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话剧基础知识.pdf

    • 资源ID:86085075       资源大小:513.46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4.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4.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话剧基础知识.pdf

    话剧基础知识 【初入门户】1、话剧:以演员的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形式。欧洲各国通称戏剧(英文drama)。中国早期话剧于 1907 年在日本新派剧的直接影响下产生,当时称新居或文明戏。新居于辛亥革命后逐渐衰落。五四运动以后,欧洲戏剧传入中国,中国现代话剧兴起,当时称爱美剧、真新剧或白话剧,1928 年由洪深提议定名为话剧。中国现代话剧兴起后,走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已经成为中国广大民众所喜爱的剧种。它在曲折前进的道路上,产生了众多优秀的剧作家、导演艺术家、表演艺术家、舞台美术家、戏剧理论家、戏剧活动家、戏剧教育家。他们的辛勤劳动和艺术才华,共同培育了话剧艺术的鲜花,推动了话剧事业的发展,使中国的话剧以特有的光彩独立于世界戏剧之林。2、话剧特点:第一,舞台性。古今中外的话剧演出都是借助于舞台完成的,舞台有各种样式,目的是便于演员表演剧情和利于观众从各个角度欣赏。第二,直观性。话剧首先是以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独白等表演,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并用化妆、服饰等手段进行人物造型,使观众能直接观赏到剧中人物形象的外貌特征。第三,综合性。话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其特点是与在舞台塑造具体艺术形象、向观众直接展现社会生活情景的需要和适应的。第四,对话性。话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点是通过大量的舞台对话战线剧情、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的。其中有人物独白,有观众对话,在特定的时、空内完成戏剧内容。【小试牛刀文本类】3、剧本: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体裁。指戏剧艺术的文学部分,亦称戏剧文学。它直接规定了戏剧的题材、主题、人物、情节、语言和结构,是戏剧演出的基础和依据。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剧中人物自己的语言(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和唱词;叙述人的语言(舞台指示),包括人物形象特征、心理活动、情感变化和场景、气氛的描写,时间、地点、人物上下场和动作的说明,以及对灯光、布景、效果等艺术处理的要求等。经过导演处理,在排演过程中使用的剧本,通称脚本;经过导演处理和演出实践后定下来的剧本,通称演出本。4、台词: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白、独白。是剧作家刻画人物、展示剧情、表达主题的主要手段。5、对白:戏剧中角色互相的对话,是剧本台词的主要部分。6、独白:戏剧中角色独自一人所说的台词,多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7、内心独白:指演员借以表达角色思想感情活动的内部无声言语过程。演员在角色沉默、思考以及同时对手交流时应充分运用内心独白在形体上所引发的反应,将这种思想感情传达给观众。6、旁白:剧情进展中,角色在一旁评价对手言行或表达本人内心活动的台词。一般假设为同台其他角色未曾听见,或作为直接同观众的交谈,戏曲中称“打背供”。