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社会角色与社会互动.pdf

    • 资源ID:86076818       资源大小:3.05M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社会角色与社会互动.pdf

    社会角色与社会互动 第四章 社会角色与社会互动 第一节 社会角色 一、社会角色的含义 社会角色是由一定的社会地位决定的符合一定的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是人们的多种社会属性与多种社会关系的反映,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基本细胞。这个概念包含以下几层意思:1.社会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2.社会角色是社会所期望的行为模式。3.社会角色是人的多种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的反映。4.社会角色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基本细胞。二、社会角色的分类 1.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2.自觉角色与不自觉角色3.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4.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三、社会角色的理论 1.米德关于儿童角色意识形成过程的理论 米德在运用社会角色这一概念时,旨在说明在人们的交往中可以预见的互动行为模式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他认为儿童角色意识的形成主 和角色要求的认识和理解,相对于角色期待而言,角色领悟是一种内在力量。角色实践 即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或活动,它是角色扮演者角色领悟的具体表现。2.社会角色扮演的失调 角色冲突 是指人们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由于不同角色的不同要求,引起人们某一具体角色扮演的矛盾和冲突。角色不清 是指角色扮演者对该角色的行为规范不清楚,不知道如何进行角色实践。角色混同 是指人们在其角色扮演中,将不同的角色规范或行为模式混淆了。角色中断 是指人们在承担前一种角色时并没有为后一阶段所要承担的角色做好准备,或者前一种角色所具有的一套行为规范与后来新角色所要求的行为方式直接冲突。角色失败 是指由于多种原因而使角色扮演者无法成功地扮演角色,实践角色行为,这是一种严重的角色失调现象。第二节 社会互动 一、什么是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social interaction)是最基本最普遍的日常生活现象,社会互动塑造着整个社会的面貌。在社会学家看来,社会互动是观察、分析、认识社会行为、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出发点,是研究社会的重要方面。一般而言,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二、社会互动的理论 符号互动理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拟剧论(Social Dramatic Theory)社会交换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常人方法学(Ethnomethodology)1.符号互动论,也称符号相互作用理论,是一种通过分析在日常环境中人们的互动来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理论流派,它主要研究的是人们相互作用发生的方式、机制和规律。米德被认为是符号互动论的开创者,后来,布鲁默和库恩等发展了米德的思想,并形成了以布鲁默为首的芝加哥学派和以库恩为首的依阿华学派,他们在 研究方法等问题上形成了不同的看法。除此之外,托马斯、库利也对符号互动论作出了贡献。(1)人与人的互动是以符号为中介的。(2)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行为。(3)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东西。(4)互动中,人们往往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从他人角度来解释其思想和意向,并以此为根据指导自己的行为。(5)互动中,人们往往从自己所认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中来认识自己,形成并修改自我概念。2.拟剧论是从符号互动论中发展出来的、具有自身特点的、说明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其倡导者是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他把社会比做舞台,把社会成员比做演员来解释人们的日常生活。3.常人方法学也称本土方法论或俗民方法学,是研究人们在日常生活互动中使用方法的理论,其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学家加芬克尔。