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重点整理.pdf
现代汉语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发展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三项标准涵义,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2、现代汉语方言 北方方言(北京话),吴方言(苏州话),湘方言(长沙话),赣方言(南昌话)客家方言(广东梅县话),闽方言(闽南:厦门话,闽东:福州话),粤方言(广州话)3、声母的发音部位 塞音 鼻音 擦音 双唇音 b P m f 舌尖中音 d t n l 舌根音(舌面后)g k h 舌面音(舌面前)j q x 舌尖后音 zh ch sh r 舌尖前音 z c s 塞擦音 不送气 送气 区别:浊音:m,n,l,r(浊声母)浊辅音:m,n,l,r,ng 4、声母的发音方法 1、看阻碍方式:名称 成阻 持阻 除阻 塞音:b,p,d,t,g,k 两点紧闭 气流停蓄 突然解除 塞擦音:j,q,z,c,zh,ch 两点接近 气流挤出 摩擦结束 擦音:f,h,x,s,sh,r 塞音成阻 擦音除阻 鼻音:m,n 紧闭 气流从鼻孔出 发音停止 边音:l 擦触 从舌面两侧出 发音完毕 2、看声带是否震动:1)声带震动的是浊音:m,n,l,r 2)声带不震动的是清音:其余声母 3、看气流强弱:1)送气音:口腔呼出气流较强:p,t,k,q,ch,c 2)不送气音:口腔呼出气流较弱:b,d,g,j,zh,z 5、韵母的分类 开口呼 齐齿呼 合口呼 撮口呼 单韵母 单元音韵母-i i u 无韵尾韵母 a ia ua o uo e ie e er 复合韵母 复元音韵母 ai uai 元音韵尾韵母 ei uei ao iao ou iou 带鼻音韵母 an ian uan an 鼻音韵尾韵母 en in uen n ang iang uang eng ing ueng ong iong 6、声调 声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分析声调:1、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a、调值主要由音高构成,音的高低决定于频率的高低 声调是指相对音高,相对音高就是用比较的方法确定的同一基调的音 高变化形式和幅度 b、构成调值的相对音高在读音上是连续、渐变的,中间无停顿、无跳跃 赵元任创制“五度标记法”来标记声调 7、音节的结构 音节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单位 特点:1)韵腹和声调必不可少 2)最多的音素符号为 4 个,最少 1 个 3)元音占优势,可以连续排列,辅音不能连续排列 4)音节中可以无辅音,韵尾的辅音只有 n,ng,无两个相连辅音的音节 声母 韵母 声调 韵头(介音)韵(韵身)韵腹(主要元音)韵尾 元音 辅音 窗 chuang 花 hua 拜 bai 久 jiu 度 du 游 you 元 yuan 鸭 ya 欧 ou 俄 e 我 wo 屋 wu 翁 weng 到 dao 外 wai 语 yu 强 qiang 斋 zhai 尾 wei 硬 ying 梁 liang 日 ri 君 jun 困 kun 谢 xie 8、音节的拼写规则 1)y、w 的使用 1、在零声母音节中,如果 i 后面还有别的元音,就把 i 改为 y iaya(牙)ieye(野)iaoyao(腰)iangyang(央)如果 i 后没有别的元音,就在 i 前面加 y iyi(衣)inyin(因)ingying(英)2、在零声母音节中,如果 u 后面还有别的元音,就把 u 改成 w uawa(蛙)uanwan(湾)uenwen(温)如果 u 后面没有别的元音,就在 u 前面加上 w uwu(乌)3、在零声母音节中,不论 后面有没有别的元音,一律要在 前面加 y。加 y 后,上两点要省写 yu(迂)eyue(约)anyuan(冤)nyun(晕)4、y、w 不是声母,只是起隔音作用 xinying(新颖)xining(西宁)danwu(耽误)danu(大怒)2)隔音符号的使用 a、o、e 开头的音节前 kuai(酷爱)kuai(快)shange(上腭)shange(山歌)3)省写 1、韵母 iou,uei,uen 的省写:iouiu ueiui uenun 2、上两点的省略 跟 n,l 以外的声母相拼时都要省写两点:ju(举),qun(群)单独出现在声母 n,l 后面时不能省:n(女),l(屡)4)标调法:1、标在主要元音上 a,e,i,o,u,2、i,u 并列标在后 3、轻声不标调(有调不标)5)音节连写和大写:同一个词的音节要连写,词间分写,句子开头要大写 连写:a、动词+着、了、过 eg:睡着了(shuizhele)b、单音节词+名词或者名词+成分 eg:副部长(fubuzhang)分写:a、名词+方位词 eg:山上(shan/shang)b、数词+量词 eg:几家人(ji/jia/ren)c、虚词+其他词 eg:你知道吗?