7、潜台词:指角色台词的内在实质。包括说话的目的、言外之意和未尽之言等,演员虽未说出,但观众可以意会。【新起之秀舞台类】8、舞台指示:剧本里叙述性文字说明,多写在幕和场的前面,以及台词中的括号里。内容包括对人物的形象特征、心理活动、情感变化和场景、气氛的描写,时间、地点、动作的规定、提示或说明,以及对灯光、布景、音响效果等艺术处理的要求等,是剧本创作的一种艺术手段。中国传统戏曲剧本中的“科”或“介”也属舞台指示。9、幕:戏剧作品和戏剧演出中的段落。按剧情发展的时间、地点和事件的变化、转换而划分。幕又可按情节发展的需要划分为场或景。也常有不分幕而把全剧分为若干场的。舞台撒谎那个的幕布,如大幕和天幕亦称幕。10、尾声:指某些多幕剧在末一幕后的一场戏,用以交代人物的归宿、事件、发展的远景或表现作者的一些思想愿望。后泛指某些叙事性文学作品(如长篇小说)在结局后面所写的最后一部分。尾声经常同序幕相呼应。我国古代戏曲里大多数套曲中的最末一曲也称尾声。11、人物造型:戏剧、电影等表演艺术塑造角色外部形象的艺术手段,即以化妆、服装等体现角色的外部特征,或再现角色在社会生活中的原型。12、舞台动作:演员扮演角色时,依据剧情的发展而进行的言语、思考、听、看以及行走坐卧等心理和形体活动的统称,是演员进行艺术创造的主要手段。13、舞台美术:戏剧和其他舞台演出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布景、灯光、化妆、服装、效果、道具等。其任务是根据剧本内容和演出要求,在统一的艺术构思下,运用多种造型艺术手段,创造剧中环境和角色外部形象,渲染舞台气氛。14、舞台灯光:简称“灯光”。舞台演出时,根据导演的构思、布景气氛设计图的要求和剧情需要等,运用舞台灯光设备(如照明灯具、特技效果灯光、幻灯及控制系统)和技术手段等,结合布景和其他舞台美术造型手段及音响效果、音乐伴奏等,创造舞台环境的空间感、时间感,渲染舞台气氛,突出中心人物,提供灯光效果(如跑云、下雨、水波、闪电)等。舞台灯光的另一个主要任务是承担演出时的舞台普通照明,故也叫“舞台照明”。负责舞台上灯光布置设计者,称为“灯光设计”。15、音响效果:简称音效。戏剧和其他舞台演出的创作手段之一。即在舞台演出时运用多种专用器具和技法,模拟或再现各种动物及其他物体造成的响声,并常常结合其他舞台美术手段,增强舞台环境的生动感和真实感,以烘托舞台气氛,加强演出的艺术感染力。音响效果的创作和创作者称为“音响效果设计”。16、舞台气氛:指舞台演出中能烘托戏剧情境和角色内心的生活气息和心理氛围。如肃穆气氛、紧张气氛、悲壮气氛、童话气氛、原始气氛等。通过导演处理,由演员的表演(如声调的高低、动作的快慢)和舞台调动、布景、灯光、音响效果等多种因素合成,是加强舞台生活的真实感和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之一。17、排演:也叫“排练”,是戏剧、舞蹈等表演艺术作品在演出前的主要准备工作。内容包括演员和各部门工作人员在导演的领导下分析研究剧本,确定演出目的;探索和运用适当的表现手段,逐渐创造出人物形象,体现出整个导演艺术构思,构成完整的演出等过程。一般分初排、连排、总排和彩排等阶段。18、导演:戏剧、电影等艺术创作工作中,演出、制作的总负责人。职责是根据剧本进行艺术构思,拟订艺术处理方案和导演计划,组织和指导所有演员、职员排练演出和拍摄,协调各种艺术因素的组合关系,把剧本的内容体现为具体而统一的舞台、银幕形象,以达到预定的演出目的。19、场记:戏剧排练、演出和电影摄制时,专门记录进展状况的一种职务,是导演排练的助手。如在分幕分场排练时,对演员动作及地位的调度、台词的修改、导演的艺术处理要求等及时做好记录,使之有助于排练工作,提高艺术质量,做好艺术总结。此外,如需要复排而导演不在时,场记可根据需要代为指导排练。20、保留剧目:剧团或主要演员所保留并经常演出的优秀剧目。优秀剧目的保留有助于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提高艺术质量。【一方豪杰剧类区分】21、喜剧:戏剧的一种类型。一般以讽刺或嘲笑假恶丑的社会现象,从而肯定和赞扬真善美的社会现象为其主要内容。西方传统喜剧中,大部分主人公是品质恶劣、行为乖谬的人物,他们随着冲突的开展而彻底暴露出丑恶嘴脸和肮脏灵魂,从而引起人们的笑声。