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文化新媒体传播论析.pdf
武术文化新媒体传播论析 吴攀文【摘 要】在数字化时代,武术文化要实现有效传播,必须主动适应新媒体主导的媒介社会化环境.文章分析了新媒体的特征和传播要素,结合武术文化传播的实际需求,研究认为,武术文化传播者应根据新媒体“交互性、即时性、延展性和融合性”四个特征,主动创新文化传播的形式和内容;在此基础上,应围绕新媒体“终端、内容、关系与服务”四个要素,探寻自身的文化传播路径;最后指出,利用新媒体进行武术文化传播,在传播空间上要“虚实结合”、在传播内容上应“精泛结合”.【期刊名称】搏击武术科学【年(卷),期】2016(001)008【总页数】4 页(P5-8)【关键词】武术;文化传播;新媒体【作 者】吴攀文【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四川南充 637009【正文语种】中 文【中图分类】G85 20 世纪末以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以网络为基础、以数字为技术手段、以互动为传播特征的新媒体快速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使“新媒体将伴你一生”1的预言成为社会现实。在新媒体主导的媒介社会化环境中,武术如何主动适应新媒体并从中发现自身的传播路径,是摆在武术人面前的一个重要命题。新媒体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基础之上,发挥传播功能的媒介总和,除具有报纸、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的功能外,还具有交互、即时、延展和融合的新特征。2武术文化传播要根据新媒体的四个主要特征,创造性地调整传播形式和内容,以主动适应新媒体。1.1 交互性 新媒体的交互性传播主要有“点对点”(即个人对个人)、“点对面”(即个人对多人)和“多点对多点”(即多用户之间)三种模式,在实际中多表现为复合式互动,即三种模式的融合。3武术文化传播要改变传统的单向线性传播方式,应在“议题设置”的前提下开启多向互动、相互反馈的传播模式,使“传者”与“受者”产生多元参与的信息交流。新媒体的交互性基于传播的共时态和跨区域特征,利用新媒体“时空交互”特征进行武术文化传播,可增强传受双方的关系纽带,提高受众了解武术文化的主动性和广泛性。受众从新媒体中接受武术文化信息并产生互动,这种虚拟与现实的交互模式满足了受众在虚拟中寻找真实感的心理需求。1.2 即时性 武术文化传播要抓住新媒体所具有的网络信息实时传递特征,提高信息流传速度,有效缩短传播主题“把关人”的决策流程,减少信息反馈链的响应时间。有关武术的新闻内容,利用新媒体可突破传播的时空局限性,方便快捷地实时报道,达到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要求。武术文化要满足新媒体即时性的传播要求,内容应简短精炼、形式应图文并茂,这样既方便受众理解,又符合数字化时代群众“快餐式”的阅读习惯。1.3 延展性 武术文化传播要适应新媒体在线对象的信息扩展特征,在进行文化传播时不拘泥于固定的话题,而是主动将某一信息点延伸出几个点,进而拓展成一个面或几个面,使受众从多维度获得丰富的武术文化信息,提高武术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针对某个武术事件,利用新媒体随时传递事态发展信息,并以后续报道进行信息互补和观点引导,实现传播内容的延伸和观点的拓展。利用高精度数字投影和全息成像技术,将武术技术或文化进行数字化处理,通过新媒体传播网络,可使相关内容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而呈现在世界任意地方,体现了新媒体的时空延展性。1.4 融合性 新媒体可将各种信息形态(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种传输渠道(固定网络、移动网络等)、各种接受终端(电脑、电视、手机等)整合在一起,将所有的信息站点和不同媒介的用户互联,保证用户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终端进入新媒体网络,得到直接或间接的服务。4所以,新媒体的产生内在地融合了传统媒体的特征,武术文化传播主体应高度重视“媒介融合”这一时代特征,整合多种媒介形态,融合与媒介相关的各种传播要素,采取多样化的传播方式进行武术文化传播。在武术文化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主动采取媒介融合思维,可提高媒体与受众的互动频度和互动内容丰富度,提升受众对媒体各项内容的参与度,消弭主体与受众之间因话语体系不同而产生的交流隔阂。另一方面,利用新媒体能融合受体视、听、触等感觉的功能进行武术文化传播,可使传播受体加深对武术文化的体验。新媒体的核心要素是终端、内容、关系与服务。5武术应紧紧围绕新媒体的四个核心要素,探寻自身的文化传播路径。2.1 在终端方面 每一项扩散的媒体形态,都体现了当今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状况。6在读图时代和视觉文化盛行的社会背景下,受众对新媒体的感性体验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信息设备,主要包括计算机、LED 触摸屏、移动多媒体等。在武术文化传播中,通过触摸屏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合成技术,能够使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在这些终端中发生对接,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武术文化体验。特别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手机媒体,成为目前最个性化的信息传播终端,它既整合了以往传统媒体可读、可听、可看的传播优势,又打破了传统媒介的局限,使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遨游在信息的海洋。