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饮食文化传播研究以留学生为例.pdf

    • 资源ID:86101760       资源大小:1.67M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饮食文化传播研究以留学生为例.pdf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学士学位论文 THESIS OF BACHELOR 论文题目: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饮食文化传播研究-以留学生为例 学生姓名:朴率智 学生学号:5091419072 专 业:传播系 指导教师:禹卫华 学院(系):媒体与设计学院 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饮食文化传播研究-以留学生为例 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饮食传播研究-以留学生为例 摘要 中国的饮食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饮食文化不仅仅指的是对食物的材料的选择和加工,也包括了在消费的过程中,怎样去吃,吃的礼仪,等等。中国人会用不同的食材加工出各种各样的美食,也可以用相同的食材加工出不一样的美食,美食不仅仅是食物,也是一种艺术。饮食文化不仅仅包含了味觉,视觉和嗅觉的满足,也包含了文化的精神。本研究侧重于从跨文化传播学角度来分析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效果,本课题的文献述评部分侧重于这些方面。研究结果可以帮助我们从留学生的视角,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跨文化传播现状,原因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关键词:中国饮食文化,留学生,跨文化传播 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饮食文化传播研究-以留学生为例 STUDY ON THE CHINESE FOOD COMMUNI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 CULTURE-TAKING THE STUDENTS AS AN EXAMPLELE ABSTRACT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is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Dietary culture not only means food material selection and processing,but includes eating method and etiquette,etc.in consumption process.Chinese can make different food materials into various fine foods and make the same materials into different good foods.Cate is not only food,but also an art.Dietary culture contains not only gustatory,visual and olfactory satisfaction,but also cultural spirit.This study is focused on analyzing the propagation effect of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culture communication,and the part of literature review in this paper places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his aspect.The research result can help us make a deeper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trans-culture communication status and cause of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 overseas student.Key words:Chinese dietary culture;overseas student;trans-culture communication 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饮食文化传播研究-以留学生为例 目 录 第一章 研究目的和意义.1 1.1 研究的目的.1 1.2 研究的意义.1 第二章 文献综述.2 2.1 文化传播的定义.2 2.2 关于跨文化传播.2 2.3 中国饮食文化特点.3 2.3.1 视觉之美.3 2.3.2 味觉之美.3 2.3.3 饮食的地域性.4 2.3.4 文化与情感.4 2.4 中国饮食文化传播渠道.4 第三章 研究方法.5 3.1 问卷调查.5 3.2 数据分析.5 第四章 研究结果分析.5 4.1 留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认知度.6 4.2 