这种否定性喜剧,正如鲁迅所说:“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中国传统喜剧中,很多主人公则是品德高尚、机智幽默的人物,他们常常在对坏人的戏弄中引起人们的笑声,被称为肯定性喜剧。喜剧的构成依靠夸张的手法、巧妙的结构、诙谐的台词及对喜剧性格的刻画,并以此引人发出不同含义的笑。由于描写的对象和手法的差别,喜剧一般分为讽刺喜剧、抒情喜剧、滑稽喜剧和闹剧等样式。喜剧冲突的解决一般比较轻快,往往以好人的缺点、谬误得到克服为结局。22、悲剧:戏剧的一种类型。一般反映作为真善美因素一方的主人公与作为假恶丑因素一方的势力之间的严重冲突,主人公大部分是正面人物,甚至是英雄人物,他们所进行的事业和追求的理想,通常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和人民群众的要求,但因历史条件的限制和自身的过错等主客观原因,往往遭致失败、挫折,直至灭亡。其目的在于肯定和歌颂真善美,否定和批判假恶丑,激起人们对作为真善美因素一方的主人公的失败、挫折和灭亡的悲痛和同情,从而崇敬和追求真善美。正如鲁迅所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也有些悲剧作品,主人公不是正面人物,甚至有严重缺点,但他们的要求和希望具有一定的合理因素,因此,在假恶丑努力摧残下,他们的悲惨结局也能激起人们为之惋叹和悲愤。23、正剧:戏剧的一种类型。一般介于悲剧和喜剧之间,是悲剧和喜剧两种因素的互相补充、互相渗透,所以也叫悲喜剧。西方曾把它称作“严肃的喜剧”和“严肃的悲剧”。它以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多种社会矛盾为基础来构成戏剧冲突,既有对正面人物的歌颂赞扬,也有对反面人物的讽刺批判,最后往往以正面力量取胜,或预示其必然胜利的前景为结局。较之悲剧和喜剧,正剧更便于反应社会日常生活,描绘普通人的命运和像性格,增强戏剧的现实性和群众性,所以为近代以来各国戏剧家广泛采用,并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其内容和形态不断发生变化。24、多幕剧:根据时间的间隔、地点的转换或人物关系的变化而将全部剧情分为若干段进行表演的大型戏剧。它篇幅大、容量大、人物多、情节复杂,宜于反映广阔的生活。剧情发展的的一个段落称为“幕”,一幕之内又可以分若干场,现今很多戏剧已将场幕合一,统称为“场”,甚至出现了一批无场次大型戏剧。幕与幕、场于场之间必须互相连贯,使全局成为统一的艺术整体。25、独幕剧:全部剧情只用一幕演完的戏剧。由于篇幅较短、容量较小、剧情的展示受到时间和情景的严格限制,因此要求人物更加集中,情节更加精简,结构更加严谨,矛盾冲突的展开比较迅速。26、课本剧:一般是以中、小学语文课本所选篇目为内容,在忠实于原著的前提下,运用话剧、歌剧、戏曲、木偶、皮影等多种戏曲形式,改编而成的小型戏剧。课本剧目 1986 年以来在中国的兴起,是教育要改革,戏剧要发展两种趋势相遇的产物,是一种熔课本教学和戏剧演出于一炉,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教育的新鲜活泼的教学辅导形式。27、爱美剧:“爱美”原系法语 Amateur 的音译,意为业余的、非职业的。“爱美剧”指业余的演剧。五四时期在新文学社团和流派迭起的同时,以些进步青年由于受到“民主”与“科学”思潮的激荡,在较系统地移植易卜生、史特林堡、萧伯纳等的剧作的同时,为适应文学革命的要求,反对中国传统戏剧和已经商业化了的文明新戏,便以提倡“爱美剧”为口号,组成了而许多西湖研究机构和业余剧团体,掀起爱美剧运动。爱美剧运动最早也最活跃的学校爱美剧剧团。天津的南开新剧团最为著名。它于 1914 年正式成立,本来也是文明戏团体,但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转化。五四前后最为活跃。他们演出的剧目如一元钱、一念差、以及新村正等,多为自编自演的剧本,多数为集体创作,由一二人执笔。1921 年后,爱美剧运动有由学校发展到社会,各地纷纷建立爱美的戏剧团体,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民众戏剧社和上海戏剧协社。