该理论关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互动的主观方面,研究大家约定俗成、习以为常的隐含规则。常人方法学认为,社会学应该研究常识世界,研究日常生活世界中的实践活动,而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行动具有权宜性,即行动并不是按照事先规定的规则进行,而是行动者根据局部情况、场景条件,并依赖自身的努力去完成的。规范只是行动者理解与说明实践行动的参照。场景本身是行动的一部分,它与行动一样是社会成员通过努力构建的“成果”。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沟通和社会行动具有“索引性”(indexability),即当事人的实践活动运用共同完成且未经申明的假设和共享知识进行。比如加芬克尔发现,在日常谈话中人们之间的互相理解不仅基于当事人说出来的东西,而且根据大量谈话中未提到的因素,即言外之意。对这些言外之意的理解要依赖于谈话所涉及的当事人最近的互动发展过程及前景预期,依赖于对话发展的一系列时间上连贯的表达,依赖于谈话过程等。常人方法学认为,在日常实践过程中,行动、说明和场景构成了复杂的整体,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辩证关系,它们互为条件使实践行动具有反思性(reflexivity)。行动与环境是不断地处于相互建构之中的。4.社会交换论形成于 20 世纪 50 年代末到 60 年代初,主要代表人物有 G 霍曼斯、P 布劳等。该理论着眼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相互交往关 系,认为社会交换是人们交换报酬和惩罚的互动过程。它是指期望从别人那里得到回报,并且一般也确实得到了回报的人们的自愿行动。这种交换行为不仅存在于经济活动中,而且存在于包括友谊、爱情在内的诸多社会关系之中。霍曼斯把经济学和心理学的观点结合在一起,阐述了他的理论目标:“把社会行为视为一种至少在两个人之间发生的、或多或少要获得报酬和付出成本的、有形或无形的交换活动。”霍曼斯的交换理论开始于他对功能学派的不满。他认为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单位是人,而不是功能学派所说的社会角色或社会结构。他说社会学中所研究的制度、组织以及社会都可以分析成人的行动,利己主义、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因此,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基本上是一种交换过程,这种交换包括情感、报酬、资源、公正性等等。(1)成功命题:在一个人所做过的所有行动中,若其中某一特定行动经常得到酬赏,那么这个人就越愿意重复该行动。(2)刺激命题:如果一个人在过去对某一种或一组刺激做出的某一行动获得了报酬,那么,当类似于过去的那种刺激再发生时,这个人就有可 能做出与过去相同或类似的行动。(3)价值命题:如果某种行动带来的结果对一个人越有价值,则这个人就越有可能做出该种行动。(4)剥夺满足命题:某人在近期越是经常得到某一特定酬赏,则随后而来的同样酬赏对他的价值也就越低。(5)侵犯赞同命题:这一命题包括两个副命题:第一,若以个人之行动没有得到预期酬赏或甚至受到没有预期的惩罚时,此人会被激怒并可能采取侵犯行为;第二,若一个人的行动获得了预期的酬赏或得到的酬赏比预期的还多,或此人的行动没得到预期的惩罚,则这个人会产生喜悦的心情,并可能做出别人赞同的行动。(6)理性命题:在面对各种行动方案时,行动者总是选择价值最大和获得成功的概率最高的行动。布劳的社会交换论被称为结构交换论。他比霍曼斯更狭义地解释社会交换。他认为人类行为成为交换,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该行为的最终目标只有通过与他人互动才能达到;二是该行为必须采取有助于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布劳认识到霍曼斯式理论只适合于解释小群体内成员面对面的互动。而在布劳看来,面对面互动的小群体内的交换与大型和复杂社会群体内的交换是不同的。于是,布劳在霍曼斯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型复杂组织中的交换与权力。在大型复杂组织中普遍存在着权力分层。权力既可以是合法化的(权威),也可以是强制性的。在这种权力分层体系中,只有当这种关系无论是对下层成员还是对上层成员都有好处是才是交换关系。但实际上,这种对等关系可以被强制性的权力所取代,地位较低的成员只能取得较少的报酬。强制性的权力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交换关系,这种关系是用消极的惩罚手段来维持的。这种复杂群体内的分层体系一旦建立,它就是用权力关系而不是用社会交换来维持的。三、社会互动的类型 社会互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依据不同的参照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根据不同行动主体的特点进行分类,主要有:人际互动,群体互动;根据互动双方关系的性质特点进行分类,可分为:合作性的社会互动,对立性的社会互动。其 中,合作性社会互动的主要形式有合作、适应、模仿、同化、暗示;对立性社会互动的主要形式有冲突、竞争、强制、顺从等。互动的形式十分丰富多样,在这里我们只研究合作与竞争、互助与冲突以及掠夺与交换这三对最基本的互动方式。1.合作与竞争 合作 合作是互动双方为了达到共同目的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社会互动形式。合作必须是两个以上的互相配合的活动,一个人无所谓合作。