留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满意度.7 4.3 留学生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渠道.9 4.4 留学生对中国饮食礼仪的了解.10 4.5 留学生对于饮食文化传播的作用.11 第五章 不足和展望.13 参考文献.14 附录:调查问卷.15 鸣谢.16 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饮食文化传播研究-以留学生为例 第 1 页 共 16 页 第一章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 研究的目的 中国的美食文化,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内容,比如说,中国人的价值观伦理观,中国人的生活态度和习惯,中国人的沟通和交往方式,等等,这些也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这个研究希望以在上海交通大学就读的留学生作为例子,调查中国饮食文化的跨文化传播的现状,调查它在留学生中传播的效果,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上海交通大学的韩国,日本与其他国家留学生来到中国留学就是一种跨文化传播,这是拥有着不同的文化和生活习惯的人与本地人在文化和生活习惯之间的相互交流,这种交流就包括了留学生们对当地文化和当地环境的适应。中国的饮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毫无疑问对在这里生活的留学生群体有很大的影响和作用。那么,中国饮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部分,又对留学生群体产生了哪些影响?留学生群体和中国饮食文化之间的跨文化传播效果怎么样?都是本文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希望在以往学者对跨文化传播的基础上,具体以上海交通大学的留学生为例,探究以下的大致内容: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留学生群体对中国饮食文化的了解程度,了解渠道与喜爱的程度;在留学生群体的理解中,中国饮食礼仪和饮食文化是怎样的关系;以及,留学生群体对于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作用。1.2 研究的意义 中国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叫做“民以食为天”,饮食的内容与偏好,饮食的场所与方式,饮食的礼仪与习俗,饮食的变化与发展,都是饮食文化的很重要内容。从这些复杂的分类也可以看出,中国的饮食文化不仅是为了满足生存需求,它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许多方面的再现。了解中国饮食文化对了解中国很有帮助,同时,了解中国饮食文化也可以在国家之间的文化建设和文化交流上找寻更有效的切入点。文化传播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影响着人类发展的进程,传播方式的改进也改变了我们生存的世界。中国因为地大物博,不同的省份和地区,在饮食文化和饮食文化的传播上都有着显著的差异。从中华饮食文化可以看到中国很多方面文化的缩影,比如中国人进餐就餐的生活仪式、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以及伦理道德观方面的文化。中国饮食文化是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的一个代表,“中餐”也成为一个很有名的饮食文化的符号在世界各地得到很多追捧和喜爱。现在,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已经是空前繁荣,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中国通过不断的文化传播,给整个世界留下了深厚的饮食文化。但是在消费时代,中国的饮食文化也需要思考怎样才能进行更为广泛和有效的传播。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饮食文化传播研究-以留学生为例 第 2 页 共 16 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主要通过查找并阅读大量与跨文化传播,留学生群体,以及中国饮食文化相关的文献资料,全面客观地对所要研究的问题形成一个正确而有条例的认知,为论文的撰写奠定一定程度的理论基础,使得下一步的调查更加具有操作性。2.1 文化传播的定义 文化传播是人们社会交往活动中产生于群体、组织及所有人与人之间共存关系之内的一种文化互动现象1。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有学者这样对文化定义2“文化指具有一定文化特质和文化观念的文化所有者个体对文化的传播产生的流变。文化的所有者在传播文化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接触其他的文化所有者传播的文化,从而更新自己的文化内容,而文化也随自身的传播而为文化的所有者更新文化特质和文化形态。”读完这样的定义,我们知道了,一方面,文化是不断发展的,另一方面,文化和传播是密不可分的。总结起来,首先,传播体现了文化的价值;第二,传播是文化得以存在的主要方式;第三,传播方式的发展和改进也促进了文化传播能够更好的实现和发展;最后,文化传播随着时间的流动也慢慢传承。