(ni/zhi/dao/ma)9、普通话的音变现象 在语流中,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了一定的变化,与单读时调值不同,这种变化叫做变调 1)上声的变调:上声音节的字单念或在词语的末尾的时候,调值不变(214)1、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上声调值变 35,这叫逆行异化。eg:水果,领导 在轻声字前,有的变 35,有的变 21。eg:捧起,等等;嫂子,姐姐 2、三个上声相连,第一个音节调值变 21,第二音节调值变 35。eg:好总理,小海岛 前两个音节调值都变 35。eg:管理组,展览馆 3、四个或以上的上声字相连,只保留最后一个字读 214。eg:彼此友好,买把雨伞 4、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前,调值由 214 变 21。eg:首都,祖国,解放,尾巴 2)“一、不”的变调 1、“一、不”单念或用在词句末尾,以及“一”在序数中,声调不变,读原调。eg:一、二、三,十一,第一,不,偏不 2、在去声前,一律变 35。eg:一样,一向,不怕,不够 3、在非去声(阴平,阳平,上声)前,“一”变 52,“不”仍读去声 51 eg:一般,一边,不吃,不开 4、“一、不”嵌在相同的动词的中间,读轻声 eg:想一想,谈一谈,开不开,肯不肯 5、“不”在可能补语中读轻声 eg:做不好,来不了 3)轻声(积累一下轻声词)云彩 蘑菇 护士 事情 脑袋 胳膊 东西 买卖 窗户 算盘 消息 牡丹 体面 动静 应付 招呼 清楚 稀罕 石榴 力量 吩咐 便宜 客气 扫帚 精神 喜鹊 风筝 亮堂 丈夫 先生 关系 行李 包袱 10、音位及其分类(了解)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分类:辅音音位从辅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 元音音位从元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 声调音位从声调中归纳出来的音位 11、普通话音位(了解)普通话元音音位(10 个):普通话辅音音位(22 个):普通话声调音位(4 个):12、汉字的结构单位 汉字的结构单位有两级:笔画和部件 13、造字法 1)象形:描绘事物的形状 2)指事:a、用象征性符号的指事字 b、在象形字加提示符号 3)会意: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 4)形声字: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 象形、指事为独体字,会意、形声为合体字 14、汉字的整理 汉字的整理:1)简化笔画 2)精简字数 15、汉字的标准化 定量:指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数量。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收字 7000 个,现代汉语常用字表3500 个 定形:指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标准字形。汉字定形的两大任务:1)整理异体字 2)整理异形词 定音:指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标准读音。1985 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eg:血 定序:指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排列顺序。汉字的排列方法有:义序法、音序法、形序法 16、词汇单位 1)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区别: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言片段 代替法:A+BA+C 若成功,A 是语素 A+BC+B 若成功,B 是语素 eg:“蜡烛”中的“蜡”“烛”可以为别的已知语素所替代 蜡蜡烛 花烛 香烛 火烛 烛蜡烛 蜡人 蜡纸 蜡染 所以,蜡烛各为一个语素 “蝴蝶”中,蝴蝴蝶 粉蝶,蝶不为别的语素所替代,蝴蝶为一个语素。若在替代后与原词在词义上毫无关系,也是一个语素,如:马虎 按语素的组合能力,可分为:成词语素: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eg:地、牛、火、水、走、跑、收、分、懂、远、重、够、行、我、你、谁、不、又 不成词语素:不能单独成词的语素。eg:民、语、伟、习、境、丰、型、奋、卫、荣、羽、固、阐、瞰 2)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剩余法:区别词和语素的方法。词能单说单用,单独做句法成分或语法作用 拓展法:区别词和短语的方法。用是否是“最小的”(不能拓展)来区别,可拓展的 是短语,不可的则是词 eg:骑兵(不能拓展),是词 骑马骑了一匹马,是短语 词是造句的单位,语素是构词的单位。