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在以人为本,强化能力培养.pdf
1 重在以人为本,强化能力培养 重在以人为本,强化能力培养 摘要:课程设置是全面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关键。介绍了我校安徽财经大学进行课程设置改革,开设多样化选修课程的特点,阐述了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理论依据,并探讨了新的课程设置对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的启示。关键词:大学英语;综合能力;选修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XX)10-0225-02 收稿日期:20XX-01-18 基金项目:安徽财经大学校级重点教研课题“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外语综合训练模块课程设置改革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孟爱萍(1954-),女,山东龙口人,副教授,从事英美文化与英语教学研究。国家教育部于 20XX 年正式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中国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中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这一目标和要求既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提出了新的目标与方式,也对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提出了挑战。从中国教育大背景中的英语教学来看,这一课程教学要求是与教育部制定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相衔接的,也是在中学英语教学要求的推动下提出的。在新的形势和条件下,大学英语教学如不加快改革步伐,在未来若干年内,它将面临一批批已经经历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水平和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的大学新生,大学英语教学将滞后于中学英语教学。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与改革迫在眉睫,而如何设置课程和建立切实可行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成为各个学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最近,安徽财经大学以个性化教学为特征,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导向,多媒体设备为技术保障,寻求一条开设多样化、多层面选修课的改革之路,一些论据充分、特色鲜明、贴近需求、学生支持率高的选修课程外语综合训练模块已经或将陆续开出。2 一、对设置外语综合训练模块课程的认识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要求高等学校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主学习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大学外语教育需要“转变思想,把由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重点转变到提高学生综合性实用能力上来”(张学尧20XX)。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个性化,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既要照顾起点较低的学生,又要给基础较好的学生有发展的空间,既要保证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专业的发展要求。”课程要求同时对选修课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将选修课分为三类,即语言技能类课程、语言文化类课程和专业英语类课程。这些选修课程将使大学英语的课程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更将对学生潜力的发挥、个性的发展,特别是综合实用能力的提高创造了机会和条件。综合实用能力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比较好的英语语言知识,如语音知识、构词知识、语法知识等;(2)比较全面的语言使用技能,如听、说、读、写、译;(3)相关的文化知识,包括本国以及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历史、社会知识等;(4)相关策略,如学习策略、交际策略等。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用能力,充分体现个性化教学的要求,我校从调整大学英语课程结构入手,适当压缩了基础性课程的学时,增加了选修课程的数量,结合学校的特色设置了12 个外语综合训练模块,自大一第二学期起向全校所有学生同时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需要,任意选择;可连续选,也可隔学期选;可选学期课程,也可选学年课程,修满学分即可。这一课程设置使得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修拓展类大学英语课程,直至高年级。这种连续性、渐进式的平行课程体系可以帮助学生的英语水平持续提高,为他们顺利就业提供保障。选修课程包括英语语音、英语语法、商务英语、高级英语、笔译、实用英语写作、英美名作欣赏、外经贸英语函电等,这些模块涵盖的范围从语音、语法、口语、到写作、翻译、名作欣赏,从语言文学到经济贸易,从普通英语到专门用途英语,既体现了课程要求的原则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社会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又充分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丰富了学生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进一步提高3 自己的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把所掌握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应用于交际实践。这一课程设置突出了语言作为文化载体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需求出发,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潜能。二、外语教学理论对大学英语选修课程的指导作用 1.创造力心理学。大学英语选修课的基本模式是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材料和教学形式,重点在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其教学内容趣味性强、形式多样的课程特点,能够多方位刺激人的器官,调节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努力的内部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任何动机都产生于一定的需要,人类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人类动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学习动机是人类动机群中的一种。心理学家 Rotter(Saccuzzo,1987)在研究“动机”时提到了“期望值”的概念。在他看来,“期望值”与“诱发力”呈正相关联系。期望值高,诱发力则强,反之亦相反。期望值与诱发力相加的和就是动力。多种选择的英语课程符合动机理论的原理,在多层面上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求和期望值。学习者可以从多种不同的课程设置中有选择地采用符合自己期望的形式来提高诱发力,进而提高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只有符合学习者的心理需求,才能得到学习者的认同。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源自西方,是继行为主义之后产生的教育心理学理论。美国心理学家 Kelly(1963)认为,由于所处文化背景、成长环境等不同,每个人在心理上都有独一无二的个人构建。任何学习过程都是学习者在自身已有的知识系统上吸收新知识的过程。因此,要求学习者做到将新获取的知识信息与原有的个人知识建构相整合,以达到学习目的。该理论强调:学习者是认知的主体,也是学习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而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师的作用在于使自己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建构主义理论开始受到重视并逐渐应用到外语教学中,成为外语教师设置课程、设计课型、制作多媒体课件的主要理论基础,在大力提倡个性化教学的新历史时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将上述思想应用于大学英语选修课程教学中,体现了对学习者不同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的尊重。选修课程以人为本,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力为目标,每一门课程各有特点,都能迎合一部分学生的期望动机、个人建构知4 识体系的方式,相应地,学习者都能从中获得显著的学习效果。三、思考与启示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设选修课是与时俱进、顺应外语教学发展方向的必然要求和产物。我们相信,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外语综合训练模块将在实践中产生明显的教学效果。在研究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改革的得失中,我们有以下的思考与启示:1.大学英语教学必须实现个性化学习,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要求。大学英语选修课程的基本特征是倡导个性化学习,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多种选修课的开设使学生有充分的自主去选修适合自己的或自己所需要的商务英语、实用英语写作、笔译、外经贸英语函电等英语实用性课程,通过语言知识学习模块、语言技能训练模块、交际技能实践模块以及学习策略和文化知识模块的学习和训练,不但能掌握必要的语言知识,而且还能学会语言的实际使用,提高综合语言应用能力。2.在选修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我们提倡自主性,意味着对学习做出决定的责任转向了学习者。学习者可以决定学什么,何时学,如何学等。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和中心。但自主学习不等于让学习者放任自流,也不等于教师不发挥作用。改革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增加拓展选修课程,不仅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教师必须自觉坚持学习,吸纳现代外语教学、英语语言文学、教育学、心理学以及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知识,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完善课堂教学内容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大学英语教师必须明确,选修课程既要保证对学生持续的英语语言输入,又要培养学生自觉运用外语获取专业知识的兴趣和习惯,以便学生在广泛接触和反复使用外语过程中巩固外语基础知识,提高外语语言交际能力。3.教学环境也是外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变量。中国人学习英语的一个很不利的因素是学生缺乏自然的英语环境。学习者很难有机会接触以英语为母语的交流对象,也不能使自己置身于一个类似外国的环境,耳濡目染,接受外国语言和文化的熏陶。外语综合训练模块采用多媒体与网络的教学手段和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视、听、说、读、写、译的语言素材和相关资料。结合开设的各种选修课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模拟辩论、讨论和真实5 情景模拟训练,课外开展“英语演讲比赛”、“口译比赛”和“情景剧表演”等多种活动,为学生创造一个丰富、生动的外语教学环境。四、结语 目前,社会需求和就业市场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提出了多层次要求。可以说,学生选修的英语课程直接影响他们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空间。因此,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应该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以国际化就业市场为导向,实现课程设置与专业技能相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