但同时,传播也会因为文化的接收者的适应性不同而产生不同选择。因为有时亦会出现文化特点与观念被抗拒的情况状况,具备类似文化的群体更易于彼此适应,文化的接收程度亦更深入。所以,两个民族或地区之间接触的时间与密切程度可以对文化传播的范围或接受的程度产生重大影响3。人类共同的生活环境所产生的语言、风俗、道德、宗教等共同的文化特质,形成了特定的文化圈4。2.2 关于跨文化传播 跨文化传播的定义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符号系统的人们相互交流的一种情境5”。进一步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它是说,拥有不同的历史,习俗,语言,生活背景和文化的人们相互之间进行交流。全球各国人民的文化是多元的,因为他们有着各不相同的语言,历史和生活习惯,进而也有着不一样的价值观和文化,这种不一样就是文化的差异。虽然这种差异一直存在,但是人们一直尝试着跨文化传播,通过很多办法来理解这种差异。跨文化传播有着三种模式,分别为跨文化传播的行为模式,跨文化传播的认知模式和跨文化传播的理解模式6。第一种模式主要强调的是传播技巧十分重要,会影响传播效果。第二种模式主要强调了认知的过程,也会有可能产生文化的冲突。最后一种模式讲的是人们如何构建出相关之间的意义。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赋予了跨文化传播更多的可 1 熊澄宇 新媒体传播与跨文化交流A跨文化传播新论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 2 孙美唐 文化价值论M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5 3 戴晓懂 跨文化交际理论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1 4 胡文仲 文化与交际M北京 外语教学和研究出版社 1997 5 孙春英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6 常雁荣 论跨文化传播的三种模式J湖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 17 卷第 3 期 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饮食文化传播研究-以留学生为例 第 3 页 共 16 页 能,例如,传播主体更加多样,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进行文化传播。2.3 中国饮食文化特点 2.3.1 视觉之美 中国美食的制作上讲究对食材的调色,利用肉类、蔬菜、水果等食材本身所具有的自然色彩进行搭配7。食物在色彩上的搭配十分重要,虽然色彩的搭配不会直接影响到食物的味道,但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人们享用食物的情绪。从一道菜的颜色,可以看到色彩调和之美,这种美体现为食材的色彩质感,以及加工食材的厨师们对火候的掌控,在高超的烹调技巧下的综合的美。再然后,食物的造型也很重要,造型精致可以提升味觉上的美好感受,同时,造型美也能带来视觉上的美的冲击。造型美往往表现在刀工精细,厨师会根据食物制作的需要,将食材切成丝、块、片、段、丁、茸等8。刀功成为中国美食的一个符号,也是中国菜被称为“功夫菜”的一个原因。还有就是餐具的选择,如果餐具选择十分讲究,也会增加整体的观赏性。一道菜如果食材精致,再有美观讲究的餐具做容器,就会显得更具有美感;相反,即使是同样的一道菜,如果放在制作粗糙,或者类似一次性容器中,它带给人们的美感也会大为降低。在餐具的选择上,中国美食主要体现了三个特点9:一是餐具大小与菜的容量协调;二是餐具形状和食材形状能够协调;三是餐具颜色和食材的颜色协调。餐具和食材的协调搭配,共同造就了中国美食的视觉之美。2.3.2 味觉之美 味觉上的满足是食物带给人最主要的享受。追求食物的本味是食物选材最基本的理念,同时,烹饪的手法也越来越多样化,中国人在几千年的历史的积累下,不断创新融合,在烹饪的方式和技巧上都极具灵活性10。于是,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也就有了更多值得骄傲的地方,在味觉之美上,已经不是简单的酸、甜、苦、辣、咸,更多的口味被调配出来11。中国美食的制作方法多种多样,“八大菜系”就是代表的亮点。传统的烹调方法有蒸、煮、炖、炒、烧、煎、炸、烩、爆以及焖、熘、卤拌等十多种12。由于风俗的不同,和饮食习惯的差异,于是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方菜系,例如以川菜、粤菜、湘菜、浙菜、鲁菜、闽菜、徽菜、苏菜为代表的八大菜系13。各个菜系都在精心制作下有着美好的口感,中国人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让同样的食材可以制造出不同的风味,也因此创造出了属于不同地域和文化的不同味道。中国饮食文化能将食物的色、香、味、形状和容器自然而又美观地结合在一起,让人们在品尝美食地同时,得到一种综合地享受。