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文化视角下小学音乐实践教学策略分析.pdf
红豆文化视角下小学音乐实践教学策略分析 摘要:音乐课程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艺术素养,帮助小学生陶冶情操并培养其高尚的品质。广西南宁是一座文化古城,且传统音乐资源十分丰富,拥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在当地有着其独特的民歌和音乐特色。利用红豆文化开展小学音乐教学,能够在音乐教学当中融入本土文化特色,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小学音乐课堂学习当中发展核心素养并形成优良品德。基于此,本文首先对红豆文化的概述进行简要分析,并探讨红豆文化对小学音乐教学带来的影响,最后分析在红豆文化视角下应当如何开展小学音乐实践教学。关键词:红豆文化;小学音乐;教学实践 前言: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科技水平的提高,使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关注力度不断提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音乐实践教学是发展学生文化素养和核心素养的最佳途径,也得到了当前民众的高度重视。在小学音乐实践教学环节,教师应当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艺术素养的角度出发,将文化教育与音乐教学相结合,能够帮助小学生在音乐实践教学当中产生正确的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长期以来音乐文化的内涵是多元丰富的,我国大部分地域性文化的传承都是以文本和音乐为载体。因此在小学音乐实践教学当中,教师不仅应当鼓励学生全面掌握专业知识,更要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高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一、红豆文化概述 民大小学将核心文化与课程以“红豆”命名,红豆这一命名是由于民大小学坐落于南国绿城南宁市区内广西民大校园内的相思湖畔,相思湖畔也正是唐代诗人王维相思这一首诗当中“南国”和“相思”这两个元素,正所谓“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作为一种文化课程的统称红豆文化,就是当地相思湖文化。包括了以下几层意思,第一,指代红豆。也就是传统文化和古代文学传承中华文化的独特载体。第二,包含相与思的一种文化,可以引申为促进思考和想念,相互感恩与感念。第三则特指南国相思湖的当地文化,也就是广西民族大学的文化,主要截取广西民族大学校训民族性以及相思湖作家群当中的文化元素。第四,是从广西民族大学校训“厚德博学,和而不同”当中凝练出民大小学的校训“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红豆文化的逻辑途径为红豆相思、南国相思、民大相思、南湖、民大校训、民大小学校训,由此可见,红豆文化也就是一种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互助文化、感恩文化、南国文化、上善文化,也是一种将所有文学特性集于一身的和美文化。二、红豆文化对教音乐教学的影响 2.1 弥补小学音乐课程的不足 我国本就是一个多元民族文化的大国且民族分布十分广阔,各个地区的民族性和区域性形成了文化差异。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学生的个体经验差异也形成了小学音乐教育差异,统一的国家音乐课程内容对于各个民族地区的音乐教学产生了一定的不适应性。而音乐教学的重点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审美鉴赏能力。通过红豆文化展开小学音乐实践教学,能够弥补当前小学音乐课程内容和文化资源存在的不足,以广西民族大学文化为基础不断延伸产生的红豆文化,能够使学生具有充分的亲切感和热情1。通过红豆文化,学生对小学音乐的了解也会更加直观,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削弱了学生在音乐理解过程当中的难度。利用红豆文化展开小学音乐实践教学,需要从学生本身的认知水平以及行为能力出发结合学校当前资源配备情况,合理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选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当前小学音乐课程存在的不足。2.2 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素质教育要求要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发展个性化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因此因材施教成为了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关键手段。但是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大部分教师都并没有深入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由于没有了解学生的个体需求也并未对学生的潜力和兴趣爱好进行深入挖掘,也就无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民大小学通过红豆文化开展小学音乐教学,真正做到了解学生的需求开展因材施教,能够真正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发展需求。在红豆文化的视角下能够开设多样化的音乐课程,能够发挥学生在小学音乐实践教学当中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2.3 提高教师的音乐教学水平 教师是开发校内资源的主力军,在开发校内红豆文化的过程当中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音乐教学水平。将红豆文化应用到小学音乐实践教学当中,还能够提高教师组织音乐实践活动和设计实践方案的能力。充分运用红豆文化并结合活动文化形成专门的课程教学内容,能够帮助教师迅速提高专业水平。民大小学红豆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给予教师充分的专业自主权,在课程安排教材选择等方面,为教师提供了充分自由发挥和专业展示的机会,不仅提高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课程开发意识,也推动了民大小学音乐实践教学质量2。2.4 促进形成特色音乐课程 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十多元且底蕴深厚,合理利用少数民族音乐资源,形成特色化音乐教学体系,能够促进小学形成特色音乐课程。民大小学利用当地特色文化形成红豆文化,在红豆文化的视角下与小学音乐实践教学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策划开发真正适合广大小学生的特色音乐课程。在保证能够满足国家基础课程教学的要求下,结合红豆文化特色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在民大小学形成了丰富的校园文化和特色音乐课程。三、红豆文化视角下小学音乐实践教学策略 3.1 开发校内音乐教学资源 校内音乐教学资源的开发,包括教材资源、校园文化资源、学生自身资源,民大小学在小学音乐实践教学当中积极开发校内文化资源融合成为红豆文化,利用红豆文化开展小学音乐实践教学。从文化人类学、音乐人类学和教育人类学的角度开展小学音乐实践教学,提高校内教师和学生对红豆文化的认知,利用多元化的红豆文化取代传统单一的教学手段。除此之外,学校还要根据国家音乐课程教学标准要求,结合学生实际音乐水平,利用现有的红豆文化资源将国家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也就是说要从实际教学需求出发,对国家现有的音乐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删减重组与整合并合理编排音乐教材的内容顺序。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当中利用多媒体手段尽可能的弥补当前也有教材内容的不足。