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二年级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文.pdf
-
资源ID:86089893
资源大小:465.88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二年级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文.pdf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二年级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文 教学要求:1、会认本课 12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认读 18 个带拼音的字。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理解诗句,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有趣方式,激发学生观察事物和热爱大自然的情趣。教学重难点:1、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城市的孩子很难见到,农村孩子也不一定注意过,因此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是教学的难点。课前准备:放大的教学挂图,蒲公英、苍耳、豌豆等实物。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目的:1、会认本课 12 个生字,认读 18 个带拼音的字和 10 个要求会写的生字。2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讲读课文第 1 节,并能背诵。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揭题激发学习兴趣。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想知道“植物妈妈”是什么它干什么有办法它有哪些办法)理解:“植物妈妈”。二、自读课文。2、诗有几节,讲了些什么有哪些问题不懂 三、检查自读情况。1、分节指名朗读,读准字音。(重点指导读准:旅、降、洼、乘、刺、信)5 2、提出疑难问题共同解决。四、学习课文。1、范读课文,听准每个字的读音。2、课文讲了植物妈妈干什么的办法 3、学习课文第 1 节。(l)指读课文第 1 节,这节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内容(2)理解:“孩子”、“已经长大”、“告别”、“旅行”等词语。(3)“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四海”指到处,“为家”指作为生活、住的地方,“四海为家”是指植物的种子传播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4、齐读第 1 节。5、指导朗读。6、指导背诵。7、试背。五、分析字形,指导写字。1、认读生字。2、说说这些字属于什么结构按它的结构可分为几类 3、按字的结构类别进行指导示范。4、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写字,完成“我会写”。【教学目标】1.会认“旋、蒲、降”等 12 个生字,会写“豆、纷”等 10 个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在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他们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和欲望。【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或课文插图。2.学生准备:课前观察蒲公英、苍耳、豌豆这几种植物的样子,了解这几种植物是用什么办法传播种子的。【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千姿百态的植物点缀着美丽的大自然,装扮着我们的生活。植物王国的奇事,也十分有趣。那么,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如何一年年生长、繁殖,让绿色铺满大地的呢读了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你就会找到问题的答案。(板书课题:植物妈妈有办法)(设计意图:通过启发谈话,利用阅读期待,可以激发学生乐意阅读的欲望。)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播放有关蒲公英、苍耳、豌豆怎样传播种子的配乐录像片,教师伴着生动的画面、美妙的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听读课文后讨论:你从这篇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2.学生自读课文。(1)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小组轮流读课文,达到读得正确、读得流利的,由小组长为他打上“”,没有达到要求的,再把课文多读几遍。(3)开展“我会读”的竞赛。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后评议。3.讨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听读、自读、互读、赛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不仅强化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知,而且可以让学生在读书活动中分享学习的快乐,提高“我会读”的自信心。)三、识记生字,练习写字 1.识记生字。(1)学生自读课文,先勾画出生字,再想一想:我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2)小组交流,互帮互学。(3)教师点拨引导。在学生互教互学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类指导。如:用基本字加偏旁识字(纷、识),用换偏旁的方法识字(娃、洼),还可以适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帮助识字。(4)课堂交流。开展“我会认”的活动,让学生走上讲台认读生字,并说出自己识记这些生字字形的方法。一人说后,其他同学可以补充自己与别的同学不同的识记生字的方法。2.练习写字。(1)指导观察。要把这 10 个字写美观,必须注意什么(2)学生按笔顺自主写字。第一遍描红,第二、三遍写正确,写美观。(3)教师巡视,有针对性地指导。如:“巳”与“已”的区别,女字旁与“女”字宽窄不一样,第三笔到右边不出头。(设计意图:变被动识字写字为主动识字写字,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我会认”的活动中,不仅可以共享识字的方法,而且可以享受成功的快乐。)第二课时 一、学生自学,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你从文中读懂了什么用“”划出相关的语句。2.课堂交流,汇报自学成果。引导学生带着自信,用“读了课文,我知道了”句式汇报自学的成果。(如:我知道了植物妈妈在传播种子方面有很多办法;我知道了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充分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二、研读课文,探究感悟 1.