7 过常宝 食文化M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1 8 徐万邦 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审美情趣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 2005(9)9 过常宝 食文化M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1 10 刘岩松 中国人饮食文化仲的审美追求J经济研究导刊 2012(1)11 冯思雪 跨文化交际仲的饮食文化差异J考试周刊 2013(5)12 都大明 中华饮食文化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 13 殷挺凯 浅析中国饮食文化分异的地理因素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院报 2013(5)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饮食文化传播研究-以留学生为例 第 4 页 共 16 页 2.3.3 饮食的地域性 饮食的地域性特点除了前文已经提过的八大菜系,也体现在食物选材上的广泛性。中国的土地十分广阔,地貌特征也很有特色,还有着多样的气候环境,这些都为各种动物和植物的生长都提供了可能。在中国,生活在不同省份和区域的人们,因为自然条件的不同和多样,可以得到种类丰富的食物。以日常主食为例,中国就有“五谷杂粮”,除了以小麦和大米作为主食之外,还有高粱、玉米、荞麦、小米、红薯等等14。2.3.4 文化与情感 中国自古就有进食之礼、宴饮之礼、待客之礼之分,那些积极的、感性的、程式化的细节礼仪贯穿中国饮食活动始终,并且不断地在自我完善中,也是中国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5。“吃”的行为,已经不仅仅是中国人满足日常生理需求的需要,实际上,它已经成为进行情感表达和交流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一种日常化的社交活动16。人们通过饮食交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这样的相互信息和情感交流中,饮食更多的被赋予了情感满足的功能。通过视觉、味觉和感觉这三个不同角度的综合体验,构成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有机整体,让中国饮食文化变得生动而立体。视觉带来饮食的第一印象,味觉是饮食不可或缺的主题,而感觉则是心理上的综合体验。视觉与味觉的满足,有利于情感的满足,在视觉、味觉和情感的满足中,中国饮食文化不断进步和发展。2.4 中国饮食文化传播渠道 媒介不仅本身是一种物质形态的文化,媒介也通过各种符号传达一定的文化内容和文化价值17。通过这样的媒介环境和相关的文化系统,媒介传播文化,文化透过媒介所体现的价值都对人类生活产生了影响。文化传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单单取决于文化自身的价值品质,而且与载体素质、传播路径以及竞争能力密切相关18。在网络快速发展的时代,获得信息十分容易,而信息的内容也是铺天盖地。传播媒体,包括纸质媒体和电视媒体,可以通过独特的视角,优秀的内容获得关注。比如说,中国很有名的,专门介绍中国美食和中国饮食文化的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 播出之后,一些被报道过的食物和餐厅,就会选择当地的报纸,有重点地宣传自己当地的特色美食。再比如说,仍然是舌尖上地中国这个例子,这个纪录片得到关注,最初也是通过中国的很有影响力的国家电视台 CCTV播出的,之后也通过跨文化传播在其他国家的电视媒体播出过。所以,如果需要做好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传统媒体带来的影响力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在新媒体的时代,网络传播的速度超出我们的想像,网民可以很轻松的在互联网上找到感兴趣的内容,观看,评价,并分享。新媒体为许多形式和内容各异的文化载体提供了传播的条件,其中一种在中国很火的可以说是新浪微博。在中国,很多明星,品牌,机构和个人都开设了自己的微博,它有着巨大的转发和传播的力量,也吸引了很大的关注。例如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曾经多次登上的微博的热门排行榜,舌尖上的中国 14 杨欢欢 舌尖上的中国的文化分析D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14 15 胡梦楠 论中国饮食文化传播路径研究D郑州 郑州大学 2014 16 曾寒英 从中国饮食文化看中国人的性格J科教文汇 2007(1)17 童雨菲 中欧饮食文化传播路径研究 D西安 西安工程大学 2012 18 傅华 软实力构建过程中的文化传播N光明日报 2008 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饮食文化传播研究-以留学生为例 第 5 页 共 16 页 在新浪微博的粉丝数,截止到本文撰写时候,有 39 万多,而它的导演陈晓清,粉丝数超过 94 万。之后“舌尖体”这种表达方式也开始流行起来,成为一种网络文化。还有一些其他的传播路径,比如说现在大家聚餐都喜欢拿手机拍照,上传,这种分享的行为也属于文化的传播。再比如很多中国学生对韩国美食的了解是通过韩剧或者韩国综艺来构建的,怎样进行植入性的传播起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也是值得研究的。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问卷调查 关于问卷的发放。在上海交通大学留学的留学生中,采用匿名的方式,选择不同年龄留学生为样本,进行中国饮食文化的认知问卷发放填写(问附录调查问卷)。本次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分发问卷,共发出问卷 300份,收回的有效问卷是 297份。