7 在某种程度上,以新媒体为终端的武术文化传播方式,迎合了当前受众的文化消费习惯,极大地提高了武术文化传播的效率和范围。但同时应认识到,在新媒体终端中,原本鲜活的身体技术展示被编码成冷冰冰的数码信号,传播媒质呈现为清一色的声光电,使得武术文化作品的内容仿像化、质料同质化。武术文化的真实空间被新媒体终端的文化编码所取代,受众对武术文化的理解藉由新媒体的虚拟塑造想象建构而成。2.2 在内容方面 武术以新媒体的形式传播,更多地被视为一种体现中国精神、弘扬传统文化的载体,故武术的实用性逐渐消失而作为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得到凸显。通过新媒体,不同位置的人可被联合在一个虚拟空间,此时身体可能是缺位的,但人们却享有共同的体验、拥有共同的认识。8武术是身体的文化9,武者身体的武术表现应是武术文化传播的重点呈现内容。新媒体培养了受众猎奇的阅读心理,平庸而大众化的内容很容易被用户忽视。利用新媒体进行武术文化传播时,应注意传播内容的创新性,力求将武术文化趣味化、生活化、个性化,使受众看到新鲜、富有特色的内容,增加传播粘性。新媒体使受众形成了快速浏览的阅读行为,这就要求武术文化的新媒体传播应为受众提供“易于阅读、便于理解”的信息内容,尽量用精美的图片、精准的视频、逼真的动画表现武术文化内容和武术运动过程。新媒体还使受众养成了碎片化的阅读习惯,针对中国武术拳种多样、内容丰富、动作复杂、拳理深刻、功夫上身慢、习练开头难等特点,基于绝大多数受众处于繁忙的工作环境的现实情况,在利用新媒体进行武术文化传播时,必须遵循“小而精”的原则,也就是呈现的信息量要短小而表现的内容要精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武术单式为内容传习,方便受众识记。10 新媒体的武术文化传播,在一定程度上隐藏了“武者身体”,切断了现实环境中师徒之间言传身教的默会知识交流;消除了“场过程”11掩盖了弥散于师徒之间传学现场的时空信息整合。2.3 在关系方面 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不再如传统媒介中的传受关系那样界限分明,接受主体参与到文本的生产、传播之中,成为一个传播者;而传播主体需要聆听接受者的意见,由此角度可以看成一个接受主体。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关系置换,是两者互动、对话与交往的结果。12主客体在一定的情境下地位互换,瓦解了传统媒介的“中心边缘”关系模式,实现了技术、内容、文化与情感上的深度契合。6此时,文化传播中的主体与受体关系由传统语境中的主体性转变为主体间性。主体间性体现了新媒体传播个体之间的共在关系,极大地提高了新媒体的信息双向流动及互动性,增强了文化传播的粘性和受众参与性,在传播受众中形成了以各种“群、圈、团”为标志的“聚群关系”。群体关系导致成员之间的意见偏向,若没有意见领袖的及时引导,极易形成“群体极化”现象。为避免此现象,武术文化传播在传播内容上要引入“把关人”,在关键论点上应树立“意见领袖”,在传播导向上要形成“权威发布”。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其群体关系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社会化范式。在利用新媒体进行武术文化传播时,应着力构建能体现“弥合文化传承裂缝、再塑师长父辈权威、加强同辈交流参照”13等群体关系的传播内容,复位武术的传统社会化范式。2.4 在服务方面 在利用新媒体进行文化传播时,人们要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信息加工能力和媒介传播知识,能够熟练地从各种媒体中辨别信息真伪、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传播,且在传播过程中能自我保护、预见风险、避免危害。对传播受体,要求具有一定的“媒介素养”,就是具有“利用自身知识结构构建出来的,用于解读所遇到的传播信息的方法”14。所以,在利用新媒体进行武术文化传播时,需要为传播主体提供新媒体基本知识、武术技术和文化等方面的培训服务,使其能对武术技术和文化进行“再加工”,并以合适的方式在新媒体上呈现出来。同时要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使受众在面对新媒体提供的各种武术文化信息时,具有分析评价、选择利用以及进一步创造和传播的能力。媒介素养的培训服务,可以在线教育的形式提供。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终端最大的特点在于受众的细分和个性的凸显。15因此,在利用手机进行武术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传播主体要细分受众群体的特点,根据某类受众的个性特征,制定适合该群体接受心理、行为和习惯的武术文化内容,提供针对性的武术文化服务。如针对少年儿童,就应采用趣味生动的动画视频、丰富多彩的图片,以简洁易懂的格式编排方式来呈现武术文化内容。文化信息只有经过受众的消费才能体现出传播价值。在新媒体时代,文化传播信息的消费表现为“场所散点化、渠道集合化”16的特点。因此,在武术文化传播过程中,要在不同地点设置不同的新媒体终端,如出租车、电梯内的移动电视以及可随身携带移动的手机、平板电脑等,针对受众不同的生活场所提供“散点化”的信息消费服务;针对武术文化传播的具体内容,为使受众全面深入地了解相关内容,传播主体应从不同渠道如电视、网络、手机终端等,为受众提供“集合化”的信息消费服务。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将融入更多的高科技手段,硬件和软件更加多样化,表现出较强的现代性。扎根农耕文明成长发展的武术,在历史长河中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染,体现了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和群体关系特征,具有与生俱来的传统性。