民大小学充分挖掘了当前校园文化的功能性,并利用红豆文化在校园内营造了积极的学习氛围,使红豆文化通过校园广播文艺晚会、黑板报、宣传栏、文艺比赛等形式辅助音乐实践教学,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广西地区教师音乐专业化教学的压力。在利用红豆文化挖掘校内资源时,需要利用校内一切可利用的有效资源展开小学音乐实践教学,使音乐教学能够适应时代发展需求,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综合发展。将原本复杂的音乐知识进行精简,最大限度提高音乐课程的多样性,鼓励学生积极选择适合自己发展需求和个人兴趣的音乐课程。在红豆文化的影响下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学习态度和审美情趣,满足不同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发展需求。3.2 积极开发校外音乐实践活动 校外实践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保证校内音乐课程教学有效实施的关键条件,因此要想在红豆文化视角下开展小学音乐实践教学,就必须要打破传统教育理念,将校内校外音乐教学资源相结合,提高小学音乐实践教学资源和影响力度。校内校外应当建立一体化全方位和多层次的教育体系,使校内外音乐教学资源能够相互促进、相互协作,形成良好的音乐育人氛围3。在校外拥有着十分丰富的红豆文化资源,民大小学就充分利用了校外丰富的红豆资源,开展小学音乐实践教学,对校外的音乐教学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并合理利用。将校外民间艺人精湛的表演技艺等元素纳入到学校内部音乐课程教学素材库中,对于学生进行音乐直接教育激发学生的领悟能力和创造能力。3.3 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学 网络资源本身具有灵活化、节能化、自动化、全面化个性化的优势,通过网络形式的音乐欣赏与音乐实践教学相结合,能够给学生构建一个灵活自由广阔的实践环境。网络当中丰富的音乐资源能够优化传统音乐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和资源,通过网络资源开展小学音乐实践教学,能够将红豆文化充分应用到小学音乐实践教学当中。再加上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就是利用网络教学,在红豆文化的指导下开展网络教学,能够从感官上增强教材内容的性能4。比如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将红豆文化当中所包含的民间表演技巧乐器制作工艺进行展示,这种个性化的教学形式能够根据学生个体化差异展开教学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够最大化激励学生进入音乐学习。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积极开发红豆文化的教学资源,按照实际教学情况将网络资源进行分类细化,学生可以根据学习兴趣和实际需求在网络自主选择所要学习的课程,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对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成果进行评价。3.4 创设文化情境营造教学氛围 要想保证红豆文化能够全面融入于小学音乐实践教学当中,教师就应当将自身定位于引导者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情感引导以及技术指导。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年龄特征、能力差异以及学习需求等因素,帮助学生营造合理的音乐实践氛围激发学生音乐实践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让学生在自身好奇心和热情的驱动下对红豆文化进行深入探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已经学习的音乐作品进行试唱,不仅能够活跃音乐实践氛围还能够强化学生对红豆文化和音乐知识的了解5。比如在学习漓江情时,教师尽量鼓励学生对乐曲的基础知识进行深入了解,让学生了解在这篇曲子当中所包含的红豆文化并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感受。在学生了解漓江情当中的文化内涵之后,引导学生深入感受红豆文化。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设备为学生呈现相思湖的经典文化和美好的景色,引导学生再次在情境中对漓江情进行试唱,创设浓厚的教学情境。3.5 利用乐器融合红豆文化 中国传统音乐乐器,种类十分丰富且形式多样,在各类乐器演奏的过程当中,能够产生十分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因此利用乐器演奏能够展现出音乐本身的美感。乐器独奏和合奏也会展现出不同的声音之美,而民族乐器的发展也是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手段之一6。在广西壮族地区,天琴是非常受人们喜爱的乐器,这一乐器是由乐器的发声谐音得名,其形制十分独特,且音色圆润而明亮,常被用为歌舞伴奏或是独奏。在广西壮族有一项群众性娱乐活动,是由巫术性质的歌舞转变而来的,被称为跳天、唱天、弹天,在这一活动当中所用到的乐器就是天琴,因此天琴这一乐器可以与红豆文化融合开展小学音乐教学。在民大小学常会利用天琴开展音乐活动,组织学生们用天琴合唱或是独奏。在红豆文化的指导下,该校将广西壮族特色乐器天琴作为宣传和教学的重点。训练了一只学生演奏团队,定期参与各类表演或音乐比赛活动。在红豆文化的渗透下,民大小学音乐教学质量逐步提高,该校的天琴学生演奏团队已经成为了当地远近闻名的一支队伍,学生们在实践活动当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和当地传统文化的魅力。这种利用天琴教学的形式,让民大小学生了解了当地独特民族文化,在另一个角度来说,也给了当地民族文化新的发展空间和方向。总结:丰富多彩的外界事物往往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将红豆文化融合到小学音乐实践教学当中,不仅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活跃教学氛围,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充分发挥红豆文化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学习当中,获得全新的情感体验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养,达到弘扬传统文化和广西当地文化的目标。小学音乐实践教学,运用红豆文化能够使音乐教学与传统文化充分结合在教学过程当中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文化环境下产生正确的历史意识和文化意识,进而培养学生和美思想。参考文献:1 赵萃.让传统文化在小学音乐课堂传承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7(10):103-105.2 吴蓉.传统音乐文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J.基础教育论坛,2022(8):26-28.3 强丽.用心传承文化用情歌唱未来 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J.基础教育论坛,2021(5):89-90.4 张艳.探析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音乐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J.考试周刊,2022(6):151-154.5 赵倩.有效提高小学音乐教学实践水平的措施研究J.科普童话新课堂(中),2022(6):123-124.6 刘洁.互联网+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中国新通信,2022,24(7):2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