当然合作并不只限于两个人,参与合作的可以是一群人、一帮人或几个社会单位。合作的各方必须有共同的目的,这是合作的基础。人们之所以要进行合作,就是因为单靠个人的力量无法实现某种目的,必须靠集体的力量才能达到目标,取得某种社会资源。竞争 竞争是与合作相对立的一个范畴。社会竞争根源于资源的稀缺性。竞争是指互动各方为争夺共同目标的一种互动方式。社会竞争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二是双方必须争夺同一个对象,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社会单位争夺的对象不同,那么他们之间是不会发生竞争的。三是双方中一方获得成功,即足以剥夺另一方成功的机会。2.互助与冲突 互助 互助是个人或社会单位为了他人的需要而无偿地转让资源的互动方式,通常包括捐赠、施舍、帮助、救护及自我献身等行为。在前面讨论过的合作和竞争等互动方式中,互动双方的行为方式都是相同的,而互助双方的行为方式则存在很大差异,二者的地位是不对等的:让出资源的一方是互助行为的发出者,他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接受资源的一方是互助行为的受惠者,他处于被动的地位。冲突 冲突是与互助相对立的一种行为方式。在存在着社会关系的任何地方都存在着冲突,人类社会既有合作、互助等和谐的一面,也有矛盾对抗的一面。冲突是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价值观念而互相斗争的方式与过程。冲突往往根源于不平等,冲突会导致不良后果,但是也具有正功能。科塞社会冲突的正功能 美国的刘易斯科塞认为,冲突具有正功能和负功能。其正功能有:(1)冲突对社会与群体具有内部整合功能;(2)冲突对社会与群体具有稳定的功能;(3)冲突对新群体与社会的形成具有促进功能;(4)冲突对新规范和制度的建立具有激发功能;(5)冲突是一个社会中重要的平衡机制。“社会安全阀机制”:敌对情绪的发泄具有安全阀的功能,而不至于破坏整个社会结构。“没有暴风雨,将会是一个多么污浊的天空”德齐美尔(Georg Simmel,1858-1918)3.强制和顺从 强制 强制就是在互动中一方强迫另一方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强制意味着互动双方力量上的不平衡。强制借助的力量可以是多种形式的,可以是物质 的如武器、军队、警察、法庭、监狱,可以使精神性的如处分、批判、社会压力等。强制广泛存在于社会互动和社会关系之中。顺从 顺从就是在互动中一方自愿或主动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按另一方的要求行事,即一方服从另一方。在群体生活中,顺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群体生活离不开个体对群体要求的顺从。四、集合行为 在多人参与的社会互动中,人们的行为由个人行为转变为群体行为。集合行为便是群体行为的一种,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其基本特点是:人数众多;无组织性;行为者互相依赖。1.集合行为的产生条件(1)环境条件:一类是物质条件如群众聚集的公共场所等,另一类是必要的社会条件。(2)结构性压力:指经济萧条、自然灾害、失业等社会因素对社会一部人产生的心理压力,部分社会成员企图摆脱这些压力是产生集合行为 的原因。(3)普遍情绪的产生:经过宣传鼓动作用,参加集合行为的人会产生一种普遍情绪如愤怒、悲伤、失望、兴奋、恐慌等,普遍情绪的产生是集合行为准备阶段的结束和行为即将发生的标志。(4)诱发因素:诱发因素的作用在于肯定人们中间已经存在的怀疑与不安,助长普遍性的社会情绪。(5)宣传鼓动者:宣传鼓动者传播信息和传递压力感的工作可以使旁观者经过鼓动而成为实际参加者。(6)社会控制能力:如果社会控制能力较强,可以阻止集合行为发生,如果无能为力,集合行为就会产生。Theory of Collective Behavior 集合行为理论(1965)美尼尔斯梅尔瑟 2.集合行为的主要类型(1)恐慌 恐慌是指人们在面临某种直接威胁时,所出现的紧张心态及违反常规的行为。当危机出现时,人们往往极度恐惧,每个人都想避开危险源,对正常的规范和必要的合作关系置 之不顾,结果使局势更加险恶,行为结果与希望达到的目标不相符合。(2)谣言 是从不知名的来源发生、通过非正式的途径而传播的信息。它往往是人们在对于某一广泛关心的事件情况不明,没有确切事实根据的情况下,利用集体想象构造出来的。谣言的加工方式:削平,传播中原有信息不断简化概括,失掉许多重要成分;磨尖,对原有信息断章取义,突出或夸大其中某些内容;同化,接受者根据自己的信念和态度对原有信息添盐加醋,再传播给他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ordon Allport)和波斯特曼(Joseph Postman)的谣言公式:R=IA,R 是 Rumor,I 是 Importance,A 是Ambiguity。(3)流行 是指一个时期内在社会上流传很广、盛行一时的外表和行为的风格,是一段时间内为人们广为崇尚的生活模式。流行涉及到服饰、音乐、美术、娱乐、语言、用品等各个方面。流行具有新奇性、消费性、周期性和选择性等特点。人们追求流行是个性表现和从众心理的统一,是树异于人和求同于人的统一。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有哪些基本类型?2.简述社会角色冲突的基本形式,并分别举例说明。3.简述社会互动的主要类型。4.选择一种常见的集合行为,谈一谈它的发生机制。

    注意事项

    本文(社会角色与社会互动.pdf)为本站会员(g****s)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