词是由语素构成的,记录它们的书写符号则是字。3)固定短语:是词跟词的固定组合,一般不能任意增减、改换其中词语 可分为专有名称和熟语。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 与之相对是叫自由短语:词跟词按表达的需要的临时组合 4)略语:是语言中经过压缩和省略的词语。包括简称和数词略语 17、构词类型 词都是由一个或几个语素构成的,构词语素分两种,词根和词缀 1)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a、联绵词:指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的词 1、双声的:指两个音节声母相同的联绵词。eg:参差、忐忑、伶俐、层次 2、叠韵的:指两个音节的韵相同的联绵词。eg:彷徨、窈窕、烂漫、逍遥 3、其他。eg:蝴蝶、芙蓉、蝙蝠、鸳鸯、蛤蚧 b、叠音词:由两个相同的音节相叠构成。eg:猩猩、姥姥、饽饽、潺潺、皑皑 c、音译外来词。eg:葡萄、咖啡、沙发、巧克力、尼龙、竭斯底里、啤酒、迷你裙 d、拟声词。eg:乒乓、哗啦、啪啪 2)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 a、复合式:至少要由两个不相同的词根结合在一起构成 1、联合型: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合而成 eg:途径 体制 价值 关闭 收获 改革 治理 汇集 美好 寒冷 健美 善良 骨肉 尺寸 领袖 眉目 买卖 始终 来往 开关 反正 方圆 横竖 利害 国家 质量 窗户 人物 忘记 动静 干净 好歹 2、偏正型: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 eg:定中:人流 气功 冰箱 新潮 小说 状中:筛选 密植 游击 腾飞 倾销 葱绿 蜡黄 雪亮 笔直 火红 3、补充型: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根 eg:提高 说服 推翻 立正 阐明 合成 压缩 摧毁 推广 延长 改进 扩大 车辆 书本 马匹 枪支 人口 羊群 纸张 花束 花朵 船只 房间 稿件 4、动宾型: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关涉的 事物。eg:司机 管家 司令 站岗 美容 投资 注意 动员 立春 登陆 问鼎 掌管 5、主谓型: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词根是陈述前一词根的 eg:性急 霜降 民主 地震 日食 海啸 气喘 月亮 年轻 肉麻 心酸 耳鸣 b、重叠式:由两个相同的词根相叠构成 eg:哥哥 姐姐 爹爹 仅仅 刚刚 c、附加式:由词根和词缀构成,词缀在词根前叫前缀,在词根后叫后缀 eg:老老虎 老乡 (区别:老人是偏正型)小小王 小李 子 刀子 瓶子 头 石头 木头 练习 苏绣()风浪()失业()米粒()眼花()口舌()江湖()草图()知己()削弱()心虚()示威()狂热()化石()揭露()微笑()新闻()停止()泥土()朗读()皮毛()鲜艳()丰富()是非()裁判()烤鸭()难听()好听()顶真()理事()口红()钢锭()正面()花束()刷新()结晶()笔谈()儒家()色拉()芙蓉()烂漫()雪崩()雪鸡()雪片()雪耻()雪花()雪白()雪原()用功()功用()说明()明说()民主()民生()霜降()大寒()雪茄()白雪()奶牛()牛奶()18、词义的性质(简答)【词义的基本属性】概括性:一般的词指的是整类事物或现象。如:“笔”这个词指的是各种各样的笔:毛笔、圆珠笔、钢笔、铅笔、蜡笔 形 状不一,颜色各异,从这些各种各样的笔中概括出来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那就是“写字画图时用来书写的工具”。模糊性:指的是词义的界限有不确定性,它来源于词所指的事物边界不清。如:“中午”同“上午”“下午”之间便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我们不知道几点 几分钟到几点几分钟是中午。民族性:同类事物不同的语言用什么词、用几个词来表示可以不同,词义概括的对象范 围也可以不同,它体现了词义的民族性。如:汉语用“哥哥、弟弟、姐姐、妹妹”表示同意父母所生的子女,而英语只 用 brother 表示哥哥或弟弟,用 sister 表示姐姐或妹妹。19、词义的构成(出典型词分析)1)理性义:词义中同表达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叫做理性义 2)色彩义:a、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b、语体色彩书面语、口语 c、形象色彩形态、动态、颜色、声音 20、义素及义素分析 义素是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也就是词义的区别特征。