其中男生人数 234人,女生人数 63 人。关于问卷的内容。问卷共 15 道题目,一起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人口统计学的信息,主要是关于回答问卷人的年龄,性别和国籍等。第二部分主要调查参与回答问卷人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认知度。第三部分主要调查参与回答问卷人对中国饮食文化的满意度。第四部分关于留学生对中国饮食礼仪的了解。最后一部分是留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传播作用的题目。3.2 数据分析 这一阶段主要是随机问卷调查进行调查取得真实的数据、意见、想法与观点等,将得到的数据进行汇总,通过 Excel,SPSS等工具分析,归纳,得到相关理论。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证据,也同时确定了留学生针对中国饮食文化的态度。第四章 研究结果分析 4.1 留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认知度 关于“您认为中国饮食文化是否包含了酒文化?”的问题中,自己认为中国饮食文化包含了酒文化的占 43.8%,自己认为中国饮食文化不包含酒文化的比例是 55.5%。也就是说,在参与调查问卷的同学中,虽然有将近一半的同学能够认识到中国的饮食文化包含了酒文化,但是更多的留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和酒文化的关系并没有更深的了解。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饮食文化传播研究-以留学生为例 第 6 页 共 16 页 关于“您认为中国饮食文化是否包含了茶文化?”的问题中,66.2%的受访者肯定了中国饮食文化中包含茶文化,但是,仍然有 33.1%的比例的受访者对中国饮食文化中的茶文化没有了解,选择了“不包含”。关于“您是否知道中国八大菜系?”的问题中,62.9%的受访者表示不知道中国八大菜系,只有 36.5%的受访者知道中国八大菜系。关于“您知道的菜系有下列哪些?(可多选)”的问题中,知道“川菜”的比例最多,占 68 人,其次是“浙菜”,有 58 人。“闽菜”没有人选择,在所有的样本中是0,“粤菜”知道的比例也很少,只有 11 人。其他的分别是,选择知道“湘菜”的有 35 人,选择知道“苏菜”的有 33 人,选择知道“鲁菜”的有 32 人,选择知道“徽菜”的有 27 人。一方面,原因可能是中国八大菜系各自的传播效果有不同。另一方面,因为样本的选择都是在上海交通大学就读的国际学生,而上海地处江浙,所以选择“浙菜”的比例也较多。最后,还有一个原因是,留学生们对省份的简称,对菜系的归类并不十分清楚,所以整体来说,这个多选题,各个选项的频率都不高。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饮食文化传播研究-以留学生为例 第 7 页 共 16 页 留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认知度,整体来说情况并不是很理想。对于中国饮食文化中十分具有特色的“酒文化”,“茶文化”,“八大菜系”这些的了解程度都不高。由于受访的留学生大部分是来自日本和韩国的留学生,作为东亚国家中关系比较密切的国家,在饮食文化上也有一些相似之处,比如酒文化和茶文化,所以在这两个问题中,虽然认知度不高的比例很大,但是也有相当比例的一部分受访者对它们有一定的认知。但是,在“八大菜系”的问题上,就暴露了认知度很低的状况,甚至对于“闽菜”这一选项,在 297 份有效问卷中,竟然一个人都没有选择。4.2 留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满意度 关于“您喜欢以下哪种烹饪方式?(可多选)”的问题中,喜欢“热炒”的烹饪方式的比例最高,有 200人选择,其次,是选择“烧烤”这一烹饪方式的,有 169人选择了这一选项。相比之下,喜欢“涮”的烹饪方式的人最少,只有 4 人,同样,喜欢“凉拌”的只有 17 人选择了。其他,比如选择喜欢“清蒸”的烹饪方式的是36 人,喜欢“炖”的烹饪方式的是 31 人。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饮食文化传播研究-以留学生为例 第 8 页 共 16 页 关于“整体来说,您喜欢中国菜吗?”的问题,选择最多的是“一般”,其次是“喜欢”。选择“很喜欢”和“喜欢”的百分比是 41.8%,选择“不喜欢”和“很不喜欢”的百分比是 15.7%,另外很大一部分选择是一般,占 42.1%。整体来说,留学生对中国菜的态度还是喜欢的。关于“你最喜欢的一道中国菜是什么?”的问题,回答比较多的是“炒饭”,“炒面”,其他频率超过 10 的答案还有“火锅”,“麻辣香锅”,“锅包肉”,“麻辣烫”,“手抓饼”。在所有受访者写出的中国菜名中,既有上海特色的小笼包,也有武汉特色的热干面,有北方的饺子,也有南方的八宝饭。口味上包含了酸,甜,苦,辣,咸,各种独特的烹饪方式也都有包含。同时,也发现,在前面,并没有在选择喜欢的烹饪方式中选择的受访者,在自己喜欢的中国菜中也表达了自己的喜欢。比如,一位被访者选择自己喜欢的烹饪方式是热炒和烧烤,并没有选择“涮”,但是在“最喜欢的一道中国菜”这个问题中写的答案却是火锅。这表明,这位受访者对“涮”这种烹饪方式没有很了解,同时也说明,不同烹饪方式的中国菜都有着自己的“粉丝”。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饮食文化传播研究-以留学生为例 第 9 页 共 16 页 整体来说,留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满意度是较高的。