28、幕表剧:又叫幕表戏,辛亥革命前后早期话剧采用的一种形式。因为当时话剧才从国外传到国内,在各方面都相当幼稚,不知道创作剧本,所以采用这一形式。其特点是:演出时,在后台挂一张表,写明戏分几幕,每幕出场人数、主要情节,然后各个角色根据情节上台即兴编台词演出,故台词不统一、不固定,剧情常有变动。戏的演出全靠演员临场发挥。当时一些进步戏剧社团均演出这种幕表戏以宣传革命,如进化团在长江中下游各地演出的多种幕表戏。这种活动一定程度地从思想上配合了辛亥革命,又为我国戏剧输入了新的血液。29、儿童剧:主要供儿童少年观看的戏剧。一般要求适应儿童心理特征和知识水平,具有儿童情趣,运用儿童语言,情节生动,形式活泼等特点。其题材广阔,历史、现实、神话、童话和寓言都可以作为儿童剧描写的内容。30、无场次戏剧:一种不分幕、不分场的大型戏剧。它吸收中国传统戏曲、西方现代戏剧和电影艺术的结构方法,全剧从开幕到闭幕,只利用灯光切割、音乐变化、舞队间离、动作虚拟等手段,将剧情划分为若干段落,大多采用虚实结合,或幻灯投影等布景方式,中间不再启闭幕布。因此时空变换灵活,剧情开展便捷,反应生活更为广阔丰富。31、社会分析剧:30 年代出现的一种戏剧模式,又叫社会剖析剧。它是在左翼文艺运动中先后提出的“新现实主义”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影响下产生的。当时由于一些剧作家在剧本中注意用阶级与阶级斗争的观点来表现社会矛盾,就形成了对社会问题与社会现象有着明显的理性分析的社会分析剧。如洪深的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从不同侧面勾勒了广大农民和封建地主、反动官僚以及帝国主义在华势力的尖锐矛盾,描绘了 30 年代富庶的江南农村经济破产的惨状,。由于洪深的努力,为左翼戏剧开拓了一片崭新的天地。同时由于它触及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本质矛盾,塑造了一群勤劳勇敢的农民形象,发掘了他们身上蕴藏着反帝反封建的巨大力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暗示这股力量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如茅盾的子夜被人称为“社会分析小说”一样,有人称洪深的农村三部曲为社会分析剧。此外,田汉的乱钟通过某大学生的不通表现,反映了“九一八”事件中的中国各阶级各阶层对“九一八”事件的不通态度,也是比较典型的社会分析剧。32、易卜生式戏剧:挪威著名的戏剧加易卜生(18281906)曾创作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剧,提出关于道德、宗教、法律、教育、和妇女地位等社会问题。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民主、自由的虚伪和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市侩主义等、主张通过道德改善和个人主义的“叛逆精神”改革社会。其剧作的思想和哲理意义蕴含在生动的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之中,大多为三至五幕,结构紧凑,安排巧妙,演出时用真实的生活化布景。他是 19 世纪下半叶欧洲现实主义戏剧的代表,人称当时为易卜生时代。他的现实主义戏剧风格对后世戏剧发展影响很大,其主要创作仍是今天学习编剧的很好教材。33、三部曲:源出于古希腊,指情节连贯的三部悲剧,又称“三联剧”,如埃斯库罗斯的俄瑞斯忒斯(阿迦门农、奠酒人、复仇女神)。现在泛指故事情节各自独立而又互相连贯的三部文学作品或戏剧作品,如洪深的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杜宣的青春三部曲难忘的岁月、动荡的年代、无名英雄。34、三一律:亦称“三整一律”。欧洲古典主义戏剧的剧本创作规则。规定剧本情节、地点时间必须完整一致,即每剧限于单一的故事情节,事件发生在一个地点,并于一天之内完成。