义素分析的步骤:首先,要明确分析的对象 其次,根据所选定的词,进行词义间的比较,找出其共同特征与区别 特征,即找出相应的义素 第三,义素确定之后,还需要采取种种方法进行表达 例:男人+人+男性+成年 女人+人男性+成年 孩子+人男性成年 21、语义场以其种类 语义场就是通过不同词之间的对比,根据它们词义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的类。语义场的分类:a、类属义场:桌子椅子板凳 b、顺序义场:大学中学小学 c、关系义场:老师学生,小李嫁给小王小王娶了小李 22、辨析同义词【先写共性,再写差异,分析】同义词的差别,可以表现在:1、理性意义方面的差别 1)意义的轻重。eg:“轻视”和“蔑视”都有看不起的意思,但“蔑视”的程 比“轻视”重。如蔑视权贵一句中的蔑视不能改为轻视。2)范围的大小。eg:“边疆”和“边境”都是指远离内地靠近国境的地区,但 两者所指范围不完全相同。边疆是指靠近边界的领土,范 围比较大;边境是指靠边界的地方,范围比较小。3)集体与个体不同。eg:“信件”和“信”所指为同一事物,但前者指同类事 物的集合体,很多的信;后者指具体的个别的信。4)搭配对象的不同。eg:“交换”和“交流”都指双方把自己的东西给对方,但是它们的搭配对象不同。交换可以和礼物、意见、资料 产品等搭配;交流则与思想、经验、文化、物资等搭配。2、色彩方面的差异 1)感情色彩不同。eg:成果、结果、后果都有结局的意思,但三者分别是褒义 词、中性词、贬义词。2)语体色彩不同。eg:父亲和爸爸,前者适用于庄重的场合,有书面语色彩,后者适用于一般的场合,有口语色彩。3、词性方面的差异 eg:“突然”和“猛然”,都有动作变化快,出人意料的意思,都可以作状语,但“突然”还可以做谓语、定语、宾语,“猛然”则只能做状语。一般认为 突然是形容词,猛然是副词。23、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基本词汇是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具有稳固性、能产性、全民常用性 一般词汇没有基本词汇那样强的稳固性,但却有很大的灵活性,包括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行业语、隐语 24、成语的特征、构造及运用 成语的特征:意义的整体性,结构的凝固性,风格的典雅性 成语的构造:成语以“四字格”为基本格式 并列结构:切磋琢磨 光明磊落 起承转合 偏正结构:世外桃源 后起之秀 惨淡经营 动宾结构:包罗万象 顾全大局 墨守成规 补充结构:重于泰山 逍遥法外 流芳百世 危在旦夕 主谓结构:毛遂自荐 百花齐放 衣冠楚楚 连谓结构:画蛇添足 见风使舵 兼语结构:引狼入室 请君入瓮 成语的运用:1)要弄清成语的实际意义。2)成语是凝固结构,一般必须沿用原型,不能随意变换和增减其中的成分。3)成语有其确定的字形和读音,须分辨清楚,不能写错读错。25、词类特点 名词:1)经常做主语和宾语,多数能做定语和带定语,不能作补语。eg:牛吃草;柳树梢头、河边柳树 2)名词前面一般能够加上表示物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 eg:能说“一个人”,不能说“不人”,但是可以说“很淑女”3)名词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亲属称谓以及其他少数词除外。4)表人的名词后面能够加“们”表示群体,不加“们”的可以是个体或群体。动词:1)动词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 eg:他来了;他爱祖国 2)动词能够前加副词“不”,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和一些能 愿动词能够前加程度副词。eg:很怕;很喜欢;很羡慕;很应该 3)动词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 4)有些动词可以重叠,表示短暂、轻微,限于表示可持续的动作动词。eg:AA 式:想想;说说 ABAB 式:打扫打扫;研究研究 形容词:1)形容词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定语,多数能直接修饰名词。eg:太阳红红太阳;环境很优美很优美的环境 2)性质形容词大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eg:很简单;太小 3)形容词不能带宾语。eg:端正态度(使动用法,使态度端正)4)有些性质形容词可以重叠,重叠后用法同状态形容词。eg:单音节:早早(AA);绿绿的(AA 的);慢慢儿(AA 儿)双音节:清清楚楚(AABB);高高兴兴的(AABB 的);痛痛快快儿 双音节贬义词:马里马虎;糊里糊涂;小里小气(A 里 AB)区别词:1)能直接修饰名词作定语,多数能带“的”形成“的”字短语 eg:西式西服;大型轿车;大号的;野生的;男的;金的 2)不能作谓语、主语、宾语,组成“的”字短语后可以作主语、宾语。eg:西式的比较贵;他要买微型的 3)不能前加“不”,否定式前加“非”。eg:非正式的 数词:1)数词通常要跟量词组合成数量短语,才能作句法成分。