除了整体上的满意,留学生也有自己偏好的烹饪方式和食物。一方面,这是由于像“热炒”和“烧烤”这种烹饪方式,由于文化上的相近性,所以接受度也比较高,容易受到留学生的喜爱。另一方面,可以看出来由于对中国饮食文化的了解程度不高,也限制了留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体验。但是,从调查可以看出,还有一种趋势是留学生作为年轻的群体,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度还是很高的,基本上不同的烹饪方式,不同地域的菜系都有接触到,这种体验对于满意度的提升也是十分重要的。4.3 留学生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渠道 关于“您通过什么途径了解中国饮食文化呢?(可多选)”这个问题,选择最多的是“网络”,共有 102人选择了通过“网络”了解的中国饮食文化,其次是 93 人选择了“书”,85 人选择了通过“电视节目”,75 人选择了通过“同学朋友”,29人选择了是通过“电影”。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饮食文化传播研究-以留学生为例 第 10 页 共 16 页 从调查可以看出,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渠道主要是通过网络,这与现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趋势也是相符的。受访者全部是 18-25岁的学生,其中 18-21岁的占 69.9%,这与互联网的核心始终人群也有一定的重复,所以互联网成为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主要渠道也是符合时代发展的。通过“书籍”,“电视节目”和“朋友”也是因为受访者主要是学生,要通过书籍学习中国文化,重要的休闲方式之一就是电视节目,而作为留学生,自然会有好多同学,通过这样多种途径了解中国文化。而选择“电影”这一渠道并不多的原因,除了电影院里的电影没有字幕,阻碍了这种文化交流的通畅,也有电影产业本身对中国饮食文化传播的效果并不好。所以,要更加注重书本上相关文化知识的教授,注重同学朋友之间的人际传播,注重电视节目的娱乐传播,也要加大力度注重电影这一重要的传播途径对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4.4 留学生对中国饮食礼仪的了解 关于“您所了解的中国饮食礼仪有哪些?(可多选)”的问题,选择最多的是“上菜顺序”,有 158位受访者选择了这一项,其次,是“餐具和装饰”,有 127人选择了这一项。选择“敬酒”的有 76 人,选择“座次安排”的共有 65 人,最少的是选择“夹菜”这一中国饮食礼仪的,仅有 34 人。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饮食文化传播研究-以留学生为例 第 11 页 共 16 页 关于“整体来说,您对这些礼仪持什么态度?”的问题,选择“很喜欢”和“喜欢”的比例占 37.4%,另外,31.8%表示一般,选择“不喜欢”和“很不喜欢”的比例是 30.4%。总体来说,留学生对中国饮食礼仪是喜欢的态度。整体来说,留学生对中国饮食礼仪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对一部分中国饮食礼仪例如“上菜顺序”,“餐具及装饰”的认知程度较高,而其他的中国饮食礼仪还需要提升其认知度,另一方面,学生对中国饮食礼仪的态度总的来说是喜欢的。4.5 留学生对于饮食文化传播的作用 关于“您会和您的家人或朋友推荐中国菜吗?”的问题,大部分受访者表示会和自己的家人或者朋友推荐中国菜,比例是 51.8%,但是,还有另外的 47.5%的受访者表示不会和自己的家人或者朋友推荐中国菜。关于“您会在您的社交网络上传与中国饮食相关的状态吗?”的问题,大部分受访者表示会上传,比例是 66.9%,但是,也有另外的 32.4%的受访者表示不会上传和 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饮食文化传播研究-以留学生为例 第 12 页 共 16 页 中国饮食相关的状态。留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传播的作用是巨大的,尤其是对于对中国饮食文化没有太多了解和认知的留学生国家的人来说。留学生通过社交网络,口口相传等方式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肯定,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喜爱中国饮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十分重要。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饮食文化传播研究-以留学生为例 第 13 页 共 16 页 第五章 不足和展望 首先,本文的研究有几处不足之处,希望在最后能够总结出来,以便在以后的研究中能够吸取教训。一,是样本的派发,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没有很好的做到随机,体现就是,例如,男生有 234人,女生是 63 人,以后需要尽量保证随机。二,是没有针对到留学生的特性来更好的设计问卷,比如对一些难以理解的词语做解释,或者加入图片,以便他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能够更清楚问题是什么,比如对“八大菜系”的解释,对不同的“烹饪方式”的解释。