在新媒体主导文化传播的大趋势下,我们应注意以下两方面的结合,协调处理新媒体的现代性与武术的传统性,更好地促进武术文化传播。3.1 虚实结合 新媒体社会呈现给人们的是一个有别于传统现实的虚拟场景,其空间交流就形式而言是人与机器的对话,出现在其交流场景中的主体是一种只传递意义而实体缺场的虚拟角色。17这种“虚拟性”使人们看不到武术人的真实展示,难以立体地感受武者身体的动作规范和韵味之美。所以,新媒体中虚拟空间的武术文化,应与现实在场的武术人的身体展示融合起来。离开虚拟进入现实,学拳者面对授拳者,师徒之间由陌生到熟悉再到认可的情感渐进过程才能发生,武术传统的师徒传承模式才能实现,武术技术和文化才能得到有效的传承和深度的传播。人类对新媒体的依赖程度越高,就越沉迷于“完美世界”、“完美自我”的虚拟世界,从而忽视了其真实生活的现实环境。在武术文化传播中,应从传者的技术水平、文化修养到习拳环境、人际关系等方面入手,塑造一个美好的现实,让现实的吸引力与虚拟世界的吸引力相抗衡。18 3.2 精泛结合 在读图时代,新媒体强调以图片或视频来呈现内容,追求表达形式的直观性和感官刺激性。19新媒体注重感性体验的表达方式使受众形成了与之适应的阅读习惯,轻松娱乐、简单直白的内容使受众在阅读过程中无需进行深入理性的思考;快速更新、海量呈现的信息内容使受众只能快速浏览;受众对信息的反馈也往往是只言片语式的碎片化表达,这些均是新媒体阅读内容泛而不精的具体表现。武术的拳理融会贯通了诸子百家的核心思想,拳法生动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思维特征,可以说武术文化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利用新媒体进行武术文化传播时,针对不同受众的生活状态和行为习惯,不可避免地要提供一些快餐式的、泛化的武术内容供大家选择性地浏览。同时,不能让进入新媒体的武术文化内容一味泛化,而应尽力提供一些有深度的精品内容。这些内容可引导受众反复阅读、揣摩思考武术文化中蕴涵的中国传统思想,随着受众认知心理的深度介入而引起一定的情感共鸣,最终使受众从内容到情感均获得深刻的阅读体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文化传播内容由实物形式向虚拟数码形式转变。武术人要主动适应新主流,思考如何利用新媒体进行武术文化传播。同时应认识到,媒介是人的延伸,是人类所用的工具而不是人类的大脑,人不应被新媒体所主宰。新媒体作为一种数字化传播手段,改变的是传播方式而不是传播内容。数字化不会成为真正支撑行业发展的原动力20,推动武术事业发展的原动力是人们对武术文化的真心热爱、对时代发展趋势的深刻领悟和主动适应新环境的创新精神。“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利用新媒体进行武术文化传播,要注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武术的技术和文化真正融入受众的日常生活,从而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相关文献】1 赵 凯.解码新媒体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7:198-200.2 熊澄宇,启毅文.新媒体伊拉克战争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J.中国记者,2003(05):52-53.3 胡 涛,罗 颖.传统电视节目的“微”互动论点评晚十点运用新媒体技术实现互动传播J.南方电视学刊,2013(06):100-101.4 曹春丽.论新媒体J.湖南社会科学,2007(5):208-210.5 彭 兰.再论新媒体基因J.新闻与写作,2014(2):5-8.6 孙宜君,王建磊.论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与提升J.当代传播,2012(01):46-48.7 徐 沁.泛媒体时代的生存法则论媒介融合D.杭州:浙江大学,2008:73.8 陈力丹.把握新媒体对社会交往结构的影响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传播序言J.新闻爱好者,2013(02):82-83.9 戴国斌.武术:身体的文化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10 郏孙勇.中西方武技比较视域下的中国武术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06):37-42,48.11 王若伊.书法的新媒体传播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3:27.12 陈立强.论新媒体视频传受关系的主体间性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3):5-8.13 郑颖雪.新媒体环境下媒介技术对人的异化由英剧黑匣子引发的反思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25 14 彭少健.中国媒介素养研究报告 2008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182.15 范叶妮.4G 时代媒介融合发展的新态势J.新闻与写作,2014(05):42-44.16 吴月红,陈明珠,颜 彦.媒介融合时代对体育新闻信息的再认识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101-104.17 赵 敏.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63.18 邢 斌.人类在虚拟空间中的延伸与媒介迷现象J.东南传播,2008(06):99-101.19 张苑琛.新媒体时代媒介素养研究的转向J.探索与争鸣,2011(08):71-73.20 石 峰.创新是传媒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首届中国传媒创新年会上的讲话J.传媒,2006(0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