族刺绣艺术同其它刺绣艺术不同,其作品呈现出的抽象化以及理想化特点。满族刺绣作品对于形似性并不看重,而是专注于对神似性,由此使得满族刺绣手工艺者在构图过程之中会注重对主体物的着重勾勒,并且通过对画面元素的组合与分解,让刺绣作品彰显出浓郁的浪漫主义格调。看上去较为纷杂,但实则却遵循均衡对称是满族刺绣艺术在构图方面的通常做法。三、满族刺绣的传承发展策略 为了进一步传承满族刺绣,我们应该注重对传统刺绣工艺的革新,打造满族手工刺绣基地,注重对刺绣产品实用性的提升,充分发挥内部力量与外部力量的作用,促进满族刺绣的传承发展,加大对满族刺绣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以下几点满族刺绣的传承发展策略。(一)注重对传统刺绣工艺的革新 首先,应当将现代科技手段引入到传统满族刺绣领域,如借助机械化设备实现大批量生产,并将生产线打造为文旅项目,使游客可以直观的了解满族刺绣手工艺品的生产过程。其次,要注重发挥传统满族手工刺绣的优势,并打造满族刺绣技艺传播小组,由其现场为游客展示手工刺绣技艺。最后,满族刺绣手工艺者应注重向其它民族和地区的刺绣同行加以交流,借鉴先进的经验,以此来确保满族刺绣文化能够得以不断的推陈出新。(二)打造满族手工刺绣基地 通过打造满族手工刺绣基地,将确保满族刺绣走向真正的市场化运作之路,依托刺绣基地的建设,不但可以实现刺绣工艺品生产基地的打造,亦能够为游客提供直观了解传统刺绣工艺的场所,由此便达成了对满族刺绣文化的宣传目的。同时,依托刺绣基地,亦可以让来此参观的游客亲身体验刺绣文化。(三)注重对刺绣产品实用性的提升 1.将之引入到招贴设计与包装设计领域 考虑到满族刺绣所具备的独特艺术风格,设计人员应当考虑将之作为重要的设计素材,应用于招贴设计以及包装设计领域,由此将会让社会公众一眼望去便产生神秘感,由此吸引其进一步一探究竟。2.将之引入到产品的包装设计当中 满族刺绣的抽象性表现形式,使之再被引入到产品包装设计领域时,将达成对产品信息的高度概括,特别是对于当代消费者注重个性化消费诉求的背景之下,将满族刺绣引入到产品的包装设计上,将会确保产品更好的打开市场销路。(四)充分发挥内部力量与外部力量的作用,促进满族刺绣的传承发展 一方面,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应当对满族刺绣文化传承人出台相关的激励与保护措施,唯有传承人拥有了稳妥的收入渠道,方才可以心无旁骛的投身于此项文化的传承之中,这样便会让满族刺绣文化真正后继有人,从而在中华民族文化宝库当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要不断扩大满族刺绣传承队伍,从中培养起一大批本民族本地区的精准扶贫带头人。他们的作品才最能真实表达民族情感,最能准确反映遗产内涵,只有他们才能真正长期坚守,带动影响周边群众,建立属于本民族本地区的品牌。另一方面,在壮大本地力量的同时,还可以引入外部力量,与其他地区进行平等合作,如此才能使内部力量与外部力量共同发挥作用,最大程度地促进满族刺绣的发展与传承。(五)加大对满族刺绣的宣传和推广力度 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应当积极出台保护措施,以便让满族刺绣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与承继,并且借助卓有成效的宣传活动,利用线上购物平台与线下体验平台强化满族刺绣的宣传推广,通过微信平台普及相关知识,强化满绣的校园传承,推动满绣进课堂,从而使社会公众认识到这一文化的价值,能够积极踊跃地参与到满族刺绣文化的保护工作之中来。1、利用线上购物平台与线下体验平台强化满族刺绣的宣传推广 如今,线上购物平台发展非常迅速,通过互联网,能够使全球变为潜在的市场。为此,可以利用线上购物平台,如淘宝、京东等进行满族刺绣的宣传、推广、销售等。此外,还可以结合线下的体验店(尤其是景区满绣体验店),来进行满族刺绣的陈列、展示。2、通过微信平台普及相关知识 微信平台作为腾讯公司所增设的全新功能板块,慢慢地成为人们获取各种欣喜的主要平台。每个人、每个企业都可以通过微信平台打造属于自己的公众号,以多种渠道与用户进行多方位互动,如文字、语音、图片等。据悉,每天有10.9亿用户打开微信,3.3 亿用户进行了视频通话;有 7.8 亿用户进入朋友圈,1.2 亿用户发表朋友圈;有3.6 亿用户读公众号文章,4 亿用户使用小程序。可见,微信平台的影响力之大。为了进一步传承满族刺绣,我们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利用公众号、小程序等对满绣进行宣传、推广,通过平台的服务号、订阅号、企业号,这三类平台进行自媒体活动,实现满绣历史、工艺、艺术特征等多方位的知识普及工作,使更多的人认识满族刺绣,接触满族刺绣。3、强化满绣的校园传承,推动满绣进课堂 宣传与推广满族刺绣,可以通过校园传承来实现。一方面,可以在大中小学校引入满绣文化,使满绣进课堂,成为选修课、社团课。另一方面,还应该鼓励将满绣文化进行编纂,出版满绣教程,将教程投放到相关培训基地及艺术课堂,进而实现满绣文化课堂的建设工作。四、结语 满族刺绣是中华民族重要的非遗文化宝藏,彰显出独特的审美价值,亦能够创造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时还彰显出丰富的民族特色以及文化内涵,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希望本文的论述,能为满绣的传承与发展带来更多的思路。参考文献 1孙海艳.满族民间刺绣的艺术特征与内涵J.艺术研究,2021(03):80-82.2李思宇,柴方美.满族刺绣图案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J.纺织报告,2021,40(04):65-66.3崔巍.满族刺绣纹样艺术特征及其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J.大观(论坛),2021(01):11-12.4杨帆,李国平.“非遗”视角下满族民间刺绣的传承与发展J.中国民族博览,2020(18):13-14.5曾慧,吕明泽.满族民间刺绣艺术探析以满族绣花鞋为例J.满族研究,2020(03):107-109.作者简介:麻放:女、38 岁、汉族。籍贯辽宁。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系,研究生学历。现任教于黑龙江财经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职称。主要讲授方向为:艺术设计。本论文为黑龙江财经学院民办教育专项研究课题(2021 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剪纸艺术的活态转向与高校艺术教育的融合研究课题成果论文,课题编号:MBJY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