三,是没有能够在问卷之前或者之后做一个小组访谈,明白一些问题背后的答案为什么会是那样。比如,“您会上传与中国饮食相关的状态吗”这样的问题,就可以进一步了解为什么他们不愿意上传。明白了这些不足之处,也希望对今后的研究有一些可行的展望。一方面,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能够突破现有的简单的描述性统计,更加深入的探索不同现象之间的关系,了解他们之间的相关性或者因果关系。另一方面,希望研究可以突破留学生的范畴,将样本扩大到更加广阔的国际群体。最后,就是希望对中国饮食文化也有更多的了解,能够从根源,或者是不同的侧面来发掘中国饮食文化的美好,也找到中国饮食文化发展中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促进中国饮食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饮食文化传播研究-以留学生为例 第 14 页 共 16 页 参考文献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 乔淑英.中国饮食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3 陈新鸥.舌尖上的中国的传播学解读J.今传媒.2012(11)4 胡梦楠.论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与认同D.郑州.郑州大学.2014 5 童雨菲.中国饮食文化传播路经研究D.西安.西安工程大学.2012 6 赵炜.国外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10(4)7 胡睿.消费文化视野下看中国饮食节目形态发展J.龙岩学院学报.2011(01)8 林文艺.探析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2)9 吕娟.舌尖上的中国饮食文化编码研究D.河北.河北大学.2013 10 常燕荣.论跨文化传播的三种模式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1 拉里萨摩瓦,理查德伯特.跨文化传播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饮食文化传播研究-以留学生为例 第 15 页 共 16 页 附录:调查问卷 中国饮食文化调查问卷 您好,我是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的学生,目前在做关于上海交通大学留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希望能够得到您的协助完成这份问卷,问卷仅作为本人学术研究用,您的信息将被保密,十分感谢。您的性别?A 男 B 女 您的年龄?A 18以下 B 18-21 C 22-25 D 25以上 您来自?A 韩国 B 日本 C 其他_(请注明)4 您认为中国饮食文化是否包含了酒文化?A 包含 B 不包含 5.您认为中国饮食文化是否包含了茶文化?A 包含 B 不包含 6.您是否知道中国八大菜系?A 知道(到第 7 题)B 不知道(到第 8 题)您知道的菜系有下列哪些?(可多选)A 浙菜 B 湘菜 C 徽菜 D 川菜 E 粤菜 F 鲁菜 G 闽菜 F 苏菜 8.您喜欢以下哪种烹饪方式?(可多选)A 油炸 B 清蒸 C 热炒 D 烧烤 E 凉拌 F 涮 G 炖 整体来说,您喜欢中国菜吗?A 很喜欢 B 喜欢 C 一般 D 不喜欢 E 很不喜欢 10.你最喜欢的一道中国菜是?_(请注明)11.您所了解的中国饮食礼仪有哪些?(可多选)A 座次安排 B 上菜顺序 C 餐具及装饰 D 敬酒 F 夹菜 12.整体来说,您对这些礼仪持什么态度?A 很喜欢 B 喜欢 C 无所谓 D 不喜欢 E 很不喜欢 您通过什么途径了解中国饮食文化呢?(可多选)A 网络 B 电影 C 书 D 电视节目 E 同学朋友 F 其他_(请注明)您会和您的家人或朋友推荐中国菜吗?A 会 B 不会 您会在您的社交网络上传与中国饮食相关的状态吗?A 会 B 不会 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饮食文化传播研究-以留学生为例 第 16 页 共 16 页 鸣谢 随着毕业论文的完成,我在上海交通大学的大学生活也很快就结束了。在准备毕业论文短的几个月的时间里,让我学到很多了。包括书本上,文献资料里的知识,实践中的收获。让我度过大学生活最为充实的一段时期。在本次毕业设计中,我真心的感谢指导老师禹卫华老师,感谢您给我的各种帮助,在论文的选题,论文框架的梳理,论文的资料,论文的思想上的各种指导和帮助,衷心的感谢您!同时,我想对所有给过我帮助的老师,同学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我的导师和媒体设计学院的各位老师,他们对待留学生的专注,热情和严谨的精神让我觉得十分感动。我也要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同学们,包括给我的论文提出了建议的同学们和帮助我填写调查问卷的同学们,谢谢你们的帮助,才让我能够完成这篇毕业论文。最后,再一次感谢我的恩师!感谢我的母校!祝福各位老师健康身体,工作顺心!愿上海交通大学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注意事项

    本文(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饮食文化传播研究以留学生为例.pdf)为本站会员(g****s)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