eg:十位老师;走一趟 2)数量短语通常用作定语或补语、状语。eg:一片浮云;看了一眼;一把拉住 3)一些数词有固定用法 量词:1)量词总是出现在数词后边,同数词一起组成数量短语,作定语、状语或补语。eg:一个人;一把拉住;看一次 2)单音量词大都可以重叠,重叠后单独充当定语、状语、主语、谓语,不能作补语。eg:条条大路通北京(作定语时,表示“每一”)步步高升、代代相传(作状语时,表示“逐一”)个个都是好样的(作主语时,表示“每一”)繁星点点、歌声阵阵(作谓语时,表示“多)3)量词可以单独作句法成分 eg:“带份礼物给她”“那份留给你”中,“份”是“一份”的省略 副词:1)副词都能作状语 eg:好得很;好极了 2)副词一般不能单说。只有“不、没有、有点儿、当然、马上、何必、刚好、刚刚、的确”等在省略句中可以单说 eg:“喝水不?”“不!”3)部分副词能兼有关联作用 eg:打得赢就打;越说越快 代词:1)人称代词可以分为三身代词和非三身代词 2)指示代词用来指代人和事物 3)疑问代词的主要用途是表示有疑而问或无疑而问 虚词(4 类):1)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 2)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作句法 3)不能重叠 介词:常与名词或方位名词组合作状语,偶尔作补语,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介词大都 是由及物动词虚化而来的。(对于、关于、在、给、于、由于)eg:他住在家里 他在家 他比我干劲大 他和我比干劲 区别:“在”后无其他动作+宾语,则“在”作动词 “在”后有动作:在+谓语,则“在”作副词 “在”后跟地点、处所,则“在”作介词 连词:1)连接词、短语:和、跟、同、与、及、或 2)连接词语、分句:而、而且、并、并且、或者 3)连接复句中的分句:不但、不仅、虽然、但是 “和”前后的成分可互换,即是连词,不能在“和”前加状语。“和”前后两个名词性词语没有直接语法关系,不能互换,即是介词,可出现状语。eg:朱老大和众多乡里要出去找马了。老大不和我商量,就辞职了。助词:1)结构类助词:主要表示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系:的、地、得 2)动态助词:动态指的是动作或性状在变化过程中的情况,是处于哪一点上 着:用在 adj./v.后,表示动作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 了:adj./v.后,表示已成为事实 过:adj./v.后,表曾发生过的动作或具有的性状 3)比况助词:附在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后,表比喻似的、一样、一般 语气词:常用在句尾表各种语气:的、了、呢、吧、吗、啊 练习:休息()黑不溜秋()什么()居然()对于()全()附近()大型()绿油油()这()上面()才()很()不()呢()的、了、过()软件()开心()再三()风趣()想法()等于()蜡黄()慢性()酷()明晃晃()俺()谁()袖珍()未来()多媒体()偷偷()愿意()在中国家庭中彩电使用率高。彩电()身体比过去瘦了,学问比过去多了。比()我跟领导应过你和他的意见。和()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正在建立国家。智慧()26、词类划分 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分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是词的语 法功能。27、短语的结构类型 主谓短语:由主语和谓语两个成分组成,主语在前,谓语在后,表明陈述关系。eg:粮食丰收 阳光灿烂 明天星期三 动宾短语:由动语和宾语两个成分组成,动语在前,宾语在后,动宾之间的支配、关涉关系。eg:想他 盖被子 上馆子 买三碗 接受批评 喜欢清静 偏正短语:由修饰语和中心语两部分组成,修饰语在前,描写或限制后的中心语,其间 的关系是修饰关系。定中短语:由定语和名词性中心语组成,其间有修饰关系,有时用“的”表示。eg:他的马 江苏人 昨天的事 前进的步伐 新书 野生动物 状中短语:有状语和谓词性中心语组成,其间有修饰关系,有时用“地”表示。eg:马上回来 慢走 今天回来 共同奋斗 为人民服务 非常宽 中补短语:由中心语和捕鱼两个成分组成,补语附加在中心语的后头,其间是补充关系,有的补语之前有“得”。eg:打死 学得好 看了一次 走到天涯海角 高兴极了 联合短语:由语法地位平等的两个或几个部分组成,其间是联合关系,可细分为并列、递进、选择等关系。eg:今天和明天 小张或者你 一个或两个 人和书籍 讨论并且通过 连谓短语:由不止一个谓词性成分连用,谓词性成分之间没有语音停顿,由一个人发出 的动作行为。eg:上山采药 出去闲逛 看着心烦 听了很高兴 兼语短语:由前一动词的宾语兼做后一动词或形容词的主语,即动宾短语的宾语和主谓 短语的主语套叠,形成一个宾语兼主语的兼语。