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前 384-332)在诗学中曾说过“就长短而论,悲剧力图以太阳的一周为限”,意思是指悲剧的演出时间限于从日出到日落。他又说“情节也须有长度,以易于记忆者为限。”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学者钦提奥(15041573)把演剧时间接四为剧中时间,提出了“时间整一律”,即剧中事件时间应以一昼夜或 12 小时为限。意大利批评家卡斯特尔维屈罗(15051571)在解释诗学时,提出完整的“三一律”,要求情节、地点、时间各自保持整一。其实诗学并未谈到地点的整一。17 世纪法国法兰西学院极力推行,古典主义剧作家大多严格遵守这一原则。“三一律”针对当时一些戏剧结构松散、时间跨度太长、地点更换频繁的弊病,要求戏剧结构紧凑,具有一定的意义。但古典主义的一些作家吧它奉为不可逾越的金科玉律,就限制了戏剧的发展。18 世纪以后,“三一律”受到浪漫主义作家的反对,逐渐被打破。但仍有一些后世剧作家遵循这一原则创作出了优秀作品。35、戏剧冲突:戏剧受演出的时间空间条件限制,只有具有集中而强烈的矛盾冲突,才能吸引观众,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所以戏剧冲突是构成戏剧的根本因素。一般认为戏剧冲突愈尖锐、愈强烈,就愈有戏剧性。它是剧作家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理解,运用自己掌握的创作方法,把生活中人们由于立场观点、思想感情、要求愿望和性格气质等不同的而产生的矛盾冲突,加以概括、提炼而成的典型化矛盾冲突。是构成故事情节的基础,是展示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也是表现主题思想的一种方式。36、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苏联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18631938)创立的体验派的表演体系,包括演员艺术创造及表演教学等的理论与方法。主张戏剧艺术应具有高度思想性和真实性;强调表演艺术必须以内部体验(感受同角色相类似的情感)为基础,将内部体验过程视为演员创作的主要步骤,演员表演时还应生活于角色的生活之中。它的创立过程同莫斯科艺术剧院的演出实践有密切关系,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一生从事戏剧艺术创造的经验总结,对苏联戏剧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并影响了其他国家的戏剧活动。其论述作品主要有我的艺术生活 演员的自我修养等。【谈笑风生经典剧目及剧照】37、黑奴吁天录(曾孝谷)、一只马蜂(丁西林)、获虎之夜(田汉)、五奎桥(洪深)、雷雨(曹禺)、日出(曹禺)、原野(曹禺)、上海屋檐下(夏衍)、放下你的鞭子(陈鲤庭)、屈原(郭沫若)、风雪夜归人(吴祖光)、桃花扇(欧阳予倩)、龙须沟(老舍)、马兰花(任德耀)、关汉卿(田汉)、茶馆(老舍)、蔡文姬(郭沫若)、陈毅市长(沙叶新)、松赞干布(黄志龙执笔,次仁多吉、洛桑次仁)、风雨故人来(白峰溪)、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刘树纲)、狗儿爷涅盘(刘锦云)、北京往北是北大荒(杨宝琛)、天下第一楼(何冀平)、红蜻蜓(欧阳逸冰)、李白(郭启宏)、商鞅(姚远)、有一种毒药(万方)、暗恋桃花源(赖声川)以及国外的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暴风雨、一报还一报等都是经典之作,还有物理学家、贵妇还乡、天边外、琼斯皇、国家公敌、玩偶之家、哥本哈根、艺术。黑奴吁天录:中国早期话剧(新剧)剧本。1907 年曾孝谷根据林琴南、魏易如翻译的美国作家斯托夫人的小说黑奴呼天录(今译为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改编这个剧本同当时留学生中民族意识的高涨分不开。