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pdf
-
资源ID:86100159
资源大小:180.38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4.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部编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pdf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借助注释理解文章内容;能把握记叙的要素,用现代汉语讲这个故事。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感悟人物情绪,感知人物形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信”与“礼”在做人方面的重要性 理解隐藏在元方身后的名士文化内涵【教学重点】能自主借助注释梳理文意,感知人物形象。【教学难点】感知汉末名士个性,理解作者为什么把此文编入“方正”门。【教法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快速阅读老师给出的几个小故事,说说这些小朋友身上都有哪些特征及共同点。路边苦李:在我国西晋时期,有个叫王戎的孩子,他七岁的时候有一次和其他小朋友出去玩,看到了路边的李子树上结满了李子,多到都把树枝压断了.许多小朋友争相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不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呢,他说:“这李子树就长在路边,但却结满了那么多果实,其果实必定是苦的。”后来别人摘来果实一尝,果然如此。何宴七岁:何晏七岁的时候,聪明过人,魏武帝曹操特别喜爱他。因为何晏在曹操府第里长大,曹操想认他做儿子。何晏便在地上画个方框,自己站在里面。别人问他是什么意思,他回答说:“这是何家的房房子。”曹操知道了这件事,随即把他送回了何家。孔融让梨孔融七岁的时候,某年某月,正好是他祖父六十大寿,来客很多。有一盘酥梨,放在寿台上面,母亲叫孔融把它分了。于是孔融就按长幼次序来分,每个人都分到了自己就得的一份,唯独给自己的那一个是最小的。父亲奇怪地问他:别人都分到大的梨子,你自己却分到小的,为什么呢?孔融从容答道:树有高的和低的,人有老的和小的,尊敬老人敬得长辈,是做人的道理!父亲很是高兴。这些孩子都很聪明机智,在历史上这样早慧的孩子还有很多,例如今天我们要了解的陈元方。二、读通读顺 切入 这是一则文言小故事,学习文言文,读是手段,读通读顺是基础。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读走进这个小故事吧!(老师展示读的步骤及要求,学生依次进行)1、自由诵读全文一遍(要求:先给无停顿版本的,自正字音、停顿)2、两人互读一遍(要求:字音,停顿,达成一致)3、全班齐读(要求:语速适中,读整齐即可)4、请同学点评全班的朗读情况。(课件给出点评要点)学习文言文,读通读顺是基础,读懂是关键。通过以上多次的读,你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说一下这个故事吗?5、互讲故事(按记叙六要素,两人一组,一人讲一人听)三、演读课文 1、三人自由组合读(一人旁白,一人为友人,一人为元方)2、三人表演读(师生听评,评谁读的好,说的好)四、明信知礼 1、如果我是元方,我会怎么做?元方是怎样做的?面对友人的“非人哉”我可能会愤怒地顶撞回去,可是元芳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有理有据地指出友人过失维护了尊严。(1)他人当面指责自己的父亲不是人,元芳怒吗?他是怎样的人?元芳是愤怒的,可全文未见“元芳怒”字样,并且依然称呼对方为“君”。“君”在古代是对他人的尊称,“家君”用来谦称自己的父亲。具体请同学们参照课本第 31 页。可见元芳是一个明理守信知礼的孩子。从平时的家庭教育,儿子是父亲道德品质、文化人格的折射镜,延续着父亲气脉和精神的双重血缘,元芳的知礼守礼充分体现出其良好的家庭教育,也和当时遵从儒家思想的社会风气密不可分。2、但文章最后“元芳入门不顾”头也不回是否失礼了呢?(学生各抒己见)同学们对这一行为各有看法。世说新语成书于魏晋六朝,当时战乱频繁,使得封建礼法出现瓦解和松懈,人们不谈政事,开始追求“人的自觉”,更加尊重自我内心的想法,在道德和礼法观上不重形式而重真性情。回到文中,元芳应该是很生气的,头也不回地走了正是符合人物当时的内心活动,可见元芳是一个遵从自我内心的率性之人。3、文中的率性之人还有谁?从哪里可以看出?友人“尊君在不?”可以看出友人是很重礼节的,可当得知“太丘舍去”便怒骂“非人哉”,这是友人最直接的反应,毫无保留地展现出自己内心想法。后来他知道错误,感到惭愧,同学们注意一个动作“下车引之”,“引”是拉,他下车想拉住元芳表达自己的歉意。其实友人是陈太丘的上级又是元芳的长辈,他完全可以一走了之的,从这些言行都可以看出友人是一个率性之人。陈太丘 全文与陈太丘有关的句子只有“陈太丘与友期行”和“太丘舍去”,“期行”是相约同行,“舍”是舍弃,丢下。说明陈太丘走得很坚决,你迟到是你的原因,我离开符合情理,即使你是我的上级领导。陈太丘也是个有自我原则的率性之人,从这儿也可以看出古人对“诚信”的重视。4、本文出自世说新语的方正篇,“方正”是什么意思,能否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谈谈?(“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元芳不因友人是大人就不去指出他的错误;陈太丘很有原则,到了约定时间就离开;友人及时认识自己过错,诚恳道歉 从他们的言行中都可以看见“方正”,对“信”和“礼”十分看重。五、情境运用 明信知礼是中华传统美德,它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里直到今天 星期天,小林到毕升公园去玩,路上他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毕升公园怎么走?还有多远?”老大爷看了看小林说:“顺公路走,有一千丈;选小路走,只六百丈。”小林听了不解地说:“你这人怎么讲丈不讲里?”老大爷笑着说:“小同学,原来你也知道讲礼呀!”(1)老大爷的话外之意是什么?你这个孩子太不懂礼貌了!(2)如果你是小林,你打算怎样向老大爷问路?“老大爷,请问到毕升公园怎么走?还有多远啊?”(有礼貌即可)六、课堂小结 学习了本文,希望同学们都看到了文中人物的闪光之处,在生活中也是一个明信知礼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