eg:请他进来 派你去北京 有人不赞成 称他为球迷 同位短语:多由两部分组成,前后各部分的词语不同但所指相同,共作一个成分。eg:首都北京 船长老张 刘胡兰烈士 我们大家 我们渔民 方位短语:由方位词直接附在名词性或动词性词语后面组成,主要表示处所、范围、时间,具有名词性。eg:大门外蹲着两条狗 脑门上有个痣 三天前他来过 量词短语:由数词或指示代词加上量词组成。eg:两个人 一拳打去 拉三次 一打是十二个 小孩儿三岁 介词短语:由介词附着在名词等词语前面组成,可作状语,修饰谓词。eg:用大碗盛汤 比前几年好得多 为健康而锻炼 助词短语:由助词附着在词语上组成。包括“的”字、“所”字短语和比况短语。eg:大的要照顾小的 所起的作用很大 暴风雨般的掌声 练习:住了一年()阳光灿烂()凯歌阵阵()歌声嘹亮()态度和蔼()硕果累累()十分壮丽()坚持下去()走了一趟()走了一个()吃了很饱()我们大家()知道底细()进来歇下()分析研究()富裕起来()喜欢亲近()读了三遍()读了三本()有人找你()独立思考()研究水平()痛快极了()活跃气氛()史密斯先生()进京告状()打电话报警()请他做()他中等身材()他去比较合适()写文章做演说()国亲节那天()摔跤这种运动()活跃班级气氛()28、多义短语 多义短语:同一形体多个意义的短语 造成歧义的原因:1)结构关系不同造成歧义 2)结构和语义关系不同造成歧义 3)语义关系不同造成歧义 练习:1)学习文件 写好 进口机电产品 2)学习雷锋的故事 关系企业生存的计划 演好戏 两个工厂的劳模 他和你的同学 3)母亲的回忆 鸡不吃了 他谁都认识 反对的是张主任 他的哥哥和妹妹的三位朋友 热爱人民的军队 对售货员的意见 三个报社的记者和编辑 看打乒乓球的中小学生 照顾孩子的妈妈 反对用人唯亲的程某 讨厌酗酒和赌博的女人 29、短语的层次分析 要求在结构上和意义上满足一下三个条件:1)切出的两个成分必须有语法关系 2)切出的两个成分必须都是个词或短语或是短语的省略形式 3)前后的成分加起来符合原意 练习:矿山建设者的摇篮。不能磨灭的印象。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谁是最可爱的人。做一个有理想有作为的青年。一种新式的炊具电磁炉。世界珍贵稀有动物熊猫的故乡中国。划分词类的一个目的是讲述词的用法。浓浓的长长的眉毛和一双不大不小的眼睛。希望参加去欧洲的旅行团。派人通知老李来开会。弟弟的自行车撞了一下。高兴得小王跳了起来。他能不能马上报道还是个问题。北京奥运会会吸引无数游客。从大海上吹来湿润而新鲜的风。一种新式的炊具微波炉刚刚上市。30、各类句法成分及其分析 主语:可分为名词性主语和谓词性主语。名词性主语由名词性词语充当,包括名词、数词、名词性的代词和名词性短语。区别:咱俩一条心。咱俩是一条心。eg: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定中短语作主语)一米等于三尺。(量词短语作主语)一个个看得眼花缭乱。(名词、数量短语重叠作主语)谓词性主语包括动词、形容词、谓词性的代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eg:骄傲是无知的产物。(动词)请他作报告不是一件新鲜的事。(兼语短语)谓语:谓语通常由谓词性词语充当,在一定条件下也可由名词性词语充当。谓词性短语:动词、形容词、主谓短语 eg:他头脑清醒。(主谓短语)你瞅!(动词)明天清明节。(名词性词语)主语和谓语的意义类型 1)施事主语:主语发出动作、行为的主体,施事者+动作 eg:狼咬死了两只小羊。我知道了这个秘密。2)受事主语:主语表示承受动作、行为的客体,受动者+动作 eg:我晒太阳。报纸发了。这本书看完了。3)当事主语:表示非施事、非受事的人或事物。eg:小妹只掉了几滴眼泪。我们跑丢了一只猫。动语:动语由动词性词语构成。eg:山坡上下来两个打柴的。(动词)我们相互交流过学术观点。(动词)形容词不能带宾语,但是兼属动词的词就能带宾语。eg:多一个铃铛多一声响。她很淑女。宾语:跟主语相似 名词性宾语:eg:玫瑰花我给你十朵。(主谓短语作谓语)谓词性短语:只能出现在能带谓词性词语的动语后边 eg:有成就的人理应受到尊重,但她却受到伤害,这不能不使 我感到惊奇。早上一起床,大家发现风停了,浪也静了。宾语的意义类型:1)受事宾语:割麦子、告诉大家、做出成绩 2)施事宾语:来了一位客人、看医生、出太阳 3)当事宾语:表处所、时间、工具、方式、原因、目的、类别、存在 定语:用于修饰名词、代词 多层定语:一只大白鸡 我的同学的父亲的朋友 状语:用于修饰动词、形容词 可用副词充当,还可以由时间名词、能愿名词、状态形容词、介词短语、量词短 语充当。eg: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她俩就像姐妹一样地亲热。补语:由谓词性词语(动词、形容词)、数量短语、介词短语充当,表示“什么怎么样了”eg:这个字写了。他很悲痛,哭了眼睛,心也哭了。分为结果补语、程度补语、状态补语、趋向补语、数量补语、时间处所补语、可能补语 中心语:偏正短语、中补短语里的中心成分。独立语:1)插入语:十分明显,;毫无疑问,(表强调)2)称呼语:老师!3)感叹语:唉!4)拟声语:呼,呼!练习:1、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2、现状和习惯往往束缚人的头脑。