作为中国新型话剧的第一个创作剧本,黑奴呼天录不仅显示了思想内容上的时代感和现实性,而且在艺术上有完整的文学剧本,以对话与动作为主要表现形式,完全采用了现代话剧的分幕写法,因此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话剧的开端。此剧于 1907 年由中国留日学生新剧团体“春柳社”在东京演出。一只马蜂:丁西林于 1923 年 10 月创作的独幕喜剧,发表于童年太平洋杂志第 4 卷第 3 号。这是描写五四后觉醒的青年为争取婚姻自由自主而与守旧势力抗争的一幕喜剧。构成这幕喜剧的矛盾冲突,除主线吉先生、余小姐和守旧的吉老太太之间的矛盾外,还有吉先生、余小姐和不许人说老实话的“不自然的社会”风气之间的冲突。剧作家运用了“声东击西”,欲擒故纵的方法来展开冲突,以一连串的反话和谎言作为喜剧的基本表达方式,批判和嘲笑了五四时期的封建意识和虚伪的世态人生,表达了剧作家反封建的民主主义思想。一只马蜂的结构精巧而严密,给人一种新颖的感觉,虽然人物只有三个,线索单一,情结单调,戏剧冲突也比较轻松,但情结富于变化,波澜起伏,妙趣横生。语言不仅轻松、俏皮,饶有风趣,而且耐人寻思而又质朴明净。日出:由曹禺 1935 年创作的,以 30 年代初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大都市生活为背景的四幕话剧。剧本以陈白露和方达生为中心,以陈的客厅和三等妓院宝和下处为活动场所,把社会各阶层各色人等的生活展现在观众面前,揭露剥削制度“损不足以奉有余”的本质。在艺术创作上,作者采用横断面的描写,力求写出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因而日出具有纪实性特点,一切都像生活本身而不像“戏”。日出和雷雨的发表,是中国话剧创作艺术成熟的标志。促进了话剧从“案头剧”向“剧场剧”的发展。陈白露 放下你的鞭子:陈鲤庭、崔嵬(wi)等于抗战初期集体创作的街头剧,收入街头剧第一集,1938 年由星星出版社出版。剧本描写父女俩从东北沦陷区逃到内地,流落街头,老父逼女卖唱,女儿不从,老父正要兴鞭责打,这时从人丛中走出一位青年,高声喝道:“放下你的鞭子!”老父因而诉说日寇烧杀造成家破人亡的悲惨遭遇,最后青年向观众说明抗日自救的道理。剧作对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造成东北人民无家可归的苦难发出了悲愤的控诉。由于剧本中父女的遭遇是战乱中很多人共同经历的概括,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更由于演出时采取灵活的形式,演员混杂在观众之中,造成逼真的艺术效果,所以在抗日宣传中发挥了动员群众的作用。放下你的鞭子剧照 茶馆:老舍的三幕话剧,是作者的第一步代表作,也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一部优秀剧作,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曾先后于 1958、1963、1979 直至 1992 年多次演出,并曾应邀赴西欧、北美、东瀛、东南亚献演,享誉中外,被认为是现代戏剧的精华,是史诗型戏剧的典型,是具有世界水平的不朽之作。这部革命现实主义杰作,截取戊戌政变后的清朝政府垂死挣扎、袁世凯死后的北洋军阀政府残酷统治着旧中国三个反动高峰的苦难时代做背景,通过北京裕泰茶馆这个“小社会”由兴盛到衰败直至倒闭的经历,展现了近半个世纪的旧中国日益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漫长过程,同时也侧面体现了中国人民由被压迫、被奴役到逐渐觉醒、奋力抗争的过程,从而表达了埋葬三个旧时代、暗示光明到来的主题思想。戏剧语言简洁传神、幽默隽永,既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又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还有突出的个性特征,且人物的语言随着年龄和境遇的变化而发展,体现了作者驾驭语言的非凡能力和独特风格。

    注意事项

    本文(话剧基础知识.pdf)为本站会员(g****s)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