你认为哪位植物妈妈最聪明,她传播种子的办法好在哪里找伙伴一起朗读课文 2、3、4 节,把你的想法说一说,互相问一问、评一评。(板书合作学习方法:读、说、问、评)(学生合作学习,精读 2、3、4 节,教师巡视参与)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引导探究和感悟:(学生说哪种植物,就讲读哪一节)当学生说到“我觉得蒲公英妈妈最聪明”时:说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吗 生质疑:“降落伞”到底指什么“乘着风”是什么意思(适当讨论。)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降落伞”是什么,“乘着风”又是什么感觉。(播放课件:蒲公英传播种子的全过程,教师配解说)你觉得这情景美吗请和同桌一起有感情的把这一节练读一下,讨论怎样才能读好这一节。学生同桌练读,讨论交流,感悟读法。蒲公英娃娃乘着风纷纷出发了,有一位小朋友看到了,也想跟着他一起旅行,他怎样想的呢请你读一读下面这首小诗,与这位小朋友一起分享快乐。蒲公英娃娃,我要跟你去旅行 蒲公英娃娃,我要跟你们一起去旅行!你们飞得很高 天上的道路,是云彩铺成;我要跟着你们,去看神秘的星星。你们飞得很远 远方的风景,一定很迷人;我要跟着你们,去作快活的旅行。当学生说到“我觉得苍耳妈妈最聪明”时:让我们去看看苍耳娃娃是怎样出去旅行的(播放课件:苍耳传播种子的全过程,教师配解说)看了动画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质疑:“带刺的铠甲”是什么样的怎样挂住动物的皮毛的 指名读这一节,谈读法谁有不同的读法,再指名读你喜欢谁的读法,评一评带着自己的理解齐读。当学生说到“我觉得豌豆妈妈最聪明”时:你最喜欢这一节中的哪句话说说怎样读好它。(指名读、说,指导感悟要点:“啪的一声”、“炸开”、“蹦着跳着”)指名再读,说说读出了一种什么感觉(谈感悟,齐读句子)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豌豆娃娃怎样离开妈妈的(播放 课件:豌豆传播种子的全过程,教师配解说)同学们,你们出去旅行高兴吗我们把自己想象成小豌豆,谁来读读这一节 指名读点评再指名读愿意读的起立齐读。3.小结:请大家想想,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些植物妈妈都是靠什么送自己的孩子去旅行的呢(指名口答,结合板书:风、动物、太阳)4.植物妈妈是不是只有这几种办法呢自由读第 5 节,边读边想:从这一节中你知道了什么(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以上教学环节,以指导朗读为主线,读中感受,读中理解,读中欣赏,并且把多元评价贯穿于读的全过程,促进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教学目标:1、会认 12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1、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2、识字写字。信息 1、教师准备有关网站、演示课件或相关的挂图,生字卡片。2、学生了解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的知识。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引入:小朋友,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好办法来送别自己的孩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板书课题。(本课内容充满童趣,谈话直奔课文主旨,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2、课件演示:播放蒲公英、苍耳等植物传播种子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今天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要告诉我们植物传播种子的巧妙办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板书课题。(采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引导学生观看动画,整体感知,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对话平台 感知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小组内互相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3、交流。小组选出代表,小组读书的收获。(这只是初读,学生能说出自己的读书所得就要加以表扬,不能要求过高。)(尝试朗读,整体感知,交流收获,培养自主读书的能力,体验读书的。)识字 1、自己练读生字。引导学生可同桌之间接龙读生字。2、小黑板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指读。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给生字找朋友,用词语说话。(新课标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方法,来调动学生识字的热情,相互交流识字方法,提高自主识字的效果。)赏读 1、小组合作读课文,看谁读得美。2、选读。选自己喜欢的一节练读,再展示。3、通读全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要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整体感知课文,在正确、流利的读书的同时,获得初步的理解与体验。)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如、已、娃、纷、好。学生认读。2、学生观察字的结构,交流书写注意的地方。3、示范,指导重点笔画。如“已”要半封口,不能写成自己的“己”等。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在重视学生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应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导入 诵读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语气。引导学生评一评老师哪读得好,哪读得不好。2、学生自由练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3、朗读比赛。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节,比一比看谁读得好。(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让学生进行单纯的模仿,要引导学生的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获得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演读 1、教师引读,学生尝试背诵课文。2、学生自由练背。3、课文表演。边背边加上动作。也可让学生进行想象发挥,进行小型课本剧表演。(以鼓励为主,参与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