3、一年三百六十五天。4、当年红军二次长征渡金沙江时总指挥贺龙写的一封信已经在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发现。5、越王勾践独自坐在石室里。6、阳光火一般地喷下来,我热得气都喘不过来。7、他的话说到我的心坎里了。8、这批汉代简册的发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9、这些见解道出了古代东方学术精神和希腊科学精神的深刻差别。10、树上掉下一个苹果来。11、老雷找到了他的同学。12、我们走进了昨天还是威风凛凛的大门。13、这时已经是下午三点多钟了。14、我们左右张望了一下,想从左边长廊走出去。15、一条船可以坐五十人。16、他到医院看了几天病。17、他拿来一件崭新的白色府绸衬衫。18、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生活资料的所有权。19、我们的国家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20、这是一件刚买来的呢子大衣。21、他用胳膊轻轻滴触着我,眼睛却仍然在兴奋地望着外面。22、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轻轻爽爽同他一路出去。23、考得上,是你的福气。24、去西藏支教的事他父母会全力支持的。25、坐飞机去的计划被他坚决否定了。26、他急匆匆地打开房间走了出去。31、汉语常见句型及其分析 主谓句 1)动词谓语句:动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 a、“把”字句:是指在谓语动词前头用介词“把”引出受事、对受事加以处置的一种 主动句。特点:1、动词前后总有别的成分,动词一般不能单独出现,尤其不能出现单音节 动词。eg:把书放在桌子上 2、“把”的宾语一般说在意念上是有定的、已知的人或事物,因此前面会 带上“这、那”一类修饰语。eg:把那支铅笔带上 3、谓语动词一般都有处置性,就是动词对受事要有积极影响。因此,不及 物动词、能愿动词、判断动词、趋向动词和“有、没有”等不能用来做 谓语动词。eg:只把目录看了一遍 4、“把”字短语和动词之间一般不能加能愿动词、否定词,这些词只能置 于“把”字前。eg:我没有把衣服弄坏,我把衣服没有弄坏 b、“被”字句:是指在谓语动词前面,用介词“被(给、叫、让)”引出施事或单用 “被”的被动句。特点:1、动词一般是有处置性的。eg:小鸡被黄鼠狼叼了一只。2、主语所表示的受事必须是有定的。eg:那本书被他撕破了。3、能愿动词和表否定、时间等的副词只能置于“被”字前。eg:一切丑恶的现象应该被消灭了。c、连谓句:由连谓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立的句子 eg:金生取了笔记本走了。(表先后发生的动作)领导表扬先进树榜样。(前后表方式和目的关系)他低着头沉思往事。(前一动作表方式)d、兼语句: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根据兼语前一动词的语义,兼语句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1)前一动词有使令意义,能引起一定的结果,常见的动词有“请、使、叫、让、派、催、逼、求、托、命令、吩咐、动员、促使、发动、组织、鼓励、号召”等。eg:老师鼓励学生学好功课。(老师鼓励学生,学生学好功课)2)前一动词常是表示赞许、责怪或心理活动的及物动词,它是由兼语 后面的动作或形状引起的,前后谓词有因果关系。常见的动词有:称赞、表扬、夸、笑、骂、爱、恨、嫌、喜欢、感谢、埋怨等。eg:我感谢你告诉我一个好讯息。(因你告诉我一个好讯息,我感谢你)3)前一动词用“有”、“轮”等表示领有或存在等 eg:他有个哥哥在北京工作。轮到你值班了。e、双宾句:谓语中心之后出现指人和指事物两种宾语的句子。特点:1)动词要有“给出”。eg:伯父昨天给我两本书。2)近宾语一般指人,远宾语一般指事。eg:大家叫她祥林嫂。3)双宾句有的可变换为非双宾句同义句,多数用介词将指物宾语提前。eg:伯父把(那)两本书给了我。大家把她叫祥林嫂。f、存现句:表示什么地方存在、出现或消失了什么人或物的一种句型。可分为存在句和隐现句两类。eg:屋顶上站着一个人。她的脸上透出一丝狡黠的笑意。2)形容词谓语句:形容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eg:朝鲜族妇女很能干。海风特别凉爽。3)名词谓语句:名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eg:今天星期六,明天国庆节。二妹子,广东人。潘太太已经七十七岁了。4)主谓谓语句: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eg:这件事大家都赞成。任何困难他都能克服。非主谓句:动词性非主谓句、形容词性非主谓句、名词性非主谓句、叹词句、拟声词句 32、复句的分类 1)联合复句 1、并列复句:前后分句分别叙述或描写有关联的几件事情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常用的关联词语 平列 合用 既 A,又(也)B;又(也)A,又(也)B;有时 A,有时 B;一方面 A,(另、又)一方面 B;一边 A,一边 B;一会儿 A,一会儿 B 单用 也;又;同时;同样;另外 对举 合用 不是 A,而是 B;是 A,不是 B 单用 而;而是 eg:绿既是美的标志,又是科学、富足的标志。知识是积累起来的,经验也是积累起来的。2、顺承复句:前后分句按时间、空间或逻辑事理上的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 况,分句之间有先后相承的关系。常用的关联词语 合用 首先(起先、先)A,然后(后来、随后、再、又)B;刚 A,就 B;一 A,就 B 单用 就;又;再;于是;然后;后来;接着;跟着;继而;终于 eg:她先开了柜子上的锁,拿出了衣服,又开了首饰匣子上的锁,取出了项链。世界上有思想的人应先想到事情的结局,随后着手去做。3、解说复句:分句之间有解释或说明、总分的关系。一般不用关联词语。eg:我们的祖先在历史的黎明时便幻想出一个神话式人物,叫大禹。调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走马观花,一种是下马观花。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4、选择复句:有的分别说出两种或几种可能的情况,让人从中选择,这叫未定选择,内部又分数者选一(任选)和二者选一(限选)两类;有的说出选定其 中一种,舍弃另一种,这叫已定选择,又称决选。常用的关联词语 未定选择 数者选一 合用 或者(或、或是)A,或者(或、或是)B;是 A,还是 B 单用 或者;或是;或;还是 二者选一 合用 不是 A,就是 B;要么 A,要么 B 已定选择 先舍后取 合用 与其 A,不如(无宁、宁肯、还不如、倒不如)B 单用 还不如;倒不如 先取后舍 合用 宁可(宁、宁肯、宁愿)A,也不(决不、不)B eg:或者你到上海,或者你到南京,或者你哪里都不去。不是鱼死,就是网破。你这样做太慢了,还不如他那样做来得快。5、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一般由少到多,由小到 大,由轻到重,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反之亦可。内部可区分为一般 递进关系和衬托递进关系两类。常用的关联词语 一般递进 合用 不但(不仅、不只、不光、非但)A,而且(还、也、又、更、就连)B;不但(不但不、非但没)A,反而(反倒还、相反还、偏偏还)B 单用 而且;并且;何况;况且;甚至;更;还;甚至于;更何况 衬托递进 合用 尚且 A,何况(更不用说、还)B;别说(慢说、不要说)A,连(就是)B 单用 尚且;何况;反而 eg:现在隔开法不仅得到普遍采用,而且有了新的发展和创造。他认识我,甚至连我的小名都知道。你这样说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影响团结。见面尚且怕,更不必说向他提意见了。2)偏正复句 1、转折复句:前后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即后面分句不是顺着前面分句的意思说 下去,而是突然转成同前面分句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说法,后面分句是 说话人所要表达的正意。常用的关联词语 重转 合用 虽然(虽是、虽说、虽则、虽、尽管、固然)A,但是(可是、然而、但、却、还、也、而)B 轻转 单用 虽然、但是、但、然而、可是、可、却 弱转 单用 只是、不过、倒 eg:天气虽然这么冷,但是我身上还在出汗呢。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事情到了后头,他倒不干了。2、条件复句:偏句提出条件,正句表示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所产生的结果。常用的关联词语 有条件 充足条件 合用 只要(只需、一旦)A,就(都、便、总)B 单用 便;就 必要条件 合用 只有(唯有、除非)A,才(否则、不)B 单用 才;要不然 无条件 合用 无论(不论、不管、任、任凭)A,都(总、总是、也、还)B eg:多读多写,作文就会有进步。只有春天到了,才能见到这种鲜花。不管谁来,他都按制度办事。3、假设复句:偏句提出假设,正句表示假设实现后所产生的结果。常用的关联词语 一致 合用 如果(假如、假使、假若、假设、倘若、若是、若、要是、万一)A,就(那么、那、便、则)B 单用 那;那么;就;便;则;的话 相背 合用 即使(就是、就算、纵然、哪怕)A,也(还)B;再 A,也 B 单用 也;还 eg:如果不互相尊重,爱也难以持久。不跟冠军较量,永远拿不到冠军。4、因果复句:偏句说出原因或理由,正句表示结果。